?

新疆北部斑巖銅礦成礦規律及找礦方向

2016-04-14 20:45張國
地球 2016年9期
關鍵詞:準噶爾矽卡巖斑巖

■張國

(新疆地礦局第四地質大隊 新疆 阿勒泰 836500)

新疆北部斑巖銅礦成礦規律及找礦方向

■張國

(新疆地礦局第四地質大隊新疆阿勒泰836500)

本文主要集中探討了新疆北部斑巖銅礦成礦規律,并論述了在成礦規律基礎上如何展開找礦工作,明確了找礦的方向,希望可以為今后的找礦提供參考。

新疆北部斑巖銅礦成礦規律找礦方向

1 前言

新疆北部的斑巖銅礦比較豐富,摸清這個地區的成礦規律,有利于我們國家的找礦人員更好的開展找礦工作,從而更好的開發當其的礦產資源,形成更好的開采體系。

2 新疆地區礦產空間分布規律

(1)阿爾泰山成礦帶。阿爾泰成礦省北部及中部主要為與晚古生代、中生代巖漿巖有關的稀有金屬、貴金屬、有色金屬及云母、寶玉石等礦產;南部主要為與晚古生代火山活動有關的黑色、有色、貴金屬等礦產。阿爾泰南緣鐵銅鉛鋅金稀有金屬成礦帶:蒙庫鐵礦是該帶重要鐵礦床。

(2)準噶爾成礦帶。準噶爾成礦省北部主要為晚古生代巖漿侵入作用有關的斑巖型、熱液型、矽卡巖型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礦產;準噶爾盆地及周緣形成與中生代、新生代沉積作用有關的油氣、煤、膨潤土、鹽類等礦產。

(3)扎爾瑪一薩吾爾銅、鎳、金成礦帶??K斑巖銅礦是該帶中典型斑巖銅礦代表。該帶相當于薩吾爾晚古生代島弧帶,位于額爾齊斯擠壓帶南,科克森套-納爾曼得蛇綠巖帶北?;鶐r出露主要為泥盆、石炭紀沉積及晚古生代花崗巖類。

3 斑巖型銅礦

斑巖型礦床的名稱是從斑巖銅礦床演變而來的,近20年來,除斑巖型銅礦外,人們發現許多金、鉬、鎢、錫、鈾等礦床在地質特征、含礦性、形成條件和分布規律方面與斑巖型銅礦具有某些相似性,因此將斑巖銅礦的概念擴大到除銅以外的其他金屬礦床中,稱之為“斑巖型礦床”,泛指產在斑巖類巖體及附近大范圍分布的浸染狀和細網脈狀礦床。

斑巖銅礦又稱細脈浸染型銅礦,主要與鈣堿性系列淺成ˉ超淺成相中ˉ酸性斑巖侵入體有關的可供大規模露天開采的,低品位的(Cu在0.2或0.4ˉ0.8%)細脈浸染型銅礦,常伴有角礫狀地質體或角礫巖筒。具有規模大、埋藏淺、成群成帶出現,礦石易選,可綜合利用元素多五大特點?,F在斑巖型銅礦已是世界銅礦最重要的工業類型,儲量占世界銅儲量的55.3%,且多集中在超大型斑巖礦床中。目前世界99個200萬噸以上的超大型銅礦中,斑巖型有63個。在中國,已查明30個礦床為斑巖銅礦,累計銅儲量3274萬噸,約占總儲量的44.01%。

4 新疆北部斑巖銅礦成礦規律

4.1時空分布

斑巖銅礦主要產于活動的或曾經活動的板塊、陸塊對接碰撞帶(俯沖帶)和深大斷裂帶附近,新疆北部斑巖銅礦的分布也遵循這一規律,多分布于板塊、陸塊邊緣造山帶中,主要圍繞準噶爾板塊邊緣分布,多是擠壓-拉張環境下的產物;其次分布于伊犁和賽里木前寒武結晶陸塊的內部裂谷或大的走滑斷裂附近,是拉張環境下的產物。這種分布特征明顯受中亞造山帶華力期哈薩克斯坦—準噶爾板塊穩定化作用控制,規模有限的板內和陸內拉張形成裂谷、裂陷槽及其后期的擠壓閉合,以及哈薩克斯坦—準噶爾板塊邊緣匯聚造山作用等是主要控制因素。

華力西中-晚期的后造山期是新疆北部斑巖銅礦形成的主要時期,早石炭世末至二疊紀早期,由板塊匯聚或早期裂陷槽封閉向伸展松弛的轉換階段是最主要礦成礦期,形成了薩吾爾—東準噶爾和覺羅塔格等帶中以銅為主的礦床;中二疊世至二疊紀末,處于伸展松弛階段,主要在前階段形成的礦帶中形成了以鉬為主的礦床,其次形成了阿吾拉勒—伊什基里克銅鉬斑巖礦帶。在同一帶中,斑巖銅礦床的形成時代早于斑巖型鉬礦床。

4.2斑巖銅礦系列

斑巖銅礦帶所處的構造位置及其構造演化階段的不同所形成的礦床系列是不同的,而礦床在一個帶中產出的位置不同又促使成礦主元素呈現規律性變化。據David等研究,以銅鉬、鉬為主的銅-鉬(金)系列礦床多產出于大陸邊緣造山帶或陸內裂谷裂陷槽,而以鉬為主的礦床又相對靠近大陸一側分布(巖漿更偏酸性)。這與世界環太平洋斑巖銅礦帶東部銅(金)-鉬-鎢-錫礦床系列和西部的銅-金礦床系列總體分布相一致。

4.3斑巖銅礦帶的成礦系統

一個斑巖銅帶中斑巖銅礦床可與成因聯系密切的其它礦種和類型礦床構成一個成礦系統。新疆北部大致有兩類斑巖銅礦成礦系統,一是與后造山期擠壓向拉張轉換的構造環境有關的斑巖銅鉬礦-韌性剪切帶型金礦-巖漿巖型銅鎳成礦系統,覺羅塔格斑巖銅礦帶中土屋—延東銅礦與在擠壓環境中形成的康古爾韌性剪切帶型金礦床和在拉張環境中形成的黃山、黃山東巖漿巖型銅鎳礦床同共產出,薩吾爾—東準噶爾、達拉布特—克拉麥里斑巖銅礦帶也具有這個特點;二是與陸緣造山帶結晶基底建造有關的斑巖銅鉬礦-矽卡巖型銅多金屬礦-脈狀多金屬礦成礦系統,類似于“巴爾干模式”,并構成一個由中心向外的分帶特征,賽里木—博羅科努斑巖銅礦帶較為典型,在這個帶中斑巖體侵入碳酸鹽巖建造中形成喇嘛蘇矽卡巖型銅礦床,而侵入碎屑巖建造中則形成與構造裂隙有關的七興脈狀多金屬礦床。

5 找礦方向

對新疆北部斑巖銅礦的找礦,華力西中晚期后造山期由板塊匯聚和裂谷裂陷槽封閉向松弛伸展的過渡階段及其之后的伸展拉張階段無疑是最重要的成礦時期。陸塊、板塊邊緣造山帶和巖漿巖帶是最主要的找礦部位,而其中的裂谷也不容忽視。除上述斑巖銅礦帶外,準噶爾板塊北東緣謝米斯臺—庫蘭卡孜干晚古生代島弧帶和博格多晚古生代裂陷槽同樣值得重視,前者已在瓊河壩地區云英山—馬東溝一帶發現了有找礦前景的桑德烏蘭斑巖銅礦,并且在近準噶爾板塊一側注意斑巖型錫(鎢)礦的尋找,該帶中已發現較多與S型花崗巖有關的石英脈狀錫礦。新疆北部斑巖型銅鉬、鉬礦床是最重要的找礦方向,成礦帶內鉬礦化和化探異常中鉬元素異常的出現是主要的找礦標志之一。一個斑巖成礦系統中其它組成礦床的出現往往預示著有形成斑巖銅礦的可能,造山帶中韌性剪切帶和旁側深大斷裂基性-超基性巖帶的出現也是一個間接找礦標志。由于銅、鉬、金、錫、鎢和銀、鉛、鋅等多是聚集在與未礦化的深層巖體和斑巖礦床相毗鄰的矽卡巖中(Richard,2002),在矽卡巖型礦床以及脈狀多金屬礦床的旁側和深部要特別注意尋找斑巖型銅礦。

6 結束語

綜上所述,目前,通過更加科學合理的找礦方法,尋找新疆北部斑巖銅礦成礦規律,從而更好的明確找礦的方法和找礦的具體對策,能夠提升找礦的水平和質量。

[1]李智明,薛春紀,王劍輝,王慶明.中國新疆及周邊國家和地區典型礦床特征對比研究

[J].中國地質,2015,01:160-168.

F407.1[文獻碼]B

1000-405X(2016)-9-27-1

猜你喜歡
準噶爾矽卡巖斑巖
四、準噶爾對天山南北麓維吾爾人的統治
二、準噶爾汗國的建立與葉爾羌汗國
遼寧調兵山西調斑巖型鉬礦床特征及找礦標志
山東德州地區矽卡巖型鐵礦找礦方法研究
激電聯合剖面在判斷矽卡巖型礦床礦體產狀中的應用
斑巖型礦床含礦斑巖與非含礦斑巖鑒定特征綜述
乾隆年間清軍的第三次出征準噶爾考辨
巖型礦床含礦斑巖與非含礦斑巖鑒定特征綜述
煌斑巖的研究進展
準噶爾遠征軍進藏線路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