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鉻鐵礦成礦條件與勘查

2016-04-14 20:45巴文斌
地球 2016年9期
關鍵詞:巖帶雜巖鉻鐵礦

■巴文斌

(新疆地礦局第七地質大隊 新疆 烏蘇 833000)

新疆鉻鐵礦成礦條件與勘查

■巴文斌

(新疆地礦局第七地質大隊新疆烏蘇833000)

新疆為我國鉻鐵礦成礦條件優越,資源分布較豐富的省區之一,鉻鐵礦較集中分布于西準噶爾地區,東準噶爾、東天山和西昆侖也有零星出露。我國是鉻鐵礦進口大國,對外依存度極高,在新疆開展新一輪鉻鐵礦找礦勘查已迫在眉睫。

新疆鉻鐵礦成礦條件

1 前言

鉻鐵礦是我國急缺礦種之一,為滿足經濟建設對鉻鐵礦的需求,從1952年即開始進口鉻鐵礦,當年進口鉻鐵礦為200t。到本世紀頭幾年,鉻鐵礦進口量增長顯著,2000年我國進口量分別為111.79x104t,2005年全國累計進口量已超過179.8x104t,而國內年產量僅約20x104t,進口依存度超過95%。2010年進口鉻鐵礦886x104t,較2009年增長了28.2%,創歷史新高。所以為緩解中國鉻鐵礦供需緊張局面,增強資源保障程度,國土資源部啟動了新一輪地質礦產調查評價專項,加強全國鉻鐵礦找礦評價工作。

2 新疆境鉻鐵成礦條件

新疆位于亞洲大陸的北部,由準噶爾.吐哈盆地、塔里盆地和其間的古生代造山帶組成,構造上位于印度地臺、阿拉伯-非洲地盾、俄羅斯地臺和西伯利亞地臺等古大陸之間的巨型復雜構造區的中部,跨越了古亞洲和特提斯兩大構造域。以塔里木盆地為界,以北地區是古亞洲洋構造域烏拉爾. 蒙古巨型復雜古生代造山區的組成部分,以南為特提斯構造域。新疆鉻鐵礦主要分布在兩大構造域俯沖增生雜巖帶或蛇綠混雜巖帶中。

唐巴勒-卡拉麥里蛇綠混雜巖帶屬復合俯沖型增生雜巖帶。據空間展布特征,分為東西兩段,西段稱之為唐巴勒復合俯沖增生雜巖帶,東段稱之為卡拉麥里復合俯沖增生雜巖帶。唐巴勒復合俯沖增生雜巖帶的形成經歷了3個構造階段。中奧陶世表現出洋盆俯沖增生雜巖的含蛇綠巖碎片的濁積巖亞相,主要由中基性火山巖、放射蟲硅質巖及蛇綠混雜巖組成,產出有唐巴勒小型鉻鐵礦床、托里縣8號巖體鉻鐵礦點等:中一晚志留世表現為洋殼再次拉伸或是早古生代洋盆消亡后的殘余洋盆,形成火山細碎屑巖、火山熔巖及蛇綠混雜巖等巖石建造,發現有薩雷諾海(小型礦床)、阿克沙依、科熱克、恰勒巴依等鉻鐵礦點;早一中泥盆世,再次拉張形成達拉布特一帶的蛇綠混雜巖帶,主要由變質橄欖巖、少量(輝長巖質、輝石巖質)堆晶巖,輝長巖、枕狀玄武巖、輝綠巖及放射蟲硅質巖等組成,蛇綠混雜巖中發現有薩爾托海中型鉻鐵礦床、鯨魚小型鉻鐵礦床、科果拉鉻鐵礦點等一批極具潛力的礦產地。

堿泉蛇綠混雜巖帶為那拉提一中天山南緣蛇綠混雜巖帶東段,主要分布在中天山東段南緣卡瓦布拉克塔格地區,向東斷續延入甘新交界的紅柳河站一帶,屬晚古生代早期產物,受近EW向阿奇克庫都克大斷裂及卡瓦布拉克大斷裂所控制,長約250km,寬約10 km。由270余個巖體組成。堿泉巖體是其中最大巖體并產鉻鐵礦【已發現1061高點(小型礦床)、卡瓦布拉克Ⅳ號巖體、鄯善縣1號堿泉等鉻鐵礦點】。巖石組合以斜輝輝橄巖為主,純橄欖巖、斜輝橄欖巖次之。

柯崗一庫地.其曼于特蛇綠混雜巖帶西起塔什庫爾干庫浪那古河上游,向東沿西昆侖北部邊緣近EW向斷續延伸,經庫地、庫爾良、其曼于特,在上其汗河上游被阿爾金南緣斷裂所切。該蛇綠混雜巖帶是在震旦一寒武紀時裂解、拉伸形成(有限)洋殼,在中奧陶世洋殼俯沖至洋盆消亡而形成。該帶已發現柯崗、庫地2處鉻鐵礦點,極具找礦潛力。

綜上所述,新疆鉻鐵礦床具明顯成礦構造專屬性,賦存于俯沖擠壓環境下溝弧盆體系的蛇綠混雜巖帶內,島弧、弧后盆地、弧前盆地、增生楔均是豆莢狀鉻鐵礦的成礦有利構造環境。

3 新疆鉻鐵礦勘查現狀

新疆鉻鐵礦的地質勘查工作,主要集中于60年代初期和70年代到80年代初,所投入實物工作量居全國之首。1958年進行放射性測量時發現了薩爾托海鉻鐵礦,經三十多年勘探與研究,陸續發現一批礦群,薩爾托海鉻鐵礦區成為全國較大鉻鐵礦礦區之一。目前,薩爾托海已探明具工業價值的礦群14個,鉻鐵礦體500余個,探明總儲量229.3x104t?,F有國營、地方企業4家建井采礦,年產量約5×104余噸。

1959-1964年,采用重力、磁法和鉆探方法找到鯨魚鉻鐵礦。該礦床距托里縣城東約100km,礦床全部被第四系覆蓋,利用航空和地面磁測發現全隱伏超基性巖體,據高精度重力測量方法獲得剩余異常,布鉆打到鉻鐵礦體。尋找到了中國第一個小型冶金級鉻鐵礦床。該礦床共有工業礦體18個,礦體形狀單一呈豆夾狀,近礦圍巖為純橄巖、斜輝輝橄巖及斜輝橄欖巖。提交儲量Cl級鉻鐵礦石量10127t,C2級22696t。1970年鯨魚礦山建成投產,成為我國當時唯一正規建井開采的鉻鐵礦礦山,設計規模100t/d,實際形成67t/d,1982年閉坑,實際采出礦石量l7.63×10t。

1966年,新疆地礦局物探隊開展了東天山卡瓦布拉克Ⅳ號巖體及外圍鉻鐵礦普查工作。通過物化探工作發現并提出工作區內超基性巖體分布范圍及規模,經查證圈定超基性巖體22個,確定尋找鉻鐵礦較有遠景的3個巖體,提交鉻鐵礦石量1.6-10t。

2011年新疆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在西昆侖山北2011年新疆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在西昆侖山北蛇綠巖帶開展1:5萬航磁異常查證工作過程中,在庫地超基性巖體中發現鉻鐵礦,通過磁法面積測量圈定了5個磁異常。西昆侖北蛇綠巖帶呈EW向延伸,長度超過100km,規模巨大,斷續分布烏依塔克、柯崗、庫地、蘇巴什、慕士山5個蛇綠巖體(段),庫地為其中較典型的一段。該帶已有多處發現了鉻鐵礦找礦線索,如莎車縣柯崗鉻鎳礦點。庫地鉻鐵礦與國內最大的羅布莎鉻鐵礦均產于蛇綠巖中,通過蛇綠巖特征對比,兩者在規模、巖相、礦物組合、鉻鐵比值、礦床成因等方面相同或相似,推測庫地鉻鐵礦帶具較大找礦前景。

4 結語

上個世紀新疆鉻鐵礦會戰已積累了大量勘查評價經驗,形成了“重力+磁法+鉆探”的新疆鉻鐵礦找礦評價的模式,取得了較豐碩的找礦成果。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對深部找礦力度加強,無論是對方法組合,還是對儀器分辨精度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開展鉻鐵礦評價技術方法的應用研究,是加快鉻鐵礦找礦突破進程的關鍵。

[1]郭麗爽張銳 劉玉琳 等,新疆東準噶爾銅華嶺中酸性侵入體鋯石U-Pb年代學研究.北京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網絡版 (預印本),2009.22-27.

[2]韓寶福 季建清 宋彪 等,新疆喀拉通克和黃山東含銅鎳礦鎂鐵-超鎂鐵雜巖體的SHRIMP,鋯U-Pb年齡及其地質意義.科學通報,2004.49(22):2324-2328.

TF5211[文獻碼]B

1000-405X(2016)-9-134-1

猜你喜歡
巖帶雜巖鉻鐵礦
東昆侖東段長石山構造混雜巖帶特征
四川錦屏山地區堿性雜巖鋯石U-Pb年代學、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意義
津巴布韋鉻鐵礦開采現狀及對策建議*
東昆侖雪山峰地區構造混雜巖帶巖漿巖地球化學、年代學特征及地質意義
藏南雅魯藏布江結合帶東段瓊結雜巖早白堊世變輝綠巖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意義
羅布莎某鉻鐵礦工藝礦物學研究及對選礦工藝的影響
坯體色料對鉻鐵礦的要求及產品的分類
阿爾泰塔爾結拜一帶鎂鐵質侵入雜巖成因--來自地球化學的證據
北阿爾金紅柳溝-拉配泉構造混雜巖帶東段的結構、構造
低溫熱年代學數據對龍門山推覆構造帶南段新生代構造活動的約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