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國情普查成果應用于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的探討

2016-04-14 21:07山東省國土測繪院山東濟南250102
地球 2016年10期
關鍵詞:國情紅線普查

(山東省國土測繪院 山東濟南250102)

(山東省國土測繪院 山東濟南250102)

生態保護紅線體系中的核心部分是生態功能紅線,在我國的生態安全方面,能夠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權威、客觀、準確的地理國情普查成果作為重要的地理空間數據來源,在生態保護保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的重要數據支撐。本文以山東省博山區森林保護工作為試點,對該區的生態功能劃定工作為切入點,對地理國情普查成果應用于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進行簡要的探討,對試點的工作情況進行分析的同時剖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希望能夠起到一定的借鑒意義。

地理國情普查成果生態保護紅線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工業以及科技的進步使得中國的生態環境受到很大的影響。雖然國家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力度不斷加大,但還有提升的空間。開展全國地理國情普查,系統掌握權威、客觀、準確的地理國情信息,是制定和實施國家發展戰略與規劃、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和各類資源配置的重要依據,是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支撐,是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和應急保障服務的重要保障,也是相關行業開展調查統計工作的重要數據基礎。

1 試點的工作內容、工作組織以及工作流程

1.1 試點的工作內容

環境保護部2014年出臺的《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生態功能紅線劃定技術指南(試行)》明確了試點的工作內容:首先,試點縣的生態功能紅線劃定類型主要分為縣域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敏感區還有縣域禁止開發區紅線這三大類型。其次,在汶上縣域范圍需要進行相應的評價工作,地理國情普查是普查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況,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蓋、水域、荒漠與裸露地等的類別、位置、范圍、面積等,掌握其空間分布狀況,以及對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況的掌握。根據現有的生態功能紅線劃定的相關文件評價生態系統的服務度以及縣域生態的敏感度,通過上述工作,根據地理國情普查提供的大量地理以及人文信息,將需要保護的生態核心區域找出,利于后續發展。最后利用專業軟件,將生態功能紅線邊界提取出來,進行核實各級相關部門進行探討再次審核之后便可落實劃定工作。

1.2 試點的工作組織

以山東省博山區森林保護工作為試點,解析一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的工作組織。在該工作中山東省測繪地理局是提供數據支持,博山區環保局為牽頭單位,其他縣級部門不同程度參與開展的生態保護紅線規劃工作。環保部門、測繪部門以及試點區各部門組成了該工作的主要行動力。其中,環保部門是對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的工作進行協調,根據每個部門的特點合理分配工作部分,并且制定詳細的科學可行性的工作計劃,以及科學的分析縣域的生態保護紅線,對最后各級相關部門核實紅線劃定之后的編制工作進行負責。測繪部門則是數據的核心部門,主要提供地理國情普查數據以及其他相關數據。以地理國情普查成果為基礎,結合相關專題資料,對生態保護紅線范圍進行精密分析,確定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對該范圍進行繪制展示。

1.3 試點的工作流程

生態保護紅線劃定試點的工作由環保部門制定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測繪部門提供地理國情普查成果的地表覆蓋分類信息、地理國情要素信息和地形地貌三個方面的信息以及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收集縣級相關部門專題資料,部門之間相互協調。測繪部門以地理國情普查成果為基礎進行工作底圖的制作,初步定為紅線位置,最終進行紅線的核實確定工作。試點的工作是復雜的,牽涉到許多部門的工作對接,流程是需要各個部門同心協力的配合,只有每個部門做好本職工作,才能夠說成功完成目標。

2 地理國情普查在生態保護紅線的應用

2.1 生態功能評價分析

生態功能評價是根據國家生態功能紅線劃定技術指南制定的評價模型,對試點縣域進行生態重要性以及生態敏感性進行的工作,在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中可以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地理國情狹義來看,是指與地理空間緊密相連的自然環境、自然資源基本情況和特點的總和。生態功能評價主要是根據其成果中得到當地的自然資源、自然環境等數據分析,進行生態系統服務重要性評價,這里采用的數據是之前評價結果的疊加分析,得到的最終服務總支分為5個等級,一般重要、較為重要、中等重要、極重要以及高度重要,根據生態敏感性可分為不敏感、輕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和極敏感5個等級。

2.2 生態保護紅線的分類劃分以及邊界

生態保護紅線分類劃分的依據很復雜,需要考慮全省可利用的生態資源與現在環境的情況,此外生態環境的敏感性以及生態服務功能重要性都是需要參考的指標,根據地理國情普查中的地理國情監測中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與生態環境建設的平衡來綜合考量,將生態保護紅線劃分分為禁止開發區紅線、重要生態功能區紅線以及其他多類。此外對于邊界的劃分,可以確定的是邊界劃定的核心是地理國情普查成果,在此基礎上開展邊界劃定工作。紅線邊界確定的原則有許多,這里就簡要的介紹一下,在進行確定邊界的時候,必須將生態系統的安全完整性擺在首要位置。例如在山東省博山區,綜合地理國情普查遙感影像、地表覆蓋分類、地理要素以及地形形貌等數據對博山區森林生態保護紅線的界限做了劃分。通過地理國情普查,對森林及周圍的地表覆蓋變化情況進行了動態和靜態的監測,從而達到森林保護的目的。

2.3 紅線核查調整并編制

在初步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邊界后,需要有關的試點政府部門出面進行探討,對于發現的有問題紅線區進行改整,采用外業核查單位的方式進行最后審核工作,這一方式也是為了體現審核工作的公正性,最后縣域的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成功落實。在最終確定方案的過程中,地理國情普查成果在整體工作中占有很大的借鑒參照性,通過自身對試點縣掌握的地表自然、生態以及人類活動資料分析,進一步調整確認,最后將結果做成報告并編制。

3 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生態文明建設中最為關鍵的一環,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任重道遠。地理國情普查作為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是全面獲取地理國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態以及人類活動基本情況的基礎性工作。在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中,利用普查結果,提高工作效率,助于生態更好發展。

[1] 徳桂 竹.地理國情監測支撐生態文明全過程建設的思考 [J].遙感信息-2014.29(4): 3-5

[2]環境保護部自然生態保護司生態紅線劃定技術組.國家 生態保護紅線—生態功能紅線劃定技術指南(試行) [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4(1):54.

[3]翟繼偉.淺談朝陽市地理國情普查外業調查 [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4.5

[4]李德仁;丁霖;邵振峰.關于地理國情監測若干問題的思考 [J].武漢大學學報 (信息科學版)?-2016-

地理國情普查成果應用于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的探討

■張金營 湯玉兵 凌曉春

X[文獻碼]B

1000-405X(2016)-10-345-1

猜你喜歡
國情紅線普查
房企“三道紅線”的破局探索
細細的紅線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蟲發生
胡春華強調:確保脫貧攻堅普查取得圓滿成功
家國情 詩詞魂
一兩江湖之紅線引[連載一]
推廣生物乙醇汽油:迫切且合乎國情
關于農業文化遺產普查與保護的思考
地理國情監測知識支持庫初步設計
不能突破“公平競爭”的紅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