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布藝創作中新技法的開發

2016-04-18 15:13孫新輝
現代裝飾·理論 2016年5期
關鍵詞:布藝布面工藝品

布藝的文化變現在于布藝的歷史、地域特征、用途等方面,布藝在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中,一直起著服務生活、美化生活、提高審美價值的作用。布藝在民間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這正是布藝在民間當代生活中的魅力所在。

本文從分類、題材及表現方式等方面闡述了布藝的文化特點。介紹了布藝的主要種類和制作工藝,布藝中的一種新技法的開發“抽絲”,中國傳統布藝文化表現在現代工藝中的面臨的現實狀況,布藝的市場局限性。新技法的開發吸取了傳統布藝的精華,地豐富我們今天的藝術文化生活,使布藝更加繁榮,開放出絢麗的色彩。

傳統布藝的分類題材及表現方式

布藝是中國民間傳統工藝之一,它以布為主料,經過藝術加工,達到一定的藝術效果,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布藝制品種類繁多如:鳳翔布藝、北京絹人、藍印花布、蜀錦、繡荷包、藏鞋等···布藝的分類繁多,但是這些做法都是傳統的老工藝,現代的新工藝遲遲沒有出現。

布藝的題材很廣泛,有人物布藝、動物、花鳥、民間傳說、神話故事、戲曲人物布藝等等。巧妙地運用人物、花鳥、走獸、春夏秋冬、文字等,民間布藝主要是以諺語、祝福、祭祀、節日、婚嫁等手法,創造出圖形與吉祥寓意完美結合的美術形式。

布藝的表現方式也有很多,有壁掛、服裝、床帳、鞋帽、挎包、玩具、枕頭和其他小件裝飾。這些生活日常用品不僅美觀大方,而且增加了布料的強度和耐磨力。民間布藝最初的用意是實用,包括物質和精神實用兩方面,物質的實用是指通過布藝增強布料的強度和耐磨性:精神的實用是指通過布藝實現遠古流傳下來的圖騰崇拜和寄托折福軀害的愿望,同時不多的將審美意識附加進去,于是這些日常生活才極具審美價值和使用價值。

傳統布藝創作面臨的現實狀況

1.布藝技法的多塵不變

布藝的技法從古至今都是用那么幾種技法,從未更新、改良過,都是古人流傳下來的工藝技法。比如說:蜀錦,它就是在戰國時期開發出來的技法,至今都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如今的做法還如古人那樣一塵不變。還有藍印花布同樣也是一直都沒有改變過。

也許有些人認為古人流傳下來的東西都是好東西,但是不知道那些人有沒有想過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同樣人們的審美價值也在不多的提高,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適當地把古人流傳下來的傳承與現實社會相接軌。用我們現代人的審美觀開發出適合現實社會中讓我們所能接受的布藝技法,這樣我們又能保留了古人的成果,還能讓布藝走進我們現實社會中,讓我們對布藝有著完美的詮釋和提升我們的什么價值。

2.布藝與現代工藝品的差距

古人傳承下來的布藝和民間布藝在我們這現實社會中很少出現,有一部分出現只不過是一些布藝愛好者對古人傳承下來的布藝和民間布藝的一種好愛收藏,這就使得古人傳承下來的布藝和民間布藝跟現代工藝品之間出現了差距。

現代工藝品在現實社會中流傳很廣,而且現在工藝品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的趨勢,遮陽就使得布藝在人們的生活中淡去,慢慢的就鮮為人知了,這樣就使得布藝工藝的失傳和流失在歷史的長河里,是我們忘記了這種文化遺產。

3.布藝的市場局限性

在一段長時間的觀察中布藝作品很少有人問津,即使有也是對布藝的好奇。這樣就說明了布藝作品已經在人們的心中淡化了。至于淡化的原因只有一樣布藝的制作工藝很復雜,然后人們忘而怯步,所以布藝就很少出現在市場中。這樣現代工藝品跟布藝就有了很大的不同,現在的工藝品制作工藝不是那么復雜,成功率也很大,所以現代工藝品的市場前景很好,而布藝的市場前景就不怎么好了。

這樣值得我們去深思了,我們為什么不能讓布藝向現代工藝品那樣有很好的前景呢?為什么布藝的制作工藝復雜,我們怎么去簡化呢?我們為什么不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創造出新的布藝呢?這就是我的這篇論文的只要思想。

新技法的探索——抽絲

抽絲,就像它的名字一樣,以一塊完整的布面為基礎,用手術刀、手術剪子、鑷子、錐子,在布面的經緯線上修剪或添加。這樣就可以使布面形成一塊通透的畫面。這種做法不僅沒有傳統布藝工藝那么復雜,而且成功率很高,適合的人群也不僅僅限制于在美術方面的人群,即使你沒有美術功底同樣也可以制作出很好的一塊抽絲作品。這樣就使得人們對布藝有了初步的理解,也可以把布藝跟人們深深的鏈接在一起。

同時我的創作理念來源于對達達主義的熱愛。我非常喜歡達達主義他們的宣言:“藝術傷口應像炮彈一樣,將人打死之后,還得焚燒、銷魂滅跡才好;人類不應該在地球上留下任何痕跡?!边@句話讓我理解為真正的藝術的根蒂。但是我跟家喜歡達達主義者的準則:“主張否定一切,破壞一切”。

例如:馬塞爾·杜尚1919年的作品《L.H.O.O.Q》他在蒙娜麗莎的臉上畫上胡須,把蒙娜麗莎的微笑破壞的淋淋盡致。這都是非常出名的代表作,表達出了達達主義對藝術追求的意境,還有他們用自己才懂得的幽默方式來表達對藝術的追求。我的創作與達達主義有些許相同之處,他們是把一件完美的作品破壞,而我要把一塊完美的布面破壞,組合成一件理想的作品。

所以我的創作深受達達主義的影響。我打破了傳統的布藝做法,傳統布藝的做法是在布面上以為的添加,而我的做法是減少、是破壞,我要反向而行打破常規對布藝的理解,讓大家知道不是在布面上一味的添加才是布藝,“減少、減少、減少、破壞”也是一種更好的做法。同樣表達出新開發技法對讓我們認識布不是那么復雜,不是離我們生活很遠,布藝其實離我們生活很近。

(作者單位: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

作者簡介:孫新輝(1988-)男,學校: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纖維藝術研究。

猜你喜歡
布藝布面工藝品
錢愛康
藝術工藝品欣賞
王秋蓮
詹克兢布面油畫
布藝軟裝飾在家居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森系布藝書皮
3D掃描和3D打印技術在工藝品開發中的應用
布藝貼畫——勤勞的惠安女
華安玉工藝品雕刻
木雕工藝品如何保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