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藥沙棘的文獻考證研究

2016-04-19 11:35仁真旺甲文檢蘇永文張藝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下半月 2016年3期
關鍵詞:功能主治基原藏藥

仁真旺甲 文檢  蘇永文  張藝

【摘 要】 藏藥沙棘為藏醫傳統習用藥材,在諸多藏醫藥經典著作中均有收載。沙棘臨床療效顯著,但沙棘基原復雜,化學成分復雜,藥效物質基礎不明確,質量參差不齊,影響沙棘臨床用藥安全。我國沙棘資源十分豐富,具有很大開發利用價值。本文通過查閱藏醫藥古籍文獻,以及近年來過內外關于沙棘的文獻資料,對沙棘基原、藥理學、化學成分、臨床功能主治等研究進行歸納總結,為沙棘的臨床應用與產品開發,以及沙棘資源的合理利用奠定基礎。

【關鍵詞】 藏藥;沙棘;基原;功能主治;文獻考證

【中圖分類號】R29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6-0004-05

藏藥沙棘系胡頹子科(Elaeagnacea)沙棘屬(Hippophae Linn) 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實,為藏醫傳統習用藥材,具有活血散瘀、止咳祛痰、健脾消食的功效,主要應用于瘀血經閉、跌撲瘀腫、咳嗽痰多以及脾虛食少等。藏藥沙棘在《如意寶樹》、《四部醫典》[1]、《晶珠本草》[2]以及《圖鑒》等藏醫藥經典著作中均有收載,為多基原常用藏藥品種之一。

我國是一個沙棘資源大國,沙棘面積約占世界總面積的90%以上[3],資源十分豐富。沙棘藥品目前主要用于防治心血管系統和消化系統的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是當今世界上威脅人類最嚴重的疾病之一 , 其發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各病之首。因此,沙棘的利用和開發具有很大潛力。本文通過查閱文獻,對藏藥沙棘的品種、分類、藥理作用以及功能主治進行文獻考證,為沙棘資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臨床應用提供參考。

1 藏藥沙棘基原的考證

1.1 藏藥沙棘名稱考證 沙棘最早記載于《月王藥診》,在《四部醫典》 《晶珠本草》 《文殊本草》 《度母本草》 《蘭琉璃》 《祖先口述》 《甘露本草明鏡》 《晶鏡本草》等藏醫藥經典著作中。在上述古典著作中沙棘藏文名達爾布、達爾物 、達布 、大爾卜,沙棘膏成為達布坎扎。近代文獻對沙棘藥材的原植物名稱記載,見表1。

沙棘的古今文獻記載名稱很多,但民族名主要以達布、達爾布居多,這可能與各地藏區發音有部分差異,而有一定的區別。在漢文表述中有沙棘果膏、沙棘膏、沙棘果、沙棘,根據《衛生部藥品標準·藏藥》(第一冊)確定為沙棘和沙棘膏較為妥當。

1.2 藏藥沙棘植物形態描述 沙棘在古代多本藏藥本草著作均有記載,對沙棘藥材的原植物描述見表2。

通過藏醫經典本草著作對沙棘原植物的描述,結合現代植物分類學知識,現有藥材標準對沙棘藥材原植物來源作出了規定,見表3。

從表3可知,現代各種藥材標準或文獻對沙棘基原的描述不一致。由于民族藥存在藥材基原復雜、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其臨床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難以保證,因此民族藥現有研究和標準制定由多基原向單基原轉變?!吨袊幍洹?977年版以后的法定標準體現了這一特點。但是《晶珠本草》云:大小兩種沙棘的果實熬成膏,對肺和咽喉有益,而中型沙棘果則偏于益血。故《衛生部頒藥品標準》(1995年版,藏藥第一冊),以及《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規定沙棘藥材僅來源于沙棘H. rhamnoides L.一個種的作法,有違體現藏醫藥理論和臨床實踐特色的現實要求,尤其是《晶珠本草》不同版本,以及西藏自治區先后出版的《甘露本草明鏡》、《晶鏡本草》、《中華本草·藏藥卷》以及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編著的《藏藥志》等重要專著,均把沙棘分為大中小三種分別加以描述,但這種分類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不同基原沙棘的臨床療效、安全性、物質基礎等有何區別,仍需要進一步研究。

《文殊本草》8毗盧扎那帶有毒刺,果如鳥蛋

《度母本草》8先底嘎瓦和7位贊普太醫分為黑白兩種。主干粗大,葉小而灰白色。果實黃色,狀似豌豆。

《祖先口述》15舒卡·洛珠給布果實猶如豆

《晶珠本草》18帝瑪爾·丹增彭措樹皮黑,粗糙,有刺;如剛生下的鼠崽,表面紅黃色,味酸刺舌分為三種:大者稱納木達爾;生于河谷約有兩層房子的高度;②中者稱巴爾達爾;生于山溝,樹高約有2米左右;③小者稱薩達爾。生于高地的溪水畔、河灘,莖細小,高約一卡,葉背面白色,狀如金露梅。大、小兩種果實均為黃色,狀如黃水泡,刺破有黃汁液,中者果實如青稞,硬而干,金黃色。

文獻或標準沙棘藥材基原備注

《中國藥典》沙棘來源于胡頹子科植物沙棘H. rhamn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實[8]。

《晶珠本草》大者稱納木達爾,中者稱巴爾達爾,小者稱薩達爾。大、小兩種果實均為黃色,狀如黃水泡,刺破有水狀汁液。中沙棘果大如青稞,硬而干,金黃色,微油潤。分為大、中、小三種。

《藏藥志》柳葉沙棘H. salicifolia D.Don、中國沙棘H. rhamnoides L. subsp. sinensis Rousi、江孜沙棘H. rhamnoides L. subsp. gyantsensis Rousi、肋果沙棘H.neurocarpa S. W. Liu et T. N. He.及西藏沙棘H. thibetana Schlechtend等。前三種樹省高大,果黃色,多汁,與大類沙棘的一類相符,其中中國沙棘、江孜沙棘最為常見;肋果沙棘生于高海拔地區的河灘,果小如青稞,肉質,干而硬,無汁液,果色黃綠,與中類沙棘相符;西藏沙棘葉生于高海拔地區的河灘,矮小,高約20厘米,果大,黃色,多汁,與小的一類沙棘相似。分為大、中、小三種。主要介紹了江孜沙棘、肋果沙棘和西藏沙棘

《衛生部頒藥品標準》(1995年版)沙棘膏為胡頹子科植物沙棘H. rhamnoides L.成熟果實的水煎膏,基原明確的一個種(沙棘H. rhamnoides L.)。

《中國藏藥》中國沙棘及其同屬植物。在附注中列出西藏沙棘和云南沙棘(H. Rhamnoide subsp.yunnanensis Rousi)果均可沙棘入藥。

《中華本草·藏藥卷》江孜沙棘、西藏沙棘等數種同屬植物的成熟果實。分大、中、小三種。

《晶珠本草》 分為三種,無論哪一種樹皆有刺。大者稱納達爾(江孜沙棘H. rhamnoides L. subsp. gyantsensis Rousi),生于河谷川地,聶絨、印度和漢地等處均有,約有兩層房子高。中者稱巴達爾(肋果沙棘H.neurocarpa S. W. Liu et T. N. He.),生于山溝,樹身有人高。小者稱薩達爾(西藏沙棘H. thibetana Schlechtend),生于高地的溪水畔、河灘,葉背面白色,狀如鞭麻,莖干細小,高約一扎,大、小兩種果實均為黃色,狀如黃水泡,刺破有水狀汁液。中沙棘果大如青稞,硬而干,金黃色,微油潤。

《四川省藏藥材標準》新增大沙棘(臥龍沙棘H.rhamnoides subsp.wolongensis Lian K.Sun et X.L.Chen、D和江孜沙棘H. rhamnoides gyantsensis (Rousi)Lian)果入藥,小沙棘(西藏沙棘)果入藥[9]。

1.3 沙棘屬植物分類 《中國植物志》記載[10],我國沙棘屬包括4個種及5個亞種,分別為沙棘H. rhamnoides L.(中國沙棘subspsinensis Rousi.、中亞沙棘subsp.Turkestanica Rousi.、云南沙棘subsp.yunnanensis Rousi.、江孜沙棘subsp.gyantsensis Rousi.、蒙古沙棘subsp. mongolica Rousi.5個亞種)、柳葉沙棘H.salicifolia D.Don、西藏沙棘H.tibetana Schlechtend.、肋果沙棘H.neurocarpa S. W. Liu et T. N. He。

課題組在前期對各大藏區的沙棘品種進行了田野調查,發現不同地區沙棘資源分布與使用并不相同,各藏區存在就地取材傾向,選擇當地資源量較大的品種使用。列如,在高海撥的高寒草原牧區大量使用西藏沙棘,而西藏沙棘非現行《中國藥典》沙棘的來源。為保證沙棘臨床應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有必要對《中國藥典》未收載,而在藏區大量使用的沙棘品種加強質量控制研究。

3 沙棘化學成分以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3.1 化學成分研究 沙棘是一種含有豐富營養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質的藥食兩用重要植物,研究表明,沙棘種含有上百種生物活性物質,主要含有黃酮類、有機酸、油脂類、氨基酸、甾醇、維生素、蛋白質及微量元素等多種類型的化學成分,詳見表4:

化合物類型主要化學成分文獻

黃酮類槲皮素-3-O-β-D-槐二糖-7-O-α-L-鼠李糖苷、KSR、IGR、IG、槲皮素、KR、山柰素和異鼠李素等[11-13]

三萜、甾體類熊果酸、齊墩果酸、谷甾醇、豆甾醇、洋地黃苷[14-15]

脂肪酸、有機酸類肉豆蔻酸、棕櫚酸、十六碳烯酸、硬脂酸、油酸、亞油酸和亞麻油酸、草酸、酒石酸、檸檬酸、L-蘋果酸、丁二酸、d-蘋果酸和咖啡酸[16]

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絲氨酸、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精氨酸、組氨酸、胱氨酸[17]

維生素類維生素A、B、C、E、K1等[18-19]

3.2 國內外沙棘藥理學研究進展 近年來,國內外有關沙棘藥理學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沙棘對血液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免疫系統以及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作用,發現沙棘具有抗氧化、抗腫瘤等作用[20-21],詳見表5。

作用作用研究

對血液系統作用沙棘葉中的總黃酮是預防和治療高脂血癥的主要成分[22];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液粘度和紅細胞壓積,改善血液流變及血瘀[23-24];沙棘油可以促進造血干細胞的修復,加快化療后造血功能的重建[25];

對心血管系統作用針對大鼠有抗心肌缺血、改善心肌細胞功能、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肥大等[26-28];

對消化系統作用沙棘粗多糖對α-葡萄糖苷酶有較高的抑制活性,可參與治療糖尿病[29],改善胰島β細胞的功能、提高肝糖元的合成及提高糖的轉化利用率[30-32],可以抑制大鼠力竭性運動造成的肝細胞損傷[33];

抗氧化作用可以提高機體抗氧化應激水平,預防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發生[34-35];沙棘油能提高機體的抗氧化能力,重建機體氧化-抗氧化系統的平衡[36],

其他作用沙棘黃酮可抑制HT20腫瘤細胞的生長并促進其凋亡[37];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的鎮痛作用較顯著[38];沙棘籽油對宮頸管黏膜炎的治療作用良好,并有抗菌免疫等作用[39];修復燒傷、抗缺氧、抗過敏、抑菌、雌激素樣、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等[40-42]。

4 藏藥沙棘的功能主治與臨床應用

4.1 藏藥沙棘的臨床功能主治 沙棘在藏醫臨床中使用廣泛,主要用于治療咳嗽、消化不良、胃痛、閉經等,而不同品種沙棘的功能主治存在差異,詳細情況見表6。

4.2 藏藥沙棘的臨床處方應用情況 沙棘在藏醫復方里被廣泛應用,初步統計總共有144個復方里使用沙棘,主要以沙棘(果實)、沙棘膏入藥,其中含沙棘復方62個,含沙棘膏復方82個。詳細收載情況見表7。

5 總結與討論

沙棘的古今文獻記載名稱很多,但主要以達布、達爾布居多,這可能與各地藏區發音有部分差異,而有一定的區別。為保證沙棘臨床應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有必要對沙棘基原品種進行研究,能夠快速準確鑒別其多基原品種,保證在藏區廣泛使用的沙棘的質量穩定。

沙棘在藏醫復方里被廣泛應用,初步統計總共有144個復方里使用沙棘,如“二十五味余甘子”、“五味沙棘散”、“甘露回生丸”等藏醫經典復方。沙棘在復方中主要以沙棘、沙棘膏的形式入藥?,F代藥理研究表明沙棘主要具有有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降血壓、降血脂,抑制血小板凝聚、抗自由基、抗病毒、抗腫瘤作用等多種藥理作用。但是不同基原品種的沙棘功效是否相同,能否相互替代,尚需進一步研究。弄清沙棘的功效,對沙棘的品質評價具有重要意義。

沙棘是一種含有豐富營養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質的藥食兩用重要植物。前期研究表明,沙棘中含有的化學成分主要有黃酮類、有機酸、油脂類、氨基酸、甾醇、維生素、蛋白質及微量元素等多種類型。沙棘化學成分的研究,可為其進一步的質量控制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沙棘在藥品生產企業和藏醫院被廣泛使用,明確沙棘的基原,弄清沙棘的功效與化學成分,對保證沙棘及含沙棘復方臨床應用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沙棘的品質評價均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宇妥·元丹貢布.四部醫典[M].北京: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83:29.

[2]帝瑪爾·丹增彭措著. 晶珠本草[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 1986:65,194.

[3] 何士敏, 袁小娟, 汪建華.中國沙棘屬植物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現狀[J].現代農業科學,2008,15(11):87-92.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S] ·藏藥(第一冊),1995:155.

[5] 青海省藥品檢驗所.中國藏藥(1~3冊)[M].民族出版社,1996.76.

[6] 西藏自治區藏醫院藥物研究所.中華本草·藏藥卷[M].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2:196

[7]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藏藥志[M].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1.:55.

[8]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2010版[S].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171..

[9] 伍丕娥.四川省藏藥材標準·2014年版[S].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4:132.

[10]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M].第52卷 第2分冊.科學出版社,1983:66.

[11] Yuangang Zu, Chunying Li, Yujie Fu, et al.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catechin, rutin, quercetin, kaempferol and isorhamnetin in the extract of sea buckthorn (Hippophae rhamnoides L.) leaves by RP-HPLC with DAD[J]. 2006, 41: 714-719.

[12] 郁長治,鄭永和,吳旭東,等. RP-HPLC法測定沙棘葉中黃酮苷的含量[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11): 51-54.

[13] Xu Yaqin, Jin Ting, Yu Zeyuan,et al.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he polysaccharides in Hippohaere rhamnoides L[J]. Journal of North 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07,14(2):153-156.

[14]Wang Guowei,Cao Ziming,Du Guangfen,et al.Opimization of Extraction Process for Plysaccharide from Hippophae fhamnoides L[J].Medicinal plant,2010,1(19):91-93.

[15] 李海麗.沙棘化學成分及藥用價值分析[J].農林科技,2005,34(1):54-55:12.

[16] 金怡, 姚敏. 沙棘的研究概況[J]. 中醫藥信息, 2003, 20(3): 20-22.

[17] 廉永善, 陳學林. 沙棘屬植物天然產物化學組分的時空分布[J]. 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 36(1): 113-128.

[18] 胡建忠.沙棘的生態經濟價值及綜合開發利用技術[M].河南: 黃河水利出版社, 2000:168-176.

[19] 顧清萍. 沙棘藥用價值的開發和利用[J]. 國際沙棘研究與開發, 2003, 1(2): 28-31.

[20]閆濤,羅麗梅,謝竹田,等.沙棘的化學成分及生物功能的研究進展[J].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10,31(1):52-54.

[21]劉玉珍,于麗娟.沙棘藥理作用綜述[J].中國科技信息,2009,(16):182-185.

[22]孫天宇.沙棘葉黃銅的提取分離及降血脂作用小鼠試驗的研究[D].大慶: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12.

[23]李路平,岳海濤,李天舒,等.沙棘提取物對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變學及血栓形成的影響[J].中草藥,2010,41(2):272-274.

[24]王張.基于代謝組學的民族藥燈盞細辛、沙棘有效性評價及作用機制研究[D].成都:成都中醫藥大學,2009.

[25]陳運賢,鐘雪云,劉天浩,等.沙棘油重建造血功能的實驗研究[J].中藥材,2003,26(8):572-575.

[26]侯霄.沙棘黃酮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國際沙棘研究與開發,2009,6(2):5-11.

[27]鄭加爾.民族藥沙棘抗心肌缺血的有效組分研究[D].成都:成都中醫藥大學,2005.

[28]劉鳳云.沙棘總黃酮的藥理研究概況[J].中藥材,2004,27(2):145-147.

[29]曾陽,郭鳳霞,陳振寧,等.沙棘粗多糖對α-葡萄糖苷酶活性影響及酶動力學的研究[J].藥物分析雜志,2012,32(12):2154-2157.

[30]郭鳳霞,曾陽,馬繼雄.沙棘粗多糖對正常和造模糖尿病小鼠血糖影響的研究[J].中國藥物警戒,2012,9(11):647-651.

[31]曹群華.從沙棘初級利用棄物中提取黃酮及其降血糖藥理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4.

[32]伊娟娟,王振宇,白海娜,等.大果沙棘黃酮對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的影響[J].食品工業科技,2014,35(6):347-350.

[33]劉格寧.沙棘葉粗提物對力竭性游泳大鼠肝臟的影響[D].太原:山西大學,2012.

[34]王穎超.沙棘黃酮對粥樣硬化大鼠抗氧化及NADPH氧化酶亞基的影響[D].西寧:青海大學,2014.

[35]張啟梅,王穎超.沙棘黃酮調控動脈粥樣硬化大鼠自噬相關蛋白的表達[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14,37(4):13-16.

[36]沈一嵐.沙棘油對二氧化硫污染環境下運動大鼠心肌、骨骼肌脂質過氧化水平的干預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9.

[37]焦巖,常影,王振宇.大果沙棘果渣黃酮對HT29腫瘤細胞活性抑制及DNA損傷作用研究_焦巖[J].食品工業科技,2011,32(4):362-364.

[38]王養正,王紅英,孟恒,等.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的鎮痛作用及其對體外抑菌試驗的影響[J].沙棘,2008,21(1):4-5.

[39]楊小頎.沙棘籽油對宮頸管粘膜炎的病理學研究[J].延安大學學報,2013,11(4):47-48.

[40]Nitin K Upadhyay,Ratan Kumar,M S Siddiqui.MechanismofWound-Healing Activity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L. Leaf Extract in Experimental Burns[J].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1,(10):1.

[41]Jayamurthy Purushothaman,Geetha Suryakumar,Dhananjay Shukla.Modulation of Hypoxia-Induced Pulmonary Vascular Leakage in Rats by Seabuckthorn (Hippophae rhamnoides L.)[J].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1,(10):1.

[42]周吉銀,劉瑩,周世文.沙棘總黃酮抗心血管疾病和代謝綜合征作用研究進展[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2,28(6):152-155.

(收稿日期:2016.01.06)

猜你喜歡
功能主治基原藏藥
多基原藏藥“唐沖”名稱、品種、藥性和植物親緣關系相關性考證研究
多基原郁金的性狀、顯微及氣味差異性研究
盜汗莫愁藥茶解憂
洪雅中草藥·低等植物·鬼筆科名錄
藏藥沙棘的文獻考證研究
金訶藏藥拿牌前后
金訶藏藥獲牌
100種常用藏藥抗肝癌的體外活性篩選
連翹的藥理作用綜述
藏藥獨一味的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