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困境中的生存

2016-04-20 01:31高向琴
出版廣角 2016年4期
關鍵詞:生存安迪威爾

【摘要】2015年熱銷的《火星救援》是美國科幻作家安迪·威爾的代表作,它主要講述沃特尼在火星上的曲折經歷,探討人類的生存困境。小說情節跌宕起伏,語言風趣幽默,人物鮮明生動,是當代科幻小說的佳作。本文主要分析小說的寫作特色,揭示其深刻的生存主題。

【關鍵詞】安迪·威爾;《火星救援》;生存;科幻小說

【作者單位】高向琴,內蒙古農業大學外國語言學院。

300年前,英國現實主義作家丹尼爾·笛福出版《魯濱遜漂流記》,出海的魯濱遜流落到海中荒島,他憑借智慧和勇氣戰勝困難,重返英國。如今,美國科幻作家安迪·威爾推出《火星救援》,進行火星探險的沃特尼因意外滯留在無人星球,他憑借樂觀精神和科學知識頑強生存,重回地球。一前一后,兩位作家仿佛隔空對話,探討當人身處困境甚至絕境時,應該如何生存。

一、安迪·威爾與《火星救援》

安迪·威爾(Andy Weir,1972— )是美國科幻小說家,也是一名軟件工程師,《火星救援》是其成名作。早在2009年,安迪·威爾將自己所寫的《火星救援》連載在個人網站上,供人免費閱讀。而后,在讀者的強烈要求下,他在亞馬遜上發布電子書,售價0.99美元。鑒于此書的熱銷,2013年,美國著名的蘭登書屋以高價買下小說版權,隨后,??怂闺娪肮居窒蛩f去橄欖枝,買下電影版權。2015年同名電影的熱映再一次激發了小說的購買熱潮,直接將其推向《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的榜首。小說主要講述落難宇航員沃特尼因意外滯留火星,靠所學知識完成自救的故事。主人公沃特尼是一名宇航員,也是一位植物學家、工程師。他與其他五名宇航員搭乘“阿瑞斯四號”到火星考察,但一場風暴使他們放棄考察任務。而在撤退過程中,沃特尼因遭遇意外而被獨自留在火星。面對飛船毀壞、環境惡劣和補給不足等困難,沃特尼并沒有悲觀絕望,而是想方設法地生存下去。他沉著冷靜地發揮自己植物學家的優勢,在太空艙里種土豆。沃特尼將棲息艙改造成農場,把三角帳篷、空床鋪、實驗平臺都開發成土豆培植田。他又從自己和隊友的排泄物中提取微生物。在種土豆的同時,沃特尼又利用氫氧燃燒得到水這一簡單的化學原理,在火星這個資源匱乏的環境中轉化得到足夠的水,期間還發生一次爆炸,但萬幸沒有造成大破壞。經過一番努力后,沃特尼的太空農場變得生機勃勃,為他在火星的生存提供充足的食物。

在生存問題得到緩解后,沃特尼便想辦法向地球傳遞求生信號。他一共進行3次改造工程,第一次是改造漫游車,并進行為期22天的旅行。他找到“探索者號”,向美國航天總局發出求救信號。第二次是改造兩輛漫游車,把可供人類生存的所有設備全部裝載到車上。沃特尼拆掉功能完好的棲息艙,把氧合機、水循環裝置、電池組等設備裝到漫游車上。他憑借著出色的動手能力與想象力,對漫游車進行第二次改造,并利用它在精確計算電力、合理規劃路線、躲避火星塵暴之后,完成了在火星地表3200百公里的跋涉,到達“阿瑞斯四號”的著陸點。而第三次工程則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就是把MAV(火箭升空載具)拆卸減重40%。航天器設計的初衷就是“為了減少每一克而奮斗”,這樣的減重簡直是“喪心病狂”。但就這樣一個價值30億美元的航天器,被他拆成一只可以升空的“太空桶”。完成這項改造不僅需要智慧、技術,還需要勇氣,但也因此,沃特尼才飛上火星軌道,回到“赫爾墨斯號”上。與此同時,美國航空局也接收到沃特尼的求救信號,緊鑼密鼓地展開救援計劃。沃特尼最終被成功救援,回到地球。

二、獨特的創作手法

火星題材歷來都是最受青睞的科幻小說主題之一,有關火星題材的科幻小說數不勝數,無論是雷·布拉德布里的《火星編年史》,還是菲利普·K·迪克的《火星人的時光倒流》,都具有濃重的幻想色彩,讓讀者望而卻步。但安迪·威爾的《火星救援》卻結構獨特,情節逼真,通俗易懂,風趣幽默,散發著獨特魅力。

傳統的科幻小說多采用章回體結構,而《火星救援》則是采用日記體。日記體小說是一種體裁獨特的小說類型,它以日記主人公的所見所聞展開敘述,刻畫人物。日記體在小說中發揮著多重作用。首先,日記形式能有條不紊地呈現故事的前因后果,細致地展現主人公沃特尼重回地球的艱難歷程。從抵達火星到遭遇風暴,從深陷困境到機智化解,從種植土豆到提取凈水,從找尋漫游車到聯系地球人,安迪·威爾借沃特尼的日記一一呈現。同時,日記形式更方便展現主人公的心理變化。日記體偏重抒發內在主觀感情,“著重描寫自己對事物的內心反映,強化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讀者通過沃特尼的日記感受他的內心世界,如他被困火星時的孤獨,發現食物缺乏時的傷心,找到土豆時的欣喜。除此之外,日記形式最重要的作用是化解科幻作品因幻想過多而帶來的失真,增加小說的真實性?!痘鹦蔷仍肥且徊坑部苹?,它沒有過多虛幻的想象,從而給人一種極度真實的感覺。安迪·威爾正是通過這種形式完成對普通科幻小說的超越,借助幻想建構一個遙遠的火星空間,真實地演繹沃特尼的生存故事。沃特尼所擁有的知識和技術并沒有超越當前的社會,而他的每一次行動又都是嚴格按照分析問題、做出假設、小規模求證、確定方案來逐步實現的。如作者對“沃特尼如何制得水,如何計算出在火星表面跋涉所需時間等細節的描寫不厭其煩”。

小說主要采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法,安迪·威爾以第一人稱口吻講述沃特尼在火星的奇特冒險,拉近與讀者的距離。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仿佛化身為沃特尼的傾訴對象。如在第6個火星日的晚上,沃特尼在述說自己可能的死亡方式,就像朋友之間發郵件說自己將必死無疑一樣:如果氧合機壞了,他會窒息而死;如果水循環裝置壞了,他會渴死;如果棲息倉泄露,他會被炸飛。即便這些都沒發生,他也會在食物耗盡之后餓死。除第一人稱之外,作者還以第三人稱的敘述方式講述發生在地球上、“赫爾墨斯號”上的事情。這兩種敘述方式形成互補,將火星與地球緊密聯系起來,使其構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其他科幻作品的語言大多抽象難懂,而安迪·威爾的創作則采用風趣幽默的口語。沃特尼是一個樂觀向上的人,他借助幽默的嘲諷緩解內心的焦慮,如在第11個火星日,此時沃特尼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處境,但還沒有想到應對策略,而當天的日記中卻只寫了一句毫不相干的話——“我想知道小熊隊打得怎樣”。同時,這樣的語言也增加了小說的可讀性,使讀者不必費力理解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毫無難度地跟隨主人公的腳步漫游火星。

三、對人類生存困境的探索

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體裁,科幻作品憑借天馬行空的想象帶給讀者奇妙的閱讀體驗。但無論安迪·威爾如何設計遙遠的紅色星球,最終仍回歸到永恒的文學母體——對人性的探索。當沃特尼因意外滯留在紅色荒漠時,他靠什么度過漫長且孤獨的旅程,又憑借什么生存下去并獲得救援?安迪·威爾并沒有直接回答讀者,但我們仍可以從字里行間找到答案。

沃特尼是一個樂觀的人,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他都毫不氣餒,樂觀面對。小說中幽默的語言在令讀者捧腹大笑的同時,也讓讀者感受到沃特尼的樂觀。從不間斷的自嘲是沃特尼戰勝孤獨的武器,在發現自己被拋在無人火星上時,沃特尼并沒有灰心喪氣,而是打起精神,充實地度過每一天。他每天都津津有味地看20世紀70年代的美劇,甚至還以開玩笑的口吻講述自己可能的死亡方式。他的微笑背后是對生命的堅持,是面對困境時的勇敢選擇。樂觀是沃特尼戰勝困難的最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堅毅與勇敢也非常重要。沃特尼也是一個堅毅勇敢的人,即使發現自己身處絕境,依然可以沉著面對。沃特尼獨自一人改造漫游車。在做氫氧燃燒實驗制取水的時候,他遇到一次大爆炸,但他并沒有放棄,而是更加小心地繼續實驗,最終得到充足的水源。

除了樂觀、勇敢、堅毅等內在品質外,沃特尼生存下去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便是知識。弗朗西斯·培根曾說過:“知識就是力量?!闭墙柚约侯^腦中的科學知識,沃特尼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生存任務,成功得到救援。沃特尼借助縝密的思維能力進行數學計算,他可以計算出所剩食物維持的天數,算出自己還需要生產糧食的數量,算出自己需要提取多少凈水。他的每一次計算都十分準確,因為算錯一次就有可能導致死亡。他發揮植物學家的優勢,在太空艙里種土豆,用自己的排泄物培植土壤,以獲得足夠的食物。沃特尼利用專業的物理知識,用太陽能板測量沙塵暴濃度,使自己逃離沙塵暴的攻擊。他又調動機械知識,動手改造漫游車、太空船,將自己生還的信號發射到地球,最終重返地球。沃特尼用他的經歷告訴讀者:知識就是力量,絕處也能逢生。

雖然《火星救援》這部小說的主人公只有沃特尼一個,但它卻由此展開了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故事:在火星上種植土豆;燃燒氫氣獲得水;改造火星漫游車;尋找“探索者號”;長途跋涉四千公里;改造“阿瑞斯四號”的發射器;以一人之力與命運抗爭,最終在成功生存五百四十九個火星日后獲得營救。安迪·威爾借沃特尼虛幻的火星歷險回答了關于人類生存的永恒問題:唯樂觀與知識,才能使人擺脫生存困境。

[1]安迪·威爾.火星救援[M].陳妁譯,南昌:譯林出版社,2015.

[2]孫繼紅,王曉斕.西方日記體小說的形式及其發展走勢[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

[3]布萊恩·C·畢肖普.《火星救援》:為科技鬼才們唱一曲贊歌[J].沈川譯,中國藝術報,2015(10).

猜你喜歡
生存安迪威爾
成為安迪·沃霍爾
威爾森林的騙子大叔
最佳男演員:威爾·史密斯
威爾·史密斯是怎么把自己玩壞的?
淺析當下國內類型電影的現狀及對策
在勞動中獲得
機器人安迪
看電影
手機不通
↓點燈——派威爾(英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