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企業高儲蓄的原因解析

2016-04-20 01:17苗佳雯
2016年7期
關鍵詞:儲蓄率儲蓄企業

苗佳雯

摘 要: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新常態”時期。實現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平穩增長,是當前中國經濟政策的重要內容,而對中國儲蓄的分析則是經濟結構轉型研究的核心要點。作為國民儲蓄的重要構成,企業儲蓄研究就顯得格外重要。

由于國民傳統觀念上對儲蓄的青睞、企業有意逃避社會責任以及政府政策的不完善,造成了體改以來中國企業如此高的儲蓄率。過高的企業儲蓄率不僅造成企業內部資金運用的低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勞動者的積極性,阻礙了企業的長期發展。因此完善國民收入分配體制和社會保障體制,加強對企業分配行為的約束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對已有文獻進行分析總結,歸納出造成中國企業高儲蓄的原因,并引出作者思考。

關鍵詞:企業儲蓄;高位

企業儲蓄又稱公司儲蓄,是指經庫存估價和資本消耗調整后的未分配公司利潤,它是國民儲蓄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投資的重要來源。近年來,我國國民儲蓄率快速上升,特別是企業儲蓄在國民儲蓄中的占比不斷上升,已引起廣泛關注。根據國民經濟核算的資金流量表,從1992年至今,居民儲蓄率逐漸下降.政府和企業儲蓄率逐漸上升.其中政府儲蓄增幅相對小,企業儲蓄增幅較大。因此國民儲蓄率保持在高水平的主要原因并非通常所認為的居民儲蓄率過高,而是企業和政府儲蓄的迅速增長,特別是企業儲蓄增長。因此,分析中國企業高儲蓄原因是破解中國高儲蓄問題的關鍵點之一。

一、中國企業儲蓄情況

中國企業儲蓄率依然處于較高的水平,且仍然在逐年上升(江靜,2013)。其中,民營企業儲蓄率整體水平約為25.3%,低于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但是民營企業儲蓄率保持了較高的增長水平,而外資企業和國有企業儲蓄率水平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另外,中國企業儲蓄率具有明顯的行業特征,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行業的企業儲蓄率相對較低,資金密集型行業的企業儲蓄率相對較高。

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的企業儲蓄率有了一個更為明顯的提高(余靜文,2012),從1950年的13.8% 上升到2010的37.9%,增幅高達24.1% ,但是在1950年到2000年的幾十年里,企業儲蓄率卻只增長里了3.1%,可知企業儲蓄率的增長主要集中在2000年之后。另外,從實證研究結果來看,企業儲蓄率與總儲蓄率存在長期協整關系,相關系數為0.098,說明企業儲蓄受國民總儲蓄的影響很大。

綜上所述,不同性質、不同行業的企業儲蓄率有較大差別,但是在改革開放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企業儲蓄率都在不斷提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總儲蓄率的上升。企業儲蓄率提高的背后是對勞動者報酬的壓榨,不僅造成了低消費、高儲蓄的內部失衡,還減少了儲蓄減去投資之后的差額,投資的減少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企業的發展。因此,分析我國企業儲蓄高漲的原因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中國企業高儲蓄率的原因

通過對已有文獻的研究與總結,對中國企業高儲蓄率的解釋大概有以下幾種:

(一)中國企業儲蓄率如此之高主要由于企業在利潤增加的同時卻有意減少分紅的上繳 (樊綱等,2009)。企業儲蓄過高是導致中國外部經濟失衡的關鍵因素,這一方面歸因于企業利潤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歸因于企業股利分紅不足(余靜文,2012),因此應鼓勵企業分紅(劉遵義,2009)。目前中國金融市場還不夠完善,企業信譽度偏低造成了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其的信貸約束也較高,因此企業往往傾向于降低分紅來提高儲蓄率以增強預防性動機,

(二)廉價勞動力和廉價資本大幅度增加了企業利潤(李揚、殷劍峰,2007),因此中國企業儲蓄率過高的根本原因在于企業可支配收入相對于勞動者報酬不斷提高帶來的收入結構和儲蓄結構的失衡(樊綱,2013)。1992年我國對分配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其中大幅降低了居民勞動者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居民財產占比明顯下降,這意味著企業支付勞動者報酬的資金份額減少,降低了企業用工成本,同時說明企業部門的利潤以及政府從企業部門獲得的生產稅凈額在相當程度上是居民收入轉移的結果。

(三)銀行業內部結構因素對于企業的融資狀況和儲蓄行為也具有重要的影響(譚之博 趙岳,2012)。中國的銀行集中度偏高,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企業從銀行融資的份額,迫使企業更多的依靠自身的留存收益來發展,以緩和外部融資的約束。因此高銀行集中度是造成中國企業高儲蓄率的原因之一。

(四)我國的財政職能至今沒有實現真正轉型,財政支出依然以投資性支出為主,這對企業高儲蓄率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王洪樺 梁中 席正陽,2008)。其主要原因有:(1)大量的政府儲蓄以資本轉移的方式轉化為企業投資。(2)地方政府對企業進行投資轉移。

三、建議與總結

一個企業的儲蓄率不僅關乎自己未來的經濟增長,而且對整個宏觀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的再平衡都至關重要。過高的儲蓄率不僅造成了低消費、高儲蓄的內部失衡,降低企業資金的利用效率,還大大降低了勞動者的積極性,阻礙了企業的長期發展。因此,對于中國企業而言,要大力深化金融市場改革,加快資本市場建設,減少中小民營企業的流動性約束,降低私營企業留存收益比重,同時大力發展消費信貸,培養上市公司發放現金股利的習慣,更重要的是要加快向現代企業制度的轉變,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以不斷提高其勞動生產率。在此條件下, 逐步提高其對勞動者支付報酬的水平,減少對低勞動力成本的依賴,引導企業提高分紅比例,制定合理的國有企業分紅政策,以應對全球化的嚴峻挑戰。

本文在對已有文獻研究總結的基礎上,分析了我國企業高儲蓄率的現狀,提出無論是絕對水平還是相對水平,中國企業儲蓄都處于較高位且還在不斷上升的事實。然后從企業分紅低,勞動力、資金成本低廉,財政職能未完全轉型,銀行集中度高,“資源租”內化成為企業利潤等方面解析了企業高儲蓄的原因,最后給出作者的思考與建議。

參考文獻:

[1] 余靜文. 信貸約束、股利分紅與企業預防性儲蓄動機——來自中國A 股上市公司的證據[J].金融研究(10):97-110

[2] 李揚,殷劍峰.勞動力轉移過程中的高儲蓄率、高投資率和中國經濟增長[J],經濟研究(2)

[3] 江靜.中國企業儲蓄率———來自企業的微觀證據.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3(10)

[4] 樊綱,呂焱. 經濟發展階段與國民儲蓄率提高:劉易斯模型的擴展與應用[J].經濟研究(3):19-29

[5] 李揚,殷劍鋒.中國高儲蓄率問題探究—1992-2003 年中國資金流量表的分析[J].經濟研究[J],2007(6):14-26

[6] 譚之博,趙岳. 銀行集中度、企業儲蓄與經常賬戶失衡.經濟研究[J],2012(12):55-68

[7] 郭杰,黃保東. 儲蓄、公司治理、金融結構與對外直接投資:基于跨國比較的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2010(2):76-90

[8] 孫天琦. 儲蓄資本化、金融企業和工商企業資本金增加與宏觀經濟增長—從資產負債表角度的一個解析[J].金融研究,2008(9):101-115

[9] 王毅,石春華. 中美儲蓄率比較:從核算口徑到經濟含義[J].金融研究,2010(1):12-30

猜你喜歡
儲蓄率儲蓄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愛心儲蓄
儲蓄方法面面觀
試論民國時期外國在華有獎儲蓄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