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環境對體育運動的影響

2016-04-20 09:29羅玄極
2016年7期
關鍵詞:體育運動運動員運動

羅玄極

摘 要:體育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自然受到地理環境的制約。體育運動與地理環境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聯系,任何一種運動離開自然條件將無法存在,而一個地區的環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體育運動的開展和發展。

關鍵詞:體育運動;地理環境;影響

一、前言

大型的體育比賽大部分都在室外進行,如世界杯、世界田徑錦標賽等賽事,所以運動成績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地理環境的構成要素非常復雜,總體分為自然地理環境和社會環境,這兩方面的因素對體育運動的產生和發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自然環境方面的因素包括氣候條件、地形地勢條件等,社會環境方面包括工業環境、經濟活動、科技活動等。[1]探討地理環境與體育運動之間的關系,能促進我國體育運動的健康長久發展。

二、地理環境對體育的影響

(一)地形對體育運動的影響

高原地區空氣稀薄,氣壓較低。在低氧條件進行缺氧訓練,可使體內紅血球數量劇增,致使體內的氧成分增加,從而達到提高成績的目的。這就是為什么高水平運動員在賽前都采用高原訓練法,因為能有效的提高運動員的體力和專項身體素質。近年來,我國在田徑和游泳方面成績能夠得到提高正是在賽前采用高原訓練的結果。典型的就是非洲的肯尼亞以及埃塞俄比亞,他們地處中非高原地區,在良好的高原環境下,經過系統的訓練,使他們的有氧呼吸能力明顯增強,在耐力和速度耐力項目中已經多次在奧運會和田徑世錦賽中取得優異成績,遙遙領先其他國家。高原氣候也有利于跳躍,最著名的1968墨西哥奧運會,由于墨西哥地處高原,本屆奧運會在田徑比賽中打破了多項世界紀錄,名將比蒙沖刺一跳,現場的測量器夠不到比蒙的著陸點,裁判不得已掏出額外的尺子測量,當宣告成績為8.90米時看臺再一次炸鍋,在場的對手和工作人員都膛目結舌,把世界記錄整整提高了55cm,這個記錄保持了23年。這一跳被人們成為“世紀之跳”。

(二)經緯度對體育運動的影響

地區不同,經度不同,導致各地區存在時間差,沒相差15個經度為1小時。人們長期生活在自己的時區中,適應自身所在區域,這導致運動員換一個時區去參加比賽時,自身的生物鐘會被打破,從而影響身體狀況以及比賽成績。如韓日世界杯,作為東道主,黑馬韓國與波蘭被分到一組,比賽時間為20點30分,波蘭與韓國相差8小時,此時波蘭時間為12點30分正是午睡時間,這使得波蘭隊沒能發揮出正常水平球員身體疲憊,此時比賽則沒有公平可言。2008年北京奧運會出現訓練館人員較少,大部分運動員都在倒時差,當時我國乒乓球隊主教練劉國梁接受采訪時稱:“在祖國參加奧運會,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不用倒時差?!笨梢娪捎诮浘暥葞淼臅r差問題,對體育運動員帶來的運動狀態上的水土不服,需要運動員花費很多精力去調整,為了避免時差帶來的不良后果,運動員需要差不多15天時間進行時差訓練,否則必然對體育賽事結果產生不良影響。

(三)氣候對體育運動的影響

氣候環境對運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不僅影響運動的可行性,還影響運動員的情緒和生理機能發揮。[2]氣候因素包括溫度、濕度降水和風力等。長期在低溫環境下訓練的人,在高溫場地很難發揮自己最佳水平,同樣長期在高溫環境下訓練的人,在低溫環境很難發揮自己最佳水平。在足球比賽中,南北部的氣候對雙方隊員影響巨大,所以主場優勢非常明顯。風對體育運動的影響也尤為顯著,風是變化莫測的,其對短跑、跳遠、沖浪、劃船的項目尤為凸顯。暴雨、冰雹和暴風雪等惡劣天氣狀況會對運動產生重大影響,有時會阻礙運動的正常進行,甚至比賽取消或延期。北美洲氣溫低,居住的加拿大人形成冰雪項目的傳統,在冬奧會上遙遙領先其他國家。而處于赤道的國家,如厄瓜多爾、肯尼亞,屬于熱帶氣候,缺乏冰上場地,所以無法與寒帶地區國家相抗衡。

(四)工業環境對體育運動的影響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大氣污染,大氣污染會影響運動員的呼吸系統和身體健康,長期生活在大氣污染的環境下會影響肺功能;二是水污染,水的質量對跳水運動員影響最大,嚴重受污染的水會大大消弱人的運動能力;三是噪音污染,噪音會影響運動員的休息。

三、地理環境決定運動項目的產生

從文化地理學來講,人類文化形態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與人們所處的地理環境相聯系的,體育作為人類文化的一種形態,同樣也不可避免地與地理環境的發展相聯系,我們從一些體育運動項目的產生,也可深深看到地理環境所起的直接作用。像滑雪就需借肋雪山、帆船運動就需借助海洋、游泳就需借助于江河湖海,冰球只能開展于氣溫低的寒冷地帶??梢哉f,在某種程度上,地理環境嚴格制約著某些體育運動項目的產生和布局。因而使我們不難理解為什么在北歐的挪威、瑞典和中歐的阿爾卑斯山地區盛行滑雪運動,沖浪運動在澳大利亞和美國的夏威夷最為流行,冰球則在加拿大風行。雖然,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體育運動項目的空間布局可以降低對地理環境的依賴程度,如熱帶、亞熱帶地區可以通過室內冰場開展各類冰上運動、各種半自然半人工“合成地毯”體育景觀的形成等等。但從總體上而言,這似乎無助于改變地理環境對某些體育項目空間布局的直接制約,過份地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而一味地抹殺地理環境因素的直接作用是違反科學的。當然,地理環境直接制約下的體育項目只是其中的小部分,大部分體育項目對地理環境的直接依賴程度并不嚴格,不然就不會有那么多的體育項目成為國際性體育竟技運動。所以,盡管部分體育項目受地理環境的直接制約,但似乎無礙于體育運動作為世界性的文化活動的整體空間布局。

四、體育運動依賴一定的地理環境存在,同時體育運動又反作用于地理環境

(一)體育運動對地理環境的消極影響

隨著科技和科學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體育運動,世界各地都在廣泛開展體育活動。一些大型的體育賽事不僅產生了積極影響,也帶來了消極影響。主要表現在對地理環境的破壞上,如在修建大型體育場館時,可能會造成植被破壞問題,在舉行比賽時會造成噪音污染,垃圾堆積等問題。索契冬奧會舉辦時,俄羅斯成為全球關注焦點,大約6000多名運動員在這里共享盛會。短短幾周過去了,當全球觀眾還在為索契喝彩時,索契已經變成了一座鬼城,到處是廢棄場館,空空的街道。

(二)體育運動影響經濟的發展

體育運動可以帶動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自1984年洛杉磯成功舉辦奧運會后,此后每屆奧運會都會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當時洛杉磯市長拉動贊助商以及賣轉播權使本屆奧運沒有花費政府一分錢,巴薩羅那舉辦完奧運會將這座城市的經濟提高了20年,比較近的就是2008年奧運會,極大推動我國經濟發展。鳥巢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成為人們重溫北京奧運會的美好記憶。如今鳥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大型的賽事都在這里舉辦,也有外國朋友過來旅行,有時還會舉辦大型演唱會。奧運會舉辦期間,各國運動員在這里消費會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三)體育運動對環境的積極影響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人們對地理環境的破壞也會減少,通過場地器材來實現體育鍛煉的愿望,如室內球館、跑步機、人工足球草坪等。

結束語

地理環境決定了體育運動的發展,同時也反作用于地理環境。切不可為推動體育運動的發展而去破壞地理環境。當然,也不能在開展體育運動時為了保護環境而不去開展。體育運動的發展應該與環境相協調。從而使體育運動推動經濟和文化發展,同時,也使地理環境能夠承受體育運動的存在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百家.試論人類體育與地理環境.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2(2):5.

[2] 《氣象知識》197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版

猜你喜歡
體育運動運動員運動
體育運動
我國優秀運動員商業價值的開發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現代體育運動創始人
不正經運動范
最會掙錢的女運動員
運動員
瘋狂的運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