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田頭市場建設情況的調查與分析

2016-04-20 15:10王麗娟賈寶紅信麗媛王春敏
天津農業科學 2016年4期
關鍵詞:天津建設

王麗娟 賈寶紅 信麗媛 王春敏

摘 要:隨著設施農業的快速發展,田頭市場成為地產農產品流通的有效支撐。然而,目前天津市田頭市場建設較落后,缺乏合理規劃布局,基礎設施薄弱,經營管理粗放,缺乏配套服務,管理者營銷觀念落后,缺乏營銷手段。建議從合理規劃布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加投入力度、組織營銷培訓、提升信息服務水平等角度,構建田頭市場網絡體系。

關鍵詞:天津;田頭市場;建設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識碼: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6.04.011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facility agriculture, agrocybe market becomes effective support of the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However, the construction of agrocybe market in Tianjin is more backward. There are problems as follows: lack of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arrangement, the weak infrastructure, the extensive management, lack of ancillary services, backward marketing outlook, and the lack of marketing. This text puts forward recommendations which are the reasonable plan, strengthen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creasing investment, marketing training and enhancing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service,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network system of agrocybe market.

Key words: Tianjin; agrocybe market; construction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農產品產地市場的建設,從2012年開始農業部啟動包括田頭市場在內的農產品三級市場體系建設工作。2014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文中提出“支持產地小型農產品收集市場、集配中心建設”;2月多部委聯合印發《進一步加強全國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規劃建設一批全國性、區域性和農村田頭等產地市場”。2014年農業部啟動了田頭市場示范建設,2015年1月,農業部張合成司長提出“田頭市場是就近服務農戶、營銷農產品的有效手段,加強田頭市場建設要規范有序”。2015年6月正式發布《全國農產品產地市場發展綱要》。

為加強農產品產地市場建設,配合天津市建設農產品物流中心區的工作,需要摸清天津市田頭市場的現狀,掌握田頭市場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便科學有序地發展田頭市場[1],構建現代化的農產品市場體系。課題組在農村工作委員會相關部門的幫助下,全面調研了郊區縣的田頭市場建設情況,并實地考察了6個典型田頭市場,形成報告如下。

1 天津市田頭市場的發展現狀及特點

借鑒農業部官方編制的《農業市場信息業務教程》,本文提到的田頭市場是指建在農產品生產基地,能夠將周邊農戶分散生產的農產品及時匯集起來,并進行商品化處理形成商品的小型農產品批發市場。田頭市場是一個包括馬路市場、田頭集散地等多種形態的市場集合體。目前,天津市郊區縣共有田頭市場50個,集中分布在武清區(5個)、靜??h(3個)、寶坻區(2個)、薊縣(23個)和濱海新區(17個)。田頭市場以經營蔬菜和水果為主,其中水果田頭市場有20個,蔬菜田頭市場有19個,綜合(蔬菜、瓜果、干果)田頭市場有7個,農作物、水產、農資和核桃各1個。發展至今,田頭市場具有如下特點。

1.1 田頭市場是地產農產品流通的有效支撐

隨著天津市設施農業的快速發展,以蔬菜、水果交易為主的田頭市場日益增多,且其輻射帶動了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成為地產農產品流通的關鍵環節[2],有效支撐了設施農業的發展。據統計,天津市田頭市場總占地面積達到17.3 hm2,總投資額6 000萬元,田頭市場合計帶動農戶46 312戶,輻射帶動農產品生產面積1.91萬hm2,占2012年本市設施農業面積的47.8%。

1.2 田頭市場依靠市場機制自發形成,季節性較強

天津市自2008年開始推行“4412”工程,大力發展設施農業,以蔬菜和林果生產為主的設施農業得到蓬勃發展。個別村或鎮的設施農業生產形成了規模優勢,吸引了各地批發商前來收購,進而自發形成了一批田頭市場。據統計,2008年以后建設的田頭市場共有25個,占到田頭市場總數的50%。農業生產的季節性決定了田頭市場交易具有較強的季節性,比如武清區黃花店鎮主產西紅柿和芹菜,一般年份芹菜的田頭交易時間為元旦以后至4月中旬;西紅柿的田頭交易時間為5月至6月,僅有2個月時間。

1.3 田頭市場經營朝專業化方向發展

經營單一品種的專業田頭市場不斷涌現,這與設施農業生產的規?;蛯I化特征相適應。如武清區大孟莊鎮后幼莊村的田頭市場專門從事西蘭花交易,濱海新區茶淀鎮形成了7個葡萄交易站,濱海新區太平莊鎮有3個冬棗交易市場,薊縣孫各莊鎮有1個核桃收購點。

1.4 田頭市場建設經營機制以“公建公營”為主

田頭市場建設的主體為村集體或合作社。從調研情況看,以自然村村集體為建設主體的田頭市場占多數,共有33個,占到總數的66%;以合作社為建設主體的田頭市場有15個,占到30%;以企業為建設主體的田頭市場僅有2個。田頭市場的運行機制有兩種,一是“農戶+合作社+經紀人”,二是“農戶+經紀人”兩種形式。

2 天津市田頭市場發展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由于重視程度不夠、缺乏規劃、資金投入不足和土地使用的限制,天津市田頭市場發展水平低,存在規劃不到位、功能不夠強、政府引導支持跟不上等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2.1 發展不平衡,缺乏合理規劃

田頭市場對當地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由于資金、土地等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天津市田頭市場建設隨意性較大,缺乏總體規劃,出現了“有市無場”和“有場無市”兩種情況?!坝惺袩o場”:現在運行較好的田頭市場均為自發形成,一些市場源自“馬路市場”,經過多年發展,人氣旺、交易活躍,但有限的空間和簡陋設備限制了市場功能的進一步拓展。比如黃花店田頭市場、后幼莊村田頭市場,占地規模不大,硬件設施基本沒有,發展受到限制?!坝袌鰺o市”:武清區河北屯兩個田頭市場有地面硬化,但至今無人交易,處于“有場無市”狀態。究其原因,政府規劃建設市場時沒有考慮當地市場交易習慣。

2.2 基礎設施薄弱

天津市田頭市場的數量不少,但普遍缺少基本的交易設施。據統計,50個田頭市場均為露天交易,沒有交易罩棚。有地面硬化的田頭市場共30個,占到60%。有泵秤的田頭市場14個,僅占總數的28%。服務設施落后,有冷庫的田頭市場23個,占田頭市場總數的46%,冷庫面積合計近4萬m2,均為依托合作社建立。大多數田頭市場沒有儲藏設施,果蔬露天堆放導致損耗大、品相差。安裝計算機網絡設施、電子顯示屏等現代化設備的田頭市場更是寥寥無幾,田頭市場普遍缺乏信息來源渠道,不能為進場交易者提供信息服務。

2.3 經營管理粗放,缺乏配套服務

大多數田頭市場只是提供交易場地,功能單一,缺乏為商戶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詢、冷藏保鮮、安保、吃住等配套服務。據了解,靜海生寶谷物合作社的田頭市場在經營管理及服務上具有代表性,該田頭市場占地面積0.67 hm2,地面全部為水泥地,是本市目前發展較好的田頭市場。依托生寶谷物合作社,田頭市場的冷庫、地磅秤、倉儲設施、信息采集設備、農殘監測設備較為齊全,為批發商和農戶提供了便利的銷售服務。合作社為前來拉菜的外地中間商提供吃、住和裝車服務,解決了中間商的后顧之憂。該田頭市場的存在有效帶動了周邊村的農戶和其他小園區的蔬菜銷售。

2.4 營銷觀念落后,缺乏營銷手段

田頭市場建設的根本出發點是幫助本地農戶銷售農產品,但目前大多數田頭市場處于“只建不經營”的狀態。同一生產區域內的農戶未能形成統一銷售、統一談價的局面,農戶仍然是“一家一戶”單獨與中間商交易。由于單個農戶生產規模小,與中間商的談判不具有優勢,中間商壓價嚴重,農戶無話語權。農戶單獨分散式交易,本身也造成了農戶之間的競爭,不利于農戶與中間商的談判。以武清區大孟莊鎮后幼莊村田頭市場為例,中間商收購西蘭花,當天不談價不付款,轉天再說價格再付款,農戶甚至沒有談價的資格,農戶對中間商的約束力基本不存在,交易能夠持續完全依靠道德約束。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本在于田頭市場管理者市場意識淡薄,缺乏專業系統的營銷知識技能,缺乏現代營銷理念和手段。

3 天津市田頭市場建設的對策建議

“加強田頭市場建設要規范有序”[3]。建議根據各地需求情況,通過示范建設一批田頭市場,逐步形成適合不同品種、不同區域、不同條件的田頭市場網絡體系,帶動全市范圍內的田頭市場建設,推進農戶營銷服務機制創新,有效支撐地產農產品生產和銷售。

3.1 合理規劃布局,示范建設田頭市場

合理規劃布局,構建田頭市場的網絡體系,旨在提高農民的議價能力,解決農產品產銷銜接不緊密問題,實現農產品“存得住、運得出、賣得掉、賺得到”。緊緊圍繞生產基地需求,因地制宜,合理規劃布局天津市田頭市場的數量和規模。支持建設已具規模的田頭市場發展成為連接區域市場的中心樞紐,使其成為區域內價格、信息和物流中心。第一,配合生產基地規劃建設,因地制宜建設田頭市場。在生產基地規模達到66.7 hm2以上、有田頭交易需求,并且有田頭交易場地的村或合作社,進行田頭市場建設。第二,田頭市場的規劃布局和功能定位都要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確保田頭市場建設適用有效,不盲目求全求高[4]。第三,以合作社或村委會為主體進行建設。田頭市場建設要遵循“誰建設、誰受益、誰管理”的原則,依托龍頭企業、合作社或村集體建設和管理。

3.2 加大田頭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服務能力

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配套服務能力,搭建地產農產品產銷對接平臺,滿足區域農產品上市交易需要,促進農產品產銷銜接?;A設施建設內容包括:第一,地面硬化。自發形成的田頭市場,一般位于馬路兩側,或者在生產基地的地頭,地面硬化率低,下雨、刮風會影響市場環境、交易量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改造田頭市場首先要對場內地面進行水泥硬化。第二,交易場罩棚。修建交易場地的罩棚,為農戶和經紀人提供臨時遮風、遮陽、避雨的場所。第三,信息采集展示設備。每個田頭市場需配備信息采集、展示設備,用于采集產地市場行情信息,展示京津各大批發市場價格、交易量等市場行情信息,提高市場信息透明度,提升農民議價能力。第四,配備儲藏保鮮設施,不僅可以降低農產品損耗率,還可以起到削峰平谷、旺吞淡吐的作用,防止菜賤傷農現象發生,使農民獲得較為均衡的收益。第五,通過安裝質量檢測設備,發揮田頭市場在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作用,切實做到農產品質量安全、可靠、放心。

3.3 協調解決田頭市場建設用地問題

成立由市農村工作委員會、商務委員會、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土資源分局、規劃局組成的田頭市場建設領導小組,協調解決市場建設中出現的土地問題。

3.4 增加田頭市場的建設投入

明確和強調田頭市場的公益性,將田頭市場建設列入基礎設施扶持范圍。積極爭取財政資金,設立田頭市場建設專項扶持資金,重點支持田頭市場的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切實幫助田頭市場解決建設和運營中的資金短缺問題。通過稅費減免等政策引導,吸引合作社、龍頭企業、經紀人、經銷商、村集體等各種主體投資建設田頭市場,鼓勵采用股份制、合作制等市場化運營機制,確保田頭市場活力[4]。通過多方面努力,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機制,穩步推進田頭市場提升改造。

3.5 組織營銷知識培訓,加強宣傳

組織市場管理和農戶進行相關法律知識、營銷知識的學習,提高法律意識,更新經營理念,提高農戶營銷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大力宣傳田頭市場的功能和作用,擴大其影響力,吸引更多的農產品運銷商戶利用田頭市場進行交易,從而促進天津市農產品生產和銷售順利銜接,帶動天津市農業生產健康發展。

3.6 提升田頭市場經營管理信息服務水平

加強田頭市場的信息化建設,提高信息服務能力。搭建全市范圍內的田頭市場信息網絡平臺,一方面,與各級政府農業信息網絡平臺對接,以獲得權威的市場信息分析、監測預警內容,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另一方面,利用該平臺采集和發布地產農產品的價格、生產、供求、服務、科技等信息內容,使田頭市場成為市場信息匯集、交換、傳播的中心,為農業生產經營者提供有用、可靠的信息,降低其面臨的市場風險,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促進都市型現代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杜寶勝,黃齊,王靜,等.關于山東省田頭市場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J].農產品市場周刊,2015(6):26-28.

[2] 李桂群,聶雨燕.海南田頭市場快速發展[J].農產品市場周刊,2013(33):10-12.

[3] 張合成.開展田頭市場示范方便農戶出售農產品[N].農民日報,2015-01-13.

[4] 唐瓊,薛建良.田頭市場建設要發揮好市場機制作用[J].農產品市場周刊,2014(27):35.

猜你喜歡
天津建設
如果天津有“畫”說
天津戰“疫”必勝!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天津卷
《天津造紙》征稿啟
《天津之眼》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天津
努力建設統一戰線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