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氣象為“美麗鄉村”建設服務能力研究

2016-04-20 15:30李芬王毅真賀超魏玉棟
天津農業科學 2016年4期
關鍵詞:氣象服務美麗鄉村能力

李芬 王毅真 賀超 魏玉棟

摘 要:本研究分析了我國氣象為“美麗鄉村”建設服務的現狀、經驗和差距,提出了提高氣象為“美麗鄉村”建設服務能力的途徑:第一,加強農村氣象災害應急預警服務能力建設;第二,提升現代信息技術、現代通訊技術的應用能力;第三,推進鄉鎮天氣預報的業務布局;第四,傳授科學技術,培育基層人才;第五,完善農村氣象災害應急服務體系。

關鍵詞:氣象服務;美麗鄉村;能力

中圖分類號:F320.3 文獻標識碼: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6.04.02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experience and disparity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 in building beautiful rural areas are analyzed. It pointed out the ways to enhanc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capability in building beautiful rural areas: first, to strengthen the r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emergency warning service ability construction; second, to enhance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ird, to promote the business distribution of township weather forecast; fourth, to teach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cultivate talents in rural areas; fifth, to improve the r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emergency service system.

Key words: meteorological service;beautiful rural areas;ability

2013 年中央一號文件,黨中央國務院第一次提出了建設“美麗鄉村”的奮斗目標,提出要圍繞農村生態建設,進一步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工作;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村環境治理的保護力度,營造農村良好的生態環境,要加大農村農民的經濟收入,進一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統籌做好城鄉協調發展、同步發展,提高農村地區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科技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支撐,如何發揮科技在創建“美麗鄉村”過程中的推動作用是相關部門一直在著力研究的重要問題,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注重政府決策、部門分工、學科結合,重視億萬農民群眾的實際生產需求。本文從氣象部門的實際出發,分析“美麗鄉村”建設對氣象科技服務的需求,找準氣象服務“美麗鄉村”建設的切入點,提升氣象為“美麗鄉村”建設服務的能力。

1 我國氣象為“美麗鄉村”建設服務現狀

1.1 氣象服務“美麗鄉村”建設的經驗

從2013 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建設“美麗鄉村”以來,氣象部門根據國務院要求,開展了針對農村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和綜合整治的氣象科技服務工作,在為“美麗鄉村”建設的服務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做出了一定的成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近幾年來,各級氣象部門緊跟“美麗鄉村”建設中農村經濟迅速發展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新形勢,積極組織科研攻關和科技開發,努力提高氣象為“美麗鄉村”建設服務的產品質量,在天氣預報、農業氣候論證、人工增雨作業、防御雷電災害、氣象興農信息網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果和明顯的社會效益,深受各級政府廣大農民的歡迎。

(2)氣象科研部門進一步狠抓精細化有針對性的專業氣象服務產品的研制,發布科學、精細的特色氣象信息,積極研制適應“美麗鄉村”建設的氣象科技服務產品,提高氣象科技為“美麗鄉村”建設服務的技術水平,不斷完善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氣象災害防御體系。

(3)氣象部門與通信部門強強聯合,加強農村氣象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建立完善了更加準確、快速的氣象災害預警的傳播機制,充分發揮現代通訊技術、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服務技術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的作用,加強應急服務體系建設,及時把氣象科技為“美麗鄉村”建設服務的信息傳播到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提高了農村氣象科技服務能力,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科技支撐。

(4)氣象部門進一步加強了氣象防災減災知識和農村氣象科普知識的宣傳,加強了農民對農業信息化和氣候資源等實用技術和農經知識的應用能力,氣象部門充分發揮部門網絡優勢,通過傳授、培訓氣象科學技術,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1.2 氣象服務“美麗鄉村”建設的差距

目前,氣象科技在為“美麗鄉村”建設的服務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2.1 氣象科技為“美麗鄉村”建設的業務能力不能滿足當前需求 當前,在農村普遍存在氣象綜合監測能力薄弱、農村自然災害預警和應急服務體系不健全、天氣預報準確率和精細化程度不高等問題。

1.2.2 氣象科技為“美麗鄉村”建設的服務產品的實用性不能滿足當前需求 當前,氣象科技為農服務的領域不寬,服務產品不豐富,針對性不強,缺乏因地制宜的指導性強和實用性強的產品。隨著“美麗鄉村”建設規?;r業生產的開展,現有天氣預報的及時性、準確率與其需求存在較大差距。

1.2.3 氣象科技為“美麗鄉村”建設的服務產品的精細化不能滿足當前需求 當前,氣象科技服務產品的精細化與“美麗鄉村”建設需求存在差距。當前,“美麗鄉村”建設中氣候可行性論證、農林病蟲害防治、防汛抗旱等方面,要求提供精細化的氣象科技服務,而現有的公眾氣象服務產品與其需求存在差距。

1.2.4 氣象科技為“美麗鄉村”建設的氣象信息的傳遞能力不能滿足當前需求 氣象信息傳遞能力有待提高,及時性不夠強,覆蓋面不夠寬。當前,氣象信息在傳播渠道、傳播內容、傳播手段、傳播對象、傳播時間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缺陷,特別是貧困和邊遠農村“最后一公里”問題始終未能得到解決。

1.2.5 氣象科技為“美麗鄉村”建設的科學技術及防災減災知識的普及率不能滿足當前需求 當前,農村科學技術水平亟待提高,氣象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生態農業、精準農業、設施農業、休閑農業等方面的應用能力不足,無法給氣象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技術儲備,農民普遍缺乏應用氣象科學技術防災減災的能力。

2 提升氣象為“美麗鄉村”建設服務能力的途徑

2.1 加強農村氣象災害應急預警服務能力建設

農村氣象災害具有突發特征,如果在對農村氣象災害內在規律科學認識的基礎上,加強應對氣象災害的組織領導,對農村氣象災害事件做出及時預防、有效應對,就可有效降低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或危害。因此,正確認識氣象災害對農村社會的影響,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具體要做好以下幾點。

(1)“美麗鄉村”建設中,要提高農村重大天氣事件預報和預警信息發布的準確率和及時性。進一步擴大農村氣象災害監測的覆蓋面,在農村氣象災害易發區增加災害監測的密度,豐富并改進監測技術和手段,提高監測精度。

(2)“美麗鄉村”建設中,要加強農村氣象服務、農村天氣預報預警、綜合氣象觀測系統的關鍵技術攻關和相關學科的交叉研究,加強對農村氣象應急風險分析評估方法、應急管理技術、應急技術規范和標準、應急平臺實用技術的研究。

(3)“美麗鄉村”建設中,要優化完善農村短時臨近預報業務系統,逐步開展農村氣象災害發生時間、影響范圍和發生強度的預報技術方法的研究,進一步強化農村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農村氣象應急預警保障服務功能,實施農村自然災害重點影響區域的防御,實現農村氣象災害的分區預警。

(4)“美麗鄉村”建設中,要推進農村氣象災害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預警信息發布能力建設,建立與移動、聯通、網通、電信等通信部門的聯動機制,完善農村各級應急預警指揮管理和調度通信網絡,有效、快速傳播各類氣象災害監測預警信息。

(5)“美麗鄉村”建設中,要建立農村氣象災害應急救援保障體系。建立農村分級響應、屬地為主的縱向組織指揮體系和農村信息共享、分工協作的橫向部門協作體系,逐步建立以農村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為先導的部門聯動與響應機制,完善國家—省—地(市)—縣—鄉聯動的應急管理指揮體系。

(6)“美麗鄉村”建設中,要根據農村災害天氣的區域性特征和農村防災減災工作的實際需要,構造以服務為主題的防災減災網絡,建立以省為基本服務網絡單元、以地區或縣為基本服務的平臺單元,開展針對“美麗鄉村”的氣象科技服務。

2.2 提升現代信息技術通訊技術的應用能力

“美麗鄉村”建設中,要充分利用現代服務手段,積極研制基于現代通信技術的信息服務系統,建立面向農村農民的可靠信息傳遞機制,使各種服務手段組成一整套互為促進、快速有效、各有側重、互為補充的自動化服務機制,解決偏遠農村的信息傳輸問題。

(1)農村氣象災害發生的突然性和不經常性,導致用戶需求的異常峰值,建立支持突發大容量信息發布的信息服務平臺,不但要求信息服務平臺的大容量,而且要求支持大容量的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2)農村經濟的發展使得發生災害時造成的損失越來越大。要保證將預警信息在短時間內發送到每一個地方、每一個人的目的,就要構筑災情預警信息發布的通信網絡,建立具備某個范圍用戶能夠同時獲取信息的媒介,逐步建立具備與各種媒介偶合的信息發布綜合服務平臺。

(3)WAP、微博和微信是現在移動通信數據業務的主流,這些傳輸手段具有支持多媒體、復雜交互和傳輸量大的特性,這種特性可以很方便地把氣象信息引入移動終端。針對“美麗鄉村”建設的各種特殊需求,農民可以便捷地了解所需的各種信息,服務更加個性化。

(4)手機短信是非常普遍的通信交流方式,“語音互動場景”技術可在聲訊服務過程中提供信息交流和交互環境的技術支持,各級管理部門要充分認識這些服務方式隱含的“媒體”作用,為農村氣象信息提供良好的交互環境和服務拓展的發展空間。

(5)維思比(VSP)技術致力于解決“數據獲取,內容挖掘,信息服務”等一系列難題,可作為面向農民的服務督查機制、互動體驗和服務推廣機制。音合成技術(TTS)與大喇叭、大屏幕系統在“美麗鄉村”氣象服務中的應用,能夠展示的內容豐富、綜合分析決策方便、具有參與決策的人多等功效、具有覆蓋面寬、影響力大、傳播迅速的特點。

2.3 推進鄉鎮天氣預報的業務布局

為了適應“美麗鄉村”建設需要,氣象部門要加快推進鄉鎮天氣預報在縣級氣象部門的業務布局,鄉鎮天氣預報應采用省級指導、縣級訂正的業務模式,發揮其在防災減災體系中趨利避害、增產增收的作用。

(1)積極開發適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農用天氣預報,針對關鍵農事季節和農業生產的需要,重點發展針對設施農業、生態農業等新型農業的專業農村天氣預報。

(2)加強農村氣象災害指標體系建設,建立一套按照傳統農業、設施農業等類型劃分的農村氣象災害指標體系,開發更具針對性的農用天氣預報。

(3)積極開展對重大災害性、關鍵性天氣及關鍵農事季節的專題預報的發布,逐步向公眾特別是向農民提供長期天氣預報,指導農民科學安排生產和有效防御自然災害。

(4)加快建設農村中小尺度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系統,加快構建農村公共氣象服務社會化綜合管理體系,要加強農村防災減災知識科普宣傳,提高農民防災減災意識。

(5)加大鄉鎮農村氣象信息員隊伍和聯絡員隊伍的建設力度,可為傳播天氣預報、預警信息、收集農經信息、農村氣象災害上報和農村氣象知識普及等做貢獻。

(6)加強天氣、氣候和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影響的研究工作,積極開展農業氣候可行性論證和精細化農業氣候區劃,指導農民合理調整種植結構、科學生產。

(7)積極開展農村建設項目的氣象評估服務,針對重大農業工程建設、農村生態工程建設、村莊選址等項目,及時為當地政府和農村提供氣象評估報告服務等。

2.4 傳授科學技術 培育基層人才

“美麗鄉村”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統籌城鄉發展,提高農民素質,增加農民收入。因此,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培養農村新型人才,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性工程,對推動農業、農村持續快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具有深遠影響和重大意義。

(1)拓展氣象信息發布領域,提供各類農經信息服務,發布創業資訊,推介創業領域,引導農民選準創業方向和項目,減少創業中的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

(2)為農民創業培養、輸送實用人才,開辦氣象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創辦有針對性的專業,加強農村學生創業能力教育,并為其提供農業氣象等專業技術職務的評審和職稱考試服務。

(3)加強農民防災避險知識普及和培訓,對農民進行危機管理教育,廣泛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和應急預案,增強農民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危機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4)充分發揮氣象科技趨利避害的作用,在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村鎮規劃、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時,充分考慮氣象條件的影響;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引進新品種時,要深入研究當地氣候特點并進行氣候可行性論證。

(5)建立長效機制,通過培養和引進等措施,著力培養一支適應為“美麗鄉村”建設的農村氣象服務隊伍,為“美麗鄉村”建設不斷創新氣象服務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擴大農村氣象服務領域提供人才儲備。

(6)對農村氣象災害防御知識進行科普宣傳,建立從國家級到省級、地(市)級、縣級的自上而下的科普宣傳、教育網絡,統一管理農村氣象災害防御宣傳、教育工作。

2.5 完善農村氣象災害應急服務體系

各級氣象部門要建立健全農村氣象綜合、專項、現場和單項應急預案,修訂和完善重大農村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提高預案質量,推動部門聯動。

(1)針對不同類型、不同級別的農村氣象災害,建立預案庫,建成涵蓋各類農村氣象災害及相關突發事件的上下銜接配套、分級管理的應急預案體系。

(2)應急預案要制定分級響應程序,明確各級別響應的指揮、協調、緊急處置、醫療救護、交通運輸、物資裝備、社會力量動員參與、新聞報道和信息報送等。

(3)建立農村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積極組織農村氣象災害應急響應的落實,加強農村氣象災害應急的專業綜合演練,增強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

(4)千方百計提高氣象預警信息的覆蓋面。農村氣象災害一旦發生,作為災害的應對者,農民必須在第一時間在現場采取果斷措施,及時控制災害局勢。所以,應加快農村多種形式的公共氣象服務體系建設,建立暢通的氣象服務渠道。

(5)亟需優化和完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渠道,充分利用社會公共媒體和氣象部門內部信息發布渠道,進一步暢通邊遠農村、牧區、山區的信息發布,著力解決制約預警信息發布“最后一公里”瓶頸,為農村提供及時、準確、客觀、全面的預警信息。

參考文獻:

[1] 農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美麗鄉村”創建活動的意見. [EB/OL].(2013-2-22).http://www.moa.gov.cn/zwllm/tzgg/tz/201302/t20130222_3223999.htm.

[2] 農業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新農村建設課題組.打造中國美麗鄉村統籌城鄉和諧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安吉模式”研究報告[J].中國鄉鎮企業,2009, 28(10):6-13.

[3] 葉清,焦庚英,許曉利,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業氣象問題及服務措施[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5(3):31-34.

[4] 劉慶華. 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模式研究-以瀏陽市柏加鎮渡頭村為例[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07.

[5] 汪彩瓊.新時期浙江美麗鄉村建設的探討[J].浙江農業科學, 2012,23(8):1204-1207.

[6] 吳延年,王建勝,嚴春銀.需求與對策:氣象為新農村建設服務的調查[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 5(3):35-37.

[7] 黃磊,邵超峰,孫宗晟,等.“美麗鄉村”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生態經濟(學術版),2014,10 (1):392-395.

[8] 劉麗偉.發達國家農業信息化促進農業經濟增長作用研究[J].世界農業,2009(11):19-22.

[9] 崔永軍. 新農村建設視角下的生態農業與美麗鄉村建設[J].吉林農業科學,2014,39(1):92-96.

[10] 農業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美麗鄉村建設課題組.美麗鄉村幸福安吉[N].農民日報,2012-12-20002.

[11] 楊祥珠,婁偉平,董家明.紹興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氣象服務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07(9):2772-2773.

[12] 張秀荷,郭洪杰,楊茂林,等.基于農村生態環境的氣象事業發展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7(23):7240,7242.

[13] 王忠偉,潘新民,王勝蘭,等.新疆城鄉地區氣象服務覆蓋面調查與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0 38(21): 11466-11467,11481.

[14] 羅艷,申雙和,趙小艷,等.江蘇省農村氣象服務調查分析[J].江蘇農業科學,2011,39(5):585-588.

[15] 李愛香. 浙江美麗鄉村建設的調查與評估[J].浙江農業科學,2014, 26(11):1657-1659.

猜你喜歡
氣象服務美麗鄉村能力
消防安全四個能力
大興學習之風 提升履職能力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美麗鄉村要靠富民產業支撐
美麗鄉村建設中“三農”媒體的使命與擔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