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金融支農水平區域差異與影響因素研究

2016-04-25 18:11李衛華
2016年10期
關鍵詞:區域差異改進策略

李衛華

摘 要: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同時也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經濟作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我們進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對關于金融支農水平區域差異與影響因素的相關研究,從金融支農水平與農民增收的互動關系、我國金融支農對農業收入增長的有效性、金融支農水平區域差異與影響因素、我國金融支農效率的測度及改進策略等四個方面進行了簡要分析。通過分析,使我們對我國農村經濟問題形成一定的認識,希望對我國金融支農水平的提高和農業經濟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金融支農;區域差異;改進策略

一、 金融支農水平與農民增收的互動關系

在我國,農業人口占了很大的比重,農民增收問題是農業經濟發展中的一個大問題。要弄清金融支農水平與農民增收的關系,需要我們深入農村實際研究,并通過處理好金融支農水平與農民增收的互動關系,切實保障農民的權益,使其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

要處理好二者的互動關系,需要我們借鑒國外學者、專家的研究成果,結合我國的國情進行具體分析,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特色的路子。要改變目前農村的這種現狀,必須完善農村的金融服務體系,提高農民對金融的認識,普及相關知識,提高農民對金融支農的認知度。我們要進一步完善農村存款、農村保險與農民收入這三者之間的關系,處理好鄉鎮企業貸款與農民增收的關系,進一步增強農村金融服務,使農民真正受益,他們才會利用金融支持發展農業,這樣金融支農的相關政策措施也會得到農民的支持。

二、 分析我國金融支農對農業收入增長的有效性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改革逐步深化,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更讓農民對農業生產有了一定的積極性,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了農業的發展。但是隨著經濟、科技的不斷發展,原有的農業模式跟不上發展形勢,從某種意義上阻礙了農業的發展,減少了農民的收入。在目前這個階段來看,我們要增強金融支農對農業經濟增長的有效性的判斷,得出一個適合農業、農民發展的新型之路。

影響農戶增收的因素有很多,不論是國家政策方面的有關決定,還是農戶本身的相關問題,都要尋求一種平衡的態勢。我們怎樣才能找到金融與農業之間的一種關系?怎樣尋求一種更好的金融政策解決農民增收的相關問題?金融的發展是否可以促進農業的發展?有專家提出了這樣的結論,中國金融的發展對農民的收入增長具有一定的反作用,會造成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農民的收入反而得到降低。因為大量的農民手中的資金都流入到城市消費當中,不會反哺到農業生產當中去。我認為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實際情況不同,我們應該按照地域、經濟發展程度、人口等方面的不同來研究各地的收入結構差距,并得出相關結論,為促進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為農民的增收問題作出一定的解釋。

三、 金融支農水平區域差異與影響因素

(一)區域差異影響下農村金融因素識別

當然了,各地區的農村金融問題也是不同的,我們要研究區域差異影響下農村金融因素的相關問題。城市發展越好,經濟水平也越高,城市金融功能也就越完善。農村也是如此,在越發達的農村地區,金融功能就越好。我國農村金融的相關組織結構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性,有著明顯的區別。因為從各區域的農村金融的規模、功能、人員素質以及相關政策的執行都是不同的。所以我們要提升農村金融從業人員的素質,加強對他們金融知識的培訓,提高農村金融服務的技能。

(二)區域經濟不穩定特征

由于各地的農業基礎水平不同、農村金融發展的程度不同,所以對區域經濟不穩定特征的研究尤為重要。怎樣探索區域經濟不穩定特征?需要我們擴大調查范圍,把我國中部、西部、東部地區的農村經濟、農村金融的相關差異性調查清楚。由此得出,區域經濟不穩定特征主要包括兩個特征:一是各地區農村金融的發展差距仍然在不斷地加大。發達地區的農村經濟依然迅猛發展,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而較差的地區依然得不到發展。二是各地的人員素質水平不同,人們的金融意識有著明顯的差別。教育水平越高的地區,經濟水平發展越好,經濟發展越貧窮的地區,人們對教育重視程度不高,導致教育水平的高低與金融發展的高低存在著同樣的關系。

(三)農村金融排斥的區域差異與影響因素

農村金融排斥的區域差異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價格排斥,另一個是營銷排斥。農村經濟市場是農村金融的主要戰場,由于農村普遍消費水平不高,商品價格是農民購物時非??粗氐囊粋€原則。如果價格高的話,農民消費不起,金融排斥自然就顯現出來了。還有就是農村的營銷一般都是農民體驗過后消費的,口耳相傳,如果一個品牌不能被農民們所接受的話,那么在該地區就很難推廣。但是影響農村金融排斥的因素還有很多,對于農村金融排斥的區域差異研究不能就一方面而談,要深入具體的探討。我認為需要運用多重金融政策來改善區域差異這一問題,促進各地區農業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

農村市場排斥區域從根本上來說就是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沒有得到良性循環,從大方面來講,會導致整個經濟的不穩定性。隨著金融危機的發生,我國把拉動內需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手段,使農村市場產生了非常大的市場空間和市場價值。所以我們要逐步消除農村區域排斥的差距,使農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從而促進國家經濟的平穩發展。

四、 我國金融支農效率的測度及改進策略

從我國金融支農效率的測度來看,東部、中部、西部有著明顯的差異性,由于西部政治、經濟、教育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它的金融支農效率改進速度很慢,但是從另外一個層面講,西部地區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需要國家的相關經濟、政治政策傾斜。要加快中西部地區的教育問題,引進優秀的專業性人才,特別是引導大學生進入農村地區,促進農村教育的發展,使得農民對金融支農有一個很大的提高。東部由于經濟環境良好,金融支農效率很高,但相對于西部來說發展空間不大,而且有遞減的趨勢,需要金融支農的方式和手段上有所創新。

對于以上問題,我想提出四個解決方法:一是重視教育。百年大計,育人為本。只有農業從業人員提高了素質,農民提高了經濟水平,金融支農問題才能得到很大的提高。所以,要促進農村的教育問題,不僅僅從娃娃做起,還要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班,免費為農民提供經濟的相關知識,并且為他們解讀相關政策,使他們認識到國家對于他們的重視。二是優化就業環境。提供了良好的創業就業環境,吸引更多的企業和優秀的勞動力留在家鄉,讓他們安心于扎根農村,為農村經濟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丁志國、張洋、高啟然.基于區域經濟差異的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農村金融因素識別[J].中國農村經濟, 2014年(03):14—17.

[2] 國曉麗.金融支農水平與農民增收互動關系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 2011年(08):45—48.

[3] 魯強.農村金融排斥的區域差異與影響因素[J].金融論壇, 2014年(01):78—81.

[4] 楊德勇、陳妍、辛士波.區域視角下我國農村金融差異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 2014年(08):67—71.

猜你喜歡
區域差異改進策略
區域差異的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應用
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現狀與改進策略
新能源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改進策略
初中英語“寫作入門”摭談
淺談高校生物學專業遺傳學課程的教學現狀與改進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