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枝淡貯書窗下,人與花心各自香

2016-04-29 08:07梁曉敏
美術界 2016年4期
關鍵詞:陳洪綬花材花器

[摘要]插花自古有之,明代插花深受文人的喜愛。陳洪綬的花鳥繪畫中有不少表現插花的作品,選取花材和花器各有特色,或單獨表現,或伴隨人物成為文人清供的重要組成本文從花器、花材和人物精神三方面分析陳洪綬的插花題材

[關鍵詞]陳洪綬;插花形象;花器;花材;人物精神

古人文房裝飾有不少規矩:“齋中長桌一,古硯一,舊古銅水注一,舊窯筆格一,斑竹筆筒一,舊窯筆洗一,糊斗一,水中丞一,銅石鎮紙一,左置榻床一,榻下滾凳一,床頭小幾一,上置古銅花尊,或哥窯定瓶一,花時則插花盈瓶,以集香氣,閑時置蒲石于上,收朝露以清目……此真受用清福,無虛高齋者得觀此妙。(《遵生八箋》)”如此精致雅典的擺置成為文人心靈典雅的皈依。其中齋中壁間多見花瓶配以四時之花,深受禪宗思想影響的文人們,在一花一葉中得見時間的浩瀚和宇宙的洪荒。

插花藝術在中國源遠流長,至明清不僅是插花的鼎盛時期,也是文人雅玩裝備完善時期,在技藝和理論上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不僅有著名的插花理論,也有相當多圖繪插花的畫家,陳洪綬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花卉和插花是其一生鐘愛的題材。本文從花器、花材和人物精神三個方面分析陳洪綬的插花繪畫。

一、花器

陳洪綬圖繪花卉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單獨表現插花,表現出老蓮在花烏畫創作上的古意;另一類是伴隨著人物出現,書、香爐、頑石皆成為文人精神文化的裝飾。兩類并不分裂同時透露出文雅秀氣的精神面貌。

為了襯托花枝,老蓮多用銅器、琉璃瓶和開片瓷器作為乘花器。造型主要集中在:尊、觥、壺、瓶,多屬于古時酒器,現用于插花。當然這并不是老蓮獨創,此等用法也多有記載。但充斥于畫面的古風卻是其他畫家所不能及的。

銅器取其瓶身自然斑駁的銅銹設色深表畫中古意厚重?!缎〈坝挠洝份d:“香令人幽,酒令人遠,茶令人爽,琴令人寂,棋令人閑……金石鼎彝令人古?!泵鞔詠?,好金石風氣影響下,文人多好金石古器。陳洪綬也不例外,他的畫中不僅花瓶使用銅器,香爐、酒器、鎮紙也多用銅器。這股古風恰好和其整個古意的創作一脈相承,并不是偶然為之。高古的人物配以古色的文化裝飾,并不是在創造而是在追溯一種心馳神往的生活狀態,越是在現世難以滿足的時候,人們越是會設想彼時開明之風形成對古的慕求。陳洪綬早年創作的《銅瓶插荷圖》便是如此,整幅作品干凈素練,僅作一瓶一花加兩枚印章再無其他裝飾?;ㄆ窟x用鋼質柳葉瓶,以青綠為底,兼有紅、黃兩色的銹斑。勾線挺勁,恰當地表現出瓶身的穩重和沉著?;ú倪x取荷花和竹子二種,皆是以墨線勾勒然后敷色,使得原本嬌弱的花朵也顯得傲氣凌人。除荷花點點嫣紅,荷葉和竹葉皆呈青綠色,和瓶身相得益彰。雖然只是簡單一幅插花,但其中的骨氣沖出畫面,老蓮的風骨在其中是不容忽視的。

除了銅銹的古味,老蓮念念不忘的便是一遍一遍地細細描摹瓷器上的裂紋。自宋出現開片,歷經千年蔚然成風。有學者認為,文人之所以喜愛瓷器上的開片,首先是因為它的紋理自然,其次是被它斑駁陸離的風韻所打動?;ㄆ可习唏g陸離的裂紋由于經歷過歷史的沉淀,為寧靜安好的瓷器帶來了歷史的深邃感。但我認為除了器物本身的韻致還有不容忽視的時代心理因素。在社會末期,敏感的文人內心定是糾結和痛苦的,想有所為但一切途徑都被封殺了,內心的焦灼是旁人所不能領會的。面對每一天時間的煎熬,如何不在永恒的時間里被打磨得絲毫不剩且尋不得自己,便只能讓自己留下什么證據。一遍一遍地細細描摹,畫出了圖卷,也撫平了自己?!端骶鋱D》中畫兩文人翻書對視,除了枯木瘤枝所制的坐凳和石幾,唯一裝飾便是這插著菊花的瓷瓶。時間仿佛在這一秒戛然而止,主人張嘴詢問,客人恰巧抬頭回應,一俯一仰對應成趣。還有那堅硬的石幾和易粉碎的瓷器,皆相互呼應。若只畫石幾整幅畫面未免過于硬氣而顯板結,一瓷一花巧妙地化解了這樣的尷尬,使得兩文人之間也愈顯得平和。

這兩種器物,以亙古的時間性引入入勝。在一個生活顛沛流離、人生難以名狀的朝代末期,此等精神多半是痛苦的。老蓮插花畫中有時還會出現琉璃?!侗鶋厍锷珗D》中老蓮畫兩瓶插花“采菊賦詩,以集秋香樂境”?;?、瓶描繪皆極為細致,連瓶內的根莖也表現得相當清楚。加以柔和的綠色布料包裹,使得這秋風蕭瑟中的菊花、紅葉也得到了溫暖。

二、花材

“插四時之花”道出選擇花材的要求,縱然是畫作也要符合現實季節的安排??v觀老蓮的作品,所涉花卉主要有:荷花、竹子、菊花、靈芝、梅花、月季等?!堕L物志》作為明代生活的“韻致才情”對這些花卉多有描述。

古人對荷花自古以來就有美好的寓意,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成為古代文人追求的典型。周敦頤在《愛蓮說》中贊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辈苤苍凇盾饺刭x》中也稱贊:“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華之獨靈?!崩仙弻苫ǖ南矏奂瓤梢陨纤莸焦湃?,又是當時文人雅趣的彰顯,從他的字中便可以一睹風采。他筆下的荷花綻放飽滿,由荷葉襯托一紅一綠鮮艷而不俗氣。有時荷花之中還配有竹葉,古人詩歌中也不乏對竹的吟誦:“野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龍吟未曾聽,鳳曲吹應好。不學蒲柳凋,貞心嘗自保?!保ɡ畎住洞壤阎瘛罚┯兄竦牡胤揭渤蔀橛拈e隱逸之處,彈琴長嘯,應便有酣暢之感。老蓮作竹去莖而留其枝葉,竹葉蒼翠而鋒利。兩種高潔的植物聚集在一處,不難看出老蓮內心之境。

“吳中菊盛時,好事家必取數百本,五色相間,高下次列,以供賞玩,此以夸富貴容則可。若真能賞花者,必覓異種,用古盆盎植一枝兩枝,莖挺而秀,葉密而肥,至花發時,置幾榻間,坐臥把玩,乃得花之性情?!?明時賞菊已頗為景致,將院中栽種轉移到瓶中把玩,也不得不說是逐漸萎靡的時代精神之所致。畫菊花很少用大枝,朵朵緊湊而嬌小可愛,倒也真是符合“莖挺而秀,葉密而肥”。

“梅花為天下神奇,而詩人尤所酷好”(張功甫《梅品》),梅的品種較多,按樹形來分,有直梅、垂枝梅、龍游梅?!膀爸η?,置盆盎中者,極奇”這種樹冠彎曲自然、宛若游龍的梅花,適宜作為盆景。老蓮筆下的梅花雖為小朵但是具有堅韌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幽幽暗香,滲出畫面而撲鼻。

三、人物精神

老蓮常將花卉盆景置于幾之上,這些幾并不是非常珍貴的材質,也沒有經過人工細膩雕琢的痕跡。其畫中的幾或是天然石質或為枯木瘤根所制作,狀貌畸異,有時甚至無法承受高大蓮瓶的重量。老蓮正是通過這些器物可用可不用,消解它們的功能性,突出它們的“無用”之美,這種精神的表現往往體現在一個時代的末期,是知識分子苦痛的精神表現。老蓮筆下的插花以及其他清供,呈現出一種無人能擾的清凈。但也是這種無人能擾,也使得他并沒有得到解脫的答案。正如他畫面中整體的氣息,物與人皆靜態,也是無可奈何的蒼涼。

若說起賞花本應該是觀賞大自然之美,于花叢之中看生命的茂盛。但是明代的花卻被剪裁下來,莫要說一叢叢一簇簇,盆栽的花卉也都轉移到小景趣的文房之中。雖然個人意趣頗足,但是整體觀看來卻只不過是末期的小打小鬧,終究難復往昔壯闊的景致。這本不是老蓮一人所為,是時代末期文化氛圍所致。

結語

總有人說,藝術家本人的不幸卻是藝術的大幸,其實不然,不論藝術還是其他都是人創造的,也必然是為人所用的。因個人的不幸創作出來的作品,品格再高流露出來的也只能是痛苦。人總說借物喻人,思想上越高潔者越是不能和平常人相融,不流于俗,不能適于大眾,觀老蓮的畫也是如此,清高有了但又有著愁苦,總是不夠浩瀚大氣的感覺。

[梁曉敏,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

猜你喜歡
陳洪綬花材花器
模仿成不了真畫家
一生如蓮
陳洪綬傳記解讀
華鬘的妙品
冥想
插花:母親的搖籃 生命的啟初
美好生活 從花開始
教你插一束靚麗花
淺談紫砂《蟠桃壺》的絕代風華
插花四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