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擬紡織博物館中交互展示設計研究

2016-05-04 18:13劉曉丹
2016年11期
關鍵詞:交互設計

劉曉丹

摘 要:隨著現代技術的不斷發展,生活中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事物隨處可見,人們開始關注這些新興的技術,借助這些新的媒體形式傳播文化,而博物館在數字化浪潮的推進下越來越趨向虛擬形式的表現,與傳統意義上的博物館不同的是越來越多的虛擬博物館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線里。本文以虛擬紡織博物館中交互動畫設計作為研究內容,簡要概述傳統博物館的現狀與發展,從虛擬博物館的發展與交互動畫在虛擬博物館中的展示設計進行分析,就現在虛擬博物館中交互性展示設計存在的不足提出問題,并對虛擬現實技術與交互設計以及用戶體驗在未來虛擬博物館中的發展走出展望。

關鍵詞:紡織博物館;交互設計;虛擬展示

一、傳統博物館的現狀與發展

一個國家、一個城市的發展是需要文化不斷傳承的,而博物館在保存和展示傳統文化上有著很大程度的幫助,很多事物都可以借助博物館展覽的形式來獲得傳播,展示的設計、作品也可以很好的達到呈現效果,使展示的作品與觀賞者直更加直觀的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交流。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日漸提升,生活的形式也變得豐富多彩,人們開始對文化有了更多的關注,博物館作為一個很好的展示平臺與傳播渠道,也成為人們去了解一個國家或城市文化的重要選擇之一,人們對博物館的認識越加廣泛,博物館在展示作品的門類上也越加豐富。但是就博物館本身而言,很多地方或國家的博物館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人們在數字化的環境中,更加傾向于選擇便捷、快速、高效的形式去獲取信息而不是去博物館參觀,博物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域的限制、空間的限制、時間的限制等等,這也是為什么博物館很難在現代這樣一個大環境下生存的原因之一,那么如何借助新媒體技術和網絡數字化形式更好地促進博物館的發展是值得我們不斷去探索、研究的。在網絡信息、媒體技術盛行的當下,國家對博物館傳播文化的效應也開始有所關注,利用更有效的科學技術手段發展博物館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博物館作為對信息文化傳播的一個重要展現平臺也是值得我們去推廣的。

傳統博物館在展示作品時受到展覽場地和空間的限制,展示運作的舞臺越來越狹小,發展的空間越來越局限,這也是導致傳統博物館無法充分發揮其價值的一大弊端,就博物館對展品的陳列來看,展現形式過于單一化,很難讓觀賞者與展品之間產生互動,觀賞者在一定程度上就不能與作品產生共鳴,觀賞者在欣賞作品的時候也不再僅僅只是觀賞一件設計那么簡單,更多的是想要探究展品背后所蘊含的文化和奧秘,希望能多方面的去了解一件作品更深層次的意義?;谟^賞者多作品的渴求,博物館開始尋求新的突破,借助新媒體技術打破傳統意義上只是單一展現作品的形式,利用科學的形式更好地展現作品本身的同時,傳播文化藝術,為了讓觀賞者更好地去體驗并參與到其中,傳統博物館在展現形式上不斷發展創新,現在越來越多的博物館開始走向虛擬化的形式,通過虛擬增強現實的技術手段更好地讓觀賞者與作品產生互動,有效地參與到展覽的環境中,在寓教于樂的同時達到觀賞、體驗、傳播的效果,為了適應這樣文化形式的傳播,滿足社會文化的發展,大眾對文化展示多元化的需求,利用數字化技術與網絡虛擬博物館成為逐漸興起的一種新型博物館構建模式,使觀賞者在參觀展品中有更好的交互體驗,這也使得傳統博物館在數字化技術的輔助下更好地轉型發展。

二、虛擬紡織博物館中交互展示設計

(一)虛擬紡織博物館概述

紡織與印染技術在中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古代人為了適應天氣的變化,就已經學會要就地取材,利用生活中的自然資源作為紡織和印染的原料,同時制造簡單的紡織和印染工具,直到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穿的衣服、某些生活用品或藝術制品等都是紡織和印染技術的產物。

伴隨著現代技術的不斷發展,生活變得越來越智能化,紡織的形式也變得越來越智能,但是很多原始的紡織技術是現代科技所不能替代的,所以我們必須在借助新技術的同時保存、傳承老一輩的技藝,于是為了讓傳統紡織技術得以更好地傳承,我們就要在新的環境中找到突破,利用虛擬現實的技術使紡織和印染技術得以更好地延續。

與傳統博物館不同的是,虛擬紡織博物館不會受到空間和地點的限制,而展品也不再是單一的、靜止的展示,在展示實體展品的時候利用數字網絡與計算機使現實的物體變得虛擬化,讓觀賞者在現實與虛擬的環境中與作品更好地產生交流與互動,充分發揮多媒體與虛擬現實技術的優勢,打破傳統意義上博物館在展覽展品是實體物品不能被觸碰的限制,利用交互式的形式更好地讓觀賞者體驗到作品,以更加輕松、直觀的方式了解作品。

(二)虛擬紡織博物館中的交互展示應用

現在大多數博物館在服務設計上都借助于移動設備為平臺,同時配合多媒體的展示手段和虛擬技術的交互設計,為大眾提供更完善更理想的參與空間和環境,之所以選擇這樣的展現其很重要的一個目的是為了加強大眾的參與度以及傳播知識獲取知識的意識。博物館本身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空間,每個展覽的展品在文字、圖像以及聲音等元素的構建中,組成了豐富的信息以傳遞給大眾,新興的技術手段給實體物品提供了合適的技術,輔以相應的交互設計,使得展品有了更多層次、多元化的體現,在有形的空間里使大眾與作品本身有了無形的連接,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觀賞者觀賞時的感受和體驗。

交互展示設計作為虛擬博物館展示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如何利用數字化的技術,根據大眾的需求提供更好地服務,這是需要我們不斷去尋求新的突破和創新的。在虛擬博物館發展的初期,只是通過利用計算機或數字網絡,在在顯示器上借助二維動畫進行展示設計,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展現手法也變得多樣化,網絡動畫技術也為虛擬博物館展示帶來了新的呈現效果,通過動畫的表現將實體物品更加真實的展現出來,同時增強了虛擬博物館展示的娛樂性,使大眾有了新的體驗,對展品有了一定的好奇感,也將靜止的展品變得有了生命力,動靜結合的展現給觀賞者,通過使用這些技術手段更好地把紡織技術呈現在大眾面前,更加直接的感受傳統技藝,從而使紡織在技術的推進下更好地繁衍生息。

虛擬增強現實技術目標是在屏幕上把虛擬的世界建立在真實的世界中并進行互動的,其中最顯著的兩大特點是虛實結合與沉浸交互。交互技術在展示設計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在展示設計的形式上應更加注重人性化的展示,改變傳統的觀賞形式更加具有視覺效果,在體驗的過程中嘗試到一種新的審美形式,并充分調動大眾的感官去體驗,促使觀賞者在欣賞作品時的積極性、沉浸感和興趣度,借助交互性展示設計的展現手段,與以往不同的是在審美上不再是一個單一的平面層次,而是一個立體感官的構建,使得設計者有了更多的創造力,觀賞者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讓人與人之間、物與人之間更好地融合與交流。虛擬現實技術雖然是在虛擬空間中進行創造的,但它仍舊是在現實的基礎上得以實現的,而這種形式的表達更加注重體驗者在虛擬空間中身臨其境的感受,讓觀賞者在參與的過程中不會受到空間的限制,顛覆與傳統的展現形式,給大眾更多交流與想象的空間,同時也能更好地吸引觀賞者的注意力,以往的展示只是展品本身放在某一位置上展現給大眾去欣賞,文字、圖片等輔助性的展示也只是片面的介紹作品,無法讓大眾對展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而現在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平面空間的限制,使觀賞者與展品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有效的節約了成本還能使觀賞者更快捷、真實的了解作品的信息等。

在博物館展示中,展覽的內容展示出來通常的文字、圖像、動畫、聲音、視頻、靜態模型等,現在還會融入三維動畫、立體投影、虛擬顯示、互動裝置等數字化的技術手段,讓觀賞者沉浸在多元化的展示效果中,讓觀賞變得不再枯燥乏味,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性的感受與參與并獲取知識,虛擬現實技術不僅具有傳播信息量大、真實性和交互性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大眾的興趣,通過各種新媒體技術不僅能改變博物館在展現上的變革,從而更好地達到本質上想要傳達給大眾的信息傳播與推廣,使觀賞者在體驗的同時更好的獲取知識,在體驗的過程中變得更具主動性和參與性不再是被動的去參觀,從而帶給觀賞者更多的娛樂性和學習性。傳統形式上在展示紡織展品或工具上,只是單純的把要展示的物品放在某一空間向觀賞者展示,而且由于很多展品過于陳舊或在一定程度上被損壞,博物館出于對文物的保護,使得觀賞者不能直接去接觸這些展品,所以在參觀過程中很難調動自己的積極性去融入其中,在虛擬博物館互動展示的幫助下,完全打破了觀賞者被限制的可能性,把實際物體結合數字化的技術,虛擬的呈現在人們的眼前,在虛擬的環境中更好地沉浸在作品中,提升了觀賞者的參與度和互動性,這也是為什么這一技術越來越多的在博物館展示中被使用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例如,當觀賞者在博物館展覽中參觀某一件紡織物品時,過去都只是單純的用眼睛去看,聽導游或看文字的講解,簡單、片面的了解展品,而現在在虛擬現實技術的展示下,把現實與虛擬相結合,原本展示的物品還是可以進行展示,但同時創建一個虛擬的環境讓觀賞者參與其中,通過自身的體驗更好地與展品產生互動,參與者可以借助虛擬的技術親自去體驗紡織的過程,充分的體現了寓教于樂的性質,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享受到參與的樂趣。針對紡織工具或物品的特性,加以一定的想象與設計,通過虛擬的情節真是的還原,把思想的主動權交給觀賞者去體驗,給他們創造出一個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不僅是外在的感受同時也注重內在的感受,使大眾發自內心的去認識紡織技術的歷史,更好地傳承紡織和印染技術,傳播文化、學習知識,更好地將傳統延續。那么,如何使觀賞者更好地提升參與度和體驗感,在虛擬展示設計中更好地呈現效果,在對展品進行展示時界面的功能性是為了更好地給觀賞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務,觀賞者可以在虛擬的空間里瀏覽,感受在虛擬的空閑下真實的體驗感,沉浸式的體驗讓大眾在參與的過程中強烈的感受展品,展品變得有生命力,不是單純的放置在大眾面前,而是更具情感性、審美性、交流性,同時觀賞者在很多方面得到滿足,再配合文字、圖片、聲音的展示,讓參與者在一個輕松的氛圍中,便捷、高效、隨時隨地的獲取信息,這也是虛擬博物館在交互性上很重要的體現,使觀賞者通過全身器官的感受更加全身心的體驗并參與到其中,全方面、多感官的去接受信息,更好地了解展品的背景與內涵。

虛擬紡織博物館作為現代科技與傳統藝術相結合的產物,開創了全新的發展,交互展示設計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的特征不容小覷。如何借助虛擬現實技術和交互性能更好地突破、創新,在展示展品的形式上有更多樣化的創造,是值得我們不斷去研究與探索的,利用先進的科技,突破傳統的形式,讓紡織技術的價值得以更好地完善、傳播,使歷史的文化產物更好地融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

三、虛擬紡織博物館的創新與展望

現如今,隨著數字化技術和新媒體的發展,博物館在展現的形式上越來越趨向于虛擬化,利用現代技術手段有效的增強了互聯網信息的流量,這也促進了博物館將所展示的展品信息資源化,得以更好的傳播與推廣,日益發展的新媒體技術,為虛擬紡織博物館在展示上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很多博物館都將這種高新技術引進到日常工作和展示展品中,系統地將其文物資料以及研究成果進行數字化、信息化的整理。

多媒體交互技術應用在博物館展示設計中仍需要我們不斷探討與提升的,以往在設計的觀念中有些新技術的不適應,可能會在實際操作和設計時出現一些問題。比如過分強調這個多媒體交互技術,而使展示內容太過空泛;使用多媒體交互技術與展出效率不成正比;科學技術的呈現方式與觀眾需求不相符的問題等等。因此,日后運用多媒體交互技術在展示設計中的應用時,將更加注重解決如何展示設計與展示內容更好地結合,交互技術如何與傳統展示方式很好結合的問題上,逐步建立使用技術作為承載創意表現基礎的觀念,依據多媒體交互技術,結合展出方的特點和所要展出的內容,并在此基礎上通過拓展多媒體交互技術和交互設計的趣味性,提高觀眾的可參與度,將會極大地推動展示設計的發展。

加入交互性的展示設計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可以更好地調動觀賞者的積極性與參與度,提高他們在參觀展品的過程中的興趣,這也意味著觀賞者并不是被動的參觀,而是主動的體驗并參與到展示的內容當中,改變的傳統觀賞者只能被動的參觀,不再是一個旁觀者的身份,更加主動的與展品進行接觸與互動,產生一定的交流,這一技術在日后的發展中有著可觀的前景,給傳統博物館帶來新的展現形式的同時更好地傳播紡織技術與傳統文化,讓兩者更好地相互融合,并帶來更大的價值體現與發展。(作者單位:武漢紡織大學)

參考文獻:

[1] 《多媒體交互技術在展示設計中的運用》魏長增,傅興。北天津工程師范學院。

[2] 《多媒體背景下的展示設計研究》蔡靜。南京藝術學院碩士論文。

[3] 《交互設計的理念和方法在科普展覽中的應用》關琰。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4] 《交互設計在博物館中的應用》陳碧如。第三屆交互設計國際會議論文。

[5] 《正在興起的數字化博物館》甄塑南。中國博物館。

[6] 《虛擬現實展示設計的應用研究》朱志超。西安理工大學碩士論文。

[7] 《博物館中數字化展覽與展示技術研究》黃秋野。江南大學碩士論文。

猜你喜歡
交互設計
淺談交互設計在工業設計中的運用
獨立學院實施互動媒體的管理學課堂教學交互設計模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