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二甲雙胍對糖尿病前期的干預效果

2016-05-04 12:06茹祥宏王金利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1期
關鍵詞:二甲雙胍

茹祥宏 王金利

【摘要】 目的 探究二甲雙胍對糖尿病前期干預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58例糖尿病前期患者, 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29例。兩組均進行生活方式干預, 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服二甲雙胍片,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和糖尿病發病率, 觀察治療組的不良反應。結果 兩組治療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小時血糖(2 h PG)均有所下降, 治療組下降更明顯,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治療組糖尿病發病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治療組共8例患者出現胃腸道反應。結論 二甲雙胍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前期的血糖水平, 同時可以顯著降低糖尿病的發病率, 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

【關鍵詞】 糖尿病前期;二甲雙胍;生活方式干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1.015

糖尿病是一種以血糖升高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謝性疾病, 隨著病程進展, 引起全身代謝紊亂, 繼發重要臟器不可逆的損害, 嚴重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水平介于正常人和糖尿病之間的代謝狀態, 包括空腹血糖受損(IFG)、糖耐量減低(IGT)和IFG+IGT。2型糖尿?。═2DM)由糖尿病前期發展而來[1]。故對糖尿病前期患者及時而有效的干預, 對于預防糖尿病的發生非常重要。作者對29例糖尿病前期患者在進行生活方式干預的基礎上聯合二甲雙胍治療, 觀察其療效, 探討糖尿病前期干預治療的有效方法,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本校職工健康體檢及日常門診針對血糖正常性高危人群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診斷為糖尿病前期患者58例, 其中男35例, 女23例, 年齡34~65歲, 平均年齡55.2歲。糖尿病前期診斷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1999年診斷標準, 即FPG 5.6~6.9 mmol/L和(或)OGTT 2 h PG 7.8~11.0 mmol/L。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29例。所有患者在開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后, 均自愿堅持進行生活方式干預, 無嚴重心肝腎功能異常, 并排除其他繼發性因素引起的血糖升高。

1. 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加強糖尿病健康教育并對生活方式進行干預, 包括控制飲食、增加運動量(每周至少運動5次, 每次運動至少30 min)和減輕體重等。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服二甲雙胍片(貴州天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500 mg/次, 2次/d, 餐后服用。所有患者于治療前及治療后每3個月檢測一次FPG、2 h PG和肝腎功能, 隨訪觀察12個月后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和糖尿病發病率, 觀察治療組的不良反應。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控制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12個月后FPG與2 h PG水平均有所下降, 治療組下降更明顯,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2. 2 兩組糖尿病發病率比較 治療組有1例發展為糖尿病, 糖尿病發病率為3.6%。對照組有5例發展為糖尿病, 糖尿病發病率為17.2%。兩組糖尿病發病率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2. 3 不良反應情況 治療組有8例患者出現胃腸道反應, 由飯后30 min服用改為餐中服用, 其中7例胃腸道癥狀明顯減輕, 不予停藥繼續治療, 1例由于胃腸反應明顯中途停藥而退出。未發現有低血糖、乳酸中毒及明顯肝腎功能損害病例發生。

3 討論

糖尿病及其并發癥已經導致了嚴重的醫療支出與社會公共衛生問題, 有效預防和控制糖尿病的發生是亟待解決且意義重大的醫學課題。目前, 中國已經成為糖尿病大國, 2011年糖尿病患者人數約9千萬, 若不加以控制到2030年將會達1.3億, 位居世界第一[2]。2008年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的調查顯示, 我國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達15.5%[3]。美國內分泌醫師協會認為糖尿病前期患者短期內罹患糖尿病的絕對風險增加3~10倍。有學者進行糖尿病20年長期跟蹤隨訪研究顯示:92.8%未進行干預的IGT個體進展為T2DM[1]。因此, 及時發現血糖正常性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有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血癥等)和糖尿病前期人群并進行有效管理是預防糖尿病發生的關鍵。大量證據表明, 有效而積極的飲食控制及運動干預能夠有效降低血糖水平, 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但仍有部分患者經非藥物治療后沒有緩解而繼續發展為糖尿病。因此, 一定劑量的藥物干預對于糖尿病前期患者非常重要[4]。

糖尿病前期是以胰島素抵抗為主導因素而導致了各種代謝異常的發生, 包括糖、脂類代謝紊亂及肥胖等。而二甲雙胍通過激活腺苷酸活化激酶(AMPK)途徑增強胰島素敏感性, 促進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和減少肝糖輸出, 改善胰島素抵抗, 同時還能抑制脂肪生成和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合成, 從而改善糖脂代謝。對正常人無明顯降血糖作用, 單獨應用一般不引起低血糖。印度糖尿病預防計劃(IDPP)針對531例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研究顯示:二甲雙胍單獨或強化生活方式干預聯合應用均能降低發生糖尿病的危險, 分別為26.4%和28.2%[5]。本研究結果顯示在生活方式干預的基礎上聯合應用二甲雙胍可以更加平穩有效的降低血糖水平, 且顯著降低糖尿病發病率, 與未聯用二甲雙胍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由此可見二甲雙胍療效確切, 長期服用不良反應輕微, 且價格低廉, 因此對于糖尿病前期患者強化生活方式效果不佳者, 可優先考慮聯合二甲雙胍進行藥物干預。

在本研究中還發現治療組發展為糖尿病的患者為IFG+ IGT;而在對照組發展為糖尿病的5例患者中, 1例為IFG, 1例為IGT, 3例為IFG+IGT。由此可見IFG+IGT發展為糖尿病的風險更高。與杜群等[6]報道的IFG+IGT組T2DM 3年累積發病率分別高于IFG和IGT組相符合。

綜上所述, 對于T2DM的預防, 一定要注重高危人群的篩查, 不能僅關注IFG群體, 更要關注IGT和IFG+IGT患者, 早發現、早診斷和早管理糖尿病前期患者, 及時的生活方式干預及適時的二甲雙胍藥物干預對于預防或延緩糖尿病的發生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 童于真, 童南偉.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預防的專家共識精要.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14, 7(34):671-677.

[2] Whiting DR, Guariguat L, Weil C, et al. IDF diabetes atlas:global estimate of th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for 2011 and 2030. Diabetes Res Clino Pract, 2011, 94(3):311-321.

[3] Yang W, Lu J, Weng J,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N Engl J Med, 2010, 362(12):1090-1101.

[4] 王變麗, 張麗麗.二甲雙胍治療糖尿病前期的臨床觀察.山西醫藥雜志, 2009, 38(23):38.

[5] Ramachandran A, Snehalatha C, Mary S, et al. The Indian 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me shows that lifestyle modification and metformin prevent type 2 diabetes in Asian Indian subjec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DPP-1). Diabetologia, 2006, 49(2):289-297.

[6] 杜群, 石福彥, 丁奇龍, 等.空腹血糖受損、糖耐量受損人群2年自然轉歸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004, 20(3):223-226.

[收稿日期:2015-07-10]

猜你喜歡
二甲雙胍
二甲雙胍聯合飲食療法治療社區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
醋酸環丙孕酮聯合二甲雙胍對多囊卵巢綜合征內分泌及代謝的影響分析
炔雌醇環丙孕酮片、二甲雙胍分別聯合枸櫞酸氯米芬膠囊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患者療效對比研究
探討二甲雙胍治療老年社區糖尿病的療效
二甲雙胍+克羅米芬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合并不孕的效果研究
二甲雙胍治療喹硫平致精神分裂癥患者糖脂代謝紊亂的研究
消渴湯聯合西藥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療效研究
二甲雙胍治療糖尿病67例的療效觀察及對同型半胱氨酸及甲基丙二酸水平的影響
二甲雙胍聯合炔雌醇環丙孕酮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癥的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