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椎體骨折并椎體內囊性變的療效分析

2016-05-04 19:48叢寶華趙方宋飛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2期
關鍵詞:椎體成形術骨質疏松

叢寶華 趙方 宋飛

【摘要】 目的 研究并總結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椎體骨折合并椎體內囊性變的臨床方法。方法 72例骨質疏松椎體骨折合并椎體內囊性變患者, 均采用椎體成形術治療, 觀察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后椎體前緣高度顯著高于治療前,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椎體中央高度、椎體后緣高度以及椎體Cobb角顯著低于治療前,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患者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降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評分升高,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臨床總有效率為97.22%, 患者滿意度為98.61%。結論 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椎體骨折合并椎體內囊性變, 能有效恢復椎體功能和解剖位置, 改善患者生活能力。

【關鍵詞】 椎體成形術;骨質疏松;椎體骨折;內囊變性

老年人高發骨質疏松, 常見合并椎體骨折[1]。老年人機體恢復能力差, 椎體骨折后容易并發椎體內囊病變。本文研究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椎體骨折并椎體內囊性變臨床效果, 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抽取本院骨科2013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骨質疏松椎體骨折合并椎體內囊性變患者72例為研究對象, 回顧性分析研究對象完整臨床病歷資料, 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包括男38例、女34例, 年齡66~82歲, 平均年齡(73.3±2.9)歲, 患者來院后經臨床會診、結合影像學檢查結果確診為骨質疏松椎體骨折合并椎體內囊性變, 內囊積液30例、內囊積氣42例, 病變椎體:T12 54例、L1 12例、L2 6例。

1. 2 方法 患者常規手術備皮、保持俯臥位, 術前使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根據臨床會診結果選擇穿刺針刺入點。術中使用射線透視確定病變椎體、確定椎體正位, 推入穿刺針到骨折椎體前1/4處停止, 換入高壓注射器注射骨水泥(使用椎體雙側注射法), 同時觀察骨水泥在椎體內的分布, 當骨水泥均勻分布時停止注入, 當骨水泥全部硬化后拔出穿刺針, 切口縫合。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正常椎體參數平均值[2]:椎體前緣:20.45 mm;椎體后緣:12.72 mm;椎體中央:10.59 mm。

VAS和BI評分:患者治療前后使用國際通用VAS量表和BI量表進行評價。VAS評分滿分10分, 0分無痛感, 10分痛感劇烈無法忍受, 得分越高疼痛越劇烈。BI評分滿分100分, 0分不具有生活能力, 100分生活完全自理, 得分越高生活自理能力越完整。

臨床療效評價標準[3]:顯效:疼痛緩解明顯, 生活自理能力基本恢復正常;有效:疼痛緩解, 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無效:疼痛沒有變化, 生活自理能里沒有變化??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滿意度:自擬患者滿意度評價表, 統計患者對治療結果的滿意程度, 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等級, 由實驗人員對患者進行問答式填寫方法。發放問卷72例, 回收問卷72例, 回收率100%。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椎體參數 治療后椎體前緣高度顯著高于治療前, 椎體中央高度和椎體后緣高度顯著低于治療前, 主要椎體Cobb角顯著小于治療前,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VAS和BI評分 治療后患者VAS評分顯著低于治療前, BI評分顯著高于治療前, 差異均具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72例患者治療前后VAS、BI評分比較( x-±s, 分)

時間 VAS評分 BI評分

治療前 7.58±0.91 40.29±10.35

治療后 1.12±0.24a 93.74±11.12a

t 8.89 9.98

P 0.00 0.00

注:與治療前比較, aP<0.05

2. 3 臨床療效和滿意度 臨床療效:顯效37例(51.39%)、有效33例(45.83%)、無效2例(2.78%), 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7.22%?;颊邼M意度:非常滿意36例(50.00%)、滿意35例(48.61%)和不滿意1例(1.39%), 患者總滿意度為98.61%。

3 討論

傳統治療骨質疏松椎體骨折合并內囊病變采取絕對臥床休息、止痛藥物對癥治療, 治療周期長且療效不佳[4]?;颊唛L期臥床容易誘發肺部感染、靜脈血栓等并發癥, 威脅患者生命。隨著骨科手術使用影像學技術, 使得手術視野可視化, 椎體成形術應用逐漸增多[5]。有臨床研究提出骨質疏松椎體骨折是最適合用經皮椎體形成術治療的病癥[6]。

本文采取椎體形成術治療骨質疏松椎體骨折合并椎體內囊性變, 有效降低患者腰部痛感, 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率達到97.22%?;颊咝g后影像學檢測椎體解剖位置, 椎體前緣明顯抬高、椎體中央部位和椎體后緣位置下降。本次使用椎體形成術進行椎體雙側骨水泥注射法, 需大量注入骨水泥, 利于骨水泥分布均勻, 利于病變椎體解剖學位置復位。

骨質疏松椎體骨折合并椎體內囊病變患者表現為腰部疼痛劇烈、椎體骨折和內囊病變引發的椎體穩定性下降, 椎體形成術能有效穩定受傷椎體、避免受傷椎體在壓力下發生塌陷[7, 8]。椎體形成術手術治療時間短、手術創傷小、術后并發癥少, 本次研究中未發現有患者出現術中和術后并發癥, 還需繼續大樣本研究。在進行椎體形成術治療時要注意穿刺用力輕柔, 由于患者已經發生骨質疏松、內囊病變, 椎體骨密度下降、骨質松軟, 不建議使用外科錘輔助用力, 用力過猛可能會穿破內囊囊壁, 不利于骨水泥注入[9]。合并內囊病變時, 穿刺前需進行排氣或排液處理, 內囊中內容物可不做處理, 對臨床療效無顯著影響。治療前可通過評估患者內囊容量大小來估計骨水泥注入量, 盡可能將內囊填充滿, 如果患者椎體骨折合并椎弓根骨折時要減少骨水泥用量, 防止骨水泥外漏引發椎管并發癥。

綜上所述, 椎體形成術治療骨質疏松椎體骨折并椎體內囊性變, 臨床療效顯著, 能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 恢復椎體解剖位置。

參考文獻

[1] 歐陽超, 陳志明, 馬華松, 等. 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椎體壓縮骨折術后非手術椎體新發骨折的相關因素分析.中國脊柱脊髓雜志, 2013, 23(3): 222-227.

[2] 范順武, 萬雙林, 馬彥. 骨質疏松性骨折椎體成形術后再骨折與新發椎體骨折的相關問題.中華骨科雜志, 2014, 34(1): 86-91.

[3] 高萬旭, 宓士軍, 高景春. 單側入路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伴裂隙樣變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12, 26(11): 1330-1335.

[4] 許子星, 許衛紅, 王長昇, 等. 后路長節段固定聯合椎體成形術治療重度骨質疏松胸腰椎壓縮骨折療效觀察.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13, 27(11): 1331.

[5] 王根林, 楊惠林, 朱雪松, 等. 骨質疏松性椎體骨壞死的診斷及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中國脊柱脊髓雜志, 2013, 23(3): 228-232.

[6] 信維偉, 程光齊, 馮宇, 等. 經皮椎體成形治療陳舊性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2, 16(52): 9873-9880.

[7] 劉濤, 周章武, 周正新, 等. 經皮椎體成形和后凸成形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的比較.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3, 17(39): 6920-6925.

[8] 張相偉, 孫建民, 崔新剛, 等. 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脊柱矢狀面的失平衡.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4, 18(26): 4224-4228.

[9] 鄧紅敏. 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的微創治療進展. 中國現代醫藥雜志, 2009, 11(11):133-134.

[收稿日期:2015-12-29]

猜你喜歡
椎體成形術骨質疏松
骨科骨質疏松患者骨密度和血尿酸的關聯性研究
椎體成形術與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效果比較
可吸收螺釘治療34例老年脛骨平臺骨折并發骨質疏松的效果及其對疼痛和并發癥的影響
阿侖膦酸鈉治療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椎體成形術后殘余疼痛的早期療效觀察
椎體成形術治療脊柱轉移瘤的療效觀察
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骨折的體會
射頻消融聯合椎板減壓椎體成形術治療脊柱轉移瘤療效及安全性
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和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對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