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燒傷創面常用藥物的臨床使用及療效分析

2016-05-04 10:36劉艷楊國艷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2期
關鍵詞:燒傷療效

劉艷 楊國艷

【摘要】 目的 研究對比燒傷患者采用磺胺嘧啶銀藥物與珍石燒傷膏治療的效果。方法 76例燒傷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 每組38例。對照組采用磺胺嘧啶銀藥物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于3~5 d后將磺胺嘧啶銀換為珍石燒傷膏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換藥期間疼痛程度。結果 疼痛程度方面, 對照組患者多處于Ⅱ級疼痛狀態, 觀察組多處于Ⅰ級疼痛狀態;且對照組中7例Ⅲ級疼痛, 觀察組中僅1例, 兩組疼痛程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止痛效果以及治療效果上, 前期使用磺胺嘧啶銀后換為珍石燒傷膏明顯優于單純使用磺胺嘧啶銀方式, 更具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珍石燒傷膏;磺胺嘧啶銀;燒傷;療效

目前臨床對燒傷創面的處理運用藥物較多, 因此合理用藥、讓患者盡快恢復并減輕疼痛感是藥物選用的關鍵。本院基于這一背景, 研究了磺胺嘧啶銀與珍石燒傷膏對燒傷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以及患者換藥期間疼痛程度,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8月~2014年4月收治的76例小面積燒傷患者, 按照隨機原則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 每組38例。對照組中男21例, 女17例;年齡16~56歲, 平均年齡(33.1±13.3)歲。燒傷原因:化學燒傷3例, 火焰燒傷15例, 沸水燙傷20例。燒傷總面積為體表面積的6%~10%。觀察組中男20例, 女18例;年齡19~55歲, 平均年齡(34.2±12.0)歲。燒傷原因:化學燒傷2例, 火焰燒傷17例, 沸水燙傷19例。燒傷總面積為體表面積的6%~10%?;颊邿齻课粸樾夭?、雙下肢、頸部、雙上肢、面部。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燒傷原因、燒傷面積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之后均進行基礎創口消毒處理。將患者燒傷創面采用碘伏清潔之后將水皰引流, 將由于燒傷造成的脫落表皮分離創面[1]。

對照組采用磺胺嘧啶銀藥物治療, 將藥物均勻的涂抹在患者創傷表面, 涂抹厚度2~3 mm, 換藥1次/d。在換藥前, 應將前一天的藥物徹底刮除并在換藥之后將創面包扎(根據創面部位及受傷深度行半暴露或暴露包扎)[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 于治療3~5 d后將磺胺嘧啶銀換為珍石燒傷膏治療。將患者創面清潔之后涂抹藥物, 厚度1~2 mm, 2~3次/d, 涂抹原則為不損傷正常組織。敷藥后包扎固定, 隔日換藥即可。另外, 可在換藥過程中加用生長因子, 可對患者燒傷創面起到促進創面細胞生長、幫助創面愈合的效果。

1. 3 評定標準[3] 對患者換藥過程中的疼痛程度予以評級, Ⅲ級:換藥過程中出現不可忍受疼痛, 必須依靠止痛藥緩解, 且創面明顯出血;Ⅱ級:換藥過程中明顯疼痛, 創面明顯出血;Ⅰ級:換藥過程中輕微疼痛, 可忍受;0級:換藥過程無疼痛感。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患者26例Ⅱ級疼痛, 7例Ⅲ級疼痛;觀察組22例Ⅰ級疼痛, 1例Ⅲ級疼痛,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根據本次研究結果, 采用磺胺嘧啶銀聯合治療珍石燒傷膏的觀察組患者換藥期間疼痛程度更低, 多處于Ⅱ級程度, 即沒有出現不可耐受性疼痛感。且觀察組中僅有1例患者換藥過程中需要止痛藥輔助, 對照組中出現3例。證明觀察組用藥方式在換藥過程中不會造成患者較大程度痛苦, 這可能與藥物更換間隔時間有關, 藥物的涼度能夠減輕患者皮膚灼燒感, 促進傷口恢復。證明該組患者治療期間可更快恢復, 身體代謝狀況更佳。珍石燒傷膏能促進動物實驗性燙傷創面愈合, 幫助皮脂腺和毛囊增生、促進皮島形成, 從而縮短愈合時間。珍石燒傷膏可促進吸收, 改善皮膚燙傷部位血液循環狀態, 對創面部位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產生抑制。體內外實驗結果發現這一藥物對患者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均可達到抑制效果。

磺胺嘧啶銀雖然能夠起到較好的調節創面微循環以及改善病理生理環境的效果, 但隨著細菌耐藥性的增強, 這一藥物逐漸被發現可能存在過敏反應或毒副作用, 造成患者不適或疼痛感[4]。初期能夠達到較好抗感染效果, 但創面可能會出現較多滲出物, 暴露在空氣中的不會易發黑而影響美觀, 因此用于面部需提前告知患者用藥缺陷。臨床研究發現, 這一藥物可能造成后明顯疼痛, 少數患者為不可耐受疼痛, 不適用于過敏患者。珍石燒傷膏具有較好的減輕瘢痕以及抑制色素沉著的作用, 通過3~4 h間隔的換藥能夠促使燒傷處皮膚細胞活力得以恢復, 對創面愈合起到促進效果, 最大程度的將創面部位生態組織起到保護功能[5]。這一藥物在抗感染能力上相對不足, 但可明顯修復壞死組織, 對于Ⅱ度及Ⅲ度燒傷創面治療效果明顯。臨床用藥上, 可同時配以多粘菌素B, 減少滲出物, 對創面的自行愈合起到促進作用。但本次研究中部分患者后期出現不可耐受瘙癢以及濕疹情況, 表現為過敏癥狀, 對創面愈合產生阻礙。本次研究的常用燒傷藥物多采用包扎療法(四肢、軀干), 會陰及面部采取暴露療法, 涂藥3~5次/d, 注意患部抬高。

總之, 在對燒傷患者選用藥物治療時, 可優選擇磺胺嘧啶銀藥物, 3~5 d之后換為珍石燒傷膏, 可達到更優治療效果。用藥過程中注意換藥間隔時間, 可達到較好緩解疼痛、促進創面恢復。

參考文獻

[1] 王國平. 濕潤燒傷膏和磺胺嘧啶銀干性暴露法治療深度面部燒傷療效比較. 新鄉醫學院學報, 2009, 2(4):160-162.

[2] 程小平, 程志華, 彭文方, 等. 珍石燒傷膏在Ⅱ度燒傷創面中的應用. 中國臨床研究, 2012, 5(16):507.

[3] 何秀芬, 劉淑梅. 珍石燒傷膏治療燒傷的臨床觀察及護理. 中國保健營養, 2012, 16(21):3427-3428.

[4] 趙永超, 李彪. 磺胺嘧啶銀治療燒傷創面102例療效觀察. 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1, 1(34):39-40.

[5] 劉艷, 陳璟, 王淑珍. 珍石燒傷膏治療小面積深度燒傷創面的療效觀察. 中國傷殘醫學, 2014, 3(12):89-90.

[收稿日期:2015-12-07]

猜你喜歡
燒傷療效
中西醫結合治療腦出血的療效觀察
中醫治療糖尿病的療效觀察
以苦參為主治療心律失常的療效觀察
觀察益氣養血湯治療氣血兩虛型月經過少的臨床療效
補鋅在小兒腹瀉治療中的療效觀察
納米晶體銀敷料治療28例燒傷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
氯乙酸煙霧吸入損傷中毒鼠肺超微結構改變
三次換藥法在小兒頭面部燒傷中的臨床應用
健康教育在燒傷護理中的應用
應用磺胺嘧啶鋅治療燒傷模型的藥效學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