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灰關聯法的優質護理在ICU護理中的臨床應用

2016-05-04 11:54薛玉琴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2期
關鍵詞:重癥監護病房風險管理

薛玉琴

【摘要】 目的 探究基于灰關聯法的優質護理服務在重癥監護病房(ICU)護理的應用價值以及對患者提供的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方法 120例ICU病房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6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ICU病房護理模式, 觀察組實施基于灰關聯法優質護理模式。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總滿意度為97.5%, 優于對照組的81.2%(P<0.05)。結論 灰關聯法能夠很好地應用于ICU護理風險管理中,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灰關聯法;重癥監護病房;風險管理

ICU患者具有病情急, 多為危重且病情惡化速度快的特點, 在重癥監護病房中, 有很多類型的儀器設備, 患者的病情類型多, 護理人員在實施護理時需要進行大量的操作, 但ICU內配置的護理人員數量相對不足, 可能造成在患者需要護理或其他幫助時, 無法及時給予幫助或可能在操作過程中出現失誤, 因此對患者而言, 可能存在潛在意外傷害的風險, 甚至最終釀成嚴重的醫療糾紛[1]。結合本院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實施基于灰關聯法ICU 護理風險管理制度的相關經驗, 本文對風險管理的相關內容及取得的效果進行了探討和分析?,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ICU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60例。觀察組男28例, 女32例, 年齡32~75歲, 平均年齡(55.5±6.5)歲;對照組男30例, 女30例, 年齡28~78歲, 平均年齡(50.3±9.2)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ICU病房護理模式, 觀察組實施基于灰關聯法優質護理模式。根據護理記錄資料查找ICU中存在風險的護理項目, 包括:儀器操作、護理專業技術、病房環境、管理制度、護理人員態度、護患交流。通過召開會議制定風險項目完善方案找出不足, 針對不足的地方加以完善改進。開展教育培訓, 提升護理人員素養。定期對病房環境、醫護人員素養進行評測。并根據醫護人員對管理制度的評價及問題發生率評測管理制度是否合理, 并不斷完善。該過程分為5個周期, 分別為T1、T2、T3、T4、T5。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出院時間、預后和對護理的滿意程度等方面進行統計和比較。護理滿意度評價標準:在患者出院時發放護理滿意調查表, 滿分100分, 分值越高表示護理滿意度越高, 90~100分為非常滿意, 80~90分為滿意, 60~80分為尚可, <60分為不滿意??倽M意度=(非常滿意+滿意+尚可)/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灰色關聯法結果分析 用灰色關聯法可以得出隨著護理風險管理完善行動的開展, 風險因子與護理風險的關聯度逐步減小, 且T1、T2周期間曲線斜率較小, T2、T3周期間曲線斜率最大, T3周期后曲線斜率趨向平緩。聯系實際, 在前2個月內, 風險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護理人員對管理制度的打分>60分。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制約了風險管理的改善。同時, 由于這期間培訓較多, 護理人員的精力有限, 雖然專業技能有所提升, 但在工作實踐中仍存在不少做得不好的地方。T2、T3周期內, 管理制度趨于完善, 護理人員專業技能有了不少提升, 且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ICU的護理工作取得了很大進步。由于護理風險管理以趨于完善, 可提升的空間較小。T4、T5周期內, 相對行動前期護理工作進步不大, 但仍有提高。

2. 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觀察 兩組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和護理后, 病情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無患者死亡現象, 或其他的并發癥。觀察組非常滿意31例, 滿意16例, 尚可11例, 不滿意2例, 總滿意度為96.7%。對照組非常滿意16例, 滿意16例, 尚可4例, 不滿意24例, 總滿意度為60.0%,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重癥監護室與普通病房的護理工作相比, 存在的風險因素更多, 因此危險性更高。近年來, 由于護理風險的存在, 由此產生的醫療糾紛不斷增多, 比如患者和家屬由于病痛會產生焦慮、恐懼等情緒 , 對醫護人員在治療時采取的方法充滿疑慮, 如果出現治療不佳的情況, 患者和其家屬就會將之誤認為醫療事故, 因此產生了醫療事故[2, 3]。實施基于灰關聯法的優質護理服務的過程中, 可以科學地對護理過程進行完善。ICU應當不斷完善危重患者風險管理制度的相關內容, 要求護理人員對其負責的患者做好風險評估工作, 把握好護理安全的質量。每周要結合護理部門和護士長的查房情況, 分析可能存在的護理風險, 并就已經發生的護理不良事件, 組織負責護理安全的人員進行開會討論, 分析造成不良事件的相關護理風險因素, 對相關的經驗教訓進行總結, 并據此制定科學的防范措施, 并在以后的護理工作中仔細針對該類風險因素進行重點的排查, 對相應的風險因素進行科學的評估。

本研究以120例ICU病房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按基于灰關聯度的優質護理和常規護理的方法進行分組,發現采用灰關聯法的優質護理服務的觀察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可見灰關聯度的優質護理服務明顯提高了ICU病房患者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 灰關聯分析結果能夠很好地與ICU病房的護理需要吻合, 該方法在ICU風險管理分析中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雙, 劉寧, 穆恩. 灰關聯法用于ICU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效果評價. 護理管理雜志, 2015, 15(6):446-448.

[2] 薛漫清. 對整體護理質量評價的灰關聯聚類分析. 護理研究, 2004, 18(6):1006-1007.

[3] 羅躍全, 王慶梅, 郭繼衛, 等. ICU護理風險管理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 中華護理雜志, 2014, 49(4):442-444.

[收稿日期:2016-01-07]

猜你喜歡
重癥監護病房風險管理
住房公積金風險管理信息化審計探討
風險管理在心內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護理風險管理在急診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養老保險精算的分析與風險管理的研究
養老保險精算的分析與風險管理的研究
重癥監護病房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
綜合ICU留置導管患者醫院感染分析
腦出血術后患者的ICU觀察及護理對策研究
重癥監護病房感染危險程度分析與護理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