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院近5年剖宮產率及指征的變化分析

2016-05-04 12:03鄭瑋張莉楊珊珊田志華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2期
關鍵詞:剖宮產率指征剖宮產

鄭瑋 張莉 楊珊珊 田志華

【摘要】 目的 探討近5年剖宮產率及剖宮產指征變化, 以尋求降低剖宮產率著手點, 保障母嬰健康。方法 對6315例孕婦剖宮產率及指征進行分析(按婦幼年計算)。結果 5年6315例產婦剖宮產率為46.18%, 近5年剖宮產率居高不下。結論 應提高醫務人員醫療水平, 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 重視產前檢查, 正確把握剖宮產指征, 降低首次剖宮產率, 從而降低剖宮產率, 減少剖宮產并發癥的發生率。

【關鍵詞】 剖宮產;剖宮產率;指征

我國剖宮產率增加開始于20 世紀80 年代初, 急劇上升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 至今仍在上升[1]。目前為止, 雖然不少產科醫生正在為降低剖宮產率而努力, 但效果甚微。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大約有20年[2]。作者通過對近5年剖宮產率及指征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 以制定進一步降低剖宮產率的有效措施?,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院2009年10月~2014年9月分娩總數6315例, 其中剖宮產2916例, 剖宮產率為46.18%。其中初產婦3203例, 占50.72%, 經產婦3112例, 占49.28%, 孕周30~44周, 年齡15~45歲。

1. 2 方法 應用回顧性分析方法, 對近5年來各年度的分娩產婦數、剖宮產率、剖宮產指征資料進行整理。同一份病例有≥2個手術指征時, 選用第1個主要指征。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產婦構成情況變化 2010~2012年初產婦比例逐年增加, 經產婦比例逐年減少(P<0.05)。以下均按婦幼年計算:2010年即2009年10月~2010年9月, 以此類推。見表1。

2. 2 剖宮產率變化 近5年剖宮產率總體無下降趨勢, 從2010年的45.05%, 2012年的46.11%, 上升至2014年的47.07%,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剖宮產指征變化 本院剖宮產的指征:妊娠并發癥中以羊水過少、子癇前期、胎膜早破及妊娠期糖尿病為主要指征, 妊娠合并癥中以心臟病為主要指征。社會因素是本院剖宮產的首要指征, 5年來有所下降(P<0.01), 但仍是第一位指征;胎兒窘迫及臀位剖宮產有所下降(P<0.01);因瘢痕子宮、巨大兒、妊娠期糖尿病剖宮產顯著升高(P<0.01)。見表3。

3 討論

3. 1 近5年影響本院剖宮產率的原因分析 自開展新式剖宮產手術以來, 手術時間大大縮短, 患者術后體力恢復快, 加之麻醉、抗生素應用使手術死亡率降低到4/萬~8/萬[3], 手術安全性提高, 使手術應用范圍擴大, 手術率也隨之上升。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子宮破裂、前置胎盤、胎盤植入及再次妊娠分娩剖宮產的發生率均明顯高于自然分娩者[4]。嚴格掌握剖宮產指征, 降低剖宮產率, 有重要及長遠意義。本資料顯示本院近5年剖宮產率趨于穩定水平, 無明顯下降, 分析原因如下。

3. 1. 1 社會因素包括高齡初產、珍貴兒等要求手術的因素, 近5年逐年減少但仍是初產婦剖宮產的首要指征。主要是孕婦和家屬過分相信剖宮產術對母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忽視了剖宮產術的并發癥;孕婦對陰道分娩缺乏信心及怕疼、怕受“二茬罪”;部分與醫務人員為親屬關系;當產婦伴有其他軀體疾病或分娩出現產程進展緩慢、胎心減速等輕度異常情況時, 告知產婦后造成過分注重安全, 對陰道分娩可能的危險性過于高估, 再加上產科醫生為避免因不確定因素而引起的醫療糾紛, 故常選擇剖宮產等分娩方式[5]。

3. 1. 2 瘢痕子宮為本院經產婦第一剖宮產指征。隨著近幾年剖宮產率不斷增加, 也提高了剖宮產后再次妊娠的發生率, 由于醫患雙方均擔心陰道分娩過程中發生子宮破裂, 常更傾向于剖宮產,導致剖宮產率升高。

3. 1. 3 過分依賴輔助檢查, 有報道稱胎心監護儀的普及應用使假陽性比例較高, 使胎兒宮內窘迫行剖宮產率上升了3倍[6]。在工作中單憑聽診胎心或觀察羊水混濁情況診斷胎兒窘迫的情況時有發生, 沒有綜合評定產婦及胎兒情況而草率做出剖宮產的決定。

3. 1. 4 妊娠期糖尿病管理不規范, 本院孕婦多為外來務工人員, 依從性差。妊娠合并糖尿病不屬于剖宮產手術指征, 但因產婦孕期血糖控制較差, 胎兒常偏大, 臨床醫師為預防產傷而采取剖宮產。另外, 糖尿病伴血管病變等原因常使產婦提前終止妊娠, 此時無法自然分娩, 需行剖宮產, 故進一步增加糖尿病孕婦剖宮產率。

3. 1. 5 年輕的產科醫師及助產士處理難產經驗不足, 醫師過度依賴手術, 陰道助產能力下降, 對助產的信心不足。對有陰道分娩條件的雙胎、臀位及未試產的相對頭盆不稱均直接行剖宮產術。

3. 1. 6 本院產婦入院待產時間普遍偏長, 因產婦對住院病房、產房環境、待產過程較陌生, 易產生恐懼、焦慮、緊張等不良心理, 文獻指出待產時間延長是促進無指征剖宮產率上升的獨立因子之一[7]。

3. 2 降低本院剖宮產率的措施

3. 2. 1 本院孕產婦本地與外來務工人員比例大約為1:8, 外地孕婦高齡初產率很低, 在此降低剖宮產率有很大空間。對于本地孕婦要求及需求高, 讓其充分認識陰道分娩的好處及為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也能有效降低剖宮產率。持續開展孕婦學校教育, 針對不同需求的孕婦開展個性化的宣教, 著重講解妊娠、生理、正常分娩及剖宮產的利弊, 消除其不必要的顧慮, 樹立自然分娩的信心。加強妊娠期糖尿病管理, 重視孕婦孕期營養合理攝入, 使巨大兒的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圍, 降低剖宮產率尤其是社會因素剖宮產率。本院麻醉科自2011年實行分娩鎮痛以來, 解決了不少懼怕產痛產婦的分娩問題, 不能忽視分娩鎮痛在降低剖宮產率中的重要作用, 在孕期應做好分娩鎮痛的宣教, 避免不必要的首次剖宮產。

3. 2. 2 經產婦剖宮產的最常見原因是瘢痕子宮。國際衛生組織提出瘢痕子宮順產率>60%, 如今國家二胎政策的松動大量增加瘢痕子宮孕婦的數量, 要對剖宮產率進行有效控制, 需行陰道試產。如前次手術為子宮下段剖宮產、 術后未發生感染等并發癥且無出血、 已不存在前次手術指征、無新并發癥、產前檢查胎兒胎位正常、 估計體重≤前次、再孕距前次手術>2年, 可在嚴密觀察下進行陰道試產。

3. 2. 3 為使陰道分娩質量提高, 需要求醫師具有高水平的陰道助產技術和守護產程能力, 達到降低剖宮產率的目的, 故必須注重增強和提高產科醫務工作者的責任心、技術水平, 利用各種平臺多鍛煉、多學習。培養人才梯隊, 保證醫療質量。

3. 2. 4 嚴格掌握入院待產的指征, 縮短住院待產時間, 有助于降低無指征剖宮產率。對妊娠并發癥、合并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綜上所述, 剖宮產率升高是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不僅是學術問題也是社會問題, 單純以降低剖宮產率為目的不可取, 而應權衡利弊, 選擇真正有利于孕婦及胎兒的方案, 這需要產科醫師、孕婦及家屬、政府及整個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努力。

參考文獻

[1] 張月芬, 馮磊.我院近五年剖宮產率及剖宮產指征分析.中國全科醫學, 2010, 13(35):4009-4010, 4012.

[2] 王英, 王紅丹, 王海俠, 等.五年剖宮產率及指征變化臨床分析. 吉林醫學, 2011, 32(29):6156-6157.

[3] 楊秀清.某縣近五年剖宮產率及剖宮產指征變化的臨床分析. 中國醫藥指南, 2012, 40(26):545.

[4] 陳紅梅. 20年間剖宮產率與剖宮產指征改變的影響因素分析. 實用預防醫學, 2014, 21(6):724-726.

[5] 張漢英, 曹月華, 張桂麗, 等.近6年剖宮產率及剖宮產指征的相關因素調查研究.中國婦幼保健, 2013, 28(36):6028-6030.

[6] 沈瑤, 林建華, 林其德, 等.我國部分地區剖宮產率影響因素和指征分析.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1, 27(3):183-187.

[7] 楊紅, 李婧, 王利敏, 等.不同年代剖宮產率及指征變化分析. 北京醫學, 2015, 37(7):671-673.

[收稿日期:2015-12-04]

猜你喜歡
剖宮產率指征剖宮產
麥角新堿聯合縮宮素在高危妊娠剖宮產術中的應用
剖宮產后怎樣加強護理
妊娠期連續細致化護理對高危妊娠初產婦不良情緒及對剖宮產率的作用
剖宮產指征及剖宮產率影響因素分析
我院2012年剖宮產臨床分析和研究
導樂分娩中應用分娩球160例的臨床觀察
縮宮素引產與欣普貝生引產的剖宮產率與產后出血率探析
孕期健康教育對瘢痕子宮分娩方式影響的研究
我院剖宮產率及剖宮產指征近5年的變化分析
592例剖宮產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