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路路基常見的病害、成因及對策探討

2016-05-05 08:04黃斌
企業技術開發·下旬刊 2016年4期
關鍵詞:防治措施滑坡公路

黃斌

摘 要:隨著公路建設投入持續加大,我國公路工程項目越來越多,公路路基病害也愈加突出,對公路質量和使用壽命造成嚴重影響。文章以保證公路工程質量與減緩公路損壞進程為目的,結合以往工程經驗,簡要分析了公路路基常見病害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針對性的防治措施,保證公路使用壽命。

關鍵詞:公路;路基病害;坍塌;沉降變形;滑坡;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U21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12-0166-01

近些年來,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公路建設項目隨之增多,如何保證公路質量、確保其使用壽命成為行業內關注的重點。路基是公路的基礎部分,常見的質量病害有坍塌、滑坡、沉降變形、崩塌、泛漿冒泥等,一旦發生此類問題,就會造成公路無法使用,影響車輛、行人的正常出行,為交通帶來不便。為此,應當加大對公路路基病害及其成因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唯有這樣才能保證公路的正常使用,為出行帶來便利的交通條件。

1 公路路基常見病害及其成因

1.1 坍 塌

路基邊坡的坍塌是公路路基常見問題,主要是由于開挖路塹邊破較陡或邊坡堆積物在其自重作用下,沿路基邊坡而發生的一種坍塌現象,在高級公路和山區公路中比較常見。

一般而言,路基坍塌發生時的速度較快,過程中伴隨著土石流動、位置變動等現象,結束時坍塌體基本穩定,且沒有明顯的滑動面。在發生坍塌事故前,路基邊坡頂部會出現大大小小的裂紋,破壞邊坡原有的穩固性,造成變形,坡面不穩,進而引發坍塌問題。

1.2 沉降變形

在高填方、深填方、半填半挖路基施工完成后,隨著投入運行,在長時間的荷載反復作用下會出現沉降變形問題,特別是填挖方的接觸部位。具體的看,路基沉降變形主要表現為路堤沉陷和地基沉陷兩種現象。一旦路基出現沉降變形,路面就會出現局部沉陷或不均勻沉陷等情況,影響車輛的正常通行。

路基之所以會出現沉降變形問題,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路基承載力不足是最主要原因。要從根本上防治路基沉降變形問題,就要嚴加路基設計與施工。

1.3 滑 坡

滑坡是一種在地質構造、地質條件、水文條件等因素綜合影響下,使巖層在自重作用下沿著滑動面向下滑動的地質現象,是公路路基常見的一種病害,經常發生在公路路基內側的邊坡上,威脅著路基的穩固性。

從滑坡產生的機理可以看出,邊坡的產生及形成過程是比較復雜,既有地質構造、水文條件、巖土性質等方面的內在原因,也有人為、地質災害等外在因素的促進作用??梢?,公路路基滑坡是內外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

1.4 崩 塌

公路路基崩塌主要發生在雨季或暴雨過后,由于水滲入到路基中去,巖石會出現軟化現象,動水壓力作用也會有所增加,造成內摩擦力減少,巖體強度下降,極容易引發路基崩塌事故。從過去的路基崩塌現象看,此類病害經常發生在邊坡較陡的路基工程上。比如,路基邊坡坡度大于45 °,經過長時間的風化后,堅硬巖層的穩定性會受到嚴重破壞,為路基崩塌事故的發生埋下隱患。

此外,一些高填方的路基工程,由于路基結構穩定性不是很好,在雨水的侵蝕下也會出現崩塌現象。從中可以看出,水是造成公路路基出現崩塌問題的主要原因,要想防治路基崩塌問題,首要工作就是做好防水工程。

1.5 泛漿冒泥

泛漿冒泥也是一種常見的公路路基病害,不僅影響公路路面的美觀性,也會給人們出行帶來不便。公路路基出現泛漿冒泥問題,主要是路基本體變形、基床排水不好等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公路路基在車輛等反復荷載下會出現沉降變形,產生下沉外擠問題,破壞路基原有的穩固性;另一方面,路基遇水侵蝕后,自身的承載力會嚴重下降,在車輛反復荷載下極容易出現泛漿冒泥問題。所以,對路基泛漿冒泥病害的防治,應從提高路基承載力和排水工程建設兩個方面著手。

2 公路路基常見病害的防治措施

坍塌、滑坡、沉降變形、崩塌、泛漿冒泥是公路路基常見的質量病害,影響著公路質量與使用壽命。為了確保公路路基質量,應科學合理的進行公路路基工程設計,嚴格落實路基施工各項工藝,使施工操作落實到位。同時,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治理原則,注重對常見質量病害的預防,盡可能的降低這些質量病害發生的幾率。下面針對以上病害,提出了具體的防治措施。

2.1 坍塌的防治

根據公路路基坍塌產生機理,結合具體情況,因地制宜的編制防治方法。因此,要認真進行地質勘察工作,了解施工現場的地質構造、水文條件、巖性等,從而科學設計公路路基施工方案,提高公路路基施工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在坍塌防治上,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第一,在邊坡上鋪砌塊石,對邊坡進行加固處理;第二,在邊坡上種植植被,減少地表徑流和水土流失,提高邊坡穩固性;第三,截斷地下水流,最大程度的減少地下水對路基巖石穩固性的破壞性影響。

2.2 沉降變形的防治

鑒于路基承載力不足是造成路基沉降變形的最主要原因,為了提高路基承載力,應從設計和施工兩個方面著手。在路基工程設計前,嚴格地質勘察,全面了解地質施工條件,特別是遇到軟土層,做出相應的處理方案,如換填、加固等,改善軟土層工程條件,使之滿足公路公路承載力需求。在施工方面,嚴格落實混凝土攪拌、鋪設、振搗等工藝,確保路基壓實度符合設計要求。比如,增加粘粒含量,采用振動碾壓法,改善土層壓實性能,并獲得較好的干密度,有助于降低路基土的壓縮性,提高路基土承載力。

2.3 滑坡的防治

公路路基滑坡是各種內外因素綜合作用的一個結果,要想有效的防治滑坡問題,通過加固技術提高路基邊坡的穩固性。路基邊坡防護加固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工程防護加固,二是植物防護加固。在工程防護加固上,方法有錨桿防護、護面墻防護、抗滑樁防護、擋土墻防護、復合錨桿樁防護等,通過一系列的工程措施來起到防護加固的效果,維護路基邊坡的穩定性。在植物防護加固上,主要是種植植物或樹木,通過植被、樹木的根系來提高邊坡的穩定性,同時也可以減緩邊坡水流速度,有助于降低滑坡事故的發生率。

2.4 崩塌的防治

在公路路基崩塌防治上,常用的方法有支擋加固、攔截、護坡、遮攔、護墻、改線繞避等,這些措施在公路施工中廣泛應用。每一種防護措施的適用條件不同,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采用相應的防治措施。如,坡度比較緩的情況,可以修建護墻,不適合采用其他形式的防護措施。此外,考慮到雨季或暴雨過后,是公路路基崩塌的高發期,在公路施工中應設計好排水工程,及時排水,避免過多雨水滲入公路路基中去,降低巖石的穩定性。

2.5 泛漿冒泥的防治

對于公路路基泛漿冒泥的問題,一方面修剪排水工程,如盲溝,及時排除地下水;另一方面通過換填等方法提高基床表層的強度,使基床承載力滿足設計。在此基礎上,要注重公路使用期間的維護工作,定期巡視公路路基情況,及時發現裂縫等問題,盡早的采取補救措施,避免形成嚴重的泛漿冒泥問題。

3 結 語

綜上所述,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病害影響著公路整體質量。所以,必須在公路施工過程中不斷的總結經驗和教訓,針對公路路基的坍塌、沉降變形、滑坡、崩塌、泛漿冒泥等常見質量病害采取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同時規范工程設計與施工,嚴格落實質量驗收工作,以確保公路路基質量符合設計和使用要求,滿足人們出行的交通需要。

參考文獻:

[1] 張冰穎.加強公路路基施工的技術運用 提升路基病害的防御能力[J]黑龍江科學,2013,(12).

[2] 劉菲,胡坤鵬.山區公路路基病害與防治[J].科技致富向導,2011,(17).

[3] 譚斌.公路路基病害及處理探析[J].交通標準化,2013,(4).

猜你喜歡
防治措施滑坡公路
“十四五”浙江將再投8000億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滑坡推力隱式解與顯式解對比分析——以河北某膨脹土滑坡為例
公路造價控制中的預結算審核
淺談公路滑坡治理
淺析建筑地基不均勻沉降問題的防治措施
基于Fluent的滑坡入水過程數值模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