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條暴政

2016-05-06 10:26鄧娟
東西南北 2016年8期
關鍵詞:楊玉環苗條身材

鄧娟

當“肥胖”這樁污名橫掃世界,“減肥”也成為縱貫古今的戰爭。胖瘦的審美標準先被封建君王壟斷,又被后現代城市和商業劫持,人類減肥史,是一場外表專制下的“苗條暴政”。

“我太胖了,我要吃瀉藥、喝咖啡。我抽煙的時候再也不同時吃別的了?!北M管聲稱“內心里住著一位紳士”,在減肥問題上的糾結仍然出賣了瑪琳·黛德麗的女人本質。這個上世紀在好萊塢和嘉寶平分秋色的德裔女星,擁有纖腰和一雙大長腿,掀起了1920年代的“吸煙裝”和性感絲襪潮流??伤€是對身材吹毛求疵,逼自己每天只食用蔬菜湯、農夫奶酪和面包。

減肥是難得令女人同仇敵愾的戰爭。隔了一百年,黛德麗的哀嘆仍然應景。

事實上,所有哭著喊著的減肥宣言不過是不痛不癢的撒嬌,真正為胖所困的人都在打落牙齒往里吞,就像每所小學每個班級里那個忍氣吞聲的胖子。

一切不健康的減肥都是耍流氓?!胺逝帧边@樁污名是荼毒古今中外的最大謊言,胖瘦的審美標準,先被封建時代的君王意志壟斷,又被后現代的城市和商業劫持,讓女人及男人都無可幸免地暴露在不禮貌的監視之中。

“看臉”“看身材”的外表專制一日不除,人類終難擺脫學者金·徹寧形容的“苗條暴政”。

胖子的美好時代稍縱即逝

漫長的人類史上,忍饑挨餓的時間遠比營養過剩漫長,然而胖子的美好時代只是稍縱即逝。

隆起的腹部、肥大的臀,遼寧紅山遺址出土的女體塑像,被它的發現者冠名“東方維納斯”,考古學家們就喜歡把所有遠古女性人像通通叫這個名字。遼寧版和土耳其版、奧地利版“維納斯”,都與古希臘版的優雅、修長大相徑庭,而是矮、胖、黑、丑,袒露著石器時代的生存和生殖需求,那時談審美意識還為時尚早。

雖然絕大多數人還未解決溫飽,古埃及人就已經把胖和有病劃等號,把肥胖的病人畫在墻壁上。意識到胖子比瘦子容易猝死,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建議人們裸體奔走、睡硬板床、飯前鍛煉、吃飯時也不?;蝿由眢w——這大概是早期最詳細的減肥措施,相比起來,在近乎同時代的中國,發生在楚宮的那場浩大的瘦腰運動,辦法不過一個餓字而已。

到了中世紀,對于經歷了饑荒和鼠疫的歐洲人來說,用身體囤積脂肪意味著莫大的安全感,“豐滿有助于生育”、“嬰兒越胖越健康”是當時主流的養生和育兒觀。大腹便便成為社會地位和經濟能力的直觀體現,因為只有上層階級才能夠放縱飲食。當時人們渴望富態而不是骨感,不過,重度肥胖者依然會被稱為“怪胎”。

所謂胖子的黃金時代,也就到此為止了。13世紀末“合理的腹部”開始成為法國審美的標準之一,沒過多久,連最高統治者也不能肆無忌憚地發胖了。

加拿大作家托馬斯·B·科斯坦以14世紀為背景的《三個愛德華》一書,記敘了比利時一帶某個小國君主雷納德三世的生平,這位以身寬體胖聞名的國王,被弟弟愛德華發動政變并奪位,囚禁在一個門窗可供正常人通行的房間,但雷納德因為贅肉減不下來,并且繼續對送來的美食來者不拒,越吃越胖,10年都沒有走出房間——這則故事常見于心靈雞湯讀物和中學生閱讀理解題,用以提煉的中心是“囚禁一個人的是心中的欲望”。

15世紀,民間對英王愛德華四世之死的解讀是“沉迷享樂,從不擔心體形肥胖,毫無節制大吃大喝,終于在盛年中風而亡”。

18世紀,肥胖的貴族也開始自省。路易十四的帕拉丁夫人在私信中懊惱自己的失寵是因為“從輕盈變得肥胖”,“淪落到丑陋之人的行列”。

封建帝王傳達對瘦的偏好

同處中世紀的唐朝,一直是如今胖姑娘們最想穿越回去的理想國,但這個傳說中“以胖為美”的桃花源,不過是又一個烏托邦。

楊貴妃代言的胖美人形象,是被后世文人加工的騙局。正史中并沒有關于楊玉環體形的具象記錄。詩人里最有發言權的李白,三首《清平調》,也是旁敲側擊地拿“云想衣裳花想容”和“可憐飛燕倚新妝”比擬。矮人面前莫說短,如果貴妃真胖,還把她比作趙飛燕,這不是作詩,這是作死。

號稱“詩史”的杜甫就老老實實地描述:肌理細膩骨肉勻。與楊玉環去世只隔16年的白居易寫《長恨歌》,也是芙蓉面、楊柳腰的形象。

唐朝的社會風氣對肥胖相對寬容,但絕不等于縱容。杜牧見到陪酒女肥碩,寫了首《嘲妓》,調侃她穿衣服浪費布料,還好心勸慰:你別擔心嫁不掉,人胖就要多讀書——這毒舌和戳痛處的技能,可以打滿分。而詩僧貫休有一句“為人無貴賤,莫學雞狗肥”,對肥胖的好惡力透紙背。連出家人對胖子都如此惡意滿滿。

得到公認的美人楊玉環當然不可能是死胖子。李隆基選女人的品位,根據靠譜文獻記載,他派京兆尹給太子李亨選五個侍妾,要求以“細長白”為標準,可以推測楊玉環即便肌膚微豐,身材也還是高挑修長。

可到了五代和宋元文人那里,豐滿就被渲染成肥胖,又從胖派生出妖魔化?!堕_元天寶遺事》《說郛》等小說、筆記甚至把楊玉環涂脂抹粉、染指甲的愛美行為寫成流粉汗、長紅爪的妖精。

要說酸秀才們和前朝美人什么仇什么怨,也不過“紅顏禍水”就能概括。相比這些背后的閑言碎嘴,在一個時代的胖瘦審美觀上掌握話語權的,還是帝王意志。

帝王對瘦的偏好,總是通過文藝活動中規格最高的宮廷舞會向下層階級灌輸。自漢宮飛燕后,身體輕盈到能跳掌上舞幾乎成為傳奇美女的標配,梁武帝的歌舞團里掌握這門絕技的張凈琬,腰圍一尺六(南朝一尺約25.8cm)。全民的理想身材是瘦,瘦到病態也沒關系,削肩、貧乳,還要一雙小腳。南唐李后主的窅娘步步生蓮華,纏足之風從宮廷傳向民間。

零號身材減肥食譜

胖瘦不再是生物學層面的概念,個體的觀感被剝離了,被封建統治者壟斷的審美是另一種形式的“暴政”。1980年代。美國學者金·徹寧提出“苗條暴政”并分析:男性在成長過程中被教導要對自己的性別感到驕傲,女性卻被引導討厭自己的身體,渴望被矯正和塑造,這樣一來男權統治便得到了鞏固。

其實“暴政”之下,男性也未必幸免。楚王好細腰,餓死的不光是宮女,男臣為了得到賞識重用也修煉小蠻腰,肥胖者還有丟官乃至丟命的風險,于是全國士人紛紛節食。但一直到進入現代社會之前,古代的減肥方式都乏善可陳。

現代社會的苛刻

詆毀一個人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從外貌進行攻擊,而最直觀的外貌特征就是胖。

現代社會對胖子的冷酷程度超過任何一個歷史時期。君主對審美觀的主宰消失了,商品資本卻施加了更強大的壓迫。

服裝等工業邁入標準化大生產,“為了使這種復制的相同產品被所有人接受,就需要建構共同的審美觀、價值觀。經過現實的反復驗證而讓它變得理所當然”。

時裝業用超模樹立了一個個苗條樣板。通過傳媒將“瘦就是美、就是時髦”的概念進行傳播。1945年發明的比基尼對身材要求苛刻到了極限。影視劇無時無刻不在強化肥胖是滑稽的,只有窈窕淑女才擁有愛情。

既然瘦意味著美和成功,丑陋和失敗也就被強加在肥胖身上。城市里無處不在的玻璃鏡、攝像頭和公共領域中陌生人的相互打量。讓身體總是暴露在監控之下,時時刺激著胖子的恥感。戈夫曼在《缺陷》一書中寫道,一個本可以輕松融入社會關系的人,因為具有某種缺陷的特征并被他人注意到。從而也就剝奪了他的其他特征被注意的權利——換言之,在現代人際交往中,胖可能從一開始就在他人的印象中被“判死刑”,掩蓋其他優點。

肥胖有時還被粗暴地和懶惰、自控能力弱等負面評價聯系,從私人問題變成公共健康議題,甚至意味著社會責任缺失。兩個英國人寫的《富態:腰圍改變中國》提出,肥胖人數的增多已經深深影響中國,困擾著社會發展。

贅肉無處遁形,減肥市場空間無限。20世紀以來,低卡路里食譜、開燈睡覺以燃燒脂肪、醋餐等減肥方法迭出,減肥藥誕生于1910年代,煙草商也以吸煙有益于減肥為賣點推廣產品,其間還出現吞食絳蟲、“吃肉減肥”等稀奇古怪的花樣。越來越多減肥食品和器械被推廣,有人推出了團體減肥項目。

大招終于來了,被稱為“20世紀后期醫療偉大貢獻之一”的減肥手術出現,先驅者威廉·斯科特醫生說:“當某個肥胖病人在胖人圈中堪稱‘巨大,應該加一個術語‘病態來強調這種荒誕的脂肪堆積造成的嚴重健康損害甚至短壽的威脅。不幸被分入這一范疇的人,精神、社交和經濟方面都慘遭折磨?!?/p>

基于解決健康問題的減肥手術,在極端纖瘦的潮流里不可避免地被濫用,打著醫療旗號的整形美容機構向人們展示:身材可以通過市場手段進行嚴格的加工和設計。女性主義學者批評說,整形的實質仍是對身體權的剝奪,只不過這種“審視”被醫學科技所掩蓋。

令人深思的是,即使冒著失敗和死亡的風險,許多躺在手術刀下的人,都是自愿的——從古至今的“苗條暴政”里,再沒有比這更可怕的規訓了。

(唐明薦自《新周刊》)

猜你喜歡
楊玉環苗條身材
了和子
小身材大本領的
小身材 大藝術
香盡空珊珊
“素面朝天”究竟是面對誰
大唐艷景中的女性幻象
快把她們遮肉顯瘦的攻略交出來!
越來越苗條
不受身材局限的美服
韓伍古代人物畫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