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能力培養的數學問題意識探究

2016-05-09 10:39楊麗萍
成才之路 2016年12期
關鍵詞:數量關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楊麗萍

摘 要: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數量關系”三方面闡述了數學課程標準變化下的幾點思考,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探究改革路徑。

關鍵詞:數學教學;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數量關系;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1-0031-01

新修訂的數學課程標準較原來的實驗稿更加準確、規范、明了、全面。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只有認真學習數學課程標準,領悟其精髓,用它指導和規范自己的教學,才能促使自己的教學更富有實效。

一、對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

數學課程標準修改中總目標突出了“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改革方向和目標。把“雙基”改成“四基”,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同時還把“兩能”改成“四能”,增加了能發現問題、能提出問題。因此,培養四基、四能尤為重要,這是時代的需要,國家的需要,學生的需要,教育發展的需要,特別是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方面的培養變尤為重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如第一冊“兩位數加整十數、一位數”,學生看圖說已知信息(大巴車45座,中巴車30座,小轎車3座),根據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怎樣列式,結果學生提出各類問題,有大巴車和中巴車共有幾座,大巴車和小轎車共有幾座,中巴車和小轎車共有幾座,三種車共有幾座,我班有49人,坐哪幾輛車比較合適,等等。由于學生還沒有學“兩數相差問題”,因此就提出了兩類問題,一類用加法計算的問題,一類綜合性的問題。通過觀察思考,學生發現30+3是整十數加一位數已會算,很快求出30+3=33。而45+30、45+3是本課新內容,也是需要我們一起探討學習的重點內容。后面的兩種情況則是我們靈活運用新知識解決的綜合性問題,它有助于學生發散思維和綜合能力的培養。數學知識具有靈活性、多樣性,教師不該只是局限于解決書本上的問題就算完成任務,而應注意引導學生把握新舊知識的聯系與區別,建立起一定的數學模型。實踐發現,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能用自己的數學語言表達問題,并通過探究解決實際問題,掌握了一定的解題方法,同時多種類型的綜合能讓學生構建一定的數學模型。只要教師堅持訓練指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隨之提高。

二、注重“數量關系”的探討

數學課程標準中有關內容標準的變化,要求在具體情境中了解常見的數量關系:總價=單價×數量、路程=速度×時間,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數學問題意識。通過教學實踐,低年級數學中涉及的數量關系的形式、內容多種多樣。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其一,“求用括線表示的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例如,一共有10個蘋果,籃子外有3個,籃子里有幾個?用總數減去籃子外的部分就等于籃子里的部分”,即“總數-部分數=部分數”。又如,已知左邊有3個蘋果,右邊有5個蘋果,一共有幾個蘋果?就是求把左邊和右邊的兩部分合起來,求出了一共的個數,也就是“部分數+部分數=總數”。其二,“表格問題”中的數量關系(篇幅所限,表略)。根據“原有的—賣出的=還剩的”,列式60-9=?求出還剩51枝;根據“賣出的+還剩的=原有的”,列式26+8=?求出原有34塊;又根據“原有的-還剩的=賣出的”,列式24-7=?求出賣出17個。這三個問題緊密聯系,學生在解題中也有所體會,同時注意區分其不同。其三,“文字題類型的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如已經游走了12只鴨子,還剩5只,原來有幾只?算式12+5=17,這是關系式“游走的+還剩的=原來的”。又如白兔有38只,灰兔有25只,黑兔有11只,根據這三個條件,求白兔比黑兔多幾只?用“白兔的只數-黑兔的只數=多的只數”,求得38-11=27。而求黑兔比灰兔少幾只?則是用“灰兔的只數-黑兔的只數=灰兔比黑兔多的只數”,也就是黑兔比灰兔少的只數,寫成25-11=14。這是第一冊“兩數相差問題”中的幾種典型題,明確求誰比誰多幾或少幾,就要在多的部分里去掉少的一部分。其四,運算方法中的數量關系。如一個加數是60,另一個加數是20,和是多少?一個加數是60,和是80,另一個加數是多少?它們都是運用“加數+加數=和”這個數量關系,知道求和、求其中一個加數的不同方法;被減數是54,減數是6,差是多少?被減數是54,差是48,減數是多少?減數是6,差是48,被減數是多少?這三種類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都是在“被減數-減數=差”這個關系的理解上靈活變換運用解答的。數量關系的應用不僅在加減法中有,乘除法的運算中同樣有所體現。教學實踐也證明,堅持注重數量關系的培養是正確的,效果是明顯的。只要從低年級數學教學做起,不斷在課堂中滲透,讓學生理解、說說相應的數量關系,并學會靈活應用,相信學生的解題能力也會進一步得到提高。

三、結束語

總之,數學教師要真正領悟課程標準精髓,并用課程標準理念指導和提升數學教育科研能力和課堂教學水平。只有繼續深入學習課程標準,不斷提升理論水平和專業素養,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前行,才能培養學生的意識問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林傳忠.重視數量關系教學,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能力[J].教學與管理,2011(26).

[2]陳晶.提升問題表征水平逐步建構數量關系[J].福建教育,2013(44).

猜你喜歡
數量關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基于人事檔案審核工作的思考
課堂五環節中如何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找準標準量是正確解答分數(百分數) 三種類型應用題的關鍵
摭談英語教學中問題生成與疑難情境創設的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