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申丹教授提出的假象等值

2016-05-09 15:18周磊
青年文學家 2015年29期
關鍵詞:臺北人

周磊

摘 要:跨學科研究是達到創新的有效途徑,申丹教授將文體學引入翻譯研究領域。本文力圖從假象等值的觀點出發,探討合譯作品《臺北人》中標題和名字的英譯。

關鍵詞:假象等值;《臺北人》;合譯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9--01

申丹教授在《文學文體學和小說翻譯》將文體學引入翻譯研究領域,提出“假象等值”。本文分析白先勇和葉佩霞合譯的小說《臺北人》探討原作者和英語為母語的譯者合作翻譯如何能透徹理解原文保留原文中主題意義,較好地避免“假象等值”。

一、假象等值

申丹教授提出“假象等值”即“譯文和原文所指相同,但文學價值或文學意義上卻相去較遠”。 在翻譯小說尤其是現實主義小說,譯者會根據自己的理解或社會規約調整,忽略小說語言形式結構本身的文學意義。譯者有意識地操縱原文進行“改寫”,使其順暢、客觀、可靠,可是這種“改寫”忽視了語言形式和主題意義之間的關系,會造成文本價值的缺失。申丹教授提出要避免“假象等值”就需要對原文進行深入細致的文本分析,以把握原文中語言形式和主題意義關系。原作者更能理解原文與其表達的主題之間的深層關系,因此合譯作品較好地避免“假象等值”凸顯出原作的美學。本文以《臺北人》為例進行分析。

二、《臺北人》的標題與名字

《臺北人》是白先勇的代表作。2000年香港中文大學出版了白先勇和葉佩霞翻譯的漢英對照版。小說原作者和英語為母語的譯者合作翻譯,明晰文體特征所呈現的主題意義和藝術價值,避免“假象等值”再現原作主題。

《臺北人》 Taipei People

1982年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出版《臺北人》英文版時書名為:Wandering in the Garden, Waking from a Dream, 副標:Tales of Taipei Characters. “Tales of Taipei Characters”是考慮到小說書寫的人物并不是臺北本地人而做出的改寫。這種改寫易于理解原文卻忽視了原文標題中的反諷, 是一種假象等值。2000年版譯為“Taipei People”,保留了原文的反諷意味,突出了原作深意。這些“臺北人”實為大陸人,隨著國民黨撤退來臺,只是看起來像臺北人。他們不肯放棄過去,仍然保持著在大陸的生活方式,許多路名都和大陸保持一致。大陸是故人回首明月中的相思,臺北是夢里夢外身是客的飄零。他們是客居臺北的大陸人,他們是回不了大陸的臺北人。Taipei People 是對他們尷尬的身份認同的淡淡的諷刺和深深的憐憫。

那片血紅的杜鵑花 A Sea of Blood-red Azaleas

Notes: The cuckoo …… in the exile.

標題若譯為“Blood-red Azaleas”,雖然所指相同,但是卻無法傳遞出原文的文學意義。杜鵑在漢語中有兩重意思:一杜鵑鳥;二杜鵑花。杜鵑花開時正值杜鵑啼鳴的季節,且杜鵑花的顏色紅艷欲滴,很自然把杜鵑“花”和杜鵑“鳥”聯系起來。杜鵑鳥叫聲像“不如歸,不如歸”,鳴時滴血,血滴花紅。杜鵑鳥和杜鵑花都象征著對故國,故鄉的眷戀。但是在翻譯成英文Azaleas時,其象征意義就無法傳達,因此譯者通過Notes部分注明。同時通過“sea”彌補了意象缺失?!皊ea”首先表明了杜鵑花的數量,同時讓人聯想起隔開大陸和臺灣的臺灣海峽,故事中的王雄就是隔著這片海思念海對岸的小妹仔。譯者通過注釋和意象補償的方式很好的再現了原文中思鄉的主題。

月月紅 Red-red Rose

中文名字內涵豐富暗示著人物背景、性格、命運,僅通過音譯很容易造成“假象等值”意義會喪失?!队螆@驚夢》中錢夫人的妹妹叫月月紅。月月紅一種帶刺的薔薇科植物。人如其名,她熱情而耀眼,好看卻帶刺?!按┝艘簧泶蠼鸫蠹t的緞子旗袍,艷得像只鸚哥兒”可是卻“撿夠了便宜,還要說風涼話?!薄皉ed-red”也是疊詞和中文相對應。用“red-red”修飾“Rose”更顯玫瑰的熱烈之色,還能讓人聯想到Robert Burns的名句“My lo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玫瑰雖好看但是花刺卻能刺傷人。原名的音韻美和意韻美在譯文中都很好地保留了。

三、結語

本文只是從標題和人名等細節處對《臺北人》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僅從以上幾個例子就可以看出,原作者加入翻譯能更好地提高翻譯質量。原作者在文章主題的把握上比起一般譯者而言更加細致深入,在人名和標題設定時原作者有自己的想法與安排,一般譯者對這些想法與安排往往缺乏深刻的理解,而是把自己對文本的理解體現在翻譯作品中?!杜_北人》的合譯模式,為更好的翻譯漢語作品提供了借鑒,原作者和英語為母語的譯者合作翻譯能在言語流暢,表達自然的基礎上,更好地幫助讀者了解作品的主題意義和文學價值。避免譯者的“改寫”導致“假象等值”的現象。

參考文獻:

[1]白先勇. 翻譯苦、翻譯樂——《臺北人》中英對照本的來龍去脈[A]. 白先勇. 樹猶如此[C]. 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

[2]白先勇,葉佩霞. 臺北人[M]. 香港:香港中文出版社,2000.

[3]申丹. 文學文體學和小說翻譯[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4]申丹. 試論外語科研創新的四種途徑[J].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1 (10).

猜你喜歡
臺北人
白先勇作品《臺北人》自譯本中的女性主義翻譯
白先勇《臺北人》與昆曲文化
從《臺北人》看白先勇小說中的悲劇意識
飄零者的悲歌
淺析白先勇《臺北人》之藝術特色
從本雅明“廢墟”美學看白先勇《臺北人》
臺北玩樂 散步地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