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中醫臨床護理路徑用于乳腺癌手術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2016-05-10 12:47周珊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6年7期
關鍵詞:乳腺癌手術

周珊

【摘要】目的:試析中醫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乳腺癌手術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方法:從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間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2例,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中醫臨床護理路徑,分析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護理后平均住院天數、平均住院費用、不良反應發生率及護理總滿意度等均優于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結論:中醫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乳腺癌手術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中醫臨床護理路徑;乳腺癌;手術

乳腺癌是婦科常見的全身性惡性腫瘤疾病,有數據調查顯示,乳腺癌在我國惡性腫瘤疾病中約占10%,且呈逐年增加的趨勢[1]。當前,臨床上對于乳腺癌的治療主要是以手術為主,但由于術后患者正常生理解剖結構改變以及手術本身的應激性,使得術后并發癥多,不利于患者的恢復。因此,選擇一種切實可行的護理方法,對于改善行乳腺癌手術患者的預后尤為關鍵。本文主要研究中醫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乳腺癌手術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并作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隨機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間我院接收并行手術治療的乳腺癌患者62例,根據不同護理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均31例。對照組患者年齡為39-55歲,平均(45±2.32)歲;病理分期:II期19例,III期12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年齡為38-54歲,平均(44±2.16)歲;病理分期:II期18例,III期13例;觀察組實施中醫臨床護理路徑。兩組性別、年齡等臨床資料對比無統計學的意義(P>0.05),可以對比分析。

1.2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包括:生命體征監測、健康宣教、生活護理等,觀察組則開展中醫臨床護理路徑,由責任護師、責任護理人員成立中醫臨床護理路徑小組,詳細查閱患者臨床資料,并在中醫護理的理念支持下建立中醫臨床護理路徑表,并根據路徑表實施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1)入院當日:由責任護理人員通過望聞問切的方法查看患者臨床資料,向患者及其家屬發放中醫健康宣傳手冊,對于患者的疑問,護理人員應耐心為其解釋,以消除患者擔憂、害怕的心理。同時,護理人員還應以扶持正氣、補充營養為原則給予患者膳食指導。

(2)入院第二日:護理人員應嚴密觀察患者情志的變化,對于出現不良情志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及時給予其情志護理,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此外,護理人員還應盡量給予患者合理的膳食,如淮山豬骨湯、紅棗豬肝粥等,養血健肝。

(3)手術當日:患者進入到手術室后,護理人員應及時開導患者,并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同時,護理人員還可在患者的鼻部放置一塊生姜片,進而緩解術后患者惡心。

(4)術后第1-3日:手術后,護理人員可通過噓嘆嘻等方式來達到疏肝、養脾、靜心等目的。同時,護理人員還應及時做好術后患者的健康宣教以及膳食干預,進而提升手術治療的效果。

(5)術后第4-7日: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進行早期功能鍛煉,如打太極拳、八段錦等,同時還應密切觀察患者的情志變化,做到以情制情、藥食結合、三因制宜等。

1.3效果評定

記錄兩組平均住院天數及平均住院費用等,同時,記錄兩組護理后不良反應發生幾率;并采用本院自行擬定的滿意度調查表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定,滿分為100分,分數為86分為滿意;分數為65-85分為較滿意;分數低于64分為不滿意;總滿意率=(滿意+較滿意)/組例數×100%。

1.4數據統計分析

通過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本組數據,計量資料采用“ ±s”表示;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組間率表示采用(%);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的意義。

2.結果

2.1兩組平均住院天數、住院費用對比

觀察組平均住院天數(9.12±1.34)天、平均住院費用(5213.43±121.43)元,對照組平均住院天數(14.32±2.53)天、平均住院費用(6316.65±132.64)元,比較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

2.2兩組不良反應發生幾率對比

觀察組護理后出現靜脈炎1例、肢體功能延遲恢復1例,發生率為6.45%;對照組護理后出現靜脈炎4例、肢體功能延遲恢復3例,發生率為22.58%;比較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

2.3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后滿意18例(58.06%)、較滿意11例(35.48%)、不滿意2例(6.45%),滿意度為93.55%;對照組護理后滿意13例(41.94%)、較滿意10例(32.26%)、不滿意8例(25.81%),滿意度為74.19%;比較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

3.討論

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完善,手術治療乳腺癌的效果逐漸提升,但在治療的同時,選擇一種切實有效的圍術期護理措施,對于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預后尤為重要。中醫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全新的護理措施,其主要是針對特定患者群體,以時間、護理措施為縱橫軸來擬定系統、有效的護理計劃表,以進一步改善患者預后。祖國醫學認為,乳腺癌術后患者多存在氣陰兩虛兼余毒等癥狀,因此,在乳腺癌術后患者中開展中醫臨床護理路徑,能夠進一步緩解患者的情緒、促進血腫的消散,進而提升治療的效果[2]。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施中醫臨床護理路徑的觀察組,其護理后平均住院天數、平均住院費用、不良反應發生率及護理總滿意度等均優于對照組(P<0.05),與夏麗紅[3]等臨床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在乳腺癌手術患者護理中開展中醫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更為確切,有利于改善預后,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陶文華,李燕.中醫臨床護理路徑在乳腺癌圍術期患者中

的應用[J].河北醫學,2015,21(7):1210-1213.

[2]劉慧琴.中醫臨床護理路徑在乳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13(11):127-128.

[3]夏麗紅.中醫臨床護理路徑在乳腺癌手術患者中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外醫療,2014,33(3):173-174.

猜你喜歡
乳腺癌手術
絕經了,是否就離乳腺癌越來越遠呢?
中醫治療乳腺癌的研究進展
改良Beger手術的臨床應用
手術之后
乳腺癌是吃出來的嗎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嗎
別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顱腦損傷手術治療圍手術處理
淺談新型手術敷料包與手術感染的控制
中西醫干預治療腹膜透析置管手術圍手術期106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