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蒙醫內科綜合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的幾點體會

2016-05-10 00:39雙胡爾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6年7期
關鍵詞:胰酶蒙醫內科

雙胡爾

【摘要】目的:總結急性重癥胰腺炎(SAP)蒙醫內科治療的經驗。方法:回顧性分析60例患者的蒙醫內科治療方法。結果: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盡早抑制胰腺分泌和胰酶活性;早期使用廣譜抗生素;及時給予腸內營養。60例患者中拒絕治療2例,治愈55例(95%),死亡3例(5%)。結論:SAP的蒙醫內科治療療效顯著,可減少或避免手術。

【關鍵詞】急性重癥胰腺炎;綜合治療

1 資料與方法

2005~2015年收治急性重癥胰腺炎(SAP)病人76例,根據個體化綜合治療原則,對其中60例采取了蒙醫內科綜合治療,并加強重癥監護。男38例,女22例;年齡27~74歲,平均47.5歲。SAP的發病原因為:膽道疾病28例(46.7%),暴食、飲酒21例(35%),其他(如高鈣血癥、高脂血癥、ERCP術后、感染、原因不明等)11例(18.3%)。發病至初診時間為2小時~4天。60例均有腹痛,疼痛向腰肩背部放射,惡心、嘔吐,血、尿淀粉酶增高;體溫>38.5℃,脈搏>120次/分,呼吸>35次/分;白細胞>14×109/L;上腹部局限性腹膜炎體征或彌漫性腹膜炎體征,腹脹明顯,腸鳴音減弱或消失。意識模糊或譫妄10例,腹水呈血性或膿性8例,血糖升高(>11mmol/L)15例,血鈣降低(<1.87mmol/L)、血尿素氮增高、酸中毒17例。全部病例入院12小時內行腹部CT檢查證實,并按Balthazar等的CT標準[2]進行分級:C級8例,D級28例,E級24例。Ranson積分平均4.2±1.0分,APACHE-Ⅱ評分平均10.3±2.2分。所有病例均符合現SAP診斷標準[1],其中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26例,消化道出血6例,急性腎衰竭17例,休克12例,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15例。

方法:入院后即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尿量、腹部情況、血象、血生化指標等進行嚴密動態監測。具體方法包括:

①常規禁食、胃腸減壓,補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環的同時積極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

②早期使用生長抑素及其類似物抑制胰腺分泌,聯用抑酸劑和抑制胰酶活性的加貝脂或烏司他?。荷频枚ㄊ讋?00μg靜脈注射,隨后25μg/小時靜滴,持續3~7天;奧美拉唑(或泮托拉唑)40mg/日靜滴;烏司他丁10萬U溶于5%葡萄糖或0.9%氯化鈉溶液250ml中,2次/日,連用3天后改為10萬U,1次/日,持續3~7天。

③早期應用能通過血-胰屏障的抗生素,如第三代頭孢菌素、氧氟沙星、環丙沙星,同時加用抗厭氧菌藥物如甲硝唑等預防感染: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泰能)1.0g/日,靜脈滴注;環丙沙星250~500mg/次,2~3次/日。

④早期采用全胃腸外營養(TPN)支持,一般為5~7天,待病情穩定(腸麻痹解除)后應逐漸減少TPN的用量,并及早向腸內營養(EN)過渡。TPN期間可給予中藥協助治療。

⑤對有腹腔滲液的SAP患者,可在局麻下經腹壁穿刺入腹腔后置管,使用0.9%氯化鈉溶液1500~3000ml/日進行灌洗以消除腹水,在腹腔灌洗液中可加入針對G-桿菌的抗生素。

⑥加強重要器官功能監測,積極治療胰外器官損害,注意保護腎功能,必要時行透析;呼吸衰竭時應進行動脈血氣分析,予以高流量吸氧,必要時行氣管切開和正壓通氣;心功能不全者應及時給予強心劑。

⑦及時觀察病情的發展和轉化,必要時需外科手術干預。

2 結果

60例患者經積極蒙醫內科綜合治療后,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3例,胰腺假性囊腫3例,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1例。60例患者住院時間20~90天,平均45天。除2例患者拒絕治療(或拒絕接受搶救而死亡)而出院外,58例患者中治愈55例,治愈率為95%;3例死亡,病死率為5%,死亡原因分別為并發ARDS(2例)、胰性腦?。?例)和MODS(1例)。

3 討論

近年來眾多研究表明,SAP早期積極的蒙醫內科綜合治療能降低死亡率[2],“個體化治療方案”指導下的綜合治療已成為近年來治療SAP的主要手段,其核心內容是對不同病因、病期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療和觀察方式:對早期、壞死未感染者采用非手術治療,手術只是用于處理繼發性胰腺感染等并發癥。

1.解痙止痛:SAP時的疼痛刺激導致呼吸頻率加快、缺氧,增加非顯性的體液丟失,肺通氣量減少,阻礙肺功能并增加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劇烈的腹部疼痛可引起或加重休克,還可能導致胰-心反射,發生猝死。因此,迅速而有效的止痛十分重要。

2.充分氧供:SAP病人都存在或可能發生低氧血癥,容易并發呼吸功能不全,出現肺間質水腫、急性肺損傷(ALI)、ARDS等,故早期應持續吸氧,同時嚴密監測指末氧飽和度和血氣分析。一旦出現呼吸功能不全的表現,則應及早行呼吸機支持治療,并遵循“早上早下”的原則。

3.防治胰腺壞死:研究表明胰腺微循環障礙是SAP的啟動因素之一,胰腺缺血是導致胰腺壞死的主要原因。胰腺炎的嚴重程度與胰腺微循環灌注損害程度呈正相關。本組在補足血容量的基礎上應用復方丹參、低分子右旋糖酐以改善胰腺的微循環,糾正SAP患者的高凝狀態,有效地提高了治愈率。

4.抑制胰腺分泌和胰酶活性:生長抑素(SS)可抑制胰腺分泌,對胰腺細胞有保護作用,抑制炎性介質,防止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善得定半衰期長,價廉,給藥途徑簡單,本組所有病例均使用善得定,有很好的療效,在簡化了治療方案的同時顯著降低了治療費用。

5.防治感染:胰腺壞死后易繼發感染,死亡病例中80%與感染有關。國際胰腺病協會仍然推薦使用廣譜抗生素[3]。

6.營養支持:合理的營養支持對于逆轉機體營養不良,阻止SAP病情惡化并向良性演變有積極的作用。

總之,SAP的治療應以積極、有效的蒙醫內科綜合治療為主,特別是在急性期,最好采用對機體干擾小的措施,以免加重全身循環、代謝紊亂。治療的關鍵是抑制胰酶分泌,糾正內環境紊亂,給予必要的營養支持和減輕胰外器官的損害。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胰腺疾病學組.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草案).中華消化雜志.2004,24(3):190-192.

[2]閆波,趙建妹,沈云志.重癥急性胰腺炎非手術治療進展.國際消化病雜志,2007,27(2):100-102.

[3]李興睿,陳孝平.急性重癥胰腺炎的抗生素治療策略.醫學與哲學學(臨床決策論壇版),2006,27(11):12-14.

猜你喜歡
胰酶蒙醫內科
胰酶腸溶微丸的制備及體外釋藥特性研究
使用不同胰酶消化PK15細胞對比試驗
蒙醫“薩病”治療概述
淺談室性早搏的蒙醫診治
蒙醫對糖尿病的認識及研究進展
赫依型心刺痛患者蒙醫辨證施護
急診消化內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療
胰酶對豬流行性腹瀉病毒纖突蛋白作用的研究進展
PBL教學法在內科見習中的實踐與思考
PBL教學法在中醫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