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裸體鳥的膽怯與毛毛蟲的無畏

2016-05-10 21:08張建中
思維與智慧·上半月 2016年5期
關鍵詞:棉絮裸體寄生蟲

張建中

裸體鳥是一種飛行動物,毛毛蟲是一種爬行昆蟲,二者雖然生活方式不一樣,但它們卻有著相同的技能:通過采食含有毒素的植物維護自己的生命。

在奧地利的克利馬地區有一種鳥,除了翅膀、頭部和爪部生有少量羽毛外,其他部位都是光禿禿的,當地人把它們稱為“裸體鳥”。

每當寒冷季節來臨時,裸體鳥就會飛到棉花地里,銜來棉絮放在它們搭建的窩里,遇冷時只要在棉絮里滾上幾下,就如同穿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衣。這是因為它們光禿禿的身體上,有無數細小的皮囊,能分泌出一種乳黃色的黏液,將棉絮牢固地粘在身上,就可以抵抗寒冷,渡過嚴冬。到了暖季,它們的皮囊中也會分泌出一種液體,去掉黏著力,促使棉絮自動脫落。然而,裸體鳥在分泌液體時,需要吞食一種含有毒素的菌蘑,才能使皮膚發生化學反應而分泌出使棉絮脫落的液體。很多裸體鳥忍受不了那種痛徹心扉的劇痛,不愿食用那種菌蘑,這樣的后果很嚴重,它們雖然躲過了化學反應的疼痛,卻因無法分泌出能夠去掉棉絮的液體,失去了蛻變成裸體的良機,到了炎熱的暖季,因無法排泄出汗液而被活活熱死。

而在美國的亞利桑那州生活著一種叫虎蛾的毛毛蟲,喜食綠色植物,它們的食量還很大,幾條小毛蟲在幾天內就能吞食一棵小樹苗的葉子。這些植物則會自發生出植物堿、配醣體等有毒物質來抵制毛蟲的危害。但是,無所畏懼的虎蛾竟然專挑那種有毒植物的葉片吃,即使在身體內部會有很劇烈的化學反應,它們仍不改初衷,結果使自己的身體愈發健康。原來,虎蛾體內時常產生一種寄生蟲,寄生蟲達到一定數量時,就會威脅它們的生命安全,虎蛾在食用大量的含植物堿、配醣體等植物的葉片,經過化學反應,使體內的植物堿、配醣體積聚到一定濃度,就會把寄生蟲迅速殺死,從而避免了寄生蟲泛濫的威脅,實現了生命的自我救贖。

裸體鳥因為害怕痛苦而放棄食用有毒素的菌蘑,結果失去了生命,甚是可惜。而虎蛾卻是勇敢地面對苦難,不畏苦痛,因而實現了自救,維護了生命。由此可知,悲痛和苦難是生命的催化劑,有時也是維護生命的必要手段,沒有苦難和悲傷,生命就顯得平淡無奇,甚至會難以延續。生活中,我們面對種種苦難時,一定要勇敢地承受它,并想辦法克服它,才會避免災難,迎來美好的明天。這就是裸體鳥和虎蛾帶給我們的有益啟示。

(編輯 之之)

猜你喜歡
棉絮裸體寄生蟲
老紡車
太白縣文化館:“非遺過大年”太白縣2021年迎新春棉絮畫展
東京寄生蟲博物館
東京寄生蟲博物館,讓人汗毛直立
夏天的“雪”
消失的棉絮
西班牙面臨裸體壓力
今夏,來瑞典祼曬吧
趣聞
事關裸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