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密度下大豆花、莢、粒發展規律研究

2016-05-12 09:27鄭寰宇張樹遠
農業工程技術·綜合版 2016年2期
關鍵詞:粒數單株密度

鄭寰宇 張樹遠

摘要:以北豆6號大豆為試驗材料,通過研究五種密度下大豆個體和群體的花數、莢數、粒數等狀況,從而分析不同密度下花、莢、粒的發展規律,為大豆高產栽培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大豆;花;莢;粒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試材料

黑龍江省寶泉嶺農業科學科研所選育的大豆品種北豆6號。

1.2 試驗測定項目及方法

試驗設五個密度,分別兩次重復,每個重復選取15株進行觀察記錄。從始花期開始,記錄了每株大豆植株的開花數、結莢數、最后收獲時記錄每株大豆植株的單株粒數。

單位面積上的花數(莢數、粒數)=單株上的花數(莢數、粒數)×密度;落花率=(a-b)/a;落莢率=(b-c)/b;

a:最多單株花數;b:最多的單株莢數;c:最后收獲的莢數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密度大豆群體花的發展規律

2.1.1 不同密度群體單位面積花數的發展規律。 由圖1可以看出,隨著時間推移,五個密度群體單位面積花數都有過先增加后減少的過程,且峰值的大小是P3.2>P4.0>P2.4>P1.6>P0.8, P3.2和P4.0的變幅較大,P0.8單位面積花數的變化較為緩慢??梢钥闯?,一定范圍內,隨著密度的增加單位面積花數也隨著增加,直至P3.2達到最大值,當種植密度增至P4.0時單位面積花數反而下降。

2.2 不同密度大豆群體莢的發展規律

2.2.1 不同密度群體單株莢數的發展規律。由圖2可看出,隨著植株的發育,五種密度群體的單株莢數都呈現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趨勢。P0.8單株莢數最多,和其他密度群體相比最先達到高峰,變幅明顯大于其他群體,且峰值P0.8>P1.6>P2.4>P3.2>P4.0,P0.8比P1.6多28個左右, P2.4、P3.2和P4.0單株莢數的變幅相近,峰值相差也不大。

2.2.2 不同密度群體單位面積莢數的發展規律。由圖3可見,隨著時間的推移,單位面積莢數的變化趨勢都有先增加后減少的過程。五個密度群體單位面積莢數的最高峰值相比P4.0>P3.2>P1.6>P2.4>P0.8,P4.0的變幅明顯大于其他群體,是P0.8峰值的2倍左右,P1.6、P2.4和P0.8單位面積莢數的變幅相差不大。

2.3 不同密度大豆群體粒的發展規律

2.3.1 不同密度群體單株粒數的發展規律。大豆的產量是其遺傳產量潛力和環境條件互作結果,其中粒數與產量密切相關[1-3],所以我們關于單株上的粒數發展規律的研究是很必要的。

由圖4可以看出,不同群體條件下單株粒數隨著密度的增加逐漸降低,到P4.0時達最小值。P0.8單株粒數最多。當密度不超過P2.4時,單株粒數變化較大,這時可能密度是決定單株粒數的關鍵因素,當超過P2.4密度時,單株粒數變化不大,這時可能密度對單株粒數的影響不是很大。

2.3.2 不同密度群體單位面積粒數的發展規律。由圖5可以看出,單位面積的粒數變化是P0.8>P3.2>P4.0>P1.6>P2.4,當密度不超過P2.4時,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單位面積的粒數呈下降趨勢,當密度增至P3.2時單位面積的粒數開始上升。

3 結論

3.1 不同密度大豆群體花的發展規律

一定范圍內,隨著植株密度的增加,單株上的花數的峰值逐漸減少。一定范圍內,隨著密度的增加單位面積花數也隨著增加,直至P3.2達到最大值,當種植密度增至P4.0時單位面積花數反而下降,落花率隨著植株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減少。

3.2 不同密度大豆群體莢的發展規律

五種密度群體豆莢的空間垂直變化的共同趨勢是中上層結的莢數最多,尤其是7-12節結的莢數最多,頂層和下層最少。一定范圍內,單株莢數峰值隨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且后三個群體的峰值接近,變幅也相近,單位面積莢數峰值相比是P4.0>P3.2>P1.6>P2.4>P0.8,隨著種植密度增加,落莢率逐漸增加。

3.3 不同密度大豆群體粒的發展規律

不同大豆群體單株粒數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呈遞減的變化趨勢,不同密度大豆群體單位面積粒數大小是P0.8>P3.2>P4.0>P1.6>P2.4,單株上粒數P0.8和后四個群體相比差異顯著,單位面積粒數五個密度群體相比均不顯著。

參考文獻

[1] Pedersen P S. Lauer J G.Response of soybean yield components to management system and planting date[J]. Agron.J,2004,96:1372-1381.

[2] 王金陵,楊慶凱,吳宗璞. 東北大豆[M]. 哈爾濱,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3] 金 劍,劉曉冰,王光華,等. 不同熟期及產量類型的大豆生殖生長期生理特性比較[J]. 作物學報,2004,30(12) :1225-1231.

猜你喜歡
粒數單株密度
無為市太平山楓香樹不同單株葉片性狀多樣性分析
紅松種子園單株ISSR-PCR遺傳多樣性分析
影響間作馬鈴薯單株塊莖產量的主要農藝性狀
雜交晚粳稻通優粳1號產量及構成因子分析
2018年度定西市春播區豌豆新品種系聯合鑒定試驗
找準致霾根本原因實現低成本快速精準治霾的路徑與對策
5TR—20型水稻單株單穗脫粒機的設計
寒地水稻良種良法的配套栽培技術研究
“密度”練習
密度的應用趣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