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裔英國鍵盤藝術家亨德爾

2016-05-14 06:13孫鏗亮
藝海 2016年9期
關鍵詞:古鋼琴亨德爾管風琴

孫鏗亮

[摘要]亨德爾的音樂一生贏得了巨大的聲譽,對他的研究成為歐洲學者的熱門話題。然而,對他鍵盤藝術的研究是個冷門。本文依據近年來出現的新資料,將視角聚集在其鍵盤藝術領域所取得的成果上。

[關鍵詞]亨德爾鍵盤藝術創作演奏

音樂史上的“巴羅克”是西方近代產生音樂大師的時期,其中,亨德爾是居于頂峰的人物之一。這位從小就對音樂具有濃厚興趣的藝術家創作范圍十分廣泛,為我們留下大量傳世音樂杰作。

眾所周知,作為偉大的戲劇音樂藝術家,亨德爾將巴羅克時期的歌劇、清唱劇推動到一個非常高的境地,由此,有關他的學術研究成果不斷涌現。在他去世后僅一年(1760年),英國學者梅因沃林就完成了亨德爾的第一本傳記;一年后,德國學者瑪特宗將其翻譯成德文在漢堡出版,成為第一部德文亨德爾傳記。20世紀更是亨德爾研究的黃金時代,有關研究成果多達百余部,對他的研究成為歐洲學者的熱門話題??梢哉f,能在生前與死后都獲得如此殊榮的音樂大師,他可謂是屈指可數的幾位之一。然而,西方音樂學界對亨德爾的研究大多在他的生平、歌劇和清唱劇領域,關注其器樂領域成就的本就不太多,我國對亨德爾在器樂領域所取得成就的關注更是鳳毛麟角,更談不上深入研究了。

一、出生在德國的英國“民族音樂家”

據西方音樂史的研究,亨德爾與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和多米尼克·斯卡拉蒂同一年出生,但不同的是,他誕生在德國一個普通的家庭,而從小卻顯露出對音樂的濃厚興趣。他的父親希望把他培養成律師,限制他對音樂的愛好,于是,幼年亨德爾常常溜出去偷偷練習古鋼琴等鍵盤樂器。7歲時,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宮廷教堂里演奏管風琴時引起薩克森一魏森斯菲爾大公的注意與喜愛,大公深為小亨德爾的毅力和音樂天分所感動,出面說服老亨德爾不要扼殺兒子的音樂天才。在大公的勸導下,1694年,父親讓9歲的亨德爾拜當地著名音樂家查豪為師。此后的幾年中,天資聰慧的小亨德爾在這位名師的教誨下,認真學習管風琴與許多樂器(小提琴、雙簧管等)的演奏方法,以及作曲、對位等課程。憑著過人的天資,經過名師的悉心指導,小亨德爾很快取得了驚人的進步。1696年,年僅11歲的亨德爾創作出最早的作品⑨,同時,還經常代替老師查豪承擔教堂管風琴的任務。

盡管少年時的亨德爾對音樂產生了濃厚興趣,也取得了不凡的成績,但他還是在1702年2月10日進入哈雷大學學習法律,同時,他被哈雷的加爾文教堂聘請為管風琴師。在經過幾乎一年的痛苦抉擇后,1703年春,他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移居當時唯一有德國民族歌劇的城市漢堡,擔任漢堡歌劇院管弦樂團的一名小提琴手,從此開始潛心于歌劇的創作。不久以后,他的才能開始受到德國音樂界的注意,這更堅定了他從事音樂藝術的決心。于是,亨德爾在1706年(21歲)時前往意大利探尋歌劇的奧秘。4年后,亨德爾已經熟練掌握了歌劇、清唱劇、協奏曲等當時主要音樂體裁的寫作技法,并且取得相當驕人的成就。1710年,正在意大利學習的亨德爾接受了漢諾威選帝候的邀請,學成回國擔任漢諾威宮廷樂長職務。歸國后的亨德爾很受德國人的歡迎,并在1710年首次代表德國王室訪問倫敦,受到英國各界的好評(當時的英國女王安妮接見過他)。

1714年,亨德爾隨“主人”來到英國,不久就成為英國的音樂權威人士,被授予“國王御前音樂家”稱號。亨德爾在1726年加入英國藉,從此,在英國渡過他的后半生。此后的十余年間,亨德爾創作的歌劇為他在全歐洲贏得了巨大的聲譽。但好景不長,亨德爾的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好在亨德爾還是舉世公認的鍵盤大師(據說在當時也只有J.S.巴赫可能與他匹敵)和卓著的器樂作曲家,于是,亨德爾為了生計開始轉向鍵盤創作和演奏、教學以及器樂曲創作。這一時期,他最重要的器樂創作包括:《12首大協奏曲》(0p.6,1739)、《皇家焰火音樂》(1749),以及6首為木管樂器和弦樂器而作的協奏曲。這給亨德爾帶來了崇高的榮譽,他被奉為英國的“民族音樂家”,他又再次回到了英國人的音樂生活中1

1750年,年邁的亨德爾不幸在一次車禍中受傷,他開始步入一生的最后時光。1751年,他感到視力在減退,但他依然拖著病體堅持每年春天親自指揮《彌賽亞》的演出,直到完全失明后的1759年春天,大師在74歲時仍照例指揮了《彌賽亞》的演出。演出結束時,在觀眾暴風雨般的掌聲中老人倒下了。1759年4月14日,這位世界樂壇歷史上的巨星隕落了。

二、亨德爾的鍵盤音樂創作

與亨德爾的歌劇、清唱劇相比,他在器樂創作方面雖有些遜色,但為數不少的鍵盤音樂作品仍是他值得驕傲的重要音樂貢獻。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三種亨德爾最重要的鍵盤音樂創作:變奏曲、古鋼琴組曲和管風琴協奏曲。

1.流傳至今的佳作《快樂的鐵匠》

這是一首亨德爾鍵盤音樂中至今仍經常出現在音樂會舞臺上的佳作,原名《詠嘆調與變奏》(E大調,

《快樂的鐵匠》是一首典型的二段式變奏曲,主題具有典型的德國民謠特征,變奏在保持主題旋律與和聲的基礎上進行節奏的變化。在第1變奏中,亨德爾采用連續不斷的16分音符對主題進行嚴格的裝飾變奏,主題清晰分明,氣氛更為歡快;在第2變奏中,左手以彈奏清晰而帶有均勻顆粒性的半連音奏法,烘托出活潑的音樂形象;第3變奏具有即興風格,演奏時情緒更為活躍;第4變奏采用左右手交換的彈奏模式;第5變奏運用雙手交替彈奏32分音符的音階構成波浪式的旋律線,充分展現力度的強弱變化,形成全曲的高潮。由此可以看出,這首樂曲鮮明地反映了亨德爾開朗外向的個性,他熱愛生活,他所展現出的精神風貌是樂觀、健康向上的;歌唱性的旋律、使用對比性的色彩,洋溢著濃郁的人情味與親切感。

變奏曲是亨德爾鍵盤音樂創作的主要領域之一,他一生留下大量值得演奏、研究的這類作品,后人最留戀并廣為流傳的就是這一首。

2.鍵盤組曲

亨德爾首先是一位極有才華的鍵盤即興演奏家,雖然他的鍵盤音樂創作涉及到管風琴協奏曲、變奏性樂曲和賦格曲等眾多體裁,但古鋼琴不僅是他公開即興演奏的主要樂器之一,古鋼琴組曲也是其取得成就最突出的領域。從收集出版的《亨德爾古鋼琴作品集》看,亨德爾的古鋼琴組曲總共有16套,是他器樂創作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有關研究認為,亨德爾收在《古鋼琴作品集》組曲第一冊中的作品,是經過他本人審閱并同意后1720年在倫敦出版的,可以說這是亨德爾自認為最成功的作品。在這部曲集中,他打破了當時組曲的常規寫作方式,給古老的組曲增加許多活力,同時,組曲中加入的那些非舞曲性質的樂曲既使舞曲的藝術價值變高,更使得組曲中那些舞曲體裁不顯得死板與教條,有利于突出整首套曲的整體性、連貫性,變得不再模式化、程式化,比其它當時常規的舞曲彰顯出更高的藝術價值。

亨德爾為古鋼琴創作的組曲在19世紀得到很高的評價。最著名的亨德爾研究專家費德里?!た唆斮澾_說過:

不管在哪個時代,它都將為人類帶來歡樂,散發出源源不斷的活潑奔放和清新的氣息。雖然有些樂章簡單的連初學兒童都能彈奏,但如果按照作曲家的原意完整地將整套組曲演奏下來,那么這位演奏者的地位便可就此確定。

可見,這些作品對于每一位演奏者都將是一個不小的考驗,也是對演奏者自身價值和地位的一個鑒定。

3.管風琴協奏曲

亨德爾原本就是一位具有高超技巧的管風琴演奏家,當時歐洲公認亨德爾與巴赫同為“管風琴之王”,所以,他的管風琴曲演奏技巧水平自然也很高。他一共創作了26部管風琴協奏曲,是他在器樂創作領域的一套佳作。在整理出版的亨德爾協奏曲中,他同樣展現出無與倫比的才華。亨德爾創作的協奏曲獨樹一幟,具有獨特的風格,充滿著這個時期特有的明快韻味,某些作品堪稱那個時期的巔峰之作。目前,我們仍常聽到的亨德爾協奏曲主要是12首管風琴協奏曲,他首創了在宗教歌劇、清唱劇演出前,以一段管風琴演奏引入的方式,其目的是為了形成一種肅穆的氛圍。后來,這些在教堂內演奏的管風琴獨奏逐漸演變為管風琴與樂隊的協奏作品。此外,亨德爾在出版這些管風琴協奏曲樂譜的時候,都注明了“古鋼琴或管風琴用”。

總體上看,亨德爾創作的鍵盤音樂作品大部分具有即興性,主要是為劇場和公開場合演奏而寫,音樂織體極為簡潔,旋律線條比較粗放,蘊含著相當豐富的戲劇色彩,音樂充滿各種對比,整體上具有宏偉的氣勢,既有精致、優美的一面,同時也有即興性、通俗性、英雄性等特征。此外,他創作的古鋼琴獨奏作品中,還有一些很有特點的樂曲,有些是為教學而作,有些是為他自己演奏而作,所以樂曲的難度深淺不一。

三、亨德爾的演奏藝術

亨德爾是巴羅克時期一位卓越的鍵盤樂器演奏家,他將管風琴看作是一件進行公開演奏的樂器,將古鋼琴看作是一件進行即興演奏的樂器。牛頓評價亨德爾的管風琴演奏:“除了他手指的彈性,沒什么好說的?!北砻婵磥?,這一評價似乎沒有什么褒獎之意,其實,言談中依然清晰可見亨德爾的管風琴演奏非常有“彈性”。也許,作為科學家的牛頓對亨德爾手指的各種物理學指標更感興趣吧?!

羅曼·羅蘭在其《亨德爾傳》中曾提到伯尼對亨德爾演奏古鋼琴的評述,伯尼說,當亨德爾演奏古鋼琴的時候,他的手指彎曲并攏,看不出有什么動作,別人也很難分得清他的手指。在當時不需要多大力度的古鋼琴上,這種演奏狀態非常自然,而且動作幅度非常小,動作靈巧,這樣的演奏方法應當是很科學的。

亨德爾與D.斯卡拉蒂不但同一年出生,而且他們對古鋼琴都特別喜愛,在那個時期,他們都是以其掌握了精湛古鋼琴演奏技法而聞名于世。歷史資料上有這樣一段軼聞記載:1707年,亨德爾悄悄來到威尼斯不久后,應朋友之邀參加一個蒙面舞會。不擅跳舞的亨德爾蒙面悄然走到古鋼琴旁演奏一曲,精湛的技巧征服了全場的人。當時D.斯卡拉蒂也正巧在場,他被這具有非凡魔力的琴聲震驚了,指著坐在古鋼琴前戴著假面具演奏的人大聲喊叫:

啊,魔鬼!魔鬼!那個彈琴的如果不是魔鬼,便一定是亨德爾!

斯卡拉蒂說完就沖過去掀掉彈琴人的面罩。果然,那人真是亨德爾。從此兩人成了極好的朋友。

雖然我們目前可以看到的有關亨德爾鍵盤演奏的評價只有這些只言片語,但從這些資料顯示中可見,亨德爾掌握了超凡的鍵盤演奏技巧,是當時全歐洲公認的鍵盤演奏技巧大師。

除了以上直接談到亨德爾鍵盤演奏的軼聞外,還有一則軼聞也向我們展示了亨德爾的演奏理念。據說有一次,當科雷利(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大師)演奏亨德爾的一首作品時,被一段高把位快速的樂段難住了。一旁的亨德爾反復向他解釋演奏要領,最后終于失去了耐性,奪過提琴拉給他看??评桌堑珱]有生氣,反而彬彬有禮的說:

別發火啊,親愛的薩克森人,我對這種法蘭西風格的音樂可不是個內行啊。

20世紀著名的亨德爾傳記作家弗勞爾對此這樣評價道:

從那以后,亨德爾就小心翼翼地躲開高音部位。這就是為什么亨德爾在音樂愛好者中,深得人心的道理。他對他們的演奏技術能力不太苛求。老巴赫是按自己的興致來譜曲,至于你是不是演奏得出,那是你的事?!嗟聽栕プ÷牨姷男睦?,所以亨德爾死時富有,巴赫死時貧窮。

弗勞爾這樣說是不是全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我們卻可以從某一方面看出,亨德爾之所以能夠在當時稱雄樂壇幾十年而不倒,順應演奏者和廣大聽眾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結語:不斷探索最適宜反映感情的藝術形式

從以上所述中可以看出,亨德爾一生經歷坎坷,但從不服輸。這位從小就對音樂具有濃厚興趣的藝術家創作范圍十分廣泛,由于他在歌劇和清唱劇這兩個領域中的創作順應了18世紀末中產階級藝術趣味的轉變,使他在生前獲得了巨大的名聲;在他死后,他的作品一直在不斷地上演,從而為他在世界音樂史上留有經久不衰的大師地位打下堅實基礎與保障??梢哉f,能在生前與死后都獲得如此殊榮的音樂大師,他可謂是屈指可數的幾位之一。鑒于亨德爾在音樂藝術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1842年,英國成立了亨德爾協會;1957年,英國王室認為,亨德爾的音樂已經成為人類共同的財富,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將英王室珍藏的大批亨德爾手稿捐獻給大英博物館?,F在,如果你有機會去倫敦,可以在大英博物館的展廳里看到許多亨德爾手跡。

亨德爾對歐洲鍵盤藝術發展的貢獻是一個大有可為的研究領域。那么,亨德爾對歐洲鍵盤藝術發展、貢獻的核心是什么?何以他的鍵盤藝術風格如此豐富多彩?為什么他能夠在以復調音樂創作為主體的巴羅克時期,率先在鍵盤藝術領域嘗試主調音樂創作手法?下面,我們嘗試對亨德爾鍵盤藝術的成因進行歸納分析。

總體上看,亨德爾一生不斷探索當時最適宜反映感情的藝術形式,以深入淺出的音樂語言,表達了當時先進、深刻的思想。他創作的大部分鍵盤音樂作品具有即興性,主要是為劇場和公開場合演奏而譜寫的作品,他的音樂織體極為簡潔,旋律線條比較粗放,蘊含著相當豐富的戲劇色彩,音樂充滿各種對比,整體上具有宏偉的氣勢,既有精致、優美的一面,同時也有通俗性、英雄性等特征。從這些傾向于造型性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豐富的音樂形象塑造。貝多芬在研究亨德爾的作品時,曾情不自禁地發出贊嘆:“我知道該向誰學習以少量的手段取得驚心動魄的效果了?!?/p>

由此可見,亨德爾找到了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具體的鍵盤藝術形式,他以雄勁向上、充滿自信和力量的音樂風格,奠定了在音樂史上永垂不朽的獨特地位。在亨德爾的樂音之中,可以找到詩境般的安息之所,那無與倫比的抒情性,把音樂本身的解說性和寫實效果凸顯于聽眾耳際,真摯和深邃使他的作品成為瞬即蜚聲英國樂壇的一支奇葩。亨德爾的器樂作品至今仍是當代音樂會舞臺上經久不衰的經典。為人類留下了豐富的音樂文化遺產。

毋庸置疑,作為巴羅克最國際化的音樂藝術大師,亨德爾的鍵盤藝術無論是在對前人音樂傳統的集成,還是在追隨新思潮方面,都放射著異彩。特別是他在鍵盤藝術中不斷探索著情感表現的各種可能,使他的一生贏得了巨大的聲譽,成為當時與斯卡拉蒂、J.s.巴赫并駕齊驅的“巴羅克三杰”之一。

(責任編輯:楊建)

猜你喜歡
古鋼琴亨德爾管風琴
電子管風琴曲《賽馬》的演奏實踐研究
和聲在電子管風琴即興演奏中的應用研究
管風琴與電子管風琴演奏技巧的對比性研究與思考
亨德爾,三更半夜偷學琴
VINTAGE樂器聲音的魅力
——以巴洛克時期流行的古鋼琴為例
古鋼琴與巴洛克音樂的融合及發展
鍵盤樂器的起源與發展( 之三)古鋼琴之
——擊弦古鋼琴(Clavichord)
鍵盤樂器的起源與發展(之四)古鋼琴之
——撥弦古鋼琴(也稱羽管鍵琴Harpsichord)
音樂圣殿的領路人
——亨德爾
斯卡拉蒂和他的奏鳴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