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課堂角色轉換的必要性

2016-05-14 07:27劉丹丹
家教世界·創新閱讀 2016年9期
關鍵詞:師生關系主體師生

劉丹丹

師生主體的互換不但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老師更加了解學生所需,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學習都起到推動作用。關于師生角色轉換的問題,筆者有幾點思考。

一、 師生主體互換的必然性: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把“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放到了語文教學的重要位置。在這個前提下,新課程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強調“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當有助于這種方式的形成”。新課改的實施對教師們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這就促使著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做出相應的回應。這種回應,主要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師生角色的重新定位和理解上,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

二、 師生主體互換的表現: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活動是在知識、情感兩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下完成的。要達到師生共享的境界,就需要教師從以往的主體變為組織者、引導者;學生從被迫地學變為學習的主人。實現這些轉變的表現主要有:

1.從師問到生問

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是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學生圍繞這一問題予以解答。而新課標的提出促使我們做出改變,為了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我大膽地改變思維,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問。

教學《三顧茅廬》時,學生圍繞課題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在學生提出這些問題后,我及時予以鼓勵,接著趁熱打鐵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從中找到答案。這時的孩子們積極地走進文章,尋找答案。學生在學習中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在學習中實現了自身的價值,自然愿意在學中樂、在樂中學。

2.從師說到生說

作為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要注重學生的自我學習、自我發現,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在《三顧茅廬》中劉備為了實現統一中國的大業去請諸葛亮。對此,同門們各抒己見,有的同學說劉備誠心可鑒。我伺機而問:“你們是從哪里發現的?”同學們又再一次的回到課文中努力尋找。大家議論紛紛:“從‘半里‘下馬步行‘恭恭敬敬‘半晌功夫‘一個時辰等詞語感受到劉備的誠心誠意;從‘輕輕的‘不要驚醒等感受到劉備是個有禮貌的人?!苯虒W角色的轉變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3.從師總結到生總結。

在學習《失落的一角》這篇課文時,學生在老師聲情并茂地朗讀過后,靜靜地沉思。

片刻后,師問:“聽完、看完之后,你知道了什么?”

有的同學說:“曾經有一個完美無缺的圓弄丟了他的一角,他在尋找他失落的一角時結識了許多的朋友,如停在他身上歇腳的蝴蝶,和他聊天的蝸牛,它還能停下來聞聞花香,沐浴陽光。終于,在歷經千辛萬苦之后,他找到了他那失落的一角。這時的他又是一個完整無缺的圓了,但是他轉得很快,蝴蝶再也無法在他身上歇腳,蝸牛再也無法陪他聊天,他再也無法聞聞花香。這時的他不快樂,雖然找到了他那失落的一角。他停下來了,良久他放過了那失落的一角,又繼續前行,唱著“我要尋找我那失落的一角”。

有的同學說“:圓在尋找那他失落的一角時擁有了許多的朋友,就像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總有同學朋友相伴一樣,我們要珍惜身邊的朋友?!?/p>

學生們的精彩表達震撼了我,孩子是人世間最有靈性的生物。我們應該勇于放手讓學生自己去體驗,自己去感悟。

三、 師生主體互換的益處

在一節練習課上,我大膽放手把課堂交給學生。我問大家誰愿意上來當發言人,同學們爭先恐后。當小老師走上講臺時,其他同學坐得筆直。小老師在臺上慷慨激昂地講,大家認真地在下面積極配合。課堂效果出乎意料得好。師生主體的轉化帶來的好處比比皆是,下面我就簡單的說上一二:

1.為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小老師上課,同學們的心情比較輕松,同學們可以大膽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的翱翔在知識的天空,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2.提高了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在熟悉的教材中,不僅鞏固了所學的知識,而且使學生的勇氣及膽識得到了不斷的錘煉,切實有效地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3.體驗到教師工作的艱辛,自覺增強紀律觀念。對于講課學生來說,更能夠發現“背”與“備”的不同。體會到老師日常教學工作中的付出與辛苦,從而促使學生自覺增強紀律觀念。

4.提高了學生的組織能力,使之體驗成功的感受。師生主體的互換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更讓老師了解了學生所需,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學習都起到了促進作用。

四、師生主體互換的準備

要想實現師生主體的轉變,老師和學生的關系必須良好和諧。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所代表的意義,即學生信任教師且尊重教師,學生愿意與教師合作。本人認為要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老師認識學生,是建立良好關系的第一步

教育者只有具備高度的情感和道德修養才能做到真正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才能增進互相認識、互相了解的深度,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和信賴。

2.發揮愛心,付出關懷

高爾基曾經說過:“誰最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苯處熤挥袠淞鄣挠^念,才會去尊重每個學生;只有尊重學生,才是真正關心愛護學生。

3.建構良性的溝通與互動

教師要用賞識的眼光、平等的方式與學生交流,放低要求,放寬標準,給他們足夠的自信天空。良好的師生關系,要假以時日,慢慢營造,更需要老師點點滴滴的堆積聚集。

綜上所述,更好的實現師生主體的互換依賴于老師的一顆關愛學生的心、一顆熱愛工作的心、一顆“為了一切的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而打破常規、勇于創新的心。讓我們攜手共同營造一個和諧的氛圍,讓我們可愛的孩子們在陽光下茁壯成長。

猜你喜歡
師生關系主體師生
論碳審計主體
磨課活動中多元主體需求的深度挖掘
良好的師生關系應該是雙向奔赴
何謂“主體間性”
首屆“接班人”杯廣西中小學師生書法作品展示
首屆“接班人”杯廣西中小學師生書法
租賃房地產的多主體貝葉斯博弈研究
租賃房地產的多主體貝葉斯博弈研究
余清臣:建構現代師生關系的公共性
新時期需要怎樣的師生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