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L(自理能力評估量表)在骨科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中的應用分析

2016-05-14 10:25顧蘭花
今日健康 2016年9期
關鍵詞: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應用

顧蘭花

【摘 要】 目的:探究ADL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的預后治療和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我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96例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患者,根據患者術后訓練護理模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比較兩組患者的功能恢復情況、并發癥情況及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在術后2周、1個月和3個月的Bathhel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深靜脈血栓、壓瘡等并發癥的發病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對照組滿意度86.73%,觀察組滿意度95.92%,兩組患者的醫院滿意度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ADL可作為評價的骨科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指標,指導患者早期功能鍛煉,針對性調整制定治療方案,進一步提升臨床療效和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 ADL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 預后 應用

髖關節置換術是指人工置換病變髖關節,主要針對于有股骨頭壞死、股骨頸骨折等患者,其中以中老年患者為主要人群[1]。行髖關節置換術患者術后功能恢復時間較長,并發癥發病率高對患者的術后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系統性的功能鍛煉和康復訓練是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病情恢復的關鍵。臨床有學者提出[2],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的功能恢復中,采用ADL自理功能鍛煉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在術后通過ADL評分測定對患者的功能鍛煉目標及鍛煉時間進行合理安排,避免鍛煉強度過少或過多影響患者受損關節的功能恢復,促進下肢的血液循環。本文為探究ADL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功能恢復的臨床意義,在參考大量國內外研究文獻的基礎上,選擇我院196例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取得了較好研究成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96例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患者,患者年齡30-90歲,平均年齡(61.15±13.08)歲,其中男性患者102例,女性患者84例,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126例,行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60例。根據患者術后訓練護理模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98例,采用常規功能鍛煉護理模式的患者標記為對照組,采用ADL干預功能鍛煉護理模式的標記為觀察組,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術后采用常規訓練護理模式,根據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護理和功能鍛煉目標,指導患者進行常規功能訓練和防關節假體脫落訓練。觀察組患者在術后早期定期采用ADL評定表對患者的如廁、洗澡、床椅轉移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家庭期望值進行調查,根據的評定結果為患者的針對性定制早期功能鍛煉方案,根據ADL評定結果調整治療和鍛煉方案并輔助健康教育、心理指導、加強常規護理。在術后2周、1個月和3個月分別采用Bathhel指數對患者的功能恢復情況進行評定,進行醫院滿意度調查。

1.3 統計學處理

統計分析兩組患者各階段數據Bathhel評分、并發癥發生情況、醫院滿意度等數據,采用均數±表示,標準差(x±s) ,使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病率和滿意度比較采用 t 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功能恢復情況的比較

采用Bathhel指標在兩組患者的術后2周、1個月和3個月進行功能恢復評價,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術后各階段的Bathhel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在治療恢復期間觀察兩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病情況,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有并發癥發生18例,發生率為18.37%,其中發生壓瘡11例,深靜脈血栓4例,肺部感染2例,假體脫位1例,觀察組患者并發并發癥7例,并發癥發病率為7.14%,其中發生壓瘡3例,深靜脈血栓3例,肺部感染1例,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病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存在顯著性差異(P=0.0315,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醫院滿意度的比較

對照組滿意度86.73%,觀察組滿意度95.92%,兩組患者的醫院滿意度存在顯著性差異(P=0.0416,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2。

3 討論

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的功能恢復中可根據ADL評分結果制定相應的功能鍛煉目標,在患者麻醉作用消失后,即可采用ADL量表對患者進行評估,鼓勵患者進行適當的雙踝關節主動跖屈背伸及排腸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功能的鍛煉,在拔出引流管后,對患者下肢進行持續地被動性的功能鍛煉,減輕患者的下肢的疼痛和腫脹,對于患者髖關節活動恢復具有重要的作用。功能鍛煉早期指導每天在床上靠起2-3次,每次時間不超過30分鐘[3],隨著關節功能的恢復提高鍛煉次數和鍛煉時間。本次課題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各階段的Bathhel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病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對照組滿意度86.73%,觀察組滿意度95.92%,兩組患者的醫院滿意度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術后通過ADL對患者的身體情況和生活自理能力進行有效評估,加強術后的臨床護理,制定合理個性化護理措施,積極預防并發癥。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的早期功能鍛煉也可以圍繞患者的心理護理、體位護理、密切觀察、主動鍛煉和被動鍛煉等展開,配合使用抗凝、溶血栓的藥物,對于促進患者受損關節的功能恢復具有積極的作用。

綜上所述,ADL可作為評價的骨科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指標,術后通過ADL評定及時動態了解患者的功能恢復情況,進行早期功能鍛煉,針對性調整制定治療方案,進一步提升臨床療效和滿意度,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陳淑玲,潘練,董勝男. 早期ADL自理能力訓練對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患者的效果觀察[J]. 中國當代醫藥,2014,22:114-116+119.

[2]朱麗娟. 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工髖關節置換患者中的效果評價[J].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5,05:70-71.

[3]錢前. 優質護理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護理中的應用評價[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10:152-153.

猜你喜歡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應用
自理模式對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老年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老年患者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
臨床護理路徑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中的實施效果觀察
綜合護理對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老年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術后疼痛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