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手足口病口腔病變的觀察與護理

2016-05-14 11:55王體偉
今日健康 2016年9期
關鍵詞:手足口病小兒護理

王體偉

【摘 要】 目的:觀察小兒手足口病口腔病變與護理體會。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間收治的200例手足口病患兒,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10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兒的口腔病變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經綜合護理干預的患兒的口腔疼痛緩解時間、口腔潰瘍愈合時間以及恢復飲食時間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符合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均未出現明顯并發癥,觀察組患兒家長對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小兒手足口病口腔病變護理過程中采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較好,能有效提高口腔護理質量,緩解患兒口腔病變的程度,促進患兒的恢復,同時患兒家長的滿意度較高,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 手足口病 護理 小兒

手足口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多發于學齡前兒童,且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春季好發。由于腸道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現為患兒手、足出現紅色斑丘疹,口腔黏膜、咽部等部位出現各種疼痛性小水泡,病在短時間內發生口腔潰瘍,疼痛明顯,飲食困難[1]。因此,采用積極的護理干預對手足口病的預后顯得尤為重要。有研究表明,在手足口病口腔病變中采用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患兒的口腔破潰癥狀,促進患兒的預后[2]。為進一步探究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手足口病口腔病變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現根據我院收治的200例手足口病患兒的臨床資料,就不同護理干預模式的護理效果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進行手足口病治療的20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在患兒家長知情同意后,將所有患兒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100例。對照組中男性患兒54例,女性患兒46例,年齡在3個月至8歲之間,平均年齡3.6±2.1歲,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模式。觀察組中男性患兒53例,女性患兒47例,年齡在3個月至9歲之間,平均年齡2.9±2.6歲,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兩組患兒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故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主要針對患兒的治療和預后狀況,進行用藥護理和口腔護理。進食前后,要求患兒用溫水或生理鹽水進行漱口,要求家長協助病進行監督。不能漱口的患兒,則采用棉簽蘸生理鹽水進行口腔的清潔,如患兒發生口腔潰瘍,則蘸取3%NaHCO3清潔口腔,并用適當的錫類散在潰瘍面涂抹,以促進口腔潰瘍面的盡早愈合。

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即在口腔護理保持患兒口腔清潔的基礎上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進行綜合護理,包括飲食護理、心理護理以及健康指導。鼓勵患兒多進食一些高熱量、高蛋白以及維生素豐富的食物,盡量食用易于消化的食物,多飲水,減少刺激性食物的食用。對于年齡較小的患兒,對家屬的喂養方法進行指導,暫停使用奶瓶,從患兒的口角用小勺去少量奶粉喂養,保持食物溫熱適度。護理過程中,要求護士保持微笑,耐心體貼,鼓勵患兒勇敢的面對疾病,為患兒樹立起戰勝病魔的信心,采用一定的獎勵辦法鼓勵患兒配合治療,對過于擔心患兒的家長,注意緩解家長的緊張焦慮的情緒。加強對患兒和家長的宣傳教育,引導患兒養成勤洗手和保持口腔衛生的習慣,告知其生活中一些注意事項和禁忌癥,使患兒和家長對手足口病的發病原因和預防干預對策有更深的了解。

1.3 觀察指標

1.3.1 根據兩組患兒口腔疼痛緩解時間、口腔潰瘍愈合時間以及恢復飲食時間,比較兩組患兒的護理效果。

1.3.2 根據患兒家長對護理滿意度的調查問卷,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并計算總滿意度。

1.3 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19.0進行數據統計,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根據兩組患兒口腔病變的改善時間,可以發現,觀察組經綜合護理干預的患兒的口腔疼痛緩解時間、口腔潰瘍愈合時間以及恢復飲食時間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符合統計學意義(P<0.05),差異均符合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根據兩組患兒家長對護理滿意度結果,可以發現,觀察組經綜合護理干預的患兒家長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在小兒手足口病的口腔護理過程中,常規護理干預對口腔疼痛以及潰瘍愈合均有較好的促進作用,不僅有利于緩解患兒的痛苦,定期的口腔清潔也有利于降低感染的風險,促進潰瘍的愈合,使得患兒能夠更好的恢復正常進食[3]。但常規口腔護理的局限性明顯,不能從根本上達到預防手足口病發生發展的目的。因此,采用綜合護理干預,通過加強對患兒的飲食護理,減少了刺激性食物的攝入,在保證患兒營養的基礎上,也避免了對口腔病變部位的刺激,更好的促進了口腔的愈合[4]。而通過心理護理干預,使得患兒的情緒更加穩定,也很大程度上的促進了患兒對護理工作的配合,有利于治療的有效施行。

綜上所述,在小兒手足口病口腔病變護理過程中采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較好,能有效提高口腔護理質量,緩解患兒口腔病變的程度,促進患兒的恢復,同時患兒家長的滿意度較高,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丘秀華,陳艷清,肖灼珍,等.6 例小兒危重癥手足口病的護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1,9(14):95.

[2]李黎.康復新液治療手足口病口腔潰瘍給藥途徑的對比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9):835-836.

[3]郭麗麗.手足口病患兒2種口腔護理方法的效果比較[J].當代醫學,2011,17(19):126-127.

[4]陸蘭芬,鄭南紅,周明琴.重癥手足口病的早期觀察及護理干預[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4):377-378.

猜你喜歡
手足口病小兒護理
夜盜小兒(下)
夜盜小兒
小兒涵之三事
急腹癥的急診觀察與護理
建立長期護理險迫在眉睫
360例小兒手足口病護理體會
辨證論治小兒慢性咳嗽40例
中醫護理實習帶教的思考
中西醫結合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護理干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