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辨證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研究發展

2016-05-14 12:55許黎敏
今日健康 2016年9期
關鍵詞:眩暈

許黎敏

【摘 要】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是臨床中的多發病和常見病,本文首先分析了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的病因、病機,然后分析了中醫辨證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的研究發展,希望能為中醫辨證治療提供有效依據,使臨床療效得以提升。

【關鍵詞】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 眩暈 中醫辨證治療

椎基底動脈作為腦后循環的供血動脈,主要為顳葉下部、枕葉內側面、小腦以及腦干供應營養。如果椎基底動脈發生供血不足,相應區域則可能發生缺血現象,進而引起眩暈。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作為臨床中發生率較高的一種疾病,年齡超過40歲的人群是該病的主要發病人群,在年齡不斷增加的過程中,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嘔吐、頭痛、復視、頭部或者肢體麻木、站立不穩、視物旋轉、眩暈等;如果患者病情嚴重則可能導致突然暈厥,不省人事,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在現代醫學技術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祖國醫學也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中醫藥在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治療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本文主要分析了近五年中醫辯證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的研究進展,現做如下綜述。

1 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的病機、病因分析

祖國醫學將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歸屬到“眩暈”范疇,有關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的病機,歷代醫籍論述頗多?!秲冉洝肥亲钤缬涗浹灥闹?,其認為眩暈的發生與肝臟密切相關,病因還有血虛、髓海不足等因素。漢張仲景認為,導致眩暈的主要因素為痰飲;元朱丹溪認為,痰火是引起眩暈的主要原因。明張景岳則提出了“無虛不作?!钡睦碚?,《景岳全書.雜證謨.眩暈》指出,眩暈證以虛者居多,兼痰兼火的患者人數非常少。另外《醫學正傳.眩暈》記載:“外有因墜損而眩暈者,胸中有心血迷閉心竅而然”,認為眩暈是因為血瘀所引起的。清代葉天士則提出了“以陽化內風”的理論。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的病性可以分成兩面,分別為虛、實,虛者更多,例如陰虛容易引起肝風內動,血虛則會引起腦失所養,精虧則會導致髓海不足,以上均可能引起眩暈。實者主要是因為瘀血阻竅或者痰濁壅遏,進而引起眩暈。

2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的中醫辯證治療分析

2.1 氣血虧虛型

患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頭暈、目暈、面色無華、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納少腹脹等,臨床研究結果發現氣血虧虛、清陽不展、腦失所養是引起氣血虧虛型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療應該以調養心脾、補益氣血為主,臨床常用藥方主要為歸脾湯。

臨床中有學者選擇歸脾湯加減治療氣血虧虛型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1],藥方組成主要為茯苓、酸棗仁、當歸、白術、黃芪、黨參,結果顯示,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0%以上。有學者在對氣血虧虛型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進行治療時[2],在西醫常規治療的同時聯合給予補中益氣湯治療,結果顯示和單純西醫治療患者相比,聯合治療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達100.0%,顯著更加理想。有學者通過八珍湯加減治療氣血虧虛型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3],藥方組成包括丹參、熟地黃、葛根、當歸、茯苓、白術以及黨參,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2.0%左右。綜上所述發現,藥方中基本上都包含有白術、黃芪以及黨參,具有益氣健脾的效果,丹參和黃芪配伍,能補充宗氣和中氣,是對氣血虧虛型眩暈進行治療的主要藥物;川芎、熟地和當歸具有補血生血的效果;葛根、丹參具有升陽活血的作用,丹參則具有化瘀行血的作用。

2.2 肝陽上亢型

患者臨床表現主要為眩暈欲仆、頭脹頭痛、面紅易怒、口干口苦、失眠多夢等,如果出現煩勞或者惱怒,則會導致病癥加劇。研究發現肝陽風火、上擾清竅是發病的主要原因,因此臨床治療應該以清火熄風、平肝潛陽為主,臨床常選擇天麻鉤藤飲治療。

有學者采用天麻鉤藤飲加減治療肝陽上亢型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4],藥方包括天麻、夜交藤、夏枯草、川芎、益母草、茯神、梔子、牛膝、黃芩、石決明、桑寄生、杜仲以及鉤藤,結果顯示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4.4%。有學者選擇濟肝湯治療肝陽上亢型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5],藥方包括山茱萸、當歸、白芍、夏枯草、女貞子、制首烏、生地黃、枸杞子、川牛膝、梔子、石決明、天麻、菊花以及鉤藤,結果顯示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達81.0%。有學者對比分析了天麻鉤藤飲和鎮肝熄風湯治療肝陽上亢型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的臨床效果[6],鎮肝熄風湯的藥方組成包括甘草、茵陳、生麥芽、天門冬、玄參、生杭芍、生龜板、生牡蠣、生龍骨、生赭石以及牛膝,研究結果顯示在對肝陽上亢型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進行治療時,鎮肝熄風湯的臨床治療效果更加顯著,能對臨床癥狀進行顯著改善。有學者對比分析了鹽酸氟桂利嗪膠囊和平肝清眩湯治療肝陽上亢型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的臨床效果[7],平肝清眩湯的藥方組成包括生牡蠣、生龍骨、代赭石、全蝎、炒棗仁、牛膝 、柴胡、夏枯草、菊花、當歸、赤芍、丹參、鉤藤、天麻以及葛根,結果顯示和鹽酸氟桂利嗪膠囊相比,平肝清眩湯的臨床治療效果更加顯著。綜上所述發現,臨床中在對肝陽上亢型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進行治療時,藥方中基本上都包括鉤藤、石決明、天麻,具有熄風、潛陽和平肝的作用;生地、白芍具有柔肝滋陰的作用;梔子、夏枯草、菊花具有清肝瀉火的作用。

2.3 腎精不足型

患者臨床表現主要為頭暈、目暈、精神萎靡、健忘耳鳴、雙目干澀、視力減退等。其病機主要為腦失所養、髓??仗?、腎精不足。臨床治療應該以益精填髓、滋養肝腎為主,臨床治療常選擇右歸丸和左歸丸。

有學者選擇加味左歸丸對肝腎不足型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進行治療[8],結果發現和鹽酸氟桂利嗪膠囊相比,加味左歸丸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更高,結果顯示在對肝腎不足型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進行治療時,加味左歸丸的臨床治療效果更加理想。有學者采用敏使朗聯合六味地黃丸治療老年性眩暈患者[9],結果顯示,和敏使朗單獨口服治療相比,聯合治療的效果更加理想。有學者在對肝腎不足痰濁上擾眩暈患者進行治療時,應用二陳湯聯合六味地黃丸治療取得了顯著效果[10]。綜上所述,在對腎精不足患者進行治療時,藥方中基本上都包含有山萸肉、熟地,具有滋陰補腎的作用;生地具有養陰清熱的效果,枸杞子則具生精補髓,補益肝腎的作用。

2.4 痰濁中阻型

患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頭暈、炫目、頭重如蒙、惡心、嘔吐、食少多夢。其病機主要為清陽不升、上蒙清竅、痰濁中阻;臨床治療應用以健脾和胃、化痰祛濕為主,常用半夏白術天麻湯。

溫秀新對比分析了敏使朗和半夏白術天麻湯治療痰濁中阻型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的臨床效果[11],結果表明在對痰濁中阻型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進行治療時,半夏白術天麻湯的臨床療效比較顯著,而且安全可靠。唐思選擇加味溫膽湯對痰濁中阻型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進行治療[12],藥方包括澤瀉、白術、川芎、當歸、茯苓、甘草、橘皮、枳實、竹茹以及半夏,同時和西比靈膠囊口服相比,在對痰濁中阻型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進行治療時,加味溫膽湯的癥候改善有效率更高,治療后患者的血流速度、平均流速、基底動脈、后椎動脈收縮期將值均顯著改善,而且復發率較低。牛朝陽等[13]對比分析了敏使朗片和澤瀉湯加味治療痰濁中阻型眩暈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顯示,在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方面,澤瀉湯加味治療更加理想,而且能對患者的耳鳴、惡心、頭痛以及眩暈積分進行有效改善。綜上所述,臨床中在對痰濁中阻型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進行治療時,藥方中基本上都包含了陳皮、半夏,具有降逆止嘔、健脾燥濕化痰的作用;天麻則具有止頭眩、熄風以及化痰的作用,聯合應用天麻、半夏和陳皮,則是治療頭痛、眩暈和風痰的主要藥物;茯苓和白術具有健脾燥濕的作用。

2.5 瘀血阻竅型

患者臨床癥狀主要為頭暈、炫目、頭痛如刺、健忘、口唇紫暗、心悸失眠等。其病機主要為腦失所養、氣血不暢、瘀血阻絡。臨床治療應該以活血通竅、祛瘀生新為主,常用通竅活血湯。

趙金奉在對瘀血阻竅型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進行治療時,采用針灸聯合通竅活血湯治療,同時鹽酸氟桂利嗪膠囊治療相比,針灸聯合通竅活血湯治療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更高[14]。劉紅軍在對瘀血阻竅型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進行治療時,應用變通血府逐瘀湯治療[15],藥方組成包括川芎、赤芍藥、蔓荊子、茯苓、半夏、黃芪以及當歸等,結果發現臨床治療效果比較顯著。綜上所述,臨床中在對瘀血阻竅型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進行治療時,藥方中基本上都包含有紅花、桃仁、赤芍、川芎,具有通竅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地龍具有鎮痙祛風的作用,菖蒲、白芷具有溫經止痛、通竅理氣的作用,當歸則具有養血活血的效果。

總之,臨床中在對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進行治療時,中醫治療的臨床經驗越來越豐富,其治療優勢也更加顯著。利用臟腑辨證,分型論治,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有針對性的治療,具有治療效果顯著、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以及方法靈活等特點。在現代醫學技術以及中醫藥現代化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中醫藥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的作用也將更加突出。

參考文獻

[1]汪紅兵.中藥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臨床觀察[J].山西中醫,2015,31(2):36-37.

[2]郭長學,陳曦,李書霞.補氣養陰活血化痰法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40例[J].中醫研究,2012,25(9):19-21.

[3]朱婷.疏血通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48例[J].陜西中醫,2012,33(5):554-556.

[4]柴守方.中醫辨證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94例臨床觀察[J].江蘇中醫藥,2011,43(12):30-31.

[5]李燕梅,金芳芳,周紅霞.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中醫證型研究[J].中醫研究,2010,23(12):37-38.

[6]李振華.鎮肝熄風湯加減治療椎動脈型脊椎?。ǜ侮柹峡盒停┑呐R床研究[D].長春:長春中醫藥大學,2013.

[7]李金剛.平肝清眩湯治療肝陽上亢型眩暈80例[J].山東中醫雜志,2014,33(1):28-29.

[8]袁志光,朱小曉.加味左歸丸治療肝腎不足型頸性眩暈32例[J].山東中醫藥雜志,2011,30(3):172.

[9]鄧建文.六味地黃丸聯合敏使朗治療老年性眩暈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4):578-579.

[10]李素華,王建英.六味地黃湯和二陳湯治療眩暈26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4):29-30.

[11]溫秀新.半夏白術天麻湯治療痰濁中阻型眩暈72例[J].中國中醫藥指南,2013,11(10):691-692.

[12]唐思.加味溫膽湯治療椎基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痰濕中阻型)的臨床觀察[D].石家莊:河北中醫藥大學,2012:11-12.

[13]牛朝陽,珺保軍,孫永強等.澤瀉湯加味治療痰濁中阻型頸性眩暈54例臨床觀察[J].中醫雜志,53(15):1298-1300.

[14]趙金奉.針藥結合治療眩暈-瘀血阻竅型的臨床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1:35-37.

[15]劉紅軍.變通血府逐瘀湯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160例[J].浙江中醫雜志,2011(10):723.

猜你喜歡
眩暈
協定方眩暈停對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血液流變學的影響
突發性耳聾伴眩暈的臨床特征探討
中醫澤瀉湯治療慢性腦供血不足眩暈的臨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