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微型公園景觀設計探析

2016-05-14 07:25張麗娟劉世聲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16年9期
關鍵詞:景觀設計

張麗娟 劉世聲

摘 要: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建筑面積擴大,城市公共空間日益減少。特別是在進行一些舊城區的改造工程時,將其劃分為網狀結構分布的小空間,于是城市微型公園應運而生。以世界首例微型公園的設計——佩雷公園為例,表明城市微型公園景觀設計的重要性。

關鍵詞:微型公園;景觀設計;佩雷公園

進入20世紀90年代之后,我國城市急劇擴張,土地可謂寸土寸金,于是城市微型公園應運而生。城市居民最容易看到和感受到的是身邊的一些微觀的環境,它們雖然是一些小尺度的景觀空間,但和居民生活卻是息息相關的,對其影響最大也最直接。特別是一些微型的城市綠地;小型的具有特色、主題的公園;一些沿街道、城墻的帶狀公園等;這些小型的景觀規劃空間在城市中像斑點一樣分布最廣,利用率最高,同大型的城市公園不同,它們是一種投資少、見效快的最佳選擇。微型公園是一個新興的事物,如何從這些像點狀分布的城市小型環境的改造入手,合理利用城市內價格高昂的土地,從而由點及面地在短時間內有效改善城市環境,切實提供真正為居民服務的室外活動空間,同時也能建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小型景觀規劃空間,是現代城市微型綠地建設的新課題。

一、微型公園的發展歷程

(一)微型公園在國外的發展

在美國,自1965年發展起來的開放空間思想,是將分散的小空間聯系成一個系統,當然其中也包括小型的公園綠地,但直到1967年佩雷公園開園,這種形式的微型公園才正式誕生。佩雷公園是美國微型公園史上最成功、最經典的案例。同時,費城也開始規劃建設微型公園,當時賓大學承接了一個“鄰里公共空間”的項目,教授和學生們開始將費城廢棄的場地設計成能為市民所用的小型公園。雖然最后還是被改建為學校,但是費城政府開始開始撥款和利用基金修建一些微型公園。此后,微型公園得到青睞和推崇,修建了許多成功的案例,像哈佛大學風景園林系主任佐佐木英夫設計的格林??斯珗@、托馬斯·貝斯利設計的國會大廈廣場等。

在日本,1919年頒布了城市規劃法規《都市計畫法》,其中規定其施行區域面積的3%以上應作為公園保留下來,這一項規定促進了微型公園的發展。在之后的1923年發生了關東大地震,居住區一些小型公園,街頭的一些帶狀小公園、廣場給市民提供了避難的場所,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之后頒布的新法規中規定居住區中必須留出開敞的空間。上世紀70年代之后,同全世界的發展相同,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導致了環境惡化,土地緊缺,為了緩解這種情況,日本政府規定高層商業和辦公建筑物旁必須修建一些微型公園,為市民提供室外休閑空間。在一些大城市,尤其是東京這樣的城市,大量修建微型公園,是其城市公園系統發展的必然趨勢。

微型公園的發展在美國和日本都非常成熟,甚至到今天,這些國家也非常重視微型公園的修建。與美國和日本的發展類似,在歐美等國,微型公園的發展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從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二)微型公園在國內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建設的發展,城市公園總數也由上世紀80年代將近1000個發展到2002年的4000 多個,城市公園在國內的研究發展已然成熟。進入20世紀九十年代,居民開始注重文化娛樂活動,我國休閑公共空間的缺乏與不斷上升的文化需求形成矛盾,再加上城市綠地的匱乏,決定了微型公園這種小型的城市公共綠地迅速發展的前景。

近年來,政府相關部門有意識地在大中型城市建設微型公園,并把其歸入城市公共空間規劃中。例如東莞計劃在2014年內修建10個以上微型公園,積極引導各市區、各鎮街積極建設小公園、小廣場和微型森林公園;北京2014年第一次將微型公園的建設列為全市重點建設工程,微型公園共建設66處、總面積330畝,最小的微型綠地的面積僅10平方米。

二、淺析美國微型公園的代表——佩雷公園

1963年,佩雷公園的設計師羅伯特·澤恩(Robert Zion)對美國城市景觀的發展現狀進行了認真的研究,他認為當時美國的商業空間和辦公空間人口流量過大,人們迫切需要一個緩沖空間來解決此問題,當時他提出的“袖珍公園”在美國引起了軒然大波,大多數人對其觀點提出質疑,甚至當時任紐約公園專員的政府官員也曾斷言此建議是不可行的,不僅價格太過昂貴而且是不易管理的。但是1967 年佩雷公園正式建成時,人們很快發現佩雷公園是真正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的,于是迅速受到普通民眾的歡迎。1967年5月23佩雷公園開園,標志著袖珍公園(Vest—Pocket Park)的正式誕生。

(一)位置分析

佩雷公園位于美國紐約曼哈頓中心第53東大街,在第五大道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對面,位于建筑物之間。占地約400平方米,朝向西南,是一塊陽光充足的長方形基地。微型公園的位置非常重要,它的選址只有位于潛在的使用人群密集的地方,才能服務于大量的使用者。例如位于社區附近的微型公園,一定聚集了大量的玩耍的兒童和老人;位于商業區的微型公園,會吸引許多上班人群在這里吃午餐和午休等等。佩雷公園坐落在繁華的商業建筑之間,吸引了無數的附近上班職員和購物者。另外一般很少有人會穿越四個街區以上到公園游玩,通常服務半徑在1—2個街區之內。人們甚至不用穿過主干道就可以輕松的到達佩雷公園,在這里買杯咖啡,坐下休息一會兒。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佩雷公園如此受歡迎,成為當時紐約最擁擠的地方之一。

(二)空間布局分析

佩雷公園的設計初衷非常簡單,就是在喧囂的城市中為人們提供一個休息、放松的場所,所以它的面積非常小,設計也很簡潔,空間布局也非常簡單,大致分為三個空間:

1.緩沖空間:從平面來看,在進入佩雷公園之前有一塊緩沖的長方形場地,這個空間將街道和佩雷公園分割成兩個獨立的空間,很好地處理了場地的邊界問題,同時又將兩個獨立的空間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以整齊的鋪裝整合了人行道,五棵喬木加強了空間的整體性。據觀察,許多人在經過小型公園時,往往會在此停下休息觀察,這個空間正為人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起到了引導的作用。

2.入口空間:入口的設計也極為簡單,由四級又低又長的臺階和兩側的無障礙斜坡通道組成。從入口開始,抬高了整個公園主體空間,將公園和喧囂的城市分割開來。

3.主體空間:整個場地幾乎都是由鋪裝和可移動的座椅組成,設計非常簡單。

佩雷公園的空間營造相當成功,三個空間相互呼應,主次分明,簡單明確。

(三)細節分析

1.植物

佩雷公園的主體是樹陣廣場,主要由17棵高大的皂莢樹組成,入口處5棵,公園的主體空間呈梅花形栽種,共12棵皂莢樹,每棵間隔3.6米,一直延伸到又低又長的臺階處,形成輕松愉快的氛圍。佩雷公園的主體空間是一塊狹長的長方形基地,本身容易給人一種乏味的感覺,如果植物的種植采取傳統的規則的種植方式,那么整個空間則會顯得更加呆板生硬。而佩雷公園的植物采取梅花形的種植方式,富于變化,豐富了整個主體空間。再加上墻面兩側覆蓋的藤本植物和五顏六色的花朵,使人的身心更加愉悅。

2.鋪裝

地面鋪裝的材質、質感直接影響到使用者的觀感。佩雷公園的鋪裝主要有兩種:入口處兩面無障礙通道和主體空間使用粗糙的、邊界模糊的蘑菇面的方形鋪裝;另一種是緩沖空間、入口臺階、瀑布臺階、主體邊緣使用光滑的、邊緣十分整齊的花崗巖。前者給人自然、原始的感覺,后者則是給人整齊舒服的感覺,利用兩種截然不同的鋪裝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豐富了空間的變化。

3.瀑布

佩雷公園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主體空間盡頭的瀑布幕墻,通過水聲的設計,使人遠離城市的繁華;潮濕的水汽使人如置身于自然之中;特別是晚上還會折射出五顏六色的霓虹燈光,給人不一般的享受。

4.小品

佩雷公園的基地形狀、鋪裝,包括公園的焦點景物瀑布幕墻都是規則的正方形,容易造成生硬的感覺,所以可通過一些景觀小品來緩和整個空間。通過圓形的花器、鐵絲網做成的弧形座椅搭配大理石圓形小桌臺來緩和空間的呆板,活動的桌椅不僅活躍了整個空間,還能不影響周圍人群的活動。

三、結論與意見

佩雷公園以簡單明了的設計、有效的功能布局、吸引人眼球的細節設計,當之無愧成為世界范圍內廣受歡迎的公園之一。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城市微型公園在整個城市綠地規劃設計中的重要性,它以其自身獨特的存在解決了許多城市規劃中的問題,例如環境污染問題、土地資源浪費問題,等等。本文通過對美國經典案例的學習與探討,總結出以下三點意見,希望為之后的微型公園的發展提供參考。

(一)政府應當完善相關法律條例與規范

我國關于微型公園的研究文獻很少,缺乏相關的專業規范和法律條例。政府的引導、相關法律的完善在微型公園的設計中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政府應當完善相關法律條例和規范,起到帶頭作用。

(二)更加注重設計過程

許多微型公園建成之后,慢慢地被人們遺忘,利用率極低,究其根本是其設計的不合理性。設計者相當更加注重不同年齡、不同層次、不同習慣使用者的參與,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廣泛聽取使用者管理、使用、設計方面的意見。

(三)更加注重建成后的管理

佩雷公園直到今天仍受到人們的歡迎,和它后期完善的管理制度息息相關。佩雷公園屬于私人管理的公園,其運營資金來源于綠色基金會,到2000年為止,它的相關工作人員達到3人,可見,微型公園建成后的管理也是相當重要的。

參考文獻:

[1]王向榮,王菁.西方現代景觀設計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建工出版社,2012.

[2][美]馬庫斯編著.人性場所—城市開放空間設計導則[M].俞孔堅等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3]鄭雪萍.街道袖珍公園空間營造研究[D].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13.

[4]賴秋紅.淺析美國袖珍公園典型代表——佩雷公園[J].園林規劃與設計,2011,(03):40-43.

作者簡介:

張麗娟,河南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建筑學。

劉世聲,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教授。研究方向:藝術設計、建筑學、美學。

猜你喜歡
景觀設計
梁燕鶯景觀設計作品選登
巧用景觀設計和諧中的一致化
特色城中村景觀設計初探——以建榮村為例
色彩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別墅庭院景觀設計初探
高科技園區景觀設計探討
探討現代景觀設計中意境的體現
伍丹景觀設計作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