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濱水景觀親水性設計的探析

2016-05-14 23:37孟東生潘婷婷
藝術科技 2016年8期
關鍵詞:濱水景觀親水性

孟東生 潘婷婷

摘 要:城市濱水區是城市中最富有生氣的場地。親水空間作為濱水景觀中最具有活力的空間形態,滿足了人對于水的依賴和親近,使濱水地帶成為人們向往、聚集的地方。

關鍵詞:濱水景觀;親水空間;親水性

自古以來人類就具有親水的天性,人的生活離不開水??鬃釉弧爸钦邩匪保ā墩撜Z》),老子也有“上善若水”的論述。水孕育了城市和城市文化,是一個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世界上的很多城市都是伴隨著河流或者海域而興起繁衍的,所以人類對于水有一種天生的親切感。

1 城市濱水區景觀親水性設計的意義

城市濱水區是城市中水域與陸域相連的一個區域,一般包括江、河、湖、海洋等水域瀕臨的陸地邊緣地帶,它是構成城市公共開放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親水性是指人們能夠接近水體,包括從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達到與水體的親近。濱水區作為水系與城市過渡的連接者,設計的好壞直接導致水系與城市人們生活的遠近。隨著近些年濱水區開發進入一個熱潮,出現的問題也日趨明顯,比如,在開發時一味地追求地產投資和經濟效益,卻忽視了其具有的公共性,或是僅僅追求形勢和環境的美化而沒能充分考慮人的親水性的需求。所以,在城市濱水景觀的設計中應強調以人為本的概念,注重公共性的建設,深化親水空間,使濱水景觀在城市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2 濱水景觀親水性設計原則

城市濱水區景觀是城市中重要的景觀要素,也是最為龐大和復雜的體系,是人類向往的生存空間。一個成功的濱水景觀設計不僅可以改善城市的景觀質量,還能促進城市功能的轉變,提高城市的品質。因此在濱水區景觀設計中應該遵循整體布局的舒適性、空間形式的多樣性和歷史文脈的延續性的原則。

2.1 整體布局的舒適性

人是景觀設計中的主體,一切的設計宗旨都應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親水空間的設計尺度和標準都應符合人體的要求。親水景觀設計的尺度直接影響使用者的舒適程度,如堤岸的高度,道路的連貫性和交往空間的距離等,只有環境——人——景觀三者達到協調統一,才能確??臻g的舒適性。

同時在設計中也好要多關注老人、兒童和殘疾人等一些特定人群的需要,并對環境中的特定人群進行分析,將規律運用到設計實踐中,形成一個舒適、穩定的場所,實現他們的自我滿足感。

2.2 空間形式多樣性

簡·雅各布斯在1961年發表的《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中提出,城市的本質在于其多樣性,城市的活力來源于多樣性,城市規劃的目的在于催生和協調多種功用來滿足不同人的多樣而復雜的需求。

現在,單一的濱水景觀已不能完全滿足人的需求,而便捷、多樣、有趣的空間環境更受青睞。所以在設計中,可以混合多種項目進行布置,如可以將休閑、商業、娛樂活動等混合在一起,相互促進。同時盡可能多的提供親水空間和形式多樣的功能區,如濱水棧道,濱水綠帶,水中觀景平臺,音樂噴泉、兒童游樂區和健身區等等,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增加公共設施的使用效率,使濱水區更具有活力。

2.3 歷史文脈的延續

城市的發展與水有著密切的聯系,江河湖泊孕育了許多城市,因而河流周邊地域往往是歷史文化沉淀最豐富的場所,城市也因此產生獨特的文化。然而,現在多數濱水區的改造多仿照那些成功案例而變得千篇一律,完全失去了地域特色,很多值得保留和傳承的歷史文化被忽視。城市的文化是一個城市的內涵的體現,所以在設計中應充分體現當地文化的特色,進而增強城市居民對濱水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這就需要設計者在設計的過程當中充分尊重地域特點,歷史文脈和風土人情等,遵從以人為本的設計宗旨,讓市民充分感受親水帶來的樂趣。

3 親水設計方法的探尋

親水性是整體濱水景觀設計的主體,可以根據駁岸、濱水步道以及環境設施和親水小品的設計來判定。因此,在對濱水空間環境進行設計時,既要根據不同功能需求劃分多樣性的空間,又要考慮到濱水區的自然環境承載能力而不能使空間環境過于繁復。

3.1 護岸設計

用于保護河岸和堤防免受河水沖刷作用的構筑物稱為護岸。護岸是親水空間環境設計的重點,是構建親水性與安全性的重要設施。良好的護岸形態可以引導人們接近水面,促成深層次親水活動的發生。護岸設計親水性直接體現其設計的好壞,在設計護岸時,要注重親水空間的塑造,同時也要處理好安全和親水的矛盾,通過對護岸形式的不同設計手法,營造出不一樣的水際空間。

護岸又可分為自然型護岸和人工型護岸。

自然式護岸是依照水體本來面貌未經人工修飾所呈現出來的自然狀態下的護岸形式。具有良好的景觀效果,親水性也更加明顯。缺點就是防洪性和安全性較差。

人工型護岸是為了使用的安全達到標準而人為的對護岸進行處理的一種形式。城市的濱水地帶為了安全考慮大部分岸線都經過人工處理。人工式護岸大致可分為直立式、階梯式、緩坡式、分級式四種護岸形式。

在護岸設計過程中也要注意生態化理念,比如設計時應盡量保留原有的自然水岸,選擇護岸材料時,盡量選用環保耐用的材料,此外植物選擇上也應注意種類和色彩的搭配等,創造出豐富的濱水景觀,使其更有親和力和自然感。

3.2 濱水步道的設計

濱水道路可以分為步行道路和車行道路兩種,而為了確保步行者的安全,一般濱水空間內部都禁止機動車進入,步行交通也就成為了濱水區的主要行動手段。人們可以在水邊散步,看景、觸水,并可以隨時觀看發生的活動,或參與到其中。步行和駐足增加了人們在濱水地帶停留的時間,吸引更多人積極參與,使親水空間充滿活力。

散步道的主要功能是滿足人們的步行觀景需求,所以在設計中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在道路尺寸、鋪裝材質和色彩等方面要協調統一,同時在道路較長的地方可以適當增加休閑座椅和活動設施,豐富步行道的空間層次。

按凱文·林奇的觀點,路徑是形成城市意向的重要因素之一,散步道作為聯系濱水區各個節點的重要路徑,特色鮮明、設計合理的道路才能加深人對濱水地帶的認知意向。

3.3 環境設施和親水小品設計

環境設施和親水小品是濱水景觀親水性設計的點睛之筆,恰到好處的設計能很好地提升濱水景觀的格調,同時也讓使用者感到舒適、愉悅,為人們的戶外活動提供了方便。

在環境設施的選擇和設置上應該注意人的尺度以及不同人群的行為需求,并且要考慮其外形是否與整體環境相協調。比如:座椅、標志牌、照明設施、垃圾桶等。

在濱水景觀的親水小品設計中,可以根據濱水景觀的類型以及各個年齡段游人的需求設置,如親水雕塑、景觀墻等。在親水小品形態設計上,可以與當地的歷史和人文特色相結合,或運用具有地方特色的設計元素對其進行裝飾。

4 結語

濱水區景觀為人們提供了與水近距離接觸的場地,給繁忙的都市人的生活增加了趣味性。親水性也越來越成為濱水景觀設計的重點。然而就目前我國現狀來看,這一方面做得還遠遠不夠。這就要求設計師們在以后的設計項目中著重對待。一方面要對項目的現狀和亟待解決的問題進行充分的了解,另一方面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全面的、系統的設計方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為人民提供舒適的親水空間,提高濱水區的活力和吸引力。

參考文獻:

[1] 劉濱誼.城市濱水區景觀規劃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

[2] 林焰.濱水園林景觀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3] 徐雷.城市設計[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孟東生,河北工業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教師。

潘婷婷,河北工業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學生。

猜你喜歡
濱水景觀親水性
雙負載抗生素親水性聚氨酯泡沫的制備與表征
濱水景觀在城市生活中的應用
老城區濱水景觀更新后評價研究
城市濱水區綠化景觀設計探討
海綿城市概念在城市濱水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北京化工大學開發出親水性氨基化氫化丁腈橡膠制備方法
空氣中納秒脈沖均勻DBD增加聚合物的表面親水性
水刺型空氣加濕器濾材的親水性改性研究
超親水性TiO2復合薄膜的制備及特性研究
日本東洋紡公司發明耐墨污性合成纖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