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電力系統繼電保護不穩定所產生的原因及事故處理方法分析

2016-05-14 09:14劉光輝
科技創新導報 2016年6期
關鍵詞:不穩定性電力系統繼電保護

劉光輝

摘 要:電力系統的繼電保護作為保障電網安全、正常、高效運行的第一道防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當它運行不穩定時,需要找出原因并及時處理?,F代化生活、生產活動的開展過程已經難以脫離電力系統而進行,電力系統為生活、生產的正常運行提供了照明、動力支持,而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需要有效的繼電保護得以保障。

關鍵詞:電力系統 繼電保護 不穩定性 原因 事故處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TM7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2(c)-0065-02

現代化生活、生產活動的開展過程已經難以脫離電力系統而進行,電力系統為生活、生產的正常運行提供了照明、動力支持,而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需要有效的繼電保護得以保障。繼電保護工作的效能體現在當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或出現異?,F象的時,利用最短的時間并在最小的區域內對電力系統實現穩定性保護,消除系統故障、減小故障影響、查清故障根源,以保證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降低因電力系統故障給人們生活生產所造成的影響。

1 繼電保護在電力系統中的重要性分析

在電力系統的實際運行過程中,可能出現各種故障,如相間短路、接地短路等,難以保證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狀態。故障和不正常運行均可引發電力事故,造成對用戶送電能力的減弱,甚至生命財產安全的損失。及時排查故障原因,恢復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需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對電氣元件、電力設備維護、檢修工作,并科學合理地在電力系統中設置繼電保護裝置,該裝置可及時有效反應電力系統的不正常運行狀態或電氣元件所發生的故障,并實現自動跳閘或發出異常信號。繼電保護裝置能在電氣設備發生短路故障或不正常運行時,將故障元件從電力系統中的自動、快速切除或發出信號、減負荷或直接跳閘,到達保護故障或不正常運行元件的目的,并保證電力系統快速恢復正常運行。

2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不穩定的原因分析

繼電保護作為電力系統的二次系統,其安全穩定地運行作業是確保整個電力系統正常運行的關鍵,實際運行過程中可能受人為因素與繼電保護系統軟、硬件因素的影響而出現不穩定現象。

2.1 人為因素的影響

當前繼電保護尚未全面實現網絡化、智能化管理,從電氣設備的安裝工作到繼電保護裝置的運行管理均通過人來進行操作。由于相關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能、綜合素質存在差異性,不排除某些繼電保護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不合格或在實際工作中出現疏忽等原因,使得繼電保護裝置在安裝過程中,為嚴格按照標準、規范進行接線,或出現錯誤接線的情況,致使設備無法實現正常運行。

繼電保護裝置安裝、調試工作完成以后也不是就萬事大吉了,因為電路的檢修工作不及時或落實不到位,造成繼電保護裝置因缺乏保養而出現設備老化的情況,最終導致故障的發生。此外,對繼電保護設備進行保養、檢修工作較為復雜,維修保養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操作不規范或疏于巡查,都使得設備運行狀況得不到應有的修正,故障原件未能及時更替,最終導致電力系統故障事故的發生。

2.2 繼電保護系統的硬件故障

繼電保護系統中易發生故障的硬件是繼電保護裝置及其輔助裝置,繼電保護的構成模塊包括電源供給模塊、中央數據處理模塊、數據轉換模塊及斷電器4個模塊,由它們同協作完成數據輸入、邏輯分析、數據轉化、數據輸出等環節的工作并執行數字化流程,四大模塊環環相扣、缺一不可,任一模塊發生故障都會中斷數字化流程,從而導致繼電保護系統的不穩定。裝備操作出現錯誤、電壓切換不及時等會損耗繼電保護系統裝置,導致繼電保護系統出現不穩定現象。此外,接地線絕緣體老化腐朽使電線裸露、靜電使灰塵吸附在設備表面等亦可能導致繼電保護系統的不穩定。

2.3 繼電保護系統的軟件故障

電力系統中軟件程序的操作失誤或運行出現故障,可能引起繼電保護裝置出現運行中斷或錯誤運行的情況。軟件故障的具體表現是輸入數據值的誤差、邏輯分析的錯誤、數據運算轉化的錯誤及軟件的編碼錯誤等,而繼電保護系統的數字化流程對數據的輸入、分析梳理及轉化輸出等環節的工作要求邏輯準確、分析嚴密,一旦數據出現偏差,就難以保證數字化軟件技術在繼電保護系統中的有效作用,因此軟件故障不能及時排除會導致繼電保護系統的不穩定。

3 繼電保護不穩定的處理方法

3.1 協調配置保護人員,加強管理人員技能培訓

在繼電保護運行與維護管理的整個過程中,系統的調度、繼保、運行都涉及相關技術人員的聯動參與,參與各工作環節中的電網調度人員、繼保人員及基層運行人員需要做到步調一致、思想統一。繼電保護工作參與人員的協調配置,需要管理人員得以落實,管理人員的技能水平與管理能力影響著繼電保護的效果。因此需要加強管理人員的技能培訓,要求管理人員掌握繼電保護裝置的運行機理、常見事故特征及其處理方式,這樣才能保證繼電保護中不穩定事故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

3.2 完善規章制度,建立事故處理系統

繼電保護過程涉及的工作較為繁復,需要健全和完善保護裝置運行管理的規章制度,以利于繼電保護的穩定運行。對設備臺賬、運行維護、事故處理、定期校驗等工作要完善檔案資料,并利用計算機管理系統進行跟蹤、檢查,利用記錄信息對執行人員進行考核評價,形成獎懲制度,促進繼電保護工作的開展。另外,繼電保護裝置運行過程中,應建立起事故故障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平臺,實現對運行裝置的實況、電氣元件的技術參數的適時檢測,制定起應對突發情況的處理方案及危險排除機制,即事故的應急處理系統。

3.3 提高裝置監測水平,強化二次設備的狀態監測工作

決繼電保護裝置之所以頻發穩定性事故,是因為在制定檢測、檢修方案的過程中,未根據裝備的實際運行條件有針對性地采取監測手段,無法實現對裝置中的各項技術參數進行實時監測。通過提高裝置的監測水平,全面掌握不同類型的裝置在各線路中的使用狀況,及時確定檢修維護方案可有效減少故障的產生。特別需要強調的是二次設備的狀態監測工作可以利用微機的自診斷技術,在繼電保護裝置中加載在線監測程序,實現每一臺設備和部件的自動化監測。

3.4 充分利用微機記錄信息,正確檢查故障原因

電力系統中繼電保護裝置的故障信息可以通過微機進行詳細記錄,事故處理的相關責任人通過對事故信息及相關監控圖形的分析,根據跳閘時間、設備過載情況、故障錄波形態等判斷故障發生的具體原因。檢查故障原因時需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步驟進行,如首先是絕緣檢測、保護性能檢查與外部檢查,接下來才是定值檢查等工作,這種順序檢查法在微機保護邏輯出現問題時的應用效果明顯,對于正確地分析故障原因具有重要作用。

4 結語

繼電保護不穩定的原因看似復雜,也就不外乎是裝置硬件、軟件與人員操作3個方面的原因,在協調管理配置好技術人員的基礎上,完善管理制度及事故應急處理機制,調動相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利用微機監測、記錄的動態數據對事故原因進行合理分析,及時有效地排除故障以恢復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 王濤.電力系統繼電保護不穩定的原因分析與解決措施[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36):124-125.

[2] 孫春雨.電力系統繼電保護不穩定的原因分析及事故處理措施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10):147-148.

[3] 陳慧,羅健,侯晉芳,等.電力系統繼電保護不穩定因素與檢查處理[J].山東工業技術,2015(5):204.

[4] 范偉.電力系統中繼電保護不穩定成因分析和事故處理方法[J].山東工業技術,2015(14):151.

[5] 戴志輝.繼電保護可靠性及其風險評估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2.

猜你喜歡
不穩定性電力系統繼電保護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運行維護措施
可壓縮Navier-Stokes方程平面Couette-Poiseuille流的線性不穩定性
信息時代的電力系統信息化經驗談
探討電力系統中配網自動化技術
配網自動化技術的應用探討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二次回路的維護與檢修
關于配電網自動化繼電保護的幾點探討
增強型體外反搏聯合中醫辯證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療效觀察
前列地爾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療效觀察
制何首烏中二苯乙烯苷對光和熱的不穩定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