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安全問題須消費者理想看待

2016-05-14 09:14陳之秀
食品界 2016年5期
關鍵詞:藥期禽類類藥物

陳之秀

食品超過國家規定的安全標準,對健康造成的危害程度取決于攝入量,少吃或不吃就不會有危害風險,要理性對待。

近年來,我國禽類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飼用抗生素濫用便是首要問題之一。

對于飼用抗生素的使用,國家規定了休藥期。休藥期的長短與藥物在動物體內的消除率和殘留量有關。

近年來,國內外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對食品消費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人們甚至“談食色變”,有人甚至戲稱“現在還有安全食品嗎?”于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起進口食品,有的甚至達到迷戀的程度,導致近年來中國的食品貿易逆差持續擴大。然而,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在對進口食品檢測報告中,不合格食品的數量、批量逐年遞增。新發展起來的網購進口食品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就這些情況,記者預約采訪了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前局長秦貞奎。

理性看待食品安全的問題

秦局長表示:榮幸有機會和食品界同行、消費者交流,感謝記者給予這一機會,理解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關注。但食品安全是永恒的課題,永遠不可能有零風險和絕對安全的食品,國家發展程度不同,人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不同,不是國外的食品就安全;我國政府重視,檢測和保障體系健全,信息透明度大,告知超標的食品信息,保護消費者,但并不是我國的食品不安全。食品超過國家規定的安全標準,對健康造成的危害程度取決于攝入量,少吃或不吃就不會有危害風險,要理性對待、降低危害,不要聽到消息色變和恐慌。

“一帶一路”戰略帶來的食品安全新情況

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以來,涉及全球60多個國家、40多億人口,蘊含著經濟發展的嶄新機遇、合作前景,但也帶來了農產品、食品貿易的挑戰和風險。

“一帶一路”戰略基礎設施的建設多以亞投行低息貸款的方式投入,合作或受援助的第三世界國家多以農產品、食品原料的貿易方式還款,亞非拉等地區多為口蹄疫等疫情復雜、風險高的國家,開展農產品、食品原料的貿易,勢在必行,如何降低風險,確保進口農產品、食品的安全,是新形勢下質檢系統的任務或挑戰。相信國家質檢總局會參照國際慣例,依據我國的法律規定,結合國情實際,創新有效的進出口管理新模式,確保進口農產品、食品的安全。

對此,記著急切的詢問到有哪些預防和保障措施?秦局長表示,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防范:一、強化風險分析程序和應對風險措施;二、依據國際慣例,做好境外考察和注冊工作,完善準入管理;三、健全、完善病原、殘留等有害生物的檢測和無害化處理體系和設備。依法施檢、依法處理。

關注抗生素耐藥性和濫用抗生素問題

在談到進口食品安全問題的同時,秦局長也談到了國內食品安全問題與抗生素的濫用有關。

他舉例說,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青年研究人員王和興課題組在國際權威學術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引起軒然大波。該課題組在2013年上海586名兒童的尿液中檢測出了21種抗生素,并稱兒童肥胖可能與獸用抗生素有關,且有可能來自食物和環境。由此可見,抗生素在禽類產品中的濫用。

抗生素是具有殺菌或抑菌作用的一類化學物質的總稱,可用于治療人和動物由于細菌感染而造成的疾病。近年來,我國禽類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飼用抗生素濫用便是首要問題之一。

飼用抗生素與人用抗生素發展幾乎同步。養殖業中抗生素的使用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為飼料企業在生產全價、濃縮、預混料的過程中添加,主要用于預防疫病及促進生長。另一部分為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使用,采用拌料、飲水、注射、灌服以及環境噴灑等多種方式,使用目的多為預防和治療畜禽疫病。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飼用抗生素類藥物主要包括四環素類、β-內酰胺類、喹諾酮類抗生素等。四環素類藥物可防治家禽類多種疾病,如傷寒、白痢、霍亂、傳染性滑膜炎、傳染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病、鏈球菌病、葡萄球菌病、李氏桿菌病、螺旋體病及球蟲病等。此外,還具有減輕應激反應、增加產蛋量和提高孵化率等效力。β-內酰胺類抗生素中的青霉素則用于雞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病的治療;頭孢菌素類則多用于雞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桿菌、大腸桿菌病的防治;喹諾酮類抗生素可以治療慢性呼吸道病、大腸桿菌病、雞白痢、金黃色葡萄球菌病、鏈球菌病。

由于禽類飼養相對密集,中小養殖場普遍存在養殖環境差、密度高等問題,禽類動物容易得病。以家禽為例,如果一只家禽患病,馬上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導致整個飼養舍或飼養場的家禽都患病。作為養殖者,如此大的經濟損失不是輕易能夠承受的,這就直接導致了一些飼養者長期過量地使用抗生素。

雖然目前國家在獸用抗生素的使用上嚴格控制,檢查的力度也大,但是在一些偏遠地區,違規使用獸用抗生素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主要原因在于某些養殖者盲目使用、濫用飼用抗生素。此外,也有不正規商家在禽畜飼料中大量添加抗生素的現象,這些飼料如果長時間喂給家禽,肯定是會出問題的。

對于飼用抗生素的使用,國家規定了休藥期。休藥期的長短與藥物在動物體內的消除率和殘留量有關,為了保證食品的安全性,禽畜在宰殺前一段時間內要停止使用抗生素,進入休藥飼養階段,以降低體內藥物殘留。常用抗生素藥物的休藥期:四環素類藥物為28天,喹諾酮類藥物為10~25天,β-內酰胺類藥物為6~28天,磺胺類藥物為7~28天,大環內酯類藥物為7~14天。但在實際生產中,一些養殖場和散養戶無視抗生素休藥期規定,從而造成禽類產品中抗生素殘留超標,直接危害食用者身體健康。

比如動物大量使用某一種抗生素;而這種動物又是大眾的常用食品,那么大眾就等于在間接地使用這些抗生素;如果大眾再長期低劑量的食用這種抗生素,就可能對這種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從而產生超級細菌,就得研究新的疫苗。而一旦人體對這種抗生素產生抗藥性,在醫院治療中使用同種抗生素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會導致無藥可用的局面。

全球每年用于禽畜養殖業的抗生素約為抗生素消耗總量的50%。1986年開始,瑞典全面禁止抗菌素以促生長的目的在畜禽飼料中使用;因此,現在來看,它是世界上第一個禁止在飼料中使用抗菌素作為飼料添加劑的國家。此后,歐盟各國逐步全面推廣此禁令。到2006年1月1日,歐盟已經全面禁止了包括黃霉素、效美素、鹽霉素和莫能菌素等最后4種抗生素在畜禽飼料中的日常添加。 美國則對青霉素、喹諾酮類等抗生素做出了嚴格的殘留限制,日本則規定在禽肉中不得檢出殘留抗生素。

秦貞奎認為,“食品安全問題不僅是關乎百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問題,也是關乎社會穩定的問題。在中國家禽中合理使用抗生素尤為重要?!?/p>

猜你喜歡
藥期禽類類藥物
禽類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解除美國禽類產品進口限制
食品動物常用抗菌藥物休藥期規定一覽表(2019 年)
冬季禽類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
Non-invasive evaluation of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in men
禽類大腸桿菌病的診斷及防治措施
養殖場執行獸藥休藥期的重要意義
氟喹諾酮類藥物臨床常見不良反應觀察
土家族“七”類藥物考辯
他汀類藥物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