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探究

2016-05-14 02:32陳娜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5期
關鍵詞:寓教于樂有效教學語文課堂

陳娜

【摘 要】新課改進行到今天,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人文性、欣賞性有所加強,整體上可以說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作為一線語文教師,仍然能看到這樣的局面: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很痛苦,而學生卻沒有得到真正有效的發展,教學中的低效甚至無效局面仍然存在,一些課堂教學效率比較低下的問題始終沒有解決。本論文就是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關注學生需求,重視知識積累,體現教學個性,進行有效教學探究。

【關鍵詞】語文課堂;有效教學;寓教于樂

初中教育承擔著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發展需要,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人文精神以及人生規劃能力的重要任務。這種具有鮮明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的定位,要求教育必須超越傳統的工具化傾向,對當前初中階段的課程設置進行大范圍的調整和改革,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而課程改革的關鍵在實施,實施的關鍵在課堂。新課改進行到今天,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人文性、欣賞性有所加強,整體上可以說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作為一線語文教師,仍然能看到這樣的局面: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很痛苦,而學生卻沒有得到真正有效的發展,教學中的低效甚至無效局面仍然存在,一些課堂教學效率比較低下的問題始終沒有解決。究其原因,是我們教師還沒有擁有有效教學的理念,還沒有掌握有效教學的策略或技術。這樣,即使有理想的課程計劃、課程標準和教科書,也只能是紙上談兵。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關注學生需求,重視知識積累,體現教學個性,進行有效教學,顯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1課堂教學設計是一項規范性和操作性都較強的行為實踐活動

它需要教師從系統理論出發、從全局出發、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出發,把握課堂教學設計的理論、原則和方法,熟悉和掌握一系列的課堂教學設計的模式、操作程序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實現課堂教學的目標。在教學中,我根據不同課文的特點,準備了形式各異、板塊風格獨特的課堂教學設計。比如在教學蘇軾《明月幾時有》時,我先通過語言描述,創設教學情境:故事發生在北宋丙辰年的中秋節,都城東京城中,城內月光如水,月亮潔白晶瑩,到處是歡聲笑語,蘇軾一人在月光下舞姿翩翩,他在干什么呢?同時用多媒體展示月色下的圖片,接著用《明月幾時有》的教學磁帶,先讀后唱,民樂伴奏,在悠揚悅耳的笛聲中,學生傾聽著凄楚婉轉的女高音歌唱,眼看課本和注釋,很自然地進入詞的境界。創設情境,將把強制學生有意注意接受知識,變為無意而輕松獲得知識,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再如,在《泥人張》教學中,講到文章語言“富有濃郁的天津特色”,我便截取了馬三立先生的相聲《逗你玩》里一段特有意思的視頻,成功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寓教于樂,游戲中見真知

語文是一門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課程。而游戲是學生最樂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一種有效手段。在課堂上開展適當的小游戲,不僅能夠活躍氣氛,使學生保持上課的熱情,而且可以拓展學生的思路,促進學生的團結,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語文教學中,我把課堂教學游戲作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渠道,讓學生自始至終感受到成功的愉悅,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復習古詩歌時,我建議學生以“擊鼓傳花”的方式背詩,學生們都感到緊張有趣,在熱鬧的游戲中,學生的詩不僅快而且還記的牢固。學習《泥人張》時,為了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泥人張的性格特征,我鼓勵學生自己表演課本劇,學生在表演中很容易地就把握了人物性格。再如,在學生積累字詞的過程中,我結合現在火熱的綜藝節目,運用現在流行的“小組合作”、“復活賽”等形式,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結語

總之,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永恒話題,更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追求語文課堂的有效,是一種理想的境界,但它的實現需要一個過程,它取決于教師自身教學藝術的發揮,也取決于教師對教學中情、理、趣的挖掘。只要我們能立足課堂,立足學生,不斷學習、實踐、反思,我們一定能擁有有效乃至高效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初中新課程課堂教學策略》陸建中主編科學出版社2003年.

[2]郭迎春《淺議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考》科教導刊(中旬刊).

猜你喜歡
寓教于樂有效教學語文課堂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優化語文課堂
“寓教于樂”理念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有效應用
淺談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論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
加快中職會計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有效性研究
讓語文課堂之樹根深葉茂花嫣然
讓快樂走進語文課堂
構建開放的語文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