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最早的鄉土文學

2016-05-14 12:06趙海海
文史雜志 2016年5期
關鍵詞:太平鎮四川

趙海海

摘 要:關于最早的四川鄉土文學,學術界一貫的認識是以沙汀、艾蕪、李劼人等為代表的,開始于20世紀30年代的作家的作品,其中沙汀發表于1935年的《丁跛公》被公認為是四川第一篇文學史意義上的鄉土小說。我發現川籍作家林如稷發表于1923年9月6日的短篇小說《太平鎮》,無論從其反應的地理環境,還是方言、民俗都可以斷定小說所寫的就是四川省資中縣的太平鎮。作者借鑒了西方寫實的手法,以1911年的四川保路運動為歷史背景,以一個衰老賣藝人加入同志軍的故事為突破口,寫保路運動在四川小鎮所引起的風波。從其藝術表現來說,它也是一部非常成功的鄉土文學作品?!短芥偂返陌l現,將四川鄉土文學史提前了12年。

關鍵詞:四川;鄉土文學;林如稷;太平鎮

“鄉土文學”這個概念自從提出至今已近百年。周作人在1910年翻譯匈牙利作家卡伊·莫爾(周譯:育坷摩爾)的《黃薔薇》時,在序中評價其是“近世鄉土文學之杰作”,并在1923年1月12日發表在《晨報副刊》上的《讀〈草堂〉》中進一步提出這樣的建構:“實在是為地方色彩的文學也是很有價值的,為造成偉大的國民文學的元素,所以極為重要。我們理想的中國文學,是有人類共同的性情而又完具民族與地方性的國民生活的表現,不是住在空間沒有靈魂陰影的寫照?!边@里周作人提出我們民族的文學應該是由民族性與地方色彩共同構成。他還指出鄉土文學應該體現民風民俗中的具有“個性的土之力”;體現人類學意義上的“人”。由此可以看出其對鄉土文學的定義集中于鄉土文學的地方色彩、自然美、個性和風土方面,也不乏對于民族性的重視。[1]真正將鄉土文學發揚光大的是魯迅。他在1935年編選的《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導言》中說:“蹇先艾敘述過貴州,裴文中關心的榆關,凡在北京用筆寫出他的胸臆來的人們,無論他自稱為用主觀和客觀,其實往往是鄉土文學”,并認為僑居在京的,作品中普遍的有著“鄉愁”“鄉間習俗”“鄉土氣息”等特點的賽先艾、許欽文、王魯彥等六位作家的作品是“鄉土文學”。在創作上,魯迅的《明天》(1919年10月)、《風波》(1919年11月)、《故鄉》(1919年12月)、《阿Q正傳》(1921-1922)、《社戲》(1922年10月)、《祝?!罚?924年3月)《離婚》(1925年)即屬于鄉土文學。他的作品立足于文化批判的角度,本著“改造國民性”的崇高理想,旨在揭示當時各種社會矛盾與文化沖突,特別是將沉默的農民聲音展現出來。其創作直接啟發了一大批作家。茅盾還認為只有以上標準是不夠的:“我們為單有了特殊的風土人情的描寫,只不過像看一幅異域的圖畫,雖能引起我們的驚,然而給我們的,只是好奇心的饜足。因此在特殊的風土人情而外,應當還有普遍性的與我們共同的對于命運的掙扎。一個只具有游歷家的眼光的作者,往往只能給我們以前者;必須是一個具有一定的世界觀與人生觀的作者方能把后者作為主要的一點而給與了我們?!盵2]縱觀三位作家對鄉土文學的早期探索,我們可以界定,鄉土文學應該具有以下特征:在文學意義上,應該具有地方色彩,展現風土人情;在情感思想上,體現鄉土關懷、民族關懷、人性關懷;應該突出地方發生的事件。

關于四川省的鄉土文學創作情況,學者普遍認為最早開始于20世紀30年代,以沙汀、艾蕪和李劼人等為早期代表。向榮在2013年曾指出:“1935年,沙汀從上?;氐剿拇?,發表了小說《丁跛公》,小說還有一個副標題叫‘一個地道的四川故事。在四川近百年的新文學史上,這是四川作家發表的第一篇文學史意義上的鄉土小說。這年底,艾蕪出版了著名小說集《南行記》。一年后,李劼人發表長篇小說以引人瞻目的‘地方色彩及其美學風格崛起于中國文壇?!盵3]這段敘述明確說明沙汀發表于1935年的《丁跛公——一個地道的四川故事》是四川第一篇文學史意義上的鄉土小說。

2016年3月,我有幸訪問到林如稷的公子——四川文藝出版社編審林文詢先生。林先生談到:“家父的《太平鎮》應該是四川省第一篇鄉土小說。但是文本至今沒有找到,不好印證?!蔽以谝淮闻既坏臋C會中找到這份用筆名“白星”發表于民國12年9月6日(1923年9月6日)刊載于上?!睹駠請蟆芬曳N副刊——《文藝旬刊》第七期第二至四版的珍貴材料。通過全面分析,就目前所知的資料來說,判斷它的確應該是四川最早的鄉土文學。

林如稷(1902—1976)出生于四川省資中縣。其父林冰骨曾中秀才,1902年到日本留學,1905年在東京加入同盟會,回國后任同盟會四川支部負責人,1912年任孫中山臨時大總統秘書。林如稷從小深受其父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影響。1919年春他到北京,先后在正志中學、北京高師附中讀書,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啟迪,開始創作。1920年12月7日,他在《晨報副刊》發表了第一篇小說《伊的母親》,后續還有小說《死后的懺悔》和詩歌《盼春》發表于此刊。他的小說《將過去》被魯迅高度評價并載入《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1921年4月,他考取了上海中法通惠工商學院預科,仍熱心于文學創作。這年冬天,林如稷與羅石君圍爐聚話,準備發起文學社團,并定名“淺草”。成員大多為在京、滬兩地的川籍在校學生或文學愛好者,有陳翔鶴、陳煒謨、羅石君、鄧均吾、馮至等。淺草社于1923年3月25日正式出版季刊《淺草》,同年7月5日又在上?!睹駠請蟆芬曳N副刊創辦《文藝旬刊》。1922年10月他自費赴法留學,先后在里昂大學、巴黎大學法科、文科聽課,并自修經濟史和近代法國文學等課程,建議并支持敬隱漁將魯迅的《阿Q正傳》第一次翻譯介紹給西方;同時他著手翻譯法國自然主義的代表左拉的作品,是第一個將左拉介紹到中國的。他本計劃將左拉的《盧貢·馬加爾家族》的20部作品全部翻譯過來,但困于現實,只譯出《盧貢家族的家運》一部。新中國成立后,他擔任過四川大學中文系現代文學研究室主任。

《太平鎮》是四川最早的鄉土文學。小說以1911年的四川保路運動為大背景,以一個衰老、落魄的江湖賣藝人白教師為主人公,講述他為了生計而迫不得已地選擇加入同志軍,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小說共分為三部分展開,第一部分重點展現白教師在太平鎮鎮東扯謊壩子上的落魄生活現狀;第二部分選擇小鎮一個小酒店——趙四的酒店做主要場景,以酒客們的閑談為主要形式,透露出革命即將來臨的消息,在給出白教師“出路”的同時,也將革命消息在太平鎮所引起的騷動做了縮影展現;第三部分是小說的結尾,前半部分寫白教師終于下定決心參加同志軍并于太平鎮消失,后半部分寫太平鎮從在同志軍到來之前 恐慌,到同志軍“占領”之后的“不太平”,最后又回歸“太平”的三個階段,最后以趙老么被同志軍處決做結尾,來映射白教師的命運。

為什么說《太平鎮》是鄉土小說呢,我以為:

第一,小說地理環境是四川資中縣的一個小鎮。林如稷出生于四川省資中縣,雖然17歲他就外出求學,但在此前的絕大部分時光都是在資中度過的,所以對縣內小鎮熟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清代嘉慶重修《四川通史》記載:“資州(現資中縣)在四川省東南三百四十里”。另外在1997年版《資中縣志》中有關于太平鎮的記載:“太平鎮位于縣城東”七十里,“清嘉慶二十年名太平場,民國三年改名太平鎮?!痹诮裉斓馁Y中縣地圖上也還有太平鎮這個地方。再聯系小說中所透露的諸多信息,可以斷定資中的太平鎮就是作者所寫的太平鎮。那么S省就是四川省,Q縣就是資中縣,T江就是沱江。小說中說“省內那一條有名的,曲折也最多的T江,從那群山迂回的S省的北部斜曲流出,經過好幾個大縣?!薄癟江包繞著Q縣城沿的東南角,太平鎮就在江的對面?!彼拇ǖ匦螐碗s多樣,東部為四川盆地以及盆緣山地,發源于川西北九頂山南麓的沱江河道曲折,流經德陽、金堂、簡陽、資陽、資中、內江、富順、瀘州等地,并且在資中縣內呈西北—東南流向。這和小說中給出的信息是相符的。小說第三部分提到“離太平鎮二十五里老虎寨……”在清代嘉慶重修《四川通史》中有一條這樣的記載:“黑虎寨在州東五十里”,而太平鎮在縣東七十里,這樣黑虎寨據太平鎮就是二十里左右。那么這個老虎寨就是黑虎寨?!短芥偂防镞€提有一個地名——“青龍場”。當地老百姓說,在離太平鎮二十里處確有一個趕集的地方叫“青龍場”。如今資中地圖上也有名為青龍嘴村的地方,恰好離太平鎮二十里左右。據此,小說中提到的所有地名都在資中縣的太平鎮得到印證。太平鎮離“川中樞紐,川南咽喉”,“蔗糖之鄉”的內江很近。自古內江物資都是先運到太平鎮,再轉運到其他地方的,所以當地人稱它為“旱碼頭”。太平鎮自古就是一個商品流通的重鎮,自然也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第二創作的故事背景是四川保路運動。小說第二部分借酒客紅鼻子趙八的話,明確給出了“同志會”的信息。這就說明此故事的背景為1911年的四川保路運動。清朝末年,帝國主義列強掀起了爭奪中國鐵路建筑權和借款特權的狂潮,而作為貫通長江中上游,在中國經濟、政治、軍事上都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川漢鐵路必然是他們爭奪的重點對象。四川人民深知此鐵路對國家主權的意義,所以堅決反對帝國主義的掠奪,要求“自保利權,自建鐵路?!彼拇偠藉a良順應民意,奏請清廷川漢鐵路自辦,并于1905年1月出臺《川漢鐵路總公司集股章程》提出:“不招外股,不借外債,專集中國人股份”的原則。川漢鐵路的集股連接千家萬戶,包括地主、自耕農、佃戶,還有官商。動工興建以后,帝國主義列強不斷給清政府施加壓力。清政府為了盡快擺脫財政危機、穩固其統治而屈服于列強,于1911年5月9日頒發了“鐵路干線收歸國有,取消鐵路商辦”的上諭,并將“干路均歸國有,定為政策?!?911年5月18日任命端方為督辦粵漢、川漢鐵路大臣,令其將粵漢、川漢鐵路“收歸國有”。6月1日,郵傳部大臣盛宣懷和端方共同署名發給王人文一封“歌電”,制定了既奪路、又奪款的政策。這一做法激怒了四川人民。6月16日川漢鐵路公司股東代表、咨議局議員和各法團人士,以及紳商工農群眾在成都開會,與會人員有二千四百多人,當即決定組建“保路同志會”,喊出“保路、保川、保國”的口號。同志會的成立標志著四川保路斗爭進入到群眾性運動的新階段。此后罷課罷市風潮席卷全川,抗糧抗捐稅、抗清統治的暴力事件迭起。7月8日,同志會召開兩次軍事會議:新津會議和資州羅泉井會議,商討武裝起義方略。其中羅泉井會議是同志軍從和平請愿發展為革命武裝斗爭的轉折點,為起義的全面準備起到重要推動作用。這次會議結束后,龍鳴劍奔走于成都和各地之間,作武裝起義的動員組織工作。他僅在成都與榮縣兩地就往返六七次之多。榮縣后來在同志會武裝斗爭的支持下首先獨立,并成為后續革命事業的中堅。之后重慶、成都、內江等各地相繼獨立。這時,清政府加強了對川軍的鎮壓。端方于9月12日統率鄂軍入川并于11月12日抵達資州。這時資州附近的隆昌、資陽、簡州、安岳、威遠一帶同志軍蜂起,陷端方于包圍圈之中。后來鄂軍在資中起義,誅殺端方,有力地支持了四川人民的反清革命斗爭,受到四川各界人士的熱烈歡迎。然而在袁世凱竊取革命成果之后,辛亥革命最終失敗,四川亦是恢復了平靜。作為辛亥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四川人民的保路運動在反帝反清斗爭中有著不可磨滅的偉大意義?!短芥偂纷髡哌x擇這樣的大事件為歷史背景,的確做到了“普遍性的與我們共同的對于命運的掙扎”的反應。其中不乏對同志軍的肯定與對我國國民性的反思。[4]

第三,從小說中方言及民俗來看,《太平鎮》充分展現了四川小鎮的風土人情。先從方言來看?!俺吨e壩子”是典型的四川方言,“壩子”(ba4zi3,按四川方音注音)指平地或平原,是在縣或鎮上集聚民間藝人、江湖醫生,供他們從事算命、賣藥、演出等活動,并用于民眾做游樂場的平地。其中算命者、江湖醫生多半講些夸張不實之語,所以老百姓稱他們是“扯謊的”,這塊平地遂被叫做“扯謊壩兒”(ce3 huang3 bar4)?!袄献印保╪ao? zi?)是四川人(不限于男子)說話時慣用的自稱。老子原是父親的意思,后來指說話人自以為比對方高一等,要求對方聽從自己的話并服從自己的意志,有妄自尊大的情感色彩?!摆s場”(gan? cang?),就是趕集的意思。這個詞并非四川所獨有,但是四川民間普遍如是說?!鞍艨汀保╞ang? kei?)在四川話中是土匪、強盜的意思,因為這些人一般都是手持木棒進行搶劫,故而稱之為棒客。另外,四川人還稱飲茶為“吃茶”(ci? ca?),這個和其“吃講茶”[5]的說法有關。吃講茶是舊社會解決爭端的一種方法,發生爭端的雙方在茶館里面請有面子的人(常是地方鄉紳、袍哥舵把子)來評理?!懊А保╩ang??)是莽撞的意思,表示這人不太懂事,四川人常說“莽娃子”。小說中還有一個人名叫牛子,其中“子”(bai??zi??)就是跛子、瘸子的意思。[6]再從民俗方面來看,蜀地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特別是四川盆地,氣候溫潤,物產豐富,而當地人則生活節奏緩慢,甚是悠閑。在茶館、酒館“擺龍門陣”(閑聊)是四川人在趕場時的主要休閑方式,因此茶館和酒館在四川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者選擇趙四的酒店為重要場地,說明他深知此當地人的生活習性。趙四的酒店位于鎮末,位置偏僻,其酒店在整個鎮上地位不高,正是鎮上下層民眾吃酒的好去處。五香豆腐干、花生顯然是下層民眾最常見的簡單的下酒菜。趕場時只有在這樣的地方才比較多見。趕場有固定的場期(都以農歷為準)比如一、四、七,或者二、五、八 ,或者三、六、九,規定每旬的這幾天是趕場的日子。這場期是各個鄉鎮約定俗成的,并無統一標準。扯謊壩子每逢場期尤其擁擠,因為一般農民是輕易不到城市去的。小說中“起更”的時候酒店里人差不多都走完了,這也是一個重要的民俗。舊時將一夜分為五更,第一次打更稱為起更,相當于現在的晚7時左右,起更標志著夜晚的開始,此時人們還在活動,但是小鎮的商鋪多已開始關門。白教師還提到吃“觀音素”,這個民俗出現于清代末年,也叫做“觀音齋”,通常有兩種吃法:第一種是吃三個月,分別為農歷二月、六月和九月,因為二月十九是觀音的出生日,六月十九是觀音的成道日,九月十九是觀音的出家日;第二種吃法是每逢初一、十五吃齋,這種也叫做“花花素”。小說中白教師說自己吃觀音素只是一個借口罷了。文中還提到白教師的住所——禹王宮。相傳大禹治水有功,后人為其修筑宮殿、廟宇,以求“風調雨順”。四川的禹王宮一般又稱為“湖廣會館”,是清初移民運動以來湖南、湖北商人在四川組建的商會集會地點,因為他們也供奉禹王,故而名之。從小說中可看出這個湖廣會館當時已經破敗了。以上小說所涉及的方言和民俗都是當時四川小鎮上最真實的風俗。

從藝術表現來說,《太平鎮》是一篇頗為成熟的短篇小說。

白教師是整個故事的主人公,其形象的塑造貫穿整個小說的始終。作者在塑造他的形象時或以語言動作,或以他人襯托,或以情境展現,將人物放在各種場景中,沒有太多的直接敘述卻讓人物在場景中更加真實。作者首先將他置于扯謊壩子中,先寫其落魄現狀及原因。他出場時的樣子就給人留下落魄的印象:太陽已升起在靜的天海正中,在日光下面自己看著自己高而細長身子的映影。今天是趕場的日子,他卻因為昨夜貪酒而睡到了正午,開口第一句就是“酒真喝不得啊,昨晚真喝了一頓好酒!”前半句還在譴責自己因貪酒而誤事,后半句就開始沉湎其中,可見他并不是一個很有原則的人。隨后借他的回憶,交代他當年對師傅的孝敬情況,從而反襯他如今無徒弟孝敬的悲涼;接著用弟子李三禿子的行為來襯托其師德:從不見李三禿子孝敬白教師,前者卻學得了太極拳心法,被師兄弟們打了一頓后,就偷別人的褲子換了肉、面來巴結大家。小說從徒弟人品不好角度入手更具有說服力,也避免了平鋪直敘的單一;之后便重點寫白教師賣藝現場,以趙老么攤子上的盛況來反襯他的衰落。他賣力耍拳,顯露絕招也沒太多人捧場,其衰落情況表現得淋漓盡致。到此處,白教師這個生活無原則、師德差、只沉迷于昔日光輝的衰老賣藝人的形象已鮮明了。其衰落的原因,首先是他自己師德不好,只盼望徒弟孝敬;其次是賣藝活動本身在太平鎮已很難維持生計了。從小說后面的米價飛漲、鐵路捐等細節看得出,太平鎮雖然表面太平,但是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然開始衰落,其中白教師的衰落只是整個鎮子衰落的暗示。所以白教師必須重新思索他的出路。接著作者將白教師置于趙四酒店之中,先是趙四對其態度發生變化,再是他吃不起豬頭肉,更加重了他找出路“大掙錢”的迫切情況。所以他開始努力思索。這時酒客們的閑談給了他很多信息:同志軍要來了,他是不是可以去參軍?他正在猶豫的時候聽出小熊是可以結伴謀生的,再加上田三爺對小熊獻殷勤的情形更是刺激了他,所以他主動去搭訕小熊,甚至還送去一碟炒豆。他一邊確認同志軍招兵的消息,一邊等待徒弟。起更了,酒店要關門的時候依舊沒有徒弟來,這讓他最后的希望都破滅了,所以只能下定決心背水一戰。于是他邀請小熊一同去禹王宮商討加入同志軍的事,還做著封建夢。最后這個場景是有深意的,白教師他們根本不懂革命,對革命的熱心只是為了生計?!肮隆徘q——請了!……”這樣的話只能是夢話。他們想借助革命來滿足自己的私欲,這也為后來可以對他的命運做虛處理做了鋪墊。在白教師走上“革命”的整個故事中,作者用不同場景來做階梯,讓他走得順理成章。但是在整個路途中,作者不光重視外力,還特別重視他的心理歷程。兩者交合才會讓白教師走得迫不得已又義無反顧,他的形象才真實而又典型。作者對于白教師落魄后的心理表現很是細微:曾經那般輝煌,如今如此落魄,他心理必然是接受不了的。白教師本身又是很自負的,但對于自己的落魄總得有合理的解釋,內心的憤懣要找出口去發泄,那就只能轉嫁到別人身上:是徒弟們忘恩負義,是趙老么“要搶老子的生意”。高老八向他問早,他覺得那是在嘲笑他;賣五香豆腐的小二說他會吃喜,他立馬借機發泄自己的嫉妒與憤懣:“吃喜?吃憂還不夠啦!你沒看見趙家那小鬼子的攤子擺在我隔壁嗎?”趙老么的攤子上人多而自己的少,他心里著急,“一面著急一面嘆氣”,還要給自己開脫,用昔日的輝煌來撫慰自己受傷的心靈:“十年前,我跑江湖的時候,只朝一次峨眉山,便掙三十吊錢!”當開始打拳的時候沒幾人看,他就耍出絕招,分了十幾個人過來之后他才比較地放心,拳打完了,看見有人丟錢,覺得很是高興。張麻子數了十幾個大錢丟到他的攤子上的時候,他頓時因為知遇之感,眼睛幾乎笑合了縫,同時又滾出熱淚與鼻涕。再看趙老么的攤子依舊人很多時,他又苦起臉來。一系列微妙的動作或者心理,將其落魄后接受不了現狀的真情實況,以及掙不到錢時的不舒心和得到錢時的激動,還有不服氣于趙老么的一系列心理變化展現得波瀾起伏而又酣暢淋漓。他在進入趙四酒店的時候,老板忙替他在靠店門的一張已經坐得有人的桌上讓出一個位置。他很不愿意,自己把酒壺一提,拿來放在趙四的油光柜臺上,又自己賭氣端了一條板凳,氣重地坐下,雖是很有幾桌有人請他同坐,他也不愿搬過去。這一連串的行為動作說明他感覺自己被趙四輕慢了,想要擺起架子來的心理。當看到趙四端出豬頭肉的時候,他更是饞得口水直流,唾沫四濺,無奈他沒有幾個錢,只能死撐著面子,裝作沒看見那一盆眾目注意的肥豬頭肉,還鄭重地對趙四說:“我今天吃觀音素,昨晚在城內吃了一頓大碗紅燒肉,直膩到現在!”作者將人在自己遭遇衰落時,接受不了現實落差的那種普遍心理描寫得極其真實。

小說主要描寫了兩個場景,一個大場景是扯謊壩子,另一個小場景是趙四酒店,都很真實卻又各具特色。首先來看大場景扯謊壩。此部分主要用叫賣聲和白教師賣藝的活動來表現。從叫賣的聲音可以看出,扯謊壩子有賣五香豆腐干、煎碎花生、水粉等各種吃的,還有賭博的,還有賣狗皮膏藥的等等,簡單的幾聲叫賣,就將扯謊壩趕場的盛況以及熱鬧的氣氛烘托出來了。比如說賣五香豆腐干的小二說的“吃喜”“吃憂”,吃喜顯然說的是運氣好,可以掙到大錢的意思,吃憂則相反。這種江湖行話很能體現環境的真實。還有人們看賣藝的情況也是極為真實:民眾剛開始都圍在趙老么的攤子上,見白教師打“獅子滾繡球”“醉八仙”,定是因為聽到有人說這是難得見的好拳才分了些人過來,而當白教師打完拳之后,“攤子上又增加了不少的人,都一齊向著他喝彩……圍著的人,雖是說好,卻沒有一個人丟錢;只是有一個小孩子拋了兩個小錢?!比藗冞€是喜歡看拳,只是看完就走,怕給錢。這種看客只看不給錢的心理在“米價飛漲”“鐵路捐”的太平鎮,自然是讓人理解的;而小孩子必然還是要單純一些,他肯定也是同情這賣藝的老頭,沒有大錢拋兩個小錢也是他同情心的表現。賭徒張麻子也是因為贏了錢財大氣粗,而且是看他可憐才數了十幾個大錢的。這卻讓白教師感動至極,先問他要不要狗皮膏藥,后又是陪笑臉、行“英雄大禮”,還約吃茶。這些細節描寫讓扯謊壩子很是真實。在小場景趙四酒店中,從作者對酒店環境的細節描寫:油垢的廚房,油光柜臺,土瓷酒杯,四堂貼滿了春聯和隔年的黃歷,看得出酒店的條件的確是比較差,自然價格就比較低廉了。這剛好是下層民眾所習慣和接受的?!按艺剣隆钡淖謼l實在是戲謔。這字條應該是貼了有些日子的,以趙四謹慎的性格是萬不敢故意寫錯的,難道就沒有一個人發現這字有問題?可見來這家酒店的都是些不識字的。小說中還有對于革命消息的來源這個細節的交代:伍老三的消息是從城防兵那得來的,趙八的消息來自于衙門里的典獄。這些信息反映了趙四酒店在鎮上的地位以及酒客們的大致經濟、文化情況,也可大概窺視出他們的思想境界。這一切都是為下面的閑談做鋪墊。酒店雖小人卻不少,文中仔細描寫的就有八位,簡單地透露出這八人各有其身份,各有其性格,對于革命消息他們也各有其關注的重點,卻又因話題而連成一個無法分割的整體。紅鼻子趙八是這天酒店里最受關注的人,因為他帶來了最重大的消息。他先后四次開口,第一次道出宣統皇帝的寶座讓給姓袁的大臣坐了。這個消息讓全店的人都驚了,大家的杯箸也都停下來。伍老三卻不服氣,于是他深深地喝一口酒,嗆咳一陣,在充分吸引了注意力之后才第二次開口,說出了同志軍的消息以及E縣被占的情況。登時酒店里的人全都驚了,連白教師也都聽得津津有味。趙八這時就更為得意了,賣關子說:“你們不信吧,看下回分解好了!”他在得意地搖一陣頭之后才接著說:“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情,勸你們快逃命吧……但是別人問,卻不要說這些話是我說的!”最后這句話怎么都聽著像是在提醒大家:“你們別忘了這話是我說的!”很顯然,他對于自己能夠吸引大家的注意,引起全店人的震驚很是驕傲,但這還不夠,他還要伍老三服他,所以他又低下聲音來,把嘴放在伍老三的耳朵旁細微道:“我們Q縣大老爺,還預帶著印偷跑啦!”之后伍老三摔了杯子的反應才真正讓他心滿意足了。伍老三打斷趙八說話,也僅僅是為了炫耀他認識當城防兵的。但是趙八最后的那句話卻讓他臉色變成鐵灰色。不知是被消息本身嚇到還是被趙八知道這樣的消息嚇到,可能兩者兼有。他為了避去眾人的注意,便假意端起空杯喝酒,卻是手一打戰,便把一個土甕酒杯打碎在地上,一大群人更驚了一跳。這兩人關注的重心都是閑談本身和如何吸引民眾的目光。整個小鎮都恐慌的時候,他們還照例來趙四酒店,“伍老三同紅鼻子趙八的言論,每每使全鎮居民驚愕而注意的?!钡曛髭w四是另一類人的代表,伍老三打破了酒杯,他“忿忿地跑來,把碎瓷片撿走,卻只是心里喃喃地罵?!彼?、勤快、膽小而又深諳人事,生意才是他生活的重心,所以當年底小鎮居民搬走大半,其他店都關閉的時候他還堅守崗位,因為“他要是一關店門,那他所賒賬借出的那些,便要一個也收不到?!毙⌒苁蔷瓶椭形ㄒ粚w八給出的消息正式發表意見的人,他稱這些都是“閑事”,說“橫豎我們窮光棍除了一身穿著的外,沒得給人搶的!我們不趁火打劫,就是‘天官賜福了?!倍陌l言卻讓田三爺甚是緊張,因為自己之前沒有借錢給小熊,真怕他會“趁火打劫”的,所以主動地向他獻殷勤,為他結了整臺的酒錢。田三爺的這一行為又刺激了白教師。之前白教師對于大家的閑談一直都是退居其側的,他有自己的大事要去想,但有些消息還是引起了他的注意和心靈騷動:胖子王六和趙四說米價時他停止了唱曲;當伍老三說話時他思索“當城防兵確實是不錯,一個月有好幾塊銀元,還要穿公上的軍衣”;趙八說同志軍的時候,他也聽得津津出神;當看到田三爺給小熊獻殷勤時,他實在羨慕不已,也買了炒豆去巴結小熊??梢娝Φ貜膭e人的談話中尋找掙錢發財的機會。當其看到小熊那般說話引來田三爺獻殷勤的時候,他被小熊的態度“折服”,也被田三爺對小熊的態度打動,這也推動著他下決心。其他的酒客對于革命消息也只是震驚,最多像李老爹也只是怕太平鎮失去“太平”罷了,沒有人真正關心同志軍是干什么的——他們都有自己生活的重心,革命與他們的生活太過于遙遠。這簡單的兩個場景:扯謊壩子的描寫將太平鎮舊日的太平盛況展現了出來;酒店的場景將革命消息在太平鎮引起的各種風潮展露無遺。兩個場景結合起來就是革命風潮來臨之前太平鎮的最真實的情況了。

《太平鎮》在整體結構上虛實結合、詳略得當,在人物命運交代上還巧妙地運用伏筆、懸念和留白的手法,不直接交代而是采用虛處理的方式,并未將結局全盤托出,卻巧妙地劃定了大概軌跡,讓讀者自己去聯想、填充,很是耐人尋味。小說有大的線索三條:明線是白教師走上“革命”道路的過程,暗線是革命的進展,還有一條是太平鎮的“太平”狀況。我結合這三條線索來分析小說結構——小說的前兩部分都是實寫,最后一部分虛寫。第一部分是對太平鎮實景的描繪,重筆塑造白教師人物形象以及太平時太平鎮的盛況,實際上也顯露了太平鎮趨于衰敗的跡象:扯謊壩里賭博叫喊聲與叫賣同在,落魄至極的江湖賣藝人也是“癮”君子,尊師之德淪喪等等。雖是熱鬧,但卻更像是死亡前的平靜。這樣的太平鎮,必然是要從深層處來喚起革命的!所以在“革命”這條深層線索上,可以將第一部分理解為鋪墊;而在明線上是對白教師衰敗情況以及原因的解析,也是他走上“革命”道路的鋪墊以及現實準備。第二部分選擇趙四的酒店,更進一步詳盡介紹先行的革命消息在太平鎮引起的風波。這部分又分兩條細線來寫:革命消息傳播是一條,是通過酒客們的閑聊來完成,主要是紅鼻子趙八的講述和伍老三等人的推動;消息引起的風波是另一條,主要靠酒客們接受消息時的反應來展現。從“全店人都驚愕,杯箸也停止”,到“登時一酒店的人全驚了,都注意聽紅鼻子趙八的說話,連白教師也聽得津津地出神”,再到伍老三碎杯,“大群人更驚了一跳”,最后還有“白教師真是駭出一身冷汗”。這前后三“驚”和白教師的反應,既有全場人的反應,又是典型代表的反應。革命消息在趙四酒館引起的風波實際上就是其在整個太平鎮引起風波的縮影。這一部分就明線來說完成了白教師走上“革命”的心理準備;就暗線來說完成了革命消息的傳播,也窺視了太平鎮民眾對革命的態度,是不太平“前夜”的太平鎮實況。第三部分作者拉快敘述步伐,用走馬觀花的方式做結尾。這里有最后一個詳寫:白教師和小熊在禹王宮策劃“革命”道路,還做著“封建夢”,然后以兩個人失蹤為結點,結束了對他們的正面描寫。這是明線的完結,但卻又留了個小線頭在后文——到底加入革命隊伍之后他們命運如何?這個問題留給了讀者自己。作者接著很粗略地對前文提到的所有人、物、地都一一作了交代:革命軍來臨前整個小鎮被恐怖氣息所籠罩,而趙四酒店依然開著,紅鼻子趙八、伍老三他們依然熱衷于談論時局。張監生家被搶劫,胖子王六的毛辮子被剪,縣正堂改稱知事先生,趙老么被同志軍捉去認為是漢奸殺了,但唯獨沒有直接說明主人公白教師的下落,而只是借趙老么的下場來映射其結局。選擇留白,讓讀者自己去聯想、填充,這樣的虛處理讓故事顯得簡潔、凝練、完整,而又多層次,耐人尋味。在暗線的處理上就更是粗略了,沒有明說,全靠讀者從小鎮的氣氛變化與酒客們給出的消息中來自己挖掘,進行猜度。第三部分雖然好像都是簡略交代,卻著實寫清楚了太平鎮從“不太平”又恢復“太平”的情況??傮w結構來看,《太平鎮》真可謂簡略至極又完整。這是優秀的短篇小說必須具備的特點。

作者借用太平鎮來表現四川保路運動在小地方所引起的風波,從而對革命以及國民性進行反思。他從否定面來表現保路運動,將小地方下層民眾對于革命運動沒有正確的認識,更沒有熱情的真實情況呈現出來。像白教師,只有一己私利還做著“封建夢”,加入同志軍自然不會有好結局。這實際上就是作者對同志軍的肯定與贊揚,對小鎮民眾的愚鈍的批判??v觀小說,它并不是中國傳統小說的寫法。作者沒有塑造正面的人物形象,而是注重細節的真實、客觀的原則,按生活的原型來表現生活,將小鎮最真實的情況以直接呈現,并且極其重視人物心理的描述?!短芥偂愤@篇小說在藝術上已經成熟,是作者受到西方現代小說寫實主義影響的結果。這篇鄉土文學的重要意義更在于它將四川鄉土文學的歷史提前了十二年。

注釋:

[1]白忠德:淺析中國鄉土文學內涵及其敘事傳統[J]北京:作家.2010.(6).p16-17.

[2]茅盾:茅盾文藝雜論集·上集. 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年.p576.

[3]向榮:傳承與超越:川鄉土文學80年.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3.(1).p1-6.

[4]參見曾紹敏:漫話四川保路運動.巴蜀書社.2006年9.

[5]王文虎.張一舟.周家筠:四川方言詞典.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4年.

[6]參見蔣宗福:四川方言續考.巴蜀書社.2014年.

猜你喜歡
太平鎮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Pingtan in Suzhou
四川:不只辣,還很甜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西峽縣太平鎮鄉村旅游發展策略
創新體制機制 增強內生動力加快打造新生小城市
中部地區特色小鎮要素分析
一圖讀懂四川脫貧攻堅成效
昌圖縣太平鎮玉米高產創建栽培技術
災后兩年新四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