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們為何很“脆弱

2016-05-14 18:04
家教世界·創新閱讀 2016年5期
關鍵詞:寒假作業家長學校

新學期伊始,有關中小學生“極端事件”的報道頻頻見諸報端:2月21日,長沙縣中南小學12歲男生劉客忘了到學校報到,怕被父母責罵,離家出走;當地星沙中學13歲女生戴丹婷,因寒假作業沒做完,2月22日離家出走至今未歸;2月23日晚西安中學高三學生林嘉文(一個高中生,一邊在備戰高考,一邊出版幾十萬字具有學術分量的著作,已出了兩本專著,被稱為史學奇才)在家里跳樓自盡。

事實上,這種中小學生走極端的事件,近年越來越多。這些孩子怎么了?我們應該怎么看?請聽——

光明老師說:

小小少年,竟然“脆弱”至此,令人心痛,更值得人們去反思。只因忘記了到學校報到或者因為寒假作業沒有做完,就“毅然”選擇了離家出走。讓家人牽掛、老師著急、同學驚恐,實實在在的不合適。

那么,到底是誰讓我們的孩子變得如此“脆弱不堪”呢?是學校、家庭,還是我們社會上諸多不良的教育風氣?在我看來,恐怕都兼而有之。

首先,校方失職。許多人認為,作為學校和老師,他們的主要職責就只是向孩子們傳授文化知識,其實不然——韓愈《師說》有云:師者, 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授學生文化知識其實僅僅是其中的“授業”而已。但讓學生自小養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這才是孩子們將來能夠健康成長、成 才的關鍵,也是學校教育最應該履行的職責和精髓所在。而我們現今的學校還注重這些內容嗎?當然,我們也不能說一點沒有。我曾經面向自己的學生說過“我的學生很少走極端”。我曾推薦學生反復讀《怎樣跌得有尊嚴?》并交流,正面談挫折談失落,我覺得,應該讓學生對生活中的風雨有個思想準備。

其次,家長失責。為人父母者,大都對自己的孩子溺愛有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尤其是在過去的獨生子女時代,這已然成為了家庭生活當中父母與子女之間親密關系的常態。然而,作為父母,我們有多少人能夠想到,如此溺愛的結果會是什么?為什么有那么多家長一提起自己的孩子就會唉聲嘆 氣,感嘆自己的孩子“不懂事”?其實,豈止是孩子們“不懂事”,依我個人來看,真正不懂事的首先應是我們的家長。十二三歲的孩子,自己不敢下樓去超市買東西,遇到一點點小小的問題要么是不當回事,不懂如何去應對,要么就是太當回事,尋死覓活、離家出走,這難道不是我們的家長給慣出來 的“毛病”?難道不是我們家長只看成績、處處包辦的結果?

再次,教育失衡。中國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學教育發展到今天,盡管在硬件設施上有了“革命化”的進步與大幅提高,但在軟件的配備上卻很難讓人滿意。片面追求升學率,處處以成績論英雄,盲目惡性競爭,這些都注定了我們的中小學教育難以體現出其應有的“智慧”,在“教書”與“育人”中出現“失衡”。分數不僅仍然是學生的命根兒, 更是諸多授課老師的命根兒,因為學生考試分數的高低很有可能會影響到他們工資與獎金的多少,甚至對他們的評優、晉級都有影響。

真心希望,這幾起出走、自殺事件的發生能夠驚醒我們的學校、家庭,以及教育部門,加以反思,給孩子一個更均衡健康的成長環境。

(本欄目由愛尚教育特別支持)

猜你喜歡
寒假作業家長學校
寒假作業
寒假作業
網購寒假作業
網購寒假作業
家長錯了
學校推介
家長請吃藥Ⅱ
犯錯誤找家長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