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的考核制度

2016-05-14 19:05侯建良劉玉華
黨建文匯·上 2016年4期
關鍵詞:考核制度晉升任期

侯建良 劉玉華

中國古代考核制度源遠流長。古人在長期的用人實踐中,創造了若干不同的考核形式:有結合任期的定期全面考核,稱為“考課”“考績”“上計”“考滿”等;有以廉政、整頓官員隊伍為目的的考核,稱為“考察”“刺察”“訪察”“京察”“外察”等;有以選拔任用為目的的考核,一般稱為“考察”等。這些考核形式相輔相成,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考核體系。

考核在人事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察賢否”??己耸亲R別人員行為善惡、能力大小的重要手段,考核結果可以作為對人員實施升降去留的直接依據。二是“明功過”。通過考核明確人員有哪些成績和過錯,賞功罰過,對人員直接起到激勵進取、督促工作、監督行為的作用。

考核不是擺樣子,不是為考核而考核??己酥灾匾?,在于它有用??己说挠锰?,就體現在考核結果要與任用、獎懲相結合??己私Y果如與任用、獎懲不掛鉤,考核的作用就會變得蒼白無力,長此以往,考核便無人重視,形同虛設。

北宋的李覯,創辦過書院,在太學任過職,有很多著述,是當時的知名學者。他對當時“考績”中存在的升降賞罰不與考核結果掛鉤的弊病,進行了不留情面的批評。他說:“有功者晉升,有過者貶退,無功無過者職務不動,這樣就可以激勵有功者而懲罰有過者。然而現在的考績卻不是這樣,而是無功無過者晉升,這就意味著晉升不必有功;有過者仍然擔任原來的職位,這就意味著有過也不用貶退。像這樣有功勞無益處,有過錯也無損失,那激勵和懲戒的作用又體現在哪里呢?”

盡管在實際考核中,一些地方和部門長官將考核視為具文,敷衍塞責,破不開情面,不愿認真鑒別分等,也不愿按照考核結果認真實施升降賞罰,但歷代關于定期考核的規定里,都明確要求考核結果要分出等次,并按等次進行升降賞罰。兩漢時,考核好的稱為“最”,差的稱為“殿”,“最”者或升或賞,“殿”者或降或罰,即所謂“歲盡則奏其殿最而行賞罰”。北魏孝文帝下詔規定,“實行三年一考,考了就升降”,并規定“考其優劣為三等”,“上等的升遷,下等的貶降,中等的保留原職務”。唐代考課結果分為九等,一年一小考,根據考核結果實行加祿或減祿的賞罰,四年一大考,決定官階的升降。宋代一年一考,三考為一任,“定為三等,中等的不賞不罰;上等的或者升轉官職,或者縮短任期,提前進行任滿考核;下等的或者降官,或者延長任期考核的年限”。明代三年一小考,九年一大考,結果分稱職、平常、不稱職三等,根據考課結果,還要參考原任職務的繁簡程度,決定獎罰。獎賞一般是晉升官階等次,有時還采用升職、蔭子、封贈、加祿等激勵辦法;處罰一般是降官階等次、罰俸,太差的要降三四等,甚至不安排官職而在“雜職內用”,直至罷免回家。清代的考課,既包括對“才、守、政、年”的全面考核,也包括對“貪、酷、疲軟、不謹、年老、有疾、才力不及、浮躁”八類問題的考察,稱為“八法”。全面考核合格的升級,被列為“一等”或“卓異”的列入候選升職名冊;“貪、酷”者革職提問,“疲軟、不謹”者革職,“年老、有疾”者退休,“才力不及、浮躁”者酌量降調。

關于考核與賞罰的關系,宋代學者蘇洵有一段精辟的論述。其核心思想是:有官員就要有考核,有考核就要有賞罰。有官員而無考核,就等于無官員;有考核而無賞罰,就等于無考核。如果沒有考核,那就等于對官員隊伍無管理,只是虛置官位而已;如果考核不與賞罰掛鉤,那考核就沒用了,考核制度便形同虛設。這兩句話言簡意賅,概括了考核的作用以及考核必與賞罰掛鉤的重要性。

猜你喜歡
考核制度晉升任期
員工晉升的文獻綜述及研究展望
如何理解黨的基層組織任期“新規”
公務員考核制度與研究
英國央行行長將延長一年任期助有序退歐
淺談如何做好事業單位人事勞資管理工作
淺析國資管理體制下中央企業經營業績考核制度變化歷程
晉升能抑制過度投資?
多元晉升,助推員工職業化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