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改編影片看電影與文學的關系

2016-05-17 12:33侯吉歌
電影文學 2016年9期
關鍵詞:英美文學作品人物形象

[摘要]在電影業蓬勃發展的影響之下,越來越多的文學作品被搬上銀幕。特別是歐美的小說和電影,通過最直接的文學表達方式與影片獨一無二的特效音樂相結合,不僅使主人公的形象變得更加具體化,還將故事情節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觀影者的面前。本文以三部典型的英美文學作品——《黛洛維夫人》《三顆翼動的心》和《巴里·林登的記憶》和根據其改編的電影為依托,較為系統地論述了英美文學作品對電影的造就以及電影與文學作品的關系。

[關鍵詞]英美文學作品;人物形象;情節刻畫

電影在誕生之初的主旨僅是出于娛樂性質,而隨著影視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內容開始越來越多地涉及人們所熟悉的文學作品。特別是歐美小說和經典著作,不僅使影片的觀賞性得到提升,而且在電影的發展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而電影的迅猛發展也進一步加深了英美文學作品在世界范圍的影響。

一、電影與文學作品的共性及差異分析

不論是小說還是影片,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表達方式。不過小說和影片間的連接方式也是顯而易見的,有的卻盤根錯節,它們都在互相協調,同時也促進自身的發展。影片和小說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要歸源于它們使讀者(觀影者)在觀賞后都會產生相同的思想,讀者(觀影者)能夠在五大領域中證實這一點:第一,導演、作家的表達方式都是用主人公的遭遇經歷和思想變化為體現的。大多數小說都是借助于語言描寫,從而對主人公的性格特征進行升華,但是影片對主人公的刻畫是憑借著舞臺、明星以及其他手法,雖然給予讀者(觀影者)沖擊力的方法大相徑庭,但卻異曲同工,就是都依托于感官,并在最后都借助于主人公的所作所為表達了自己對事物的感情變化。第二,在不同的影片和小說中,都存在著不同的主人公、故事發展、故事背景和語言措辭。第三,影片和小說都是從模仿性“表達”到敘述性深入滲透的,不過影片所“表達”和“滲入”的內容相對豐富,給予觀影者的情感也更加豐富多彩。第四,影片和小說都有著不確定性,即存在著不確定的因素。不確定性作為一種個性鮮明的表達方法,似是而非的感覺更使得讀者(觀影者)的好奇心急劇膨脹,同時,這種不確定性來源于生活的感觸,并在藝術中得到了升華。第五,能夠貫穿影片和小說的主線,就是穿梭的時光鏡頭,這也代表著時光可以成為影片和小說最主要的表達方式之一,同時使得劇情得到推進和發展。綜上所述,這些在影片和小說中“貫穿全場”的五點因素,也包含了影片和小說之間的相同點。歐洲文化源遠流長,經典作品也是數不勝數,所以很多小說的拍攝背景都是建立在不同的歐洲歷史背景下的。

一名優秀的作家所創作出的小說,一定要做到語言優美、思路明朗,這也從側面體現出措辭分析是一部小說的中流砥柱,不同的措辭分析可以刻畫出迥異的背景,能夠表達出不一樣的情感,這是一種經典的文學方式。但是作為一種另類的文學方式,影片的發展和經驗顯然不如小說。影片的制作需要科技的提高,新時代的影片制作是建立在科技水平的進步之上的,所以影片能夠給予觀影者不同方式的感受。影片是錯綜復雜的,正因如此,影片的發展也并不是單純的“一加一等于二”,它是通過科技水平的提高,將一些不同的文學方式糅合成一個嶄新的藝術形態,這是一種能夠體現新水平的手法。不過縱使影片能夠使觀影者感受到藝術形式,也不能將影片和小說的定義合二為一。影片的特點和小說之間也有著明顯的區分,小說與影片憑借著方法的區分與介質的差別來展示自身的能力變化,藝術的表達方式是將籠統的定義形象化,但是影片是將形象化的物體抽取其意象,回歸原來的本質,二者是不同的。

不論是影片還是小說,都是能夠使人的思想發生改變、理解得到升華的文學表達方法,因此影片與小說都存在著親密無間的關系,它們可以促進彼此的發展。影片成長的最大功臣當屬小說,這一點可以在以下三個方面體現出來:第一,影片的“母體”——劇本,其創作來源需要借鑒一些小說中的因素,例如有些影片中的詩情畫意來源于散文的靈巧,影片的結尾如詩如舞來源于詩歌的抒懷等。第二是來源于觀影者對中國電影的評價:中國電影是死板的,沒有活力的,所以影片需要小說的活力來充實。第三,小說和電影也不能分離,在這個視覺沖擊強烈的現代社會,將小說改寫為影片可以提升讀者與觀影者的認知。而憑借著影片的表達方法,小說也被越來越多的觀影者采納。從文學的角度來分析,影片可以使小說的靈感思路和整體結構做出改變,例如影片可以給觀影者一種新的感觸,這能夠成為一種新的感官表述方式,并且影片的拍攝流程、后期制作等環節可以給予小說新的靈感,能夠深深影響到讀者的思維。

二、經典文學作品的電影改編

現代影片的進步成果是斐然的,甚至有種扶搖直上沖破云霄的趨勢,因此,許多影片將主線劇情“文學化”,這一現象很快被一些導演發現,因此,這種“文學化”影片也日益得到了觀影者的喜愛,所以影片和小說的關聯逐漸成為不可分割的形式。筆者通過整理傳統影片和小說,簡要地說明小說和影片糅合在一起的發展歷程。

以電影《黛洛維夫人》為例,這部電影的創作來源于在1950年左右的文學發展高潮時期,是以1930年英國著名女作家和評論家弗吉尼亞·伍爾芙出版的小說《黛洛維夫人》為原型的,這也是弗吉尼亞·伍爾芙的得意之作。后人評價弗吉尼亞·伍爾芙為“思想派教母”,《黛洛維夫人》也剛好完美地說明了這點。這部影片的背景是20世紀初期,一戰結束后不久,主角克拉麗莎·黛洛維夫人站在倫敦,看到眼前的景色黯然神傷?;叵肫鹱约旱?0年前,那是人生的黃金時期,當時的自己是多么的安靜純真,一幕幕場景浮現在眼前,同時,主角和當年最瘋狂追求自己的小伙彼得(艾倫·考克斯飾)的愛情故事和純真感情組成了幾幅動人的鏡頭,在那溫暖的夏天,克拉麗莎·黛洛維夫人和彼得愉悅的經歷無法讓人遺忘?,F在的偶然相逢,自然讓兩人百感交集。也正是因為其愛情故事的動人和思想深度的卓越,這部文學作品受到了一致好評,甚至榮登《時代雜志》的年度小說排行榜??傊?,這部文學著作在電影的宣傳方面給予了很大的幫助,其本身的劇情內容和思想深度都有著一定水平,證實了為何影片《黛洛維夫人》會獲得如此輝煌的戰果。

影片《三顆冀動的心》是在20世紀末期由導演伊恩·索弗特創作出來的,其創作來源于美國知名文學家亨利·詹姆斯的同名小說《三顆冀動的心》。故事背景是在浪漫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在這座“浪漫城市”中上演著一幕幕悲慘的愛情故事。電影女一號的飾演者是著名影星海倫娜·博納姆·卡特,這名偉大的演員用自身的精彩演出,呈現給觀眾一個多情的女主角形象。同名小說《三顆冀動的心》在出版后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所以電影用同名小說當作劇本也是理所當然了,這也是一次成功的改編。導演將小說具體化,用電影的表現方式將主人公的生活轉變成三維立體的形式,使得觀影者可以直接了解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同時可以將整部電影所要表達的想法呈獻給觀眾,只能說,影片《三顆冀動的心》的成功離不開電影與文學著作的糅合。

影片《巴里·林登》是根據著名文學家薩克雷的小說《巴里·林登的記憶》改編而成的,這部電影是20世紀70年代在Hawk電影公司上映的,事實證明這部經典電影經久不衰,得到了萬人空巷的待遇。影片中主人公的性格更加明晰,讓觀影者能夠在第一時間參與到主角的悲慘經歷中。原本小說中對主角的性格描述就顯得離奇古怪,再配合演員們的出色發揮和導演的精心制作,使得主人公的個人形象更加具有獨特性,觀影者在觀看電影時,甚至忽略了時間的流逝。影片《巴里·林登》也因此被奧斯卡提名,榮獲了大大小小18種獎項,這在影壇中是一個奇跡。

上述的影片都是經典影片和小說糅合的成功典范,這種嶄新的方法能夠給予觀影者眼前一亮的效果。小說家一般只會對故事的發展、人物的心理變化和行為舉止著重描寫,但是導演在拍攝電影的同時,不僅要拍出出人意料的故事情節,還要在不同場景做出別具一格的改變,如演員的動作、節目的效果以及所配的歌曲等。這種“親密無間”的聯合,使得觀影者在觀看影片時注意力高度集中,達到一種置身事外的境界。影片和小說有著緊密的關聯,同時兩者都在發展中成長。

三、電影與文學的關系

歐洲影片的橫空出世讓更多的人去關注歐美文化的發展歷史。因此,很多大學的外國語專業都增加了了解歐美歷史這一課程,并從原來的選修課程提升到了必修課程,這也是希望更多人去了解歐美文化的發展變遷。但是,當今的諸多大學歐美歷史課僅僅是向同學們推薦能夠影響世界文學史的一些著作和作家,這些作家生活在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經歷,所以學習起來難度很大,因此大學生對歐美歷史并沒有太大的求知欲,也很難學習到真正的知識。經典影片可以多層次地激發觀影者了解劇情的欲望,并憑借著演員們的出色發揮和不同環境所制作的樂曲將藝術魅力呈現給觀影者。在目前這個“教育為首”的時代,不少教師在自己的課堂上開發了一種以經典英文歌曲和歐美經典電影為資源的教育方法,從而滿足學生們對歐美歷史的求知欲。同時,同學們熱衷于這種新穎的教學手段,這種手段不僅使大學生的文化水平得到提升,同時也大大滿足了其自身對未知世界的好奇,使其在好奇中學習。因此,影片可以讓觀影者對歐美歷史的了解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歐美的藝術形態給影片的發展鋪平了道路,許多影片都是根據小說改編的。觀影者在觀看影片的同時也相當于增加了對原著的了解。讀者在觀看經典小說的同時,往往沉迷于小說中離奇的經歷和所要表達的想法,但影片卻可以將歐美小說具體化,并從多個角度入手進行更加深入的剖析。所以,一些現代導演開始著手于二者之間的糅合,在使觀影者大飽眼福的同時,提升影片產業的發展速度。歐美小說的離奇劇情以及思想表達方式都為影片的發展供應了巨大的源動力,同時影片也將小說中的主人公以及其歷程三維化。所以觀影者看到的是影片與小說的糅合體,這也令它們二者之間的聯系愈發密切,對二者各自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好處。由此,可以說電影與文學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互利互惠的,而強強聯合之下,必然能夠創造“雙贏”的局面。

影片的出現改變了歐美小說的發展軌跡。一開始的影片僅僅是人們在閑暇時間的自娛自樂,但是隨著時代潮流的飛速發展,影片成為人們不可替代的精神食糧,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也愈發突出。許多歐美影片是改編自歐美小說的,影片不但可以讓觀影者感受到充足的視覺沖擊,并且可以掀起一場“文學革命”??v觀電影的發展歷程,電影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也愈發無可替代,不僅僅可以用來教學,而且可以改變人們的審美觀。在這場影片和小說的結合潮流中,影片將自身的優點體現得淋漓盡致,并同時完成了二者之間的“完美循環”。不僅如此,雖然用文字表達的小說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讀者的眼球,但這種“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感覺也容易使讀者在看文學作品的時候十分焦躁不安,影片完美地彌補了這個缺陷,由歐美經典文學改編而成的電影更是一個完美的范例,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歐美小說在影壇中的地位。

四、結語

影片的橫空出世,成功地提高了人們的認知水平,并改變了人們的審美觀念。當今的社會潮流發展迅速,使得影片與小說間的糅合機會增多。許多歐美小說都改編為歐美電影的拍攝劇本,這也促進了經典影片的發展,成就了許多小說,尤其是能夠跟上時代發展潮流的作品,它們也成為電影票房的保障。這在電影的發展史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影片的發展不僅加大了歐美文學作品在世界的流傳度,也使歐美文化成功走向全球,二者互相協調,一起發展,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王一卉.文學作品的電影改編中的語圖關系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3.

[2]呂媛.文學作品改編與電影內容生產[J].當代電影,2011(06).

[3]王林剛.論電影對文學作品的改編及其利弊[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9(06).

[4]劉迎新,鞠曼麗.電影文學劇本與文學作品之比較分析[J].電影文學,2012(10).

[5]孫剛.美國華裔文學作品電影改編的表象與實質[J].湖北社會科學,2014(12).

[作者簡介]侯吉歌(1979—),女,陜西咸陽人,碩士,陜西國際商貿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及英美文學。

猜你喜歡
英美文學作品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設計與包裝設計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論近年來中國網絡劇人物形象創新
巧用側面描寫,豐富人物形象
從殘缺到完美:論阿來小說人物形象塑造的轉變
《圣經》中的人物與英語文化
淺析英美文學作品中存在的哥特因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