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臨床研究

2016-05-17 09:31郭凱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9期
關鍵詞:無創正壓通氣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

郭凱

【摘要】 目的 分析無創正壓通氣(NIPPV)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方法 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5例。對照組行低流量通氣進行治療, 觀察組行NIPPV進行治療。對比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4.29%, 對照組為71.43%,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χ2=6.44, P<0.05);觀察組機械通氣率為5.71%, 對照組為25.71%, 觀察組的機械通氣率明顯低于對照組(χ2=5.29, P<0.05)。結論 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 應優先選擇無創正壓通氣進行治療, 以提升臨床療效, 促進通氣, 減少死亡發生情況, 同時縮短住院時間。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疾??;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無創正壓通氣;臨床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9.09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主要表現為通氣不暢, 而病情程度達至急性加重期, 患者會因呼吸衰竭增加死亡風險[1]。本文選取本院2010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3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為本次對照實驗的研究對象, 分析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0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為本次對照實驗的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5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1例, 女14例, 年齡55~76歲, 平均年齡64歲;平均病程16年;原發?。簢乐匦呐K病17例, 中重度肺大泡13例, 未控制的胃腸道出血癥5例。觀察組患者中男19例, 女16例, 年齡53~75歲, 平均年齡62歲;平均病程14年;原發?。簢乐匦呐K病14例, 中重度肺大泡15例, 未控制的胃腸道出血癥6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術前, 對兩組患者均采取抗生素藥物預防感染, 調節電解質平衡, 祛除痰液, 緩解痙攣癥狀等操作。對照組行低流量通氣進行治療。采用鼻導管以低流量進行通氣治療, 調節通氣時間, 同時掌握藥物的濃度, 其標準以患者的病情程度及血氧飽和度(SpO2)作參考。觀察組采取BiPAP Symchrony呼吸機, 通過口鼻面罩, 行無創正壓通氣進行治療。治療前, 調節呼吸頻率至12~18次/min, 調節吸氣壓:0.5~1.5 h內, 由10 cm H2O(1 cm H2O=0.098 kPa)調節至16~20 cm H2O, 調節標準應以血氧飽和度、二氧化碳分壓(PaCO2)、潮氣量(4~5 ml/kg以上)作參考;調節呼氣壓:將呼吸壓調節至4~8 cm H2O。調節完畢后, 將面罩置于口鼻處后, 并固定頭套。需注意的是, 治療過程中, 一旦觀察組患者出現面罩通氣不良現象, 應立即取下面罩, 采用氣管插管機械通氣[2]。兩組患者的治療時間均為3~15 d。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4.29%(33/35),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43%(25/35)(χ2=6.44, P<0.05);觀察組機械通氣率為5.71%(2/35), 對照組為25.71%(9/35), 觀察組的機械通氣率明顯低于對照組(χ2=5.29, P<0.05)。觀察組中, 1例表現為氣促, 4例表現為腹脹, 并發癥發生率為14.29%;對照組中, 2例表現為氣促, 2例表現為咽喉干燥, 3例表現為腹脹, 并發癥發生率為20.00%,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40, P>0.05)。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為常見的呼吸性疾病, 一旦病情惡化, 由慢性轉化為急性加重期, 患者的機體功能迅速減弱, 抵抗力降低, 呼吸狀態不暢, 同時伴隨多種心肺疾病, 最終導致呼吸衰竭[3]??偟膩碚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與呼吸不暢有關, 而改善呼吸功能, 還患者一個通暢的呼吸渠道, 是呼吸機應用的目的所在。本院引進的BiPAP Symchrony呼吸機, 采用無創正壓通氣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 對照組患者采取鼻導管以低流量進行通氣治療, 觀察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 且機械通氣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行無創正壓通氣治療前, 需確認患者存在自主呼吸功能, 且意識較為清醒, 配合度良好, 無排痰不暢癥狀。使用無創正壓通氣進行治療, 可在短時間內將患者體內的氧飽和度調節至正常水平。調節吸氣壓的作用在于緩解患者氣道受阻癥狀, 提高呼吸功能;而調節呼氣壓, 可有效促使患者肺泡內CO2及時排出氣道[4]。

綜上所述, 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 應優先選擇無創正壓通氣進行治療, 以提高臨床療效, 促進通氣, 減少死亡發生情況, 同時縮短住院時間。

參考文獻

[1] 向承忠. 5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無創正壓通氣與常規治療結果對比分析. 臨床肺科雜志, 2011, 16(10):99-100.

[2] 趙衛國, 保鵬濤, 李紅梅.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患者48例療效觀察.臨床肺科雜志, 2010, 15(9): 593-594.

[3] 馬聞華, 梁結柱, 蘇景強.無創正壓通氣治療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44例臨床探討.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0, 13(14): 436-437.

[4] 何永丹, 孫瑤.無創正壓通氣治療COPD并呼吸衰竭80例臨床療效分析.中國現代醫生, 2010(1):312-313.

[收稿日期:2015-11-11]

猜你喜歡
無創正壓通氣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內科治療臨床效果
無創正壓通氣對胸外科術后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
俯臥位通氣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護理效果分析
綜合護理在新生兒呼吸衰竭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無創正壓通氣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療效果
應用有創呼吸機中無創正壓通氣CPAP模式治療急性左心衰竭的研究
寬胸理肺湯治療AECOPD痰濁壅肺證患者30例療效觀察
痰熱清霧化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臨床效果
無創正壓通氣聯合參麥注射液治療COPD并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
莫西沙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療效和安全性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