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護理干預在CT增強檢查患者中的作用評價

2016-05-17 12:29喬憶蓮劉琪珍黃慶艷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9期
關鍵詞:中醫護理干預心率血壓

喬憶蓮 劉琪珍 黃慶艷

【摘要】 目的 探討中醫護理干預在CT增強檢查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126例CT增強檢查患者,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63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 研究組在常規護理的同時實行中醫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檢查前后的血壓、心率及運動偽影發生率。結果 兩組檢查前血壓、心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檢查后研究組血壓、心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運動偽影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中醫護理干預可有效減少CT增強檢查患者血壓及心率的波動, 并降低運動偽影的發生率。

【關鍵詞】 中醫護理干預;CT增強檢查;血壓;心率;運動偽影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9.187

CT檢查是診斷疾病的常用影像學手段之一, 其中以增強檢查效果最好[1, 2], 但患者需注射對比劑或造影劑等藥物, 導致應激反應的發生, 給檢查效果造成一定的影響。將中醫護理干預應用到CT增強檢查患者中, 獲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126例CT增強檢查患者, 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63例。研究組中男35例, 女28例;年齡28~79歲, 平均年齡(53.89±10.65)歲;掃描部位:頭部15例, 上腹部14例, 下腹部10例, 肝臟17例, 頸部7例;首次檢查53例, 2次以上檢查10例。對照組中男37例, 女26例;年齡29~75歲, 平均年齡(53.08±10.26)歲;掃描部位:頭部16例, 上腹部13例, 下腹部11例, 肝臟18例, 頸部5例;首次檢查55例, 2次以上檢查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GE Light Speed 16排螺旋CT機和Liebel-Flarsheim CT9000 ADV高壓注射器操作系統進行檢查, 檢查之前均行碘過敏試驗且均為(-), 排除神經、精神類疾病及溝通障礙患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掃描部分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 包括告知患者注意事項, 采用和藹的態度指導患者配合檢查等。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中醫護理干預, 具體如下。

1. 2. 1 檢查前護理 首先面帶微笑, 熱情大方地接待患者;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 了解患者實時心理狀態;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 注重各種主訴;向患者介紹檢查程序, 告知可能出現的不適感, 使患者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將望、聞、問、切合理的應用到患者中, 解除患者的內心負擔, 消除其的不良情緒;采用合適的語言, 耐心的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 減少其內心的盲目感, 使其以最佳狀態接受檢查。

1. 2. 2 檢查中護理 選擇粗而彈性好的大血管進行穿刺, 并盡量一次性穿刺成功;根據患者舒適度且在不影響檢查操作的情況下選擇體位, 非檢查部位做好防輻射保護;囑患者全身放松, 并深呼吸, 以使其情志處于平和狀態, 從而氣血和氣機通暢, 增強對掃描的配合;望患者面部, 了解神志變化;對比劑注入時密切注意患者神色是否正常, 同時嚴密觀察血管是否有滲漏;問患者是否有不舒適感, 若有應立即查找原因, 并予以解除, 防止危急情況的出現。

1. 2. 3 檢查后護理 檢查結束后告知患者檢查已經順利完成, 對患者對檢查的配合情況進行肯定;問其是否有不適感, 望其神色是否正常;告知患者檢查過程中所用對比劑只是幫助診斷, 無治療作用, 一般會在24 h后通過腎臟的代謝排出, 囑其心安;告知患者多飲水可以促進對比劑的排泄, 故在不影響病情的情況應多飲水;囑患者需觀察30 min后才可離開;告知患者檢查后常見的不良反應, 使其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并使其明確一般無需經過特殊處理即可恢復;囑患者離開后若出現頭暈、心慌、胸悶、蕁麻疹等癥狀時應立即就醫。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指標為檢查前(檢查開始前5 min)、后(檢查結束后5 min)的血壓、心率及運動偽影發生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血壓及心率比較 兩組檢查前血壓、心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檢查后研究組血壓、心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運動偽影的發生率比較 研究組運動偽影發生率為7.94%(5/63), 對照組發生率為20.63%(13/63),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5, P<0.05)。

3 討論

CT增強檢查的目的在于使組織器官與病變的對比度增加, 能更加準確的對病變組織的密度及血流灌注情況進行觀察, 從而辨別病變的良惡性, 有助于醫師早期對患者進行診斷和了解病情, 具有掃描速度快、成像清晰度高、病變部位定位準確等優點, 被廣泛地應用到多個疾病的檢查中[3-5]。但CT增強檢查時常需注射對比劑, 給患者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壓力, 部分患者還可出現明顯的不適感, 對檢查的配合程度差, 輕者影響圖像質量, 重者致使檢查不能順利完成。對此, 將中醫護理干預應用到CT增強檢查患者中, 與單純行常規護理的患者進行比較, 結果顯示兩組在檢查前心率、血壓均無明顯差別, 檢查后則存在明顯, 同時行中醫護理干預的患者檢查前、后血壓、心率均無明顯差別, 而行常規護理的患者則差異明顯。CT增強掃描是一種具有風險性的檢查[6], 患者在進行該檢查時由于對檢查程序和陌生環境的不了解, 極易發生焦慮、恐懼等心理, 導致心理和生理上應激反應的發生。中醫護理干預將中醫望、聞、問、切合理的應用到CT增強檢查患者中, 不但使患者充分的感受到了尊重和關愛, 還使有效的解除了患者的不必要的思想負擔, 情緒更加安定, 情志狀態更好, 較好的調節了臟腑氣血功能, 有效的減輕了應激反應, 患者對治療的配合更好, 運動偽影的發生率也更低。

綜上所述, 對CT增強檢查患者實行中醫護理干預可有效的防止血壓、心率的大范圍波動, 并降低運動偽影的發生率, 是提高檢查質量的有效方式,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柳聰.對進行CT增強掃描檢查的老年人實施系統護理的效果探究.當代醫藥論叢, 2014, 12(20):64-66.

[2] 張淑慧. CT增強檢查中患者心理和藥物反應的觀察和護理體會.中國藥業, 2013, 22(3):47-48.

[3] 羅民, 閉崎成, 陳其鋒, 等. CT增強檢查中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實用醫學雜志, 2012, 28(22):3834-3836.

[4] 潘建軍.護理干預對CT增強掃描患者對比劑不良反應的影響.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 28(32):64-65.

[5] 謝琳瑛, 劉喜龍.優質護理在預防多排螺旋CT增強檢查患者對比劑不良反應的價值分析.上海醫藥, 2014, 35(23):35-38.

[6] 韓玫. CT增強檢查患者出現暈厥的原因及護理對策.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5, 21(14):2066-2068.

[收稿日期:2015-12-10]

猜你喜歡
中醫護理干預心率血壓
警惕異常的血壓晨峰
降壓快的藥就是好藥嗎
離心率
在最佳心率區鍛煉
最怕啥
探索圓錐曲線離心率的求解
中醫護理干預對緩解缺血性疼痛的影響效果探討
天冷了要換好一點的降壓藥嗎
對社區老年人痰濕質體質施行中醫護理干預的觀察
中醫護理干預對腦梗死偏癱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