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對策分析

2016-05-19 12:31李劍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7期
關鍵詞:中小企業存在問題融資

李劍

摘要:我國中小企業自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中小企業已成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中小企業是完善市場經濟制度的必然要求,對于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積極意義;然而中小企業融資難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嚴重制約了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如何突破融資“瓶頸”對于中小企業和整個國民經濟至關重要。本文詳細分析了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存在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7-000-02

一、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分析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途徑分析

一般來說,企業通過兩種途徑解決發展過程中所需的資金問題,一是內源融資,即通過自身的資本積累;二是外源融資,即資金來源于企業外部,目前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還處于初創階段,自有資金有限,而且現代經濟社會中企業僅僅靠內部積累是難以滿足其發展過程中的資金需求的,所以我們通常所探討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實際上是以外源融資為研究對象的,而外源融資又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

1.直接融資

直接融資方式通常是通過發行股票和債券在金融市場直接融資,這是資金使用者與資金提供者直接交易的融資方式,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主要途徑有民間借貸,債券融資和股權融資等。

2.間接融資

間接融資主要是指資金使用者與資金提供者之間通過信用中介來完成資金借貸,主要方式有兩種,一是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籌集資金,二是政府通過稅收優惠、財政補貼、貸款援助等方式對中小企業予以資金援助,對中小企業而言,間接融資因其成本相對較低,供給形式靈活,對我國中小企業來說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二)我國中小企業融資中存在的問題

1.政策支持力度仍需加強

多年來我國經濟學界流行一種觀點,認為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力量在于大企業、大集團的發展,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搞好大企業,而曲解了“抓大放小”的方針。盡管近年來國家政策有所調整,但尚未發生實質性的變化,中小企業在通過銀行融資時仍然會受到信用歧視。

2.融資結構不合理,內源性融資依賴較強,金融機構仍是主要渠道

有數據顯示,在我國的中小企業融資結構中,內源融資的比重達90.5%(經營年限短的企業該比例更高),另據調查顯示中國中小企業初創時的啟動資金有90%以上主要來自于當初的合伙人以及他們的家庭。我國中小企業內源融資的比例過高,但內部資金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資金的困乏導致大量中小企業的發展陷入困境。

3.直接融資渠道不暢

股票融資和債券融資是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主要渠道,但是由于目前我國金融體系中資本市場發育尚不完全,缺乏一個完善的、多層次的能夠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的資本市場,中小企業上市融資的門檻仍然相對較高。

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分析

(一)政策制度方面

1.缺乏完善的政府財政稅收支持體系和法律體系

企業的健康發展需要完善的政策和法律體系為保障,在政策層面上,我國政府也出臺了一些用于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并希望借助中小企業的發展,帶動區域經濟,增加就業,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但是受傳統計劃經濟的影響,在政策實施的過程當中,由于所有制形式的不同,私有中小型企業與國有或集體中小型企業在享受政策優惠上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而由于我國私有制中小企業數量較大,使得政策優惠對于中小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有限;在法律層面上,雖然我國于2003年1月起正式實施了《中小企業促進法》,對于中小企業發展專項基金的設定及稅收優惠政策做出了規定,但還是僅停留在框架層面,詳細的運作和實施方案還有待制定和出臺。因此總的來說我國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和法律體系仍是不完備的。

2.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缺位偏移

前文提到,多年來在我國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采取了“抓大放小”的方針,認為大企業的良好發展才是國民經濟向好的決定性力量,因此長期以來,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一直偏向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和大企業沒有能夠享受平等的國民待遇,盡管近年來國家開始認識到中小企業發展對國民經濟的重要作用,并開始調整我國的宏觀經濟政策,但還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我國專門服務于中小企業的統一的擔保機構、信用評級等服務管理機構還沒有形成,在銀行信貸的過程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風險評級擁有較高,改革的力度還有待加強。

(二)銀行等金融機構方面的原因

1.銀企之間信息不對稱導致銀行貸款風險較大

前文提到,由于大多數中小企業尚未建立起嚴格財務管理制度,虛假財務報表現象屢見不鮮,企業的信息不透明,加上我國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中小企業的信用評估體系,致使銀行和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銀行對于企業的資信真假難辨,為了防范金融風險,商業銀行普遍采取了從緊貸款的原則。

2.抵押擔保制度執行起來存在困難

第一、中小企業可抵押物較少,商業銀行對抵押物設定的折扣率較高,而且由于我國資產評估中介服務不夠規范,對抵押物的評估隨意性較大,往往難以反映其準確的市場價值;第二、抵押物的變現存在難度,雖然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在貸款時“抵押物崇拜”現象比較嚴重,但是在執行的過程當中,由于市場發育不完善,不少抵押物難以變現,特別是在我國中西部地區這一現象尤為突出,銀行難以收回資金,使得其在維護債權方面難度較大。

(三)企業自身的因素

1.企業自身規模小,缺乏市場競爭力,經營效益的不確定性較大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也面臨了一定的困境,由于規模較小,經營機制不靈活,產品質量不高,不能夠適應日益激烈的國際國內競爭;另外由于中小企業生產管理往往著眼于短期市場,即當下哪個行業賺錢就從事哪個行業,缺乏長遠的市場戰略意識,由于市場經濟本身所具有的自發性,決定了市場環境是在不斷變化的,這也增加了中小企業經營的風險性,經營業績的不穩定性決定了中小企業無法喚起銀行對其貸款的熱情。

2.企業管理方面的問題

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經營管理不善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隨意性大,缺乏真實性和透明度,而企業想要獲得銀行資金支持則必須根據其財務狀況進行授信評級,由于上述原因,使銀行難以確認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因此不敢貿然放貸。

(四)其他方面的因素

企業的直接融資主要通過資本市場進行,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資本市場顯然不能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要,雖然近些年來,我國的資本市場也在不斷地改革和進步,適時推出了創業板市場,為技術創新能力強,業績較好的中小企業提供了上市融資的渠道,但是整體上仍然不能滿足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的融資需求,資本市場的發展還沒有跟上國民經濟的步伐,資本市場結構單一,不能適應中小企業不同風險,不同層次的融資需求,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比例在企業的資本體系中所占比例較低;另一方面在資本市場體系上,我國還沒有建立起地方性的證券于產權交易市場,資本市場布局還有需要進一步的調整;

三、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對策

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各個國家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上都進行著不斷的探索和嘗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結合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

(一)政策制度方面

1.法律層面

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是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保障,也是企業進行有序融資的前提,在西方發達國家中小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已經逐步建立起了體系完備的中小企業相關法律,從各方面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支持,針對我國目前的情況,政府應當加強相關法律的研究和制定,加快立法進程,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

2.政策層面

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在國家現有政策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作用,建立和健全地方性中小企業財政支持政策,通過設立專業基金、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等措施扶持中小企業發展,主要通過三方面的努力,首先,督促中小企業進行改制和重組,優化資產結構,走出自身財務危機的陰影,防范信用風險和經營風險;其次,在稅收政策上對中小企業予以重點扶持,適當減免企業用于產品研發和技術改造投資的所得稅,對于出現虧損的中小企業制定專門的虧損彌補政策;最后,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在政策上規范、引導創業投資基金的進入,幫助中小企業突破發展瓶頸,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多元化的途徑。

(二)金融機構方面

1.嚴格防范金融風險,處理好銀行資產質量與中小企業融資需要之間的關系

由于銀企間信息不對稱,向中小企業放款存在較大的風險,各銀行不能因此“懼貸”、“惜貸”,應在積極向企業貸款的同時做好應對風險的準備,按照國際經驗,應根據謹慎的會計原則,提取中小企業貸款特別準備金,同時,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可以實行中小企業貸款證券化,以分散金融風險。

2.適當調整現行的抵押貸款制度

出于防范金融風險的需要,銀行貸款往往以企業資產作抵押是有必要的,但目前我國中小企業普遍缺乏抵押物,且進行抵押時折扣率較高,企業通過抵押貸款獲得的資金不能滿足企業發展需要,繼續執行當前的抵押貸款制度將進一步扭曲銀企關系,不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因此有必要根據具體情況,實行有差別的彈性抵押制度,對于資信狀況較好,經濟效益穩定,發展前景向好的中小企業,可適當提高貸款抵押率,從而既滿足企業的資金需要,又能有效的防范金融風險。

(三)企業方面

1.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企業治理結構

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管理存在問題,使得中小企業再融資過程中受到其實,融資陷入困境。因此應繼續推進中小企業改革,盡快建立起產權明晰、權責分明、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規范企業內部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同時結合自身優勢,明確市場定位,最大限度的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實現企業的穩定發展和中小企業的自我積累能力的提高。

2.規范企業財務管理和信息披露制度

規范的財務管理制度是企業獲得銀行新人的前提,也是提高其融資能力的必要條件,因此企業首先要加強財務收支管理,加強自身會計制度建設,合理分配企業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促進資金的良性循環,增強企業自身的造血能力;其次,要加強財務監督,提高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及時對外公布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和財務信息,提高企業經營信息的透明度。

四、結束語

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融資難一直制約著中小企業的發展,本文對中小企業的融資途徑和融資現狀進行了具體的闡述,從政策制度、企業自身、金融機構三個方面分析了造成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并且從這三個方面提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措施,政府應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政策支持,健全相關法律體系,銀行等金融機構應在政策的引導下全力配合,支持中小企業融資需要,企業自身也應深化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從而吸引更多外來資金的支持。筆者相信,隨著以上改革措施的不斷推進,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瓶頸最終一定可以突破,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也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鐵軍.中國中小企業融資28種模式[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9.

[2]趙守國,等.中國西部中小企業創業與成長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6.

[3]林毅夫,李永軍.中小金融機構發展與中小企業融資[J].經濟研究,2001.

[4]李毅.淺述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及對策建議[A].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12.

[5]王黎明,魯守博,王玉華.產業集群視角下的中小企業融資模式研究[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2012.1.

[6]周蘋英.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制度的創新[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8(3).

[7]冉英.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與出路[J].財會研究,2004(1).

[8]馬忠.中小企業融資探討[J].銅陵學院學報,2008(2).

[9]程劍鳴,孫曉嶺.中小企業融資[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43.

[10]孫天奇.金融組織結構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15.

猜你喜歡
中小企業存在問題融資
融資
融資
7月重要融資事件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淺談高校生物學專業遺傳學課程的教學現狀與改進策略
5月重要融資事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