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初探

2016-05-19 21:49王紫君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7期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教學改革高職

王紫君

摘要:作為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一門核心專業課,了解供應鏈管理的本質和內涵,對于學習新時期下的物流知識,對于今后組織高效率的物流活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從高職院校供應鏈管理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出發,初探教學方法的改革。

關鍵詞:高職;供應鏈管理;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7-000-01

一、供應鏈管理課程的意義

供應鏈管理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它于20世紀末在日美等發達國家創立并迅速發展起來,它的產生順應了時代的要求,它不僅關注企業內部的資源和競爭力,而且關注企業外部的資源和競爭力,強調在整個供應鏈上對資源和競爭力進行集成,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思想與方法。而作為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一門核心專業課,了解供應鏈管理的本質和內涵,對于學習新時期下的物流知識,對于今后組織高效率的物流活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過程中的問題

1.理論性太強,實踐性太弱

供應鏈管理的理論與方法來源于企業的管理實踐,該課程的特點就是知識面寬、實踐性強而且學科交叉。在實際的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反映課程理論性太強,實際運用少,教學過程不夠生動,學起來枯燥乏味,興趣不濃。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容易造成學生理解知識的困難,老師也容易陷入“填鴨式”的教學中。

2.教學方法單一

在進行供應鏈管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最常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就是講授法,對于一些理論和概念,由于脫離實際,就算講授的再清晰,過程再緩慢,學生聽起來也有如天書。教學方法的單一導致了教學效果很差,許多高職院校也因此誤認為這門課程難度太高,不適合在高職開設,更有些高職院校物流專業將供應鏈管理從課程設置中取消了。

3.針對高職的精品教材太少

供應鏈作為一個新興學科,知識更新必須時刻走在管理的前沿。目前國內供應鏈管理最權威的教材是馬士華教授主編的《供應鏈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但這本教材難度較高,主要針對的是本科階段的學生,對于高職層次的學生來說,有其區別于本科生的特點,而專門針對性的精品教材太少,而且有些在內容上也過于陳舊了。

4.考核方式陳舊

目前高職院校對于供應鏈管理課程的考核方式主要還是以筆試為主要考核,筆試成績占據期評成績的大部分,對于理論性較強的供應鏈管理課程來說,這本無可厚非,但也正因為理論性較強,供應鏈管理的考核往往變成了學生“死記硬背”的典型。這就導致有些學生雖然拿到了比較好的成績,但卻不一定真正的理解和掌握了知識。

5.教師對供應鏈管理知識的理解趨于理論化

許多教師對于供應鏈管理的知識理解更多的也停留在理論層面上,對于供應鏈管理的實際應用過程,應用結果缺乏實踐了解。也就無法更生動的用現實中的案例教授給學生。

三、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對策

1.增加實踐性教學在課程教學中的比重

由于理論知識點多,抽象性強,那么如何將這些抽象的知識用更直接的方式傳授給學生,這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增加實踐性教學在課程中的比重就是最直接的方法。例如講解需求放大效應和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協作時,可以用啤酒游戲來代替理論教學,在講解供應鏈的采購、生產、庫存管理時,可以采用ERP物理沙盤或者ERP電子沙盤游戲來代替理論教學。

2.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講授只是作為概念講述的方法,除了講授以外,還必須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學用具,才能將抽象的理論具體化。例如可以采用任務式教學,一個知識點就要求完成一個任務,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也就學會了知識;還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如果在現實生活中沒有更好,更貼近知識點的案例,那么可以鼓勵教師自編案例,盡可能的將同一類型的知識點,在同一個案例中體現,既能加強學生的記憶,又能系統的,直接的學習知識;還可以采用游戲教學法或者角色扮演法,例如上文提到過的啤酒游戲和沙盤游戲;最后,還可以適當的增加企業參觀實踐的課時,讓學生在實際的企業中看看供應鏈管理對于企業的改變和效果,真正體會到供應鏈管理的知識應用。

3.鼓勵自編教材

加強兄弟院校的合作與交流,共同編制屬于物流管理專業的供應鏈管理精品教材。教材要從物流管理專業的實際出發,從高職生的特點出發,實踐教學和案例教學內容要豐富,有針對性的挑選內容,案例和課后習題要符合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的特點。

4.創新考核方式

首先是考核內容,供應鏈管理的考核內容應該是理論和實踐并重的,筆試試卷中,重要的理論和概念應該有,但更要注重這些理論和概念的應用,因此,可以適當增加案例分析的比重。其次是考核方式,可以把筆試考試和實踐考試相結合起來,例如筆試成績只占期評成績的50%,另外的50%由一些實踐成果構成,例如實訓報告,研究報告等等。第三就是考核評分標準的多元化,針對實踐成果,考核評分中應該適當增加成果完成過程的評分,例如團隊協作方面,團隊成員可以互相評分,評分結果也會適當影響到總分。

5.加強師資建設

師資水平對教學質量而言至關重要的。大部分高職院校的物流專業教師對現代物流的現場運作了解較少,缺乏實踐經驗,在教學過程中很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因此,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來實行。在校教師要深入企業掛職鍛煉,增加企業實踐經歷。也可以加強校企合作,將企業中有經驗的師傅請進校園,把他們的經驗傳授給高職學生。

綜上所述,高職供應鏈管理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還是比較多的,但是供應鏈管理作為一門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全球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誕生的學科,其重要性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發現,因此,高職供應鏈管理課程不應該因為教學效果不好和教學內容理論化而被邊沿化甚至取消,而應該用多種方法解決目前的教學困難。

參考文獻:

[1]楊劍鋒.供應鏈管理課程中ERP沙盤模擬教學模式研究.現代教育技術.2010.10.

[2]貢文偉.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索.物流工程與管理.2010.3.

[3]王廈.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討.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8.

猜你喜歡
供應鏈管理教學改革高職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供應鏈管理導向下電力企業物資供應問題的研究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
關于提高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