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時代下遼寧省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統研究

2016-05-19 22:37董欣張紅艷張麗鳳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7期
關鍵詞:食品安全對策研究系統

董欣+張紅艷+張麗鳳

摘要:大數據時代下,食品安全網絡輿情問題越來越突顯。本文基于遼寧省食品安全追溯現狀為研究點,分析遼寧省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存在的問題,同時比較研究了國外發達地區食品安全追溯體系,提出完善遼寧省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對策。

關鍵詞:食品安全、追溯、系統、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7-000-02

近年來,各種各樣的數據正在迅速膨脹并變大,2012年就有人提出,大數據時代已經降臨,尤其是在食品安全領域,未來的食品安全決策將基于數據和分析而做出。食品安全網絡輿情問題是隨著互聯網普及,網絡高速公路的發展而日顯突出。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一旦出現問題不僅危害很大,而且輿論導致事件擴大,成為網絡輿情事件。確保食品供應是一個困難的任務,它絕不是靠單一個人或單個企業去控制的。食品供應鏈上涉及到很多原材料,半成品等食物,處理后的食物可能還會經過物流的各個環節像貯藏、運輸、包裝、配送等很多物流環節。那么食品質量的控制就產生了困難。食品供應鏈當中會涉及很多相關的公司比如:農場、加工商、包裝商、分銷商、運輸商和零售商店等,原材料從供應鏈上的這些公司經過的話,由于這些市場中有很多交易并沒有明確指明銷售者的明確信息,這就使得發生食品安全問題的食品很難確定來源是哪里。而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方法之一就是食品可追溯系統??勺匪菹到y能夠創建檢索的歷史數據并且通過企業注冊來定位產品的身份標識。從源頭抓起,通過積累有關產品的特性和產品在供應鏈中移動的過程信息,這些信息有助于食品安全供應鏈中企業之間的合作,同時可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本文主要針對這種情況研究大數據時代下遼寧省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統。

一、遼寧省食品安全追溯現狀

自2010年起,我國分四批確定了50個試點城市,前兩批20個城市已基本建成追溯體系。沈陽于2013年成為第四批試點城市,進行肉菜流通追溯體系的建設。對于這個體系國家有統一的要求,包括在城市的屠宰場、批發、零售、團體消費等環節安裝相應追溯系統,在經營者交易的過程中,自動采集記錄每個環節的肉類蔬菜來源、檢測、交易、流向及經營者信息。

2014年3月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于2014年遼寧省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計劃》的通知,通知中提出了健全食品安全工作機制,且制定了關于2014年加強推動食品安全全程追溯、檢驗檢測互認以及監管執法等方面的省際合作。在文件中,同時也制定了關于遼寧省食品安全信息化發展規劃,力求全面搭建遼寧省食品安全信息化平臺,并且結合商務部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在遼寧省內建設健全的食品安全電子追溯體系。

2015年10月,遼寧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轉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關于白酒企業建立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指導意見的通知,同時要求各級監管部門積極穩妥推進白酒生產企業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工作,并于16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遼寧省所有白酒生產企業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工作。同時,遼寧省規定了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并且要求實現食品安全全程可追溯可控制。①

2016年遼寧省政府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今年建成覆蓋省、市、縣、鄉的全程追溯監督“三位一體”的動物衛生全程監管信息追溯平臺。同時遼寧省要推動“互聯網+”與動物檢疫監督工作的深度融合,將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運用到從養殖到屠宰全鏈條動物產品追溯監管工作中,實現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等關鍵數據信息的互聯互通。②

同時,大連政府也將重點建設海參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通知要求建立水產品養殖、育苗、加工生產企業3個數據庫,以海參為試點品種,應用物聯網信息技術,建設大連海參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最終實現地產水產品的質量安全可追溯。在全市5家大型食用農產品批發(農貿)市場和30家大型商超開展食用農產品追溯體系試點,推行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現場快速檢測制度,建立食品快速檢測網絡。遼寧省食品藥品監管局了解到,為在2020年實現成為“食品安全放心省”的建設目標,“十三五”期間遼寧省內的所有食品質量100%可追溯。

二、遼寧省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存在的問題:

1.遼寧省的追溯體系建設仍然是初級階段,制度保障仍然匱乏

遼寧省追溯體系建設仍然是初級階段,相關的法制法規不夠建全,同時遼寧省長期形成的傳統的銷售方式和消費習慣導致不少經營者主體責任意識淡薄給追溯系統的建設和推進制造了不小的阻力和障礙。而且長期以來的舊的監管體制導致監管存在息事寧人和投機主義的現象。雖然遼寧省已經制定了相關追溯系統運行管理辦法,并努力與法制辦溝通,但是各級市政府要完全執行下達的文件還需要一定的時間,經營者主動接受和參與則更需要一定的時間,制度保障仍然匱乏。

2.投資運行維護壓力大,涉及到的設備設施復雜

追溯系統集成需要巨大的投資、運行以及維護的費用。同時依賴多個設備供應商,導致安裝、維護的及時性難以保障,這些因素都將給建成后的運行維護保障造成巨大壓力。另外,通過實踐,我們認為除了前期政府全額投入,給后期資產的保管,運營維護帶來的困難和問題外,在建設資金的實際投向和使用上,還存在重建設輕使用,忽視了系統給實際使用方增加的運行成本。

3.經營企業參與度低,大部分屬于被動參與階段

遼寧省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過程中,經營企業仍然處于被動地位。企業往往不愿意投入較高的成本來進行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基礎設施及追溯設備等硬技術和組織管理等軟技術。經營者參與度不足追溯系統建設工作全部由政府投入、政府主導,廣大企業和經營者屬于被動參與,在缺乏制度約束和激勵機制的作用下,難以激發經營者主動參與,同時系統設計的超前性也與當前農產品流通基礎存在一定脫節,給實際使用者帶來一定程度的不便,進而產生抵觸情緒。企業參與度低勢必造成食品追溯體系運行效率低。[1]

4.最終消費者參與意識不夠,不能積極主動的參與食品安全事件查詢建議反饋

消費者是食品安全追溯體系有效運行的參與者也是最終受益者,但省內消費者依然沒有查詢溯源信息的習慣,更加不了解食品追溯信息的查詢、監督和反饋是食品安全追溯體系運行的重要環節。[2]同時由于追溯信息數據庫建立的不完整,使發生事件的食品鏈上的企業在查找源信息時因沒有追溯信息或商品標識損壞而導致了追溯信息搜尋難。所以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盡量到正規的有小票的地方去購買。同時,要盡量保留證據,一旦發現食品安全問題,可以及時追溯源頭。

5.遼寧省內的社會認知度不高

追溯系統作為提高監管效率、促進流通組織化程度的一種技術支撐手段,保障食品安全更多發揮的是隱性作用,難以像專項整治、曝光處罰那樣奪人眼球,引起廣大消費者共鳴,因而社會認知度和認同感不高。這不僅體現在普通消費者和眾多行業從業者方面,甚至監管者以及媒體對其潛在的、長期的作用也認識不足,甚至被社會輿論誤解。

三、國外發達地區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的經驗借鑒

1.歐盟繼1986年第一例瘋牛病后進行了牛及牛肉產品的可追溯性研究,至此各個國家先后建立起了牛和牛肉標志追溯系統。歐盟的可追溯制度也從應用于牛肉產品逐漸擴大到果蔬、水產品、酒類等領域。2000年對牛類及其產品的標志識別和等級制度進行了規定,2001年對魚類提出了可追溯性要求。2002年的食品安全白皮書,包含了歐盟食品和飼料鏈條上的追溯系統等相關內容。2003年對轉基因產品以及由轉基因產品生產的食物和飼料的可追溯性進行了規定。2004年對食品業從業人員的記錄進行了規定。[2]

2.美國的食品安全狀況相對較好。美國已經有了一整套比較完整的法律系統和監控系統。1906年,美國發布了《食品、藥品法》和《肉類制品監督法》。200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公共健康安全和生物恐怖應對法》。2003年,美國發現一疑似瘋牛病病例,然后不到一周的時間就確定了瘋牛病的來源。正是因為有了成熟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統,美國農業部才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從一個牛排產品追溯到了牛的出生地、牛的健康情況以及屠宰加工等情況③。

四、完善遼寧省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對策:

1.進一步完善省內食品安全相關追溯法律法規建設

雖然國內目前各個行業都在大力研究有關追溯系統的標準,但國家尚沒有出臺強制性相關標準,缺乏法律依據。目前省內出臺的關于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的相關文件雖然可以減少食品安全發生的機率。但如果要控制食源性疾病的發生,就需要強制規定企業必須建立召回、追溯等信息化系統的建設。這些建設在一定上還需要時間和精力去進一步完善。

2.大力加強省內食品供應鏈安全信用體系建設

食品供應鏈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對于整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至關重要。它可以保障整個供應鏈上的食品企業有效的追溯信息傳遞。只有加強食品供應鏈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才能保障整個食品供應鏈上的追溯信息準確可靠。在加強追溯體系法制法規的建設同時,也要提高食品供應鏈上食品生產經營者及參與者的誠信意識,徹底保障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

3.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化,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目前,我國農業的產業化、組織化程度較低,不但嚴重制約了我國農業的發展,對于食品安全追溯技術的推廣與應用也造成嚴重的阻礙。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的作用,以龍頭企業為依托,帶動農業產前、產中、產后等環節整合成有機鏈條,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有機整體;另一方面,要積極發揮農民合作組織的作用,將分散經營的農業生產者聯合起來,實現統一管理及規劃。

4.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追溯系統維護工作

食品安全追溯系統包括基礎設施、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組成,不僅其建設投入巨大,而且后其的運營及維護成本費用也非常高。這也是造成食品安全追溯系統不能長期正常有效的運營原因之一。因此,食品安全企業在實施食品安全追溯系統時,不僅僅要對其中的基礎設施及硬件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還要對系統中的軟件系統及時更新完善。不僅如此,還要對相關的技術、專家、設備使用規范等進行創新,以保證食品安全追溯體系能夠長期有效的運行。

5.引進國際的先進技術及理念來加強食品追溯體系建設

把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及理念加入到省內食品追溯體系建設當中,比如日本,對于違背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企業及個人會進行嚴重的懲罰。同時政府提供低息貸款和信用等擔保幫助企業建立信息系統和使用標簽技術來保障產品的可追溯性。同時,建立綜合的質量保證系統,消費者可以從該系統中獲得他們購買的食品的相關信息,獲得追蹤肉品到它屠宰和出生的生產記錄的證明、瘋牛病檢測證明和家畜生產者的照片。同時,還要在農業生產中推行GAP管理體系。建立與國際農產品管理體系相接軌的認可制度來推進省內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的發展。

五、結束語

遼寧省推行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不但需要完善的省內相關法律法規、相關的政策體系,還需要完備的先進科學和技術支持作保障。大數據時代下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統將是更加繁雜難控的系統,遼寧省相關省直機會更應該通力協作,為省內的食品質量安全出力,合理有效地利用現有資源,把追溯體系建設得更加完善。

注釋:

①《http://www.lnfzb.com/news_view.aspx?id=20150703130306760》

②《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報》-2016-02-15

參考文獻:

[1]楊鮮翠,陳雨生,房瑞景.青島市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3-12-15.

[2]葉勇,張友華,樂毅.羅紅恩食品安全追溯研究[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4-15.

[3]林凌.我國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研究[J].標準科學.2009-04-16.

猜你喜歡
食品安全對策研究系統
Smartflower POP 一體式光伏系統
WJ-700無人機系統
基于PowerPC+FPGA顯示系統
連通與提升系統的最后一塊拼圖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