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Tobit模型農戶小額信貸需求的影響因素研究

2016-05-19 22:40王磊許玉芬霍麗杰吳慧慧康雁茹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7期
關鍵詞:小額信貸政策建議

王磊 許玉芬 霍麗杰 吳慧慧 康雁茹 謝敬(指導老師)

摘要: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對扶貧社小額信貸項目的農戶抽樣調查數據基礎之上。樣本數據顯示了所有被調查農戶的基本信息和小額資金借貸狀況,論述小額信貸在農村信貸市場中的作用和農戶小額信貸面臨的問題,根據調查問卷了解農戶的期望以及資金互助組織,對發展農戶小額貸款提供政策建議。

關鍵詞:小額信貸;農村信貸市場;政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832.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7-000-01

一、引言

信貸服務的缺失是制約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的一個重要原因,大多數低收入農戶長期得不到正規的金融服務和支持,仍然處于貧困狀態。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影響逐漸加深的宏觀經濟背景下,大量的農民工返鄉,他們對于創業資金的需求更加凸顯了農村金融供給不足的矛盾。要提高農民收入、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國的農村金融急需提供新的供給主體并在組織和制度上進行創新。

二、農戶小額信貸意向調查的主要統計結果簡介

本次調查采用實地隨機抽樣調查法,通過對農戶隨機發放問卷進行問卷調查取得數據,總共收回830份有效問卷

(一)基本信息

樣本農戶的性別調查中,男性共289人,占比54%,女性共251人,占比46%。年齡結構為:最小年齡是17歲,最大是70歲,平均年齡為39歲,其中20歲及以下的農戶9人,占比1.67%,20-30歲117人,占比21.67%,30-40歲的95人,占比17.59%,40-50歲的215人,占比39.81%,50-60歲的79人,占比14.63%,60歲以上的25人,占比4.63%,這表明,樣本的年齡基本符合正態分布,因而具備抽樣調查中的正態假設條件。

(二)借貸結構

1.目前在最近三年是否有過借貸情況中,使用過信用社貸款的有322人占60%,沒有過的有218人占40%,超過一半的人最近三年有過借貸情況。

2.目前在最近三年借入情況中,借入5次及5次以下的有161人占95%,6次到10次的有8人占5%,幾乎所有人最近三年有過不超過5次的借入。

3.目前在最近三年貸出情況中,貸出1次到3次有72人占93%,4次到6次有5人占7%,幾乎所有人最近三年有過不超過3次的貸出。

4.希望每次借款金額在5千以下的占比6%,5千至1萬的占比13%,1萬至3萬的占比 31%,3萬至5萬的占比27%,5萬至10萬的占比14%,10萬以上的占比9%.

5.對于實際借到的金額在5千以下的占比17%,5千至1萬的占比20%,1萬至3萬的占比 28%,3萬至5萬的占比22%,5萬至10萬的占比8%,10萬以上的占比5%.說明實際借到的金額總比希望借到的金額數要少。

6.對于借款后覺得有無還款監督的問題,覺得應該有還款監督的占比75%,覺得無還款監督的占比25%,說明還是有一部分人對還款過程的監督情況不清楚。

7.對于借款后還款壓力大小問題,覺得借款后還款壓力大的占比54%,覺得借款后還款壓力小的占比46%,超過一多半的人還是覺得還款壓力比較大。

8.對于能否按時還款的問題,能夠按時還款的占比75%,不能按時還款的占比25%,有少部分人不能夠按時還款可能是因為還款壓力比較大。

9.對于向銀行或農村信用社進行小額貸款難易的問題,覺得向銀行或農村信用社進行小額貸款比較容易的占比10%,覺得向銀行或農村信用社進行小額貸款比較難的占比90%??赡苁且驗榻杩畛绦虮容^麻煩、不知道借款程序導致貸款比較困難。

10.調查者中有僅有26%的人知道農村小額貸款的條件和程序,而74%的調查者不知道農村小額貸款的條件和程序。

三、農戶小額信貸面臨的問題

(一)盈利性問題

從農村信用社來看,小額貸款面廣點散,成本高,回收率低,而且國家規定了基準利率,不允許隨意浮動,因此收益小,導致銀行工作的積極性不高。問題的焦點在于:運作者是商業性的銀行,追求的是盈利;而小額貸款類似于政策性的扶貧貸款,主要目的是扶貧,機構的盈利被排在了第二位。

(二)額度問題

小額農貸的特點之一就在于一個“小”字。當農戶需要的資金超過小額農貸限額時,需要農戶提供擔保,這正是農戶缺乏的東西。盡管現在采用了聯保貸款的方法,但有時農戶并不容易找到互相了解情況、互相信任的農戶組成聯保小組。

四、對發展農戶小額貸款的政策建議

(一)建立農戶小額信貸擔?;?/p>

農戶小額信貸擔?;鹨环矫婵梢詭椭r戶迅速取得貸款,另一方面可以極大降低金融機構貸款風險,引導更多的商業銀行進入該領域,解決農村信貸資金不足的問題。

(二)加強農戶信用征信體系的建立

除進一步加強農戶的信用觀念,還可以借擔?;鸸镜倪\行,系統收集農戶的信用信息,包括家庭情況、生產狀況及歷史借貸信息,作為信用評級和決定是否擔保的依據。即把該項工作從小額信貸經營機構那里分離出來,專業操作,同時該系統又可以被各小額信貸機構共享。

(三)建立與小額信貸業務相匹配的支農配套服務

發放小額信貸僅使農民有能力做想做的事,但要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還必須給予實質性的指導。通過政府提供相關信息、技術、購銷、財務知識培訓等支農服務,農民可以提高經營項目的綜合能力。只有這樣,農民才可能通過小額信貸資金獲得好的收益,增強償還能力,各經營機構才愿意而且有能力持續性開展農戶小額信貸。

參考文獻:

[1]劉西川.貧困地區農戶的信貸需求與信貸約束[F].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07.

[2]孫若梅.小額信貸與農民收入----理論與來自扶貧合作社的經驗數據[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

[3]杜曉山.小額信貸的發展與普惠性金融體系框架[J].中國農村經濟,2006(08):70-73.

[4]謝玉梅,郭建偉,朱群芳,著.小額信貸發展比較研究[F].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歡
小額信貸政策建議
普惠金融的認知經濟學評析
基于大數據的電商小額信貸創新模式的研究
關于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研究與思考
建設普惠金融體系解決農民貸款難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