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準化蛋雞舍環境控制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2016-05-23 03:14曹丹
新農業 2016年5期
關鍵詞:濕簾飲水器蛋雞

曹丹

本文根據北方地區自然氣候條件和養雞業現狀,系統地對雞舍環境控制改造工藝及標準做了設計和分析,在新民、法庫等地推廣示范環境控制型雞舍,采用雞舍改造、飲水器改造、安裝縱向負壓通風和噴霧設施、電腦自動控溫等系統,通過推廣實踐和對比研究、對環境因素的分析,結合設計計算、不同控制結果的對比,研究制定一套適合沈陽地區推廣應用的環境控制性雞舍。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設計

選擇相鄰二棟坐北朝南,基本結構相同的雞舍。原有雞舍無濕簾降溫、電腦控溫系統,僅有頂棚天窗,作為對照組;另一棟雞舍通過飲水器改造、安裝縱向負壓通風和噴霧設施、電腦自動控溫等系統后,作為試驗組。試驗組雞舍內中央點溫度超過28℃時,舍內2臺風機全部啟動;在試驗組啟用風機的同時,啟動濕簾,實施濕簾蒸發降溫。

雞舍結構為有窗式半密閉舍,凈長度為47米(除飼料間),凈跨9.9米,舍內凈高2.9米,舍內采用3層全階梯雞籠,一組籠架包含15個籠子,籠架高1.5米。排列方式為3列4走道,鏈板式機械清糞方式,人工喂料,每日3次,乳頭式飲水器。人工授精,防疫程序相同,飼養期間無疫病。每棟禽舍飼養5000只蛋種雞,飼養密度每籠3只。

1.2 試驗指標的測定

1.2.1 溫度、濕度的測定 試驗期間(夏季),在每天下午2點測定舍外和舍內的溫度、相對濕度并記錄。舍內溫度測定9點,濕度測定7點,見圖1。各測定點在垂直方向上位于舍地面與吊頂中央處。溫度測定采用普通水銀玻璃溫度計,用干濕球溫度計測定濕度。

1.2.2 生產性能的測定 每天記錄日采食量、總產蛋數、合格種蛋數、破蛋數、種雞死亡數等;并將所采集的蛋按日期分3批進行孵化,在第10天和第18天兩次照蛋,記錄無精蛋、死胚蛋數,出雛時記錄毛蛋數、總孵出雞雛數及健康雞雛數。計算種蛋受精率、總孵化率、健康雛雞率。

2 試驗結果

2.1 試驗組雞舍內環境的測定結果

雞舍內溫度、濕度的測定結果,見表1、表2。由表1可知,夏季環境控制型雞舍內的溫度各點的溫度都低于對照組雞舍,雞舍內的平均溫度降低3.44℃。在炎熱夏季舍外溫度32.65℃的情況下,環境控制型雞舍內溫度27.98℃,有效緩解了高溫給雞只帶來的熱應激。由表2可知,夏季舍內潮濕,但環境控制型雞舍舍內的平均濕度比對照組低6個百分點,說明夏季打開濕簾后,啟動風機,加速空氣流動,利于舍內濕氣的排出,在降低舍內溫度的同時,也降低舍內的濕度。

2.2 環境控制型雞舍對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

兩組不同雞舍對蛋雞產蛋性能的影響,見表3。與對照組相比,環境控制型雞舍內蛋雞采食量有所增加,每天增加10克,死亡率下降0.4%,產蛋性能包括產蛋率、受精率、孵化率等各項指標都高于原有雞舍,分別提高了2.26%、0.3%和0.6%。

3 結論與分析

本項目結合日前雞舍的環境狀況,對原有雞舍進行環境控制方面的改造,通過對規?;u舍增加的智能溫控風機控制、光照自動控制、濕簾縱向通風和蛋雞舍頂棚開窗等設施,分析了各環境指標改進后對生產性能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蛋雞舍改造后,夏季舍內的平均溫度27℃,濕度77%:與未改造的雞舍對比,產蛋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目前,制約家禽生產的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疫病,但事實上,表面現象是家禽發病,實際上是禽舍的管理條件和飼養設施沒有做到規范化和標準化,禽群始終處于亞健康或不健康的狀態,因此對疫病非常易感。環境控制型雞舍,很好的控制舍內環境,提高生產性能,最終達到健康養殖的目的。

猜你喜歡
濕簾飲水器蛋雞
蛋雞多產蛋要過三道關
春季蛋雞養殖三防
夏季雞舍濕簾使用注意事項
正確認識濕簾 科學抗熱應激
密閉式蛋雞舍夏季降溫濕簾使用要點
Water consumption and wastage of nursery pig with different drinkers at different water pressures in summer
不同飲水器保育豬用水總量及浪費水量對比試驗
哺乳母豬單位時間內飲水器出水量需要研究
蛋雞和肉雞
蛋雞和肉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