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情志護理對中風后遺癥36例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2016-05-24 01:21李燕芬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下半月 2016年4期
關鍵詞:中風后遺癥中醫情志護理負性情緒

李燕芬

【摘要】目的:觀察中醫情志護理對中風后遺癥患者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72例中風后遺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6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中醫情志護理干預,為期1月。比較兩組患者入院時、7d后、14d后的SDS和SAS評分,比較護理前后兩組患者ADL評分。結果: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各項評分較對照組均顯著降低(P<0.05)。觀察組ADL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醫情志護理可有效緩解中風后遺癥患者治療過程中產生的負性情緒,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效促進疾病的恢復。

【關鍵詞】中醫情志護理;中風后遺癥;負性情緒;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248.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8-0113-01

中風是我國中老年多發疾病,隨著老齡化現象的加劇,其發病率逐年攀升。據統計,我國中風年發病率為2.2‰,致殘率接近90%,嚴重危害患者健康,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1-2]?;颊咧酗L后,其認知能力、記憶力、日常生活能力均下降,且因活動不便而需要有人照顧,隨之產生的躁動、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大大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3]。本研究從中醫學的角度探討了情志護理對中風后遺癥患者的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F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72例中風后遺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6例。觀察組男26例,女10例;平均年齡為(58.5±12.1)歲;平均病程為(4.3±3.1)月。對照組男24例,女12例;平均年齡為(60.1±11.3)歲;平均病程(3.8±2.8)月。納入標準:①確診為中風后遺癥[4];②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嚴重精神疾患及認知功能障礙者;②近一個月內曾攝入抗焦慮、抑郁的藥物;③合并其他嚴重急性病癥者;④屬于重度抑郁或焦慮;⑤不能按規定配合者。兩組患者性別、平均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常規健康教育,完善常規檢查,按時給藥及其他生活護理等。

觀察組:在對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中醫情志護理干預,方法如下:根據情志類型進行針對性護理,其中:①以怒為主癥者,給予安撫、勸慰手段,平息肝火,穩定情緒;②以憂慮為主癥者,可通過延長家屬及醫護人員陪伴時間以減輕憂慮癥狀,并通過仔細講解而減少憂慮;③以悲恐為主癥則可通過鼓勵、放松等手段進行開導,并邀請成功案例與之交流,提升信心。此外,定期進行穴位按摩,疏導解郁,并以婉轉舒緩的音樂幫助患者寧心定神[5]。

1.3效果評價[6]采用SDS和SAS量表分別評價患者的抑郁狀態和焦慮狀態,評分越高,抑郁或焦慮越嚴重。記錄兩組患者入院時、術后7d、術后14d的SDS和SAS評分,比較組間差異。采用ADL評分方法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從生理機能、心理、獨立性、社會關系以及環境關系等5個維度對兩組患者預后生活質量進行評估,總分是100 分,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高。于治療前后對所有患者進行評分,計算改善的差值。

1.4統計學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3.0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 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加減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負性情緒狀況比較治療后,觀察組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兩組ADL評分結果比較干預后,觀察組ADL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討論

中風后遺癥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長期活動不便、認知能力下降可造成患者焦慮、抑郁等心理障礙,也降低了生活質量。[7-8]中醫認為,情志致病可損五臟,情志變動影響氣機。所謂情志護理就是通過護理人員的表情、言語、態度、行為、姿勢、氣質等多方面改善患者的情緒,解除其憂慮,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在最佳狀態下接受治療。通過熱情誠懇的護理態度,優雅舒適的治療環境,并積極與患者溝通,同時,給予患者心理疏導和積極暗示,可大大改善中風后遺癥患者的精神狀態,一定程度上有效促進了患者病情的恢復。

本研究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各項評分均顯著降低,同一時間,觀察組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情志護理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表2可見干預后,觀察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傮w而言,觀察組患者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均有明顯改善。

綜上所述,情志護理可有效緩解中風后遺癥患者治療過程中產生的抑郁、焦慮情緒,并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質量,促進患者恢復,值得臨床借鑒。

參考文獻

[1]錢佩瓊.中醫情志護理對胸痹患者負性情緒及遵醫行為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21):2543-2545.

[2]李金蘭.心理干預對肺心病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7):7-8.

[3]婁云霄,魏萬宏.認知行為干預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臨床療效、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2):4920-4921.

[4]成曉云.情志護理及飲食調護對肺癌化療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醫藥導報,2013,19(12):146-148.

[5]周瑜.中風后遺癥168例中醫護理體會[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3,29(3):218-219.

[6] 李琳.系統性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33):4-5.

[7] 高蕓茹,趙志華.中醫辨證分型情志護理對高血壓病人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3,27(30):3419-3420.

[8]陳桂華,劉惠茹,付小芹,等.早期情志護理對老年腦梗死患者負性情緒和康復護理依從性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191-192,封3.

(收稿日期:2016.02.20)

猜你喜歡
中風后遺癥中醫情志護理負性情緒
群發性產品傷害危機中未曝光企業應對策略影響消費者購買意愿的動態機制研究
西醫常規療法結合中醫情志護理治療神經衰弱的臨床分析
中醫情志護理對腦中風偏癱患者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