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命題脈搏,選好時政熱點

2016-05-28 08:38李子盈
考試周刊 2016年29期
關鍵詞:價值體系時政熱點

李子盈

2016年高考的腳步慢慢走近,在備考中,政治主觀題歷來是備考的重點、難點,我們時常會思考,什么樣的熱點事件會成為命題人的編制主觀題的著眼點。通過研究2015年高考全國文綜卷Ⅰ第39題,也許會給我們帶來點滴啟發。

【試題回放】

39.(2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們要保護和傳承,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紀錄片《記住鄉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視首播。該片選取100多個傳統村落,圍繞中華美德的千百年傳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傳奇。采取紀實手法講述一個個生動感人的故事:有堅守精忠報國、寧死不屈民族氣節的,有傳承誠信為本,誠實待人村風的,有秉持積善成德、助人為樂精神的,有倡導鄰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生命、敬畏自然的……

《記住鄉愁的》的播出引發社會強烈反響。古建筑學者將其譽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立體的教科書,現成的博物館”,歷史學者認為《記住鄉愁》呈現了一幅生動的鄉村歷史畫卷,民俗學者從節目中看到了一個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化石”,社會學者強調吸取傳統鄉村社會治理的智慧和經驗……

(1)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記住鄉愁,傳承中華傳統美德。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對此加以說明。(12分)

(2)運用認識論的相關知識并結合材料,分析不同學者從《記住鄉愁》中獲得不同感受的原因。(10分)

(3)在城鎮化快速發展的今天,請就如何記住鄉愁提出兩條建議。(4分)

此題為什么會以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熱點為背景呢?我們可以通過回顧和梳理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展歷程的重大事件及與高考命題的關系,透視其中的命題脈搏。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展歷程要聞錄

【事件一】2006年10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大命題和戰略任務。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并指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

點評:黨第一次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名詞,指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關系。

【事件二】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進一步指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

點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意識形態的高度,何其重要。

【事件三】2011年10月,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根本任務。提煉和概括出簡明扼要、便于傳播踐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點評:進一步深化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性的認識,作用進一步被提升。明確了提煉和概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任務。

【事件四】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三個倡導”,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新概括。

點評:完成了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的提煉和概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任務。

【事件五】2013年12月,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黨就如何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了明確的指導意見。

點評:至此,歷經七年時間,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建設已經基本完成,開始落實到實踐層面,

【事件六】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0日下午就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進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系“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事件七】2014年2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進行第十三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點。構建具有強大感召力的核心價值觀,關系社會和諧穩定,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

點評:中央政治局的集體學習,是緊緊圍繞治國理政進行的,具有針對性、現實性、戰略性等特點。兩次集體學習聯系在一起就突出了核心價值觀在文化軟實力中的重要地位,真可謂重中之重。

一個《意見》,兩次集體學習都強調了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就如何培育核心價值觀的問題做出了具體部署,信息很明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在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黨治國理政的重點工作。

二、高考命題情況梳理

如果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展歷程的時間相對應,與其有關的高考命題的變化,就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事件一至事件四所對應的2007年—2013年高考,全國卷并沒有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材料背景命題。

第二階段:事件五至事件七所對應的2014年—2015年高考,每年都進行了命題:

1.2014年政治高考全國卷Ⅰ命制了一道選擇題——23題: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習近平強調,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神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人們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據是

①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②價值觀作為個人行為準則,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驅動、制約和規范作用

③價值觀作為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決定事物的性質和價值

④價值觀作為一種理想追求,決定人類社會的前途和命運

A.①②?搖 ?搖B.①④C.②③D③④

2.2015年政治高考全國卷Ⅰ命制了一道主觀題:39題(內容在該文的【試題回放】部分)

三、高考命題與時政事件關系的探究

自2006年10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提出、明確、定位到踐行,長達近八年(2006年10月—2014年2月)的時間,與之相對應的八年(2007年—2014年)高考,我們把事件發展軌跡和高考命題軌跡相對照,不僅僅要思考這樣幾個問題:

1.2007年—2013年,該時政是比較熱的,高考為什么會沒有命題?

2.2014年的高考時段內(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該時政似乎已經到了“赤手可熱”的程度,為什么僅僅命制了一道選擇題呢?

3.2015年的高考時段內(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該主題并沒有發生大的引人注目的事件,但是高考為什么出人意料地命制了主觀題?

帶著這樣的疑問,將兩個軌跡聯系在一起進行深入探究,筆者認為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2006年—2012年,事件一至事件四的發生過程,是我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識逐步深化、進行理論創建的過程,在此期間,很多內容不是很明朗,這就不難理解2007年—2013年高考全國卷為何沒有命題。

第二,然而,事件五、六、七這些時政大事的發生,扭轉了這種狀況?!蛾P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的印發標志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由理論創建到實踐的巨大飛躍;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兩次集體學習,又進一步提升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指明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向。它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現階段的基本路線和重大方針政策”。作為體現國家意志的高考,必然會“出手”。2014年全國卷Ⅰ命制了第23題便是明證。

第三,高考,面對如此重大的時政熱點,僅僅出一道選擇題就能夠很好地體現國家意志嗎?2015年政治高考全國卷Ⅰ命制了第39題便是有力的回答。此題完全符合黨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系列政策,尤其是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的會議精神。由此體現出了這一時政應有的“熱度”。

《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任務。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我認為,這就決定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必然是高考命題長期的熱點,所以,2015年在這一時政看似較“冷”的情況下,高考命題卻很“熱”。此題的命制起到了宣傳貫徹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作用,充分體現了國家意志。

四、高考備考的啟示

高考第二、三輪復習的過程中,“關注熱點,加強應用”的要求貫穿其全過程。通過以上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兩個軌跡”關系的探究,對于這一過程的備考帶給我們如下啟示:

第一,根據高考考查的能力要求,高考必然以問題為導向,關注生活,反映時代主題。作為引領備考的教師應時刻牢記并將其真正落實到備考工作中,切實訓練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以社會價值為導向,選擇和解析重大熱點問題作為訓練的載體。熱點問題是否重大,就要梳理熱點問題的發展軌跡,弄清來龍去脈,通過關注重要話題、熱點事件、主要會議和輿論導向認清它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如前文所述,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熱點事件梳理出來后,它的重要性便一目了然。

第三,在選擇熱點問題時不僅要關注高考年度間國內外重大時事(上年度4月至今年3月),更要關注那些正處在變化發展中的時事,辨別哪些是暫時性熱點,哪些是持續性熱點,哪些是正逐步成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現階段的基本路線和重大方針政策”的熱點,將它們歸類梳理。在此過程中,我們能夠充分理解時事,思維就能夠與社會生活對接,高屋建瓴地把握社會熱點的復習工作,建立復習自信。

第四,在梳理社會熱點發展軌跡的同時,要梳理與此相對應的高考命題情況,從兩個“軌跡”的聯系中尋找命題規律,這必然有助于增強在時政復習備考中的針對性和預見性。

最后,應該注意,選擇熱點問題本身不是目的,而應對熱點問題進行多角度、多層面的剖析,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猜你喜歡
價值體系時政熱點
熱點
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價值體系研究
熱點
《青花瓷藝術品價值體系建構》摘要
結合熱點做演講
時政
時政
時政
時政
熱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