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新媒體時代的典型報道的發展

2016-05-30 23:56李健
文化產業 2016年5期
關鍵詞:受眾心理新媒體

李健

摘 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典型報道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媒體的多元化,豐富的社會資源為其提供了更為寬廣的舞臺,而隨著受眾意識、獨立性的增強,典型報道也在不斷的發展變化。在新媒體時代的今天,媒體人只有把握好受眾心理,了解社會動態,及時對典型報道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革,才能促進它的發展。

關鍵詞:典型報道;受眾心理;新媒體

傳統的典型報道誕生于政治統治的特殊政治環境中,受特殊政治因素環境影響,從一種報道形式逐步變形為一個標準、一種模式和一種特殊的思維方式。先進的人物、典型的事例激動感染一代人的同時,也讓許多人產生懷疑,使人們對典型的認可度逐漸降低。我認為主要原因第一是人們的自主意識逐漸覺醒,如今的社會,人們的自主能力、個性意識、獨立意識都有很大提高;二是大眾文化的沖擊,人們把感性本能的滿足作為目標,但典型報道只注重人的理性和精神,貶低壓抑人的感性本能。于是,傳統典型報道在新媒體時代難以發展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社會民主不斷進步,人們個性不斷張揚的今天,典型報道要尋找其新的定位,才能擺脫尷尬地位。近幾年,新興媒體層出不窮,特別是2011年以來,以微博為代表的自媒體時代來臨。自媒體強調的是民眾自我對于信息傳播的主動控制,它的特性與優勢是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它使民意傳達在主流媒體的視野之外有了更為高效與暢通的渠道,尤其是伴隨著微博的迅猛發展,社會熱點事件不斷在自媒體中發力,一批在網絡上推出的典型受到了大家的尊敬。廈門PX事件讓我們看到了群眾的力量。在新媒體時代,當典型報道來臨時,人們不再是盲目崇拜,而是會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再選擇接收與否或接收程度的深淺。新媒體時代下的典型報道必須為受眾提供觀察社會,思考人生的參照才能在平等交流、服務受眾中重新樹立自己的形象。所以,新媒體時代的典型報道發展要:

一、典型產生渠道的多樣化

新媒體時代下的典型產生渠道不再局限于“上級機關確認典型后邀媒體對其進行采訪宣傳再領導表揚宣傳”的模式。媒體的聯動能產生典型,媒體與公眾的互動同樣能產生典型。網絡就給普通民眾推舉典型提供了一個有利的平臺?!赌戏街苣吩u選的2009年年度人物之一王帥就是因網絡而被大家熟知的。2009年初,王帥因上網發帖舉報自己家鄉河南非法征地被以涉嫌誹謗罪名跨省拘捕羈押在河南靈寶市八天,因網絡披露,相關機關調查后證實王帥所言非虛。過后不久,同樣在網絡,河南省副省長承認王帥案件為冤假錯案,并像王帥道歉。王帥以個人的勇氣和抗爭,維護了自己的權益,為這一事件劃上了光明的句號。但我們必須看到“網絡監督”與“因言獲罪”只有一紙之隔。故此事也開創了網絡監督上級黨政機關的先河,此后不斷有網絡曝光相關機關不思民意,違反規定的典型。此事也提醒了各級相關單位,在收到網絡或其他渠道舉報時,不應該先糾察傳言的源頭,而是應該調查舉報內容再作出相應的反饋。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手機、網絡的功用會得到進一步發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投入、普遍參與會提高典型的認可度。另外,典型就在自己身邊,他的可感性會大大增強典型報道的傳播效果。

二、典型來源的多樣化

回顧典型報道最初產生的20世紀40年代,其推出的不論是典型人物吳滿有、申長林還是典型單位南泥灣等都是那個時代的產物。而如今,隨著社會多元化的加快,典型在選擇時擺脫了以往“高、大、上”的模式,走上了價值多元化的道路。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平民化”。如在我國很受歡迎的一檔節目《感動中國》,每年推選出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他們有著不同的職位,各異的身份。但都有一種力量讓受眾感到共鳴,從而使受眾將典型報道中人物的高尚情操內化于心,并在日常生活中向典型人物靠攏。

傳統的正面人物典型報道從宣傳的需要出發,配合某一時期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形勢推出,有明顯的組織化報道特征。① 新媒體時代的平民化要求正面人物的典型報道應該從另一個角度,用另一種表達方式來解釋和表達觀念。比如天津的白禮芳老人,2011年9月一條微博寫到:“他93歲去世,蹬三輪將近二十年,為300個貧困孩子捐出35萬元助學款。一個冬天,他到天津一所中學,遞上飯盒里的500元說:‘我干不動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這是我最后一筆錢。他叫白禮芳,一個已經離去的普通老人!”這段微博在網上被轉發成千上萬次,讓所有人為之動容。新媒體時代的主流媒體應與自媒體合謀共同發力,一方面充分發揮主流媒體的輿論導向功能,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自媒體的優勢。以恰當的方式與自媒體聯動起來,傾聽網絡民聲,匯集社會民意。提到典型報道的感染力與可接受性。媒體必須以真實為基礎,遵循傳播報道的規律,以“平民化”視角客觀展現。②使“平民化”在典型報道中充分發展。

三、對典型人物描述的人性化

縱觀之前的典型報道,它們都遵循傳統典型報道的慣用模式,典型人物總是“不辭辛勞,日夜勞作,積勞成疾”典型報道,尤其是典型人物報道,寫作的核心就是人,主要寫人物的思想。③因此新媒體時代的典型報道我們要摸清人物的思想特征然后加以描述,以形象化、人性化的描述來拉近受眾和典型人物之間的距離。也不能全面刻畫典型人物,可以回避典型人物身上的缺點,典型人物也是人,也有喜怒哀樂。只有把這些真實都表現出來,展現在受眾面前的才是有血有肉的人。

最后,新媒體時代要做好典型報道,要仔細分析典型報道自誕生以來的發展走向。時代需要英雄,時代需要典型。典型報道的關鍵就在于如何讓典型真實的呈現在受眾面前。注重典型的真實性、親近性和可信性。

參考文獻:

[1]羅曉娃.電視民生新聞典型人物報道分析[J].青年記者,2008,20:80-81.

[2]李穎.新媒體時代如何做好先進典型報道[J].傳媒,2013,01:71-72.

[3]歐陽明.《深度報道寫作原理》[M].武漢大學出版社,205.

猜你喜歡
受眾心理新媒體
從受眾心理略論提高我國科普讀物質量的策略
廣告中陌生化手法的使用效果
移動媒體背景下城市電視臺發展研究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新招數化解新難題:新媒體環境下防止報道差錯路徑探析
微信公眾平臺信息推送中圖像的運用
論受眾心理對微電影的推動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